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 植慧科技守護每一個生物個體

2020-11-23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如今,植慧科技已向深圳拋出若干個「見面禮」:成立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植慧深圳幹細胞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強生、修身堂、以嶺藥業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和商業組織籤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及備忘錄。

植物幹細胞領域的突破者

植慧科技公司位於南山軟體產業園,背後依託的是植物智能集團公司,該公司擁有全球唯一的植物智能系列平臺的全部專利,並擁有由20餘個植物品種組成的植物幹細胞庫。

2000年,植慧科技的核心研究團隊就開始針對植物組織培養進行研究,並於2004年實現突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分離並培養未分化活體植物幹細胞。隨後,團隊在其成果突破的基礎上,完成了系統成體系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使該項突破成為可全面推廣和商業化應用的國際唯一的平臺性專利技術。

「我們的研發團隊由二十餘位研究員組成,涵蓋原料開發、工程開發、分子遺傳、化合物分析、效能分析、生產、質量管控、信息安保、研究支援等板塊。」 植慧科技董事長張金棠先生介紹。

截止目前,該公司的技術成果,除了刊登於國際領先學術期刊的十多篇論文,還獲得了涵蓋物質專利、製法專利、應用專利的60項國際專利註冊及27項專利申請,公司還完成了植物智能系列平臺所需各個環節的技術開發。

談起公司的技術實力,張金堂展現了十足的自信。他介紹目前公司對於野山人參、紫杉、銀杏等品種的幹細胞已經實現了噸級量產和商業化;相關研究人員及研究輔助人員約60餘人,基於世界首次實現大量生產的稀有人參皂苷成分,已經開發出了食品等多品類的消費者產品,並已經在市場上通過口碑推廣銷售多年,其效能均得到消費者和商業客戶的認可,不僅安全且具有出色的效能,市場空間巨大。

「相關抗癌、抗愛滋病、肝損傷保護、心腦血管、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等相關藥物開發項目也已經展開。」張金堂說。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

植物幹細胞天然存在於各個植物體內,而且是植物可以不斷生長發育並戰勝各類惡劣環境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

與動物幹細胞不同,植物終其一生均含有從未分化的植物幹細胞,因此植物可以生存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以上,且不斷生長,並每年定期開花結果。

為了更好的保存世界物種的多樣性,世界已經有機構建立起了 「種子銀行」,目的是保存植物的 「下一代」。

「植物幹細胞銀行」可以將最為傳奇的植物個體本身未分化幹細胞原樣地進行保存,保存對象細化到生物個體(如「野山參中的彭祖,紅豆杉中的愛因斯坦」等)。

「由於很多植物個體已經生活了數千年,如果把它們的幹細胞分離出來加以保存,那麼就可以真正實現『神農氏/李時珍、我們、我們的子孫後代,上下五千年,共用一棵樹、一株草』,對於瀕危的植物資源保護和利用具有重大影響。」張金堂用通俗的語言介紹植物幹細胞成立的意義。

為此,植慧科技落戶深圳之後,便發起成立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系統地收集和保存「中國傳奇植物個體」的植物資源。

基於「植物智能保護平臺」,原樣保存最優秀植物個體的核心單元,搭建瀕危植物活體幹細胞庫,永久保存植物體全部遺傳信息,並展開研發及產業化,讓各種最卓越的植物智能,可以不受時空局限,成為人類的資源寶庫。

成立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

植物學研發通常具有周期長、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從事植物學研究,與其他生物學科相比,要更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張金堂頗有感觸的說。

作為一家技術領先的平臺型公司,智慧科技落戶深圳,希望更好的對接深圳的科研和產業化資源。在植物學大會上,植慧科技與深創生物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

兩者強強聯合,全面搭建「植物智能部署平臺」,在保護、解密、增強三大平臺的基礎上,將眾多「卡在實驗室」的天然有效成分進行標準化量產,提供便捷實用的產品配方和使用方式,讓昂貴且稀有的有效成分「飛入尋常百姓家」。

