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構建出潛能性比胚胎幹細胞和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更強的...

2021-01-08 生物谷

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2017年10月14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小鼠中構建出潛能擴展性

幹細胞

(Expanded Potential Stem Cells, EPSC),它們比當前的

幹細胞

系具有更大的發育潛力。這些

幹細胞

具有發育中的胚胎內的最初細胞的特徵,而且能夠發育成任何一種細胞類型。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0月11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stablishment of mouse expanded potential stem cells」。

幹細胞能夠分化為其他的細胞類型,而且現存的幹細胞系對發育、疾病和治療研究已經非常有用。然而,兩種當前可用的幹細胞系---胚胎幹細胞(ESC)和誘導性多能

幹細胞

ips

C)---具有某些限制。目前,它們還不可能分化為每種細胞類型,因此在產生某些細胞類型時,它們被排除在外。

為了發現用於研究和

再生醫學

的新型

幹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培養處於發育最早階段---在此時,受精卵僅分裂為4或8個細胞,仍然被認為具有一些全能性(即分化為所有細胞類型的能力)---的細胞的方法。他們猜測相比於從大約100個細胞階段(即胚泡期)獲得的ESC相比,這些細胞應當接受更少的編程。他們在一種特殊的抑制關鍵的發育信號和通路的培養條件下培養這些早期的細胞。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新培養的細胞保持著這些最初的細胞的發育特徵,因而將它們稱為EPSC。重要的是,他們也能夠在一種新的條件下將小鼠ESC和

ips

C重編程為EPSC,從而讓它們的發育時鐘返回到這些最初的細胞類型。

當受精卵發育為胚泡(blastocyst,也譯作囊胚)時,它產生將形成胚胎(ESC就來自胚胎)的細胞和兩種其他的將產生胎盤或卵黃囊的細胞類型。利用胚泡中的這三種細胞類型就可能建立三種不同類型的幹細胞,包括ESC。EPSC是首個能夠產生所有這三種胚泡幹細胞類型的

幹細胞

,這就使得它們具有更大的發育潛力。

這種構建EPSC的方法也可能產生來自人類和其他的哺乳動物物種(包括豬、奶牛等)的類似的

幹細胞

系。

這些研究人員也認為他們的研究可能對人類

再生醫學

和理解流產和發育障礙產生重要的影響。(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Jian Yang, David J. Ryan, Wei Wang et al. Establishment of mouse expanded potential stem cell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11 October 2017, doi:10.1038/nature24052

