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EASE In A DISH | 基於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藥物研發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因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的卓越貢獻,被授予201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1]

iPSC來源於病人體細胞,有望為重大疾病的新藥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治療工具。」

"IPS cells can become a powerful tool to develop new drugs to cure intractable diseases because they can be made from patients' somatic cells." by Shinya Yamanaka. [2]

—山中伸彌對iPSC在臨床應用方向寄予厚望

iPSC是生物學裡界內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研究發現哺乳動物成熟體細胞能夠重新編程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且細胞能夠進一步發育成各種其他器官類型的細胞。這一發現不僅徹底改變了人類對細胞和器官生長的理解;同時,通過對人體細胞的重新編程,為重大疾病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應用前景。iPSC 的商業應用主要有以下四個領域:1)藥物研發,2)細胞治療,3)毒性篩選,4)幹細胞生物銀行。[3]

iPSC商業化的四個關鍵領域(圖片源自BioInformant

相對與其他治療方法,iPSC用於細胞治療的關鍵優勢在於倫理法規和即用型(off-on-shelf)定製。與胚胎幹細胞不同,iPSC來源成體而非人類胚胎,倫理風險小;另一方面,藉助基因工程技術,iPSC允許創建針對不同疾病的基因定製細胞系,同時降低免疫排斥風險,以實現即用型可大規模生產的細胞治療產品。[4]

iPSC研究獲諾貝爾獎7年後,2019 Fat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首個iPSC來源的CAR-NK細胞免疫產品FT596獲批新藥臨床研究申請。FT596源自誘導多能幹細胞,除靶向CD19專利CAR以外,還具有CD16(hnCD16)Fc受體和IL15受體片段,以增強其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並促進NK細胞和CD8 T細胞增殖及活化。Fate Therapeutics公司的iPSC產品平臺已獲得100多項專利批件和100多項待批專利申請組合,用於大規模生產通用NK細胞和T細胞產品。iPSC來源的細胞療法已開啟細胞治療3.0時代,有望改善目前細胞療法「批量到批量」工程化生產中成本高昂、工藝費時及產品顯著異質性等現狀。

FT596設計圖示(圖片源自Fate

在實際研發操作過程中,iPSC 來源的細胞分化培養面臨著獨特挑戰。iPSC來源的神經元細胞通常需要進行長期培養(在同一個384孔板上培養長達數周),以獲得相對成熟的細胞。而且,我們會經常使用老年病人來源的細胞樣本來模擬疾病,進一步增加培養的周期。然而,隨著培養時間的增加,細胞汙染和聚團的風險也會增加;長期培養還會使每孔的細胞數具有更大的可變性;以及複雜的細胞表型會極大增加藥物評價的難度。

基於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藥物研發平臺(圖片源自Evotech

帶著這個行業難題,讓我們去國際頂尖的生物科技公司Evotech一探究竟。Evotec公司總部位於德國漢堡,在歐美市場共有15個分部,在藥物研發領域有20多年的經驗積累,與數十家國際生物製藥巨頭有長期合作。在整個藥物研發管線布局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其業內一流的基於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藥物研發平臺。藉助於該平臺,Evotec從病人群裡中獲得細胞源,並以此建立涵蓋20多種疾病的200多株iPSC生物銀行,進一步培養、擴增及誘導分化後,通過自動化樣品處理、多模式檢測及高內涵表型篩選系統組成的一體化質控分析平臺,完成多種疾病模型的藥物篩選和針對個體病人的細胞治療工作。[6]

[藍色-細胞核;綠色-神經元標誌物 TuJ1;藍色-皮層神經元標誌物-TBR1];高內涵表型篩選平臺用於iPSC來源的X染色體脆折症研究 (圖片源自Evotec

基於XLII cell::exploreExplorer G3工作站,EvotecPerkinElmer共同開發了一個自動化平臺,用於工業級別iPSC來源細胞的培養。該平臺處於配備層流的無菌環境中,支持384iPSC來源細胞的全自動培養,包括細胞接種、培養基更換和化合物處理。由專門設計的專用資料庫管理孔板的處理和跟蹤,對iPSC來源的細胞進行常規監控,以檢查汙染物、細胞密度或聚團以及進行智能軟體決策,為進行大規模HTS檢測的iPSC來源細胞類型增加了必不可少的質量控制組成部分,任何不符合QC標準的培養皿都會被自動放入隔離培養箱中。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下載高通量人源iPSC分化細胞培養和自動化質控應用相關資料