未來,植慧科技還將開發出一系列具有『科幻色彩』的全新產品和解決方案,結合系統的臨床驗證和服務體系,將植物智能全面部署到製藥、食品、美容品等各個行業之中,從根本上解決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與快速枯竭的植物資源之間的矛盾,讓全世界每個人都能用上基於中國中醫藥植物資源的「植物智能」。

相關焦點

  • 引領植物智能產業革命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深圳植慧科技有限公司(南山區重點引進企業)在會上系統地發布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植物智能「保護、解密、增強、部署」四大平臺,發起成立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以及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並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強生、修身堂、以嶺藥業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和商業組織籤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及備忘錄。
  •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鄭小紅 攝中新網深圳7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世界上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25日在此間舉行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衛星會議之一的「釋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臺發布及籤約儀式」上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
  • 中源協和:科技打造「生命銀行」 守護萬千家庭健康
    科技打造「生命銀行」 守護萬千家庭健康    ——專訪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旭    中國網訊在天津高新區,坐落著一家存儲細胞資源的「生命銀行」——中源協和旗下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 科技惠農,智贏未來|慧植農當家APP斬獲全球應用創新大賽兩大獎項
    慧植農當家獲最具社會價值獎和星光創意獎杭州睿坤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管徵超(左二)上臺領獎 12月2日,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中國賽區頒獎典禮如期在深圳舉行!中國賽區5項大獎重磅揭曉,20款應用獲獎,18支隊伍共獲獎金20萬美元。
  • 又星集團助力健康事業 首創世界唯一植物幹細胞
    這項世界唯一植物幹細胞最新平臺性生物科技的全球84項專利擁有者、韓國榮雨植物幹細胞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榮雨先生,與來自中國、韓國、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美國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近千名科學家、醫學家、教授、專家、企業家等社會各界代表,分享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植物幹細胞平臺性技術研發的來龍去脈和研發的心路歷程,並與其戰略合作夥伴又星環球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將深入推進該項技術的具體應用,落地中國,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劃時代的產品
  •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解說】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解說】  「孫悟空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望空噴去,叫一聲:『變!』即變做三二百個小猴」。
  • 瑪尼布:運用生物新科技 守護國民健康
    如何做一個健康的中國人呢?瑪尼布植物幹細胞運用生物新科技,來守護國民健康。北京瑪尼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植物幹細胞產品研發、生產、經營及服務為一體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何為植物幹細胞?那是屬於植物的未充分分化的細胞,歷經歲月洗禮在無外部幫助的情況下,也能夠自行恢復到幹細胞狀態。植物幹細胞進入體內就如同一隊便衣警察,巡邏體內健康狀況。能發現並清除異物、外來病原微生物,並抑制修復變性細胞,以促進身體健康,增強機體免疫力。瑪尼布牽手強大的國際科研團隊,並與德國量子生物技術研究單位達成戰略合作,引進世界領先的德國量子技術設備,精選頂級植物,研發適合民眾使用的植物幹細胞產品。
  • 瑪尼布:什麼是植物幹細胞 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幫助?
    瑪尼布:什麼是植物幹細胞 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幫助?此外,瑪尼布以生物科技來解讀身體健康密碼,如植物幹細胞助力民眾健康。  什麼是植物幹細胞?  幹細胞醫學研究是當今生命科學最受關注的前沿領域,驚人的再生能力,能夠賦予動植物新的生命力。動物幹細胞作為單向老化物種,食用複雜,且有繁雜病菌,要為人類所用並不容易。而經過現代科學證明,植物幹細胞就是植物能夠活到百年千年的秘密。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馬雲在達沃斯變魔術丨鈦午報
    鈦媒體 TMTPost.com|科技引領新經濟|1月25新華社:停牌九個多月的樂視回歸 失信的承諾誰來兌現;高通回應歐盟12億美元罰款:將立即提起上訴;外媒:百度為旗下金融部門尋求最多20億美元融資。...
  • 幹細胞在直銷行業的春天來了?
