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發布

2020-12-02 鳳凰安徽站

原標題: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發布

6月28日,我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在合肥發布,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安徽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省立醫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這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被稱為「萬能細胞」。它是一種由成體細胞(如皮膚細胞或血細胞)重編程而得到的多功能幹細胞,可以在體外無限增殖,具有分化為各種功能細胞的潛能。一般來說,胚胎幹細胞必須取自早期胚胎,而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可以從幾乎所有種類的成體細胞製備,這不僅解決了人類製備胚胎幹細胞的倫理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製備每個人自己的多功能幹細胞,從根本上滿足人類個體對自身幹細胞的製備需求,也解決了後續人體功能細胞臨床應用的免疫排斥問題,在藥物篩選、細胞再生醫療、癌症免疫治療、再生醫學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首批高品質科研級iPSC,由皖企中盛溯源自主研發。此前,中盛溯源已與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類幹細胞和功能細胞的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進行深層次合作,並致力於在合肥建立國家級幹細胞及轉化產學研中心。

相關焦點

  • 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發布
    6月28日,我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在合肥發布,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安徽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省立醫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這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科研級人類iPSC細胞株發布
    1高品質 無痕科研級ipsC發布6月28日下午,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品質無痕-科研級人類iPSC產品發布會」在合肥召開,會上宣告了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能幹細胞製備中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發布安徽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
  • 樂金健康參股公司發布科研級人類iPSC 幹細胞研究獲轉化落地
    中證網訊(記者 江鈺鈴)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6月28日,樂金健康(300247)參股公司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盛溯源」)正式召開「高品質無痕-科研級人類iPSC產品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安徽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並宣告誘導多能幹細胞製備中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DISEASE In A DISH | 基於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藥物研發
    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因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
    8月16日,由科技部基礎司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辦的973計劃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進展工作匯報會在廣州生物院舉行。會議圍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進行了研討。該項目近期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進展,在國際相關領域奠定了領先的優勢。 裴鋼院士指出科學研究應以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各部門之間要圍繞重大項目進行合作,重點突破。
  • Biotech:供者細胞類型影響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的表觀基因組...
    已有研究表明小鼠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保留著它們起源的細胞類型的表觀遺傳「記憶」。Kitai Kim等研究人員近日在人類細胞中研究了這個問題,並且把重編程過程中DNA甲基化的不完全擦除和異常的重新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記錄下來。
  • 我科學家發現阻礙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形成的"路障"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李斌)由於能使成體細胞「返老還童」為幹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是近年來幹細胞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員、陳捷凱副研究員等人經過多年努力,近日破解了iPS細胞誘導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障礙,論文2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避免倫理爭議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
    幹細胞是人體內可以轉化為各種器官和組織的細胞,具有極高的生物醫學價值。以往的幹細胞研究主要使用從胚胎中提取的胚胎幹細胞,經常引起倫理爭議。     2007年,日本和美國科學家分別宣布發現將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幹細胞的方法,這樣得到的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的功能相差無幾,被稱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又名iPS細胞。
  • 日教授證實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是否癌變與培養方法有關
    新華網東京12月16日電(記者錢錚)有「日本誘導多功能幹細胞之父」之稱的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證實,這種新型萬能細胞是否癌變與培養這種細胞時向體細胞導入基因的方法密切相關。  以前培育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時,需要依靠逆轉錄酶病毒或慢病毒作為載體,將Oct3/4、Sox2、Klf4和c-Myc這4個基因導入體細胞的染色體。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分化發育能力低於胚胎幹細胞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東京農業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相比,分化發育成全身各類細胞的能力較低
  • Cell Rep:研究揭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中的基因突變
    2018年7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可以變成人體內任何類型的細胞,被認為具有無限的治療潛能,但是它們的基因突變情況還沒有被完全表徵清楚。iPSCs從體細胞重編程獲得,而體細胞可能會由於接觸陽光照射和紫外輻射而產生許多基因突變。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月1日,英國和加拿大科學家在《自然》雜誌網站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種可以安全地將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的方法,這種方法不但首次使得轉化過程不需要藉助病毒,而且有望使生物醫學研究徹底告別使用胚胎幹細胞
  • 間充質幹細胞-中科西部細胞,始於2007年
    為了更好地了解間充質幹細胞(MSCs),僅僅作為科普和探討需要我們整理了如下內容。 在神奇的幹細胞家族中,主要有造血幹細胞(HSCS),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間充質幹細胞(MSCS)、神經幹細胞(Neural Stem Cells)、脂肪幹細胞。因為長的顏值頗高,所以有幹細胞家族「美猴王」的稱號。
  • iPS細胞研究中心公布誘導多能幹細胞照片
    iPS細胞研究中心公布誘導多能幹細胞照片/3)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10月9日,日本東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和應用中心公布了來源於成年人類皮膚成纖維細胞的誘導多能幹細胞
  • 首次從尿中提取誘導多能幹細胞 可延長壽命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青海、李潔蔚、朱丹萍)一滴尿液,本來是何其微不足道,可是,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專家近日從中成功提取了誘導多能幹細胞,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該院科研專家正利用該技術,製作腎病患者的體外試藥模型。
  • 美利用質粒製造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繼英國和加拿大科學家3月1日在《自然》雜誌網站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一種基因「轉位子」(即DNA中一段可以移動的基因序列)來替代病毒作為運輸所需基因的載體,將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之後,美國科學家又傳捷報: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科學家在
  •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1月28日13:51   新華網華盛頓1月27日電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27日宣布,他們在實驗中繞過了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這一步驟
  • 留美博士歸國創業 成就夢想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化技術填補國內...
    6月,在第三屆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上,珠海樂維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維」)首席技術官周紅豔博士攜帶她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產業化項目」閃亮登場,頓時吸引眾多關注。樂維作為中國幹細胞和再生醫學領域的一顆新星進入人們視線。
  • ...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向髓核樣細胞分化的新方法 | Stem Cell...
  • 全球首例使用他人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移植手術完成
    原文以Japanese man is first to receive 'reprogrammed' stem cells from another person為標題發布在2017年3月28日的《自然》新聞上原文作者:David Cyranoski| 全球首例用來自他人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治療黃斑病變的移植手術完成,將創建現成幹細胞庫的進程推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