參考文獻

1.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2/yamanaka/facts/

2.https://www.brainyquote.com/authors/shinya-yamanaka-quotes

3.https://mp.weixin.qq.com/s/bPaO6xj956XmVEAJYTKLPA

4.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7-08-off-the-shelf-cell-therapies-multiple-myeloma.html

5.https://fatetherapeutics.com/pipeline/immuno-oncology-candidates/ft596/

6.https://www.evotec.com/en



相關焦點

  • 安徽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發布
    原標題: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發布6月28日,我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在合肥發布,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安徽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省立醫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這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我科學家發現阻礙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形成的"路障"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李斌)由於能使成體細胞「返老還童」為幹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是近年來幹細胞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員、陳捷凱副研究員等人經過多年努力,近日破解了iPS細胞誘導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障礙,論文2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Biotech:供者細胞類型影響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的表觀基因組...
    已有研究表明小鼠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保留著它們起源的細胞類型的表觀遺傳「記憶」。Kitai Kim等研究人員近日在人類細胞中研究了這個問題,並且把重編程過程中DNA甲基化的不完全擦除和異常的重新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記錄下來。
  • 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發布
    6月28日,我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在合肥發布,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安徽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省立醫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這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基於iPSC幹細胞的終末心衰治療
    中國網訊 日前,Nature新聞報導的一則消息——南京鼓樓醫院完成世界首例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來源心臟細胞,治療慢性終末心力衰竭的成功案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兩位接受心臟細胞治療的慢性終末心衰患者,在完成為期一年的臨床隨訪觀察後,近日康復出院。此案例證明,中國已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基於iPSC幹細胞的終末心衰治療。
  • 避免倫理爭議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
    幹細胞是人體內可以轉化為各種器官和組織的細胞,具有極高的生物醫學價值。以往的幹細胞研究主要使用從胚胎中提取的胚胎幹細胞,經常引起倫理爭議。     2007年,日本和美國科學家分別宣布發現將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幹細胞的方法,這樣得到的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的功能相差無幾,被稱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又名iPS細胞。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
    8月16日,由科技部基礎司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辦的973計劃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進展工作匯報會在廣州生物院舉行。會議圍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進行了研討。該項目近期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進展,在國際相關領域奠定了領先的優勢。 裴鋼院士指出科學研究應以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各部門之間要圍繞重大項目進行合作,重點突破。
  • Nature:從多功能幹細胞誘導而得的老年痴呆症神經元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散發性遺傳性老年痴呆症在體模型上創造了細胞衍生的幹細胞,利用源自患可怕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這要求格外小心與勤奮,實際上是誘導一致行為的嚴格質量控制,但是我們能做到"。這個壯舉發表在1月25日版的雜誌Nature上,代表著一種研究AD病因的新的、急需的方法,AD是一種折磨著近540萬美國人的進行性痴呆。更重要的是,活細胞為開發與測試此病治療藥物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工具。"我們正在研究人類大腦。
  • 留美博士歸國創業 成就夢想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化技術填補國內...