    2017年4月2日,山東衛康幹細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暨幹細胞實驗室揭牌儀式新聞發布會在衛康生物科技園舉行。會上,衛康生物集團董事長王宗繼與廣東萬海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衛康幹細胞實驗室科研帶頭人李相魯博士籤署合作協議,這標誌著衛康正式進軍幹細胞產業。回顧過往,在直銷行業致力於幹細胞產業研究的直銷企業不止衛康一家。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開業運營,打造國民「生命銀行」
    這是中國首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更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由華大基因承建運營。我國基因庫承建較晚,5年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衛生部聯合批覆,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的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
  • The Body Shop有機植物幹細胞活肌精華
    推出不過一年的The Body Shop NutriganicsTM Drops of Youth有機植物幹細胞活肌精華,已成為品牌中最熱賣的產品,更創出平均每分鐘賣出一支的驕人成績!The Body Shop有機植物幹細胞活肌精華有機植物幹細胞活肌精華,每滴均蘊含以植物幹細胞科技萃取的有機植物精華,從肌底開始強化膚質
  • DISEASE In A DISH | 基於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藥物研發
    iPSC 的商業應用主要有以下四個領域:1)藥物研發,2)細胞治療,3)毒性篩選,4)幹細胞生物銀行。[4]距iPSC研究獲諾貝爾獎7年後,2019年 Fat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首個iPSC來源的CAR-NK細胞免疫產品FT596獲批新藥臨床研究申請
  • 年度盛典丨華夏源細胞集團「百萬家庭細胞凍存計劃」正式啟動
    △ 華夏源細胞集團董事長主席王有龍先生致辭他提到,2020年對所有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寒冬,但危機中往往蘊含著機遇,生命科技已到寒武紀階段,生物技術的爆發背後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ISO組織認證;獲《中國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首款幹細胞藥品現已進入Pre IND階段;這一系列的好消息,正是華夏源始終堅持初心,踏實科研的引擎與不竭動力!
  • TCX2基因:植物根幹細胞的「指揮家」
    在管弦樂隊中,不同的樂器組合在一起創造出了美妙的音樂,同樣,植物根幹細胞在不同的網絡中也發揮著不同的功能。近日,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TCX2基因在植物根幹細胞的「管弦樂隊」中扮演了「指揮家」的角色。
  • 鋼哥的科學驛站|世界首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幹細胞藥物亮相高交會文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硬核科技,還得看中科院。在2020年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上,中科院廣州分院組織40餘家中科院系統單位,近400個項目參展,展示了一批讓人嘆為觀止的前沿科技。
  • 世界首個水稻根組織單細胞圖譜繪出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耐性調控與改良創新團隊和相關機構合作,繪製了單子葉模式植物水稻的世界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為研究植物細胞分型、功能和進化提供了新的途徑。相關研究成果新近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2017-06-06 18:24 來源: 科技日報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植物幹細胞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6月2日,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細胞》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成果為推動更大範圍植物離體快繁、生物育種和基因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植物幹細胞主要存在於莖端、根端和形成層,莖端幹細胞通過不斷分裂與分化形成植物的地上部分;根端幹細胞形成植物的地下部分。外源施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能夠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誘導植株再生,是德國科學家Skoog和Miller在1957年的重大研究發現。
  • 呵護千猴成長 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記
    中新網上海1月26日電 題:呵護千猴成長 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記  中新網記者 鄭瑩瑩  1月25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一項令世界矚目的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小猴「中中」,2017年11月27日誕生,是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同年12月5日,小猴「華華」誕生。
  • PNAS:科學家研發出首個成體誘導性專能幹細胞
    4月4日,來自於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PNAS上發表一篇文章,首次開發出一個革命性幹細胞修復技術首個誘導性專能成體幹細胞(iMS):能夠自我更新修復、分化成多類型細胞。根據所處發育階段,幹細胞可分為胚胎幹細胞(ES cells,具有分化成完整個體的能力)和成體幹細胞(somaticstem cells)兩種。而成體幹細胞具有分化成特定細胞的功能,並不能夠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而PNAS發表的這一最新技術的突破性在於,誘導性專能幹細胞能夠分化成多類型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