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分化發育能力低於胚胎幹細胞

2020-11-30 科學技術部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東京農業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相比,分化發育成全身各類細胞的能力較低。這一研究結果已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


  iPS細胞是「初始化」後的普通體細胞,但具有和胚胎幹細胞類似的功能,能分化生成各種組織細胞。更重要的是,它繞開了胚胎幹細胞研究一直面臨的倫理和法律等諸多障礙,因此受到科學家的青睞。

  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將iPS細胞和胚胎幹細胞分別植入實驗用的老鼠胚胎中,嘗試能否使其發育成健全的身體各組織。結果發現,植入胚胎幹細胞的胚胎發育成的全身組織一切正常,這證明胚胎幹細胞能夠發育成各類細胞。但是,植入iPS細胞的胚胎,則很多都在中途停止發育。這是因為位於iPS細胞第12號染色體特定領域內的基因群沒有發揮作用。研究人員現在還沒有弄清這一基因群的具體功能。

  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的阿久津英憲研究員指出,人們一直期待讓人的iPS細胞發育成神經和心肌,然後移植到患者的患處,實現再生醫療。但人體的iPS細胞也可能存在與老鼠iPS細胞一樣的問題。他認為,如能讓人體iPS細胞第12號染色體特定領域內的基因群發揮作用,將會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相關焦點