    ●利用重組蛋白誘導iPS細胞談起樂維及其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化這項核心技術,不得不從周紅豔博士及其最新發明說起。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是由人的成體細胞進行誘導編程獲得的類似胚胎狀態的多功能細胞。iPSC不僅可以無限更新增殖和分化成為特定組織的細胞,進而再分化形成完整的有機體,可規避免疫排斥的風險,迴避使用胚胎幹細胞帶來的倫理爭論,使其在細胞醫療、臨床試驗、篩查新藥、藥物療效與安全性評估等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iPSC技術被認為是再生醫學領域最為理想的供體細胞來源,為人類突破現存的醫療手段提供新的途徑,也是醫學界公認的研究方向。
  • 日教授證實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是否癌變與培養方法有關
    新華網東京12月16日電(記者錢錚)有「日本誘導多功能幹細胞之父」之稱的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證實,這種新型萬能細胞是否癌變與培養這種細胞時向體細胞導入基因的方法密切相關。  以前培育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時,需要依靠逆轉錄酶病毒或慢病毒作為載體,將Oct3/4、Sox2、Klf4和c-Myc這4個基因導入體細胞的染色體。
  • 首次從尿中提取誘導多能幹細胞 可延長壽命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青海、李潔蔚、朱丹萍)一滴尿液,本來是何其微不足道,可是,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專家近日從中成功提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該院科研專家正利用該技術,製作腎病患者的體外試藥模型。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分化發育能力低於胚胎幹細胞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東京農業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相比,分化發育成全身各類細胞的能力較低
  • 回眸2019:國內幹細胞藥物研發落地
    原標題:回眸2019:國內幹細胞藥物研發落地 新年伊始,回眸2019年,中國細胞藥物研發領域最大的進展是數個幹細胞藥物獲批臨床試驗默許。在CAR-T細胞藥物申報放緩的大背景下,未來可能呈現幹細胞和免疫細胞並駕齊驅的場面。
  • 人成體幹細胞藥物近況(節選)
    人成體幹細胞最大的優勢是基因組非常穩定,其中間充質幹細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 來源較豐富,從骨髓、脂肪組織、表皮、血液等組織中均可以分離得到,可生成骨、軟骨、脂肪、血液細胞的前體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由於這些原因,MSC已成為再生醫學業界在短期內開發商業產品的最佳選擇。
  • Nat biotech: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潛力可比擬胚胎幹細胞
    胚胎是十分珍貴的幹細胞來源,但直接利用胚胎會引發嚴重的倫理學問題。從成年人體內誘導幹細胞(俗稱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細胞)可以避免倫理的爭議,但此種細胞的有效性受到科學家們的懷疑。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有兩類幹細胞具有相同的活性,並且其有效性可以消除對IPS局限性的顧慮。
  • 3D細胞培養技術顯著提高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效率
    誘導多能幹細胞具有在體內分化為任何類型細胞的功能,這為藥物研究和再生醫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不過目前要在實驗室大規模地將誘導多能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特定細胞並非易事。為了解決這一挑戰,新加坡A*STAR的一個幹細胞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方法。利用這種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在3D生物反應器中增殖並有效行程神經祖細胞。
  • ...Bio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揭示腫瘤微環境誘導膀胱癌幹細胞...
    腫瘤微環境誘導的腫瘤出現幹細胞表型可能是膀胱癌化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但具體機制不明。這也成為制約膀胱癌治療,影響膀胱癌預後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腫瘤幹細胞相關的治療靶點已經成為膀胱癌新藥物開發和新治療策略研究的重要內容。
  • 專注iPSC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艾爾普」完成5000萬A+輪融資
    本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中、美雙報IND的申請,並持續加大工業化產線優勢,提升優化下遊體細胞生產製備工藝,將再生醫學細胞製品推向臨床實驗。同時,還將用於研發創新型給藥途徑,擴大再生心臟細胞製品的不同劑型及產品形式,拓寬心衰治療的應用場景。「艾爾普」是一家利用iPSC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 進行心肌、肝臟、神經等組織器官再生應用的生物科技公司。
  • 厲害了中國科技:誘導多能幹細胞助推再生醫學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研發出高效的化合物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方法藥水有魔法 細胞逆生長(厲害了,中國科技)科研人員向細胞中加入「魔法藥水」。幹細胞是個大家族,它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分為好多類,上述成體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只是根據幹細胞的來源標準分類的。根據它的發育等級和分化能力,還可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
  • 山中伸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創始人之一
    現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及下屬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高級研究員。2012年,山中伸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1962年9月4日,山中伸彌出生於日本大阪府。大一之前,山中伸彌都一直居住在奈良市。高中時,山中因閱讀醫師德田虎雄的著作《只有生命是平等的》而倍受鼓舞,決定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