  • Nature:iPS細胞分化發育能力低於胚胎幹細胞
    專題:Nature系列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東京農業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相比,分化發育成全身各類細胞的能力較低。
  • Nat biotech: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潛力可比擬胚胎幹細胞
    從成年人體內誘導幹細胞(俗稱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細胞)可以避免倫理的爭議,但此種細胞的有效性受到科學家們的懷疑。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有兩類幹細胞具有相同的活性,並且其有效性可以消除對IPS局限性的顧慮。胚胎幹細胞在體內能夠分化成任何一類細胞,但是卻不能長期的保持幹細胞形態,否則會損壞胚胎。
  •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成年生物體內有多種體細胞,例如血液細胞、肌肉細胞、免疫細胞和神經細胞等,它們形態各異,具有不同的功能。幹細胞則是未充分分化、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細胞。如果把體細胞比喻成具有一技之長的「專門人才」,幹細胞就是尚不具備專門才能,但可以通過學習成才的「潛在人才」,可以分化為多種體細胞,分化一旦完成,其「職業」就確定了。
  • 避免倫理爭議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
    幹細胞是人體內可以轉化為各種器官和組織的細胞,具有極高的生物醫學價值。以往的幹細胞研究主要使用從胚胎中提取的胚胎幹細胞,經常引起倫理爭議。     2007年,日本和美國科學家分別宣布發現將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幹細胞的方法,這樣得到的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的功能相差無幾,被稱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又名iPS細胞。
  • 細胞分化和幹細胞生物學
    細胞實驗細胞分化的特點:1、 細胞分化的潛能隨個體發育進程逐漸「縮窄」,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逐漸由「全能」到「多能」,最後向「單能」的趨向,是細胞分化的一般規律;2、細胞分化具有時空性,在個體發育過程中,
  • 構建出潛能性比胚胎幹細胞和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更強的...
    這些幹細胞具有發育中的胚胎內的最初細胞的特徵,而且能夠發育成任何一種細胞類型。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0月11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stablishment of mouse expanded potential stem cells」。幹細胞能夠分化為其他的細胞類型,而且現存的幹細胞系對發育、疾病和治療研究已經非常有用。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因此,為了給後續的肝臟移植打下基礎,醫生們在患兒出生的第六天,分兩次在他的腹部注射了1.9億個  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來的肝臟細胞  ,用以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胚胎幹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3.國內外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進展胚胎幹細胞的臨床研究不是什麼新鮮事,國內外都在嘗試。  世界上首株人胚胎幹細胞繫於1998年建立。
  • 安徽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發布
    原標題: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發布6月28日,我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在合肥發布,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安徽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省立醫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這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Biotech:供者細胞類型影響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的表觀基因組...
    已有研究表明小鼠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保留著它們起源的細胞類型的表觀遺傳「記憶」。Kitai Kim等研究人員近日在人類細胞中研究了這個問題,並且把重編程過程中DNA甲基化的不完全擦除和異常的重新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記錄下來。
  • 微重力胚胎幹細胞定向分化一大步 太空移民一小步
    本次天舟一號上搭載的實驗之一,清華大學紀家葵團隊負責的「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定向分化人類胚胎幹細胞為生殖細胞」實驗,意義正在於此。幹細胞、胚胎幹細胞、生殖細胞以及分化機制這一個實驗名稱中,就出現了幾種細胞。我們可以看一下,人類胚胎幹細胞、生殖細胞,都是什麼。
  • 研究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的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和器官形成,最終發育成個體的過程。其中,幹細胞持續的自我更新和多譜系分化是組織器官形成和個體發育的基礎。因此,幹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解讀將有助於深入理解器官發生和個體發育的生物學過程。
  • 幹細胞科普-幹細胞從哪裡來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可以分為三大種類:全能幹細胞 多能幹細胞 單能幹細胞。每個種類的幹細胞作用和來源均有不同。1、全能幹細胞 也稱胚胎幹細胞 (ESCs)胚胎幹細胞來自受精後不久(4-5天內)收穫的胚胎,具備最大的分化潛能,能分化為完整的人體。它可以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都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
  • iPS細胞:再生的希望與風險
    《環球》雜誌記者/藍建中(發自東京)  2012年的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授予了開發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和英國劍橋大學名譽教授約翰·戈登。令二人獲獎的iPS細胞,為再生醫療做出了巨大貢獻,理論上使「人造生命」成為可能,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iPS細胞擁有發育成各種細胞的能力,這其中,當然也存在發育成癌細胞的危險。
  • 微重力環境下胚胎幹細胞定向分化的一大步 太空移民的一小步
    本次天舟一號上搭載的實驗之一,清華大學紀家葵團隊負責的「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定向分化人類胚胎幹細胞為生殖細胞」實驗,意義正在於此。    幹細胞、胚胎幹細胞、生殖細胞以及分化機制    這一個實驗名稱中,就出現了幾種細胞。我們可以看一下,人類胚胎幹細胞、生殖細胞,都是什麼。
  • 胚胎幹細胞與基因定位整合技術——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發現,利用胚胎幹細胞體外整合外源基因,研究基因功能胚胎幹細胞與基因定位整合技術相結合,對於研究基因在胚胎發育中的表達|與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利用這項技術可以將一些在發育過程中特定的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在動物體內進行基因功能缺失的研究,這對於揭示以前不能在體內充分證明的分子調控機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在幹細胞水平上利用基因功能獲得性突變使特定基因在體內瞬時或長期表達,來研究基因在胚胎不同發育時期的作用。中科博生。
  • 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發布
    6月28日,我省首批高品質「科研級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在合肥發布,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安徽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省立醫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這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JMCB:利用胚胎幹細胞誘導功能性精子細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馮立新研究小組報導一個全新的體外誘導精子和卵子的方法。馮立新研究員採用的方法可從雄性胚胎幹細胞(XY 染色體)在體外同時生成遊動的精子和卵子。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研究進一步闡明了從胚胎幹細胞生成精子和卵子分子機理,是這一領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 劉伯寧:評全球首個胚胎幹細胞藥物
    幹細胞不同於機體其他細胞之處在於,其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的能力。胚胎幹細胞系離體培養可達數月,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特異功能細胞,並最終形成組織、器官。幹細胞的這種多向分化能力,以及其在再生醫學上的應用價值,使人們再次看到了實現器官修復、組織再生的曙光。在製藥行業,幹細胞還可作為新藥篩選的模型,進行毒理、藥效試驗。
  • GATA3基因:幹細胞的「分院帽」,很早就開始激活胚胎幹細胞分化
    在最近發表於《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發現,在這種基因的作用下,胚胎幹細胞意外地提前分化,不可逆轉地分化成體內200多種細胞類型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