相關焦點

  • Nature:構建出英國最大的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庫,揭示出常見基因變異
    2017年5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包括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在內的聯盟構建出英國最大的高質量的源自健康人的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 iPS細胞)庫。這個iPS細胞庫包含上百種幹細胞系。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年來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新成果!
    這項新的臨床前研究首次展示了胚胎幹細胞如何將CMA保持在低水平,以促進這種自我更新,而且我們揭示了兩種可能操縱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方法來關閉這種抑制,以增強CMA活性和讓它們分化成特化細胞。【2】Nature:重磅!科學家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成功開發出人類胚胎樣模型!
  • 20年間,胚胎幹細胞的「革命之路」 | Nature長文
    2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最初的15年,大多數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研究都集中於其多向分化的功能,並找到了多能性的關鍵,由此而奠基了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
  • Nature:重大突破!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移植恢復兔子視力
    2016年3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大阪大學和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以一種反映整個眼睛發育的方式證實利用人幹細胞產生幾種關鍵類型的眼組織是可行的之前的研究已證實特定的細胞類型,如組成視網膜或角膜的那些細胞,能夠在實驗室中利用多能性幹細胞製造出來。然而,這些研究並沒有反映整個眼睛發育的複雜性。
  • 誘導多能幹細胞臨床應用趨勢
    誘導多能幹細胞臨床應用趨勢 2020-09-12 0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ell Stem Cell:核移植技術重編程能力比誘導型多能幹細胞技術更強
    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和誘導型多能幹細胞(iPSCs)是體細胞重編程的兩種最主要的技術手段。核移植技術與誘導型多能幹細胞的重編程能力是否存在差異一直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2009年,高紹榮實驗室通過四倍體互補實驗,獲得了全部由iPS細胞發育而來的小鼠,證明了誘導型多能幹細胞和核移植胚胎幹細胞一樣具有真正的多能性。
  • Nature: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重建人體分節時鐘
    2020年4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重建出人體分節時鐘(segmentation clock),這是胚胎發育研究的焦點。
  • 誘導多能幹細胞:開啟細胞治療新紀元
    理想新一代細胞治療具備的優勢2   走進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時代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能夠生產具備以上的理想細胞治療的四個特點,在近年來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尤其是 Fate Therapeutics 公司的免疫細胞應用,展示了iPSC在新一代細胞治療中潛在的重要作用
  • 科學家發現JUK-JUN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JUK-JUN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7 11:05:37 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的Danwei Huangfu課題組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Michael A.
  • 【盤點】淺析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安全性
    Cell Stem Cell:線粒體DNA突變潛藏於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中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胚胎細胞與基因治療中心主任Shoukhrat Mitalipov博士及其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一個存在已久的假設:當變老時,基因突變積累在人們的線粒體(即細胞能量工廠)中。
  • 科普:一篇看懂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 cells)
    該實驗,是全球首個嘗試使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幹預帕金森的案例,同時也將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再一次帶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什麼是誘導性多能幹細胞?2006年日本京都大學Shinya Yamanaka在世界著名學術雜誌《細胞》上率先報導了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研究。
  •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成年生物體內有多種體細胞,例如血液細胞、肌肉細胞、免疫細胞和神經細胞等,它們形態各異,具有不同的功能。幹細胞則是未充分分化、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細胞。如果把體細胞比喻成具有一技之長的「專門人才」,幹細胞就是尚不具備專門才能,但可以通過學習成才的「潛在人才」,可以分化為多種體細胞,分化一旦完成,其「職業」就確定了。
  • Cell Rep:人胚胎幹細胞可被誘導成為精子前體細胞
    2012年8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證實:人類胚胎幹細胞和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可以被誘導成為精子前體細胞,這表明它未來可能用於恢復不育男性的生育能力,他們的研究結果將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
  • 幹細胞的應用越來越廣,日本科學家利用多能幹細胞揭示分節時鐘
    日本京都大學Cantas Alev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生物系統動力學研究中心(BDR)Miki Ebisuya團隊合作,利用多能幹細胞揭示了人類分節時鐘的特點。並在2020年4月1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日本科學家將實驗:誘導性多能幹細胞修復人體心臟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下文簡稱 iPS 細胞),又稱人工誘導多能幹細胞,是一種由哺乳動物成體細胞經轉入轉錄因子等手段脫分化形成的多能幹細胞。2006 年首次由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團隊發現,其本人也因此項技術於 2012 年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 北大鄧宏魁等團隊首次將擴展多能幹細胞誘導為功能性肝臟細胞
    然而,由於多種因素,包括多能性的異質性,常規人類多能幹細胞的應用受到限制。最近,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新型多能幹細胞,稱為擴展多能幹(EPS)細胞,具有胚胎和胚外發育潛能。與已知的多能幹細胞類型相比,這些細胞具有出色的分化潛能。此外,EPS細胞可以通過單細胞傳代以高增殖率長期擴增。EPS細胞的這些獨特功能使其在生物醫學應用中很有價值,例如基因靶向和動物模型生成。
  • 厲害了中國科技:誘導多能幹細胞助推再生醫學
    幹細胞是個大家族,它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分為好多類,上述成體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只是根據幹細胞的來源標準分類的。根據它的發育等級和分化能力,還可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裴端卿說:「全能幹細胞,比如受精卵,是幹細胞的最高狀態,它能最終發育成完整個體以及胚外組織;多能幹細胞,如胚胎幹細胞,是具有無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個體的所有器官和組織;單能幹細胞,如造血幹細胞、神經幹細胞,僅具有分化為有限的幾種密切相關的細胞類型。」
  • 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開展的臨床試驗越來越多
    來自一名匿名供者的外周血細胞經重編程後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隨後將iPSC轉化為多巴胺能前體細胞(dopaminergic precursor cell)。研究人員希望移植的多巴胺能前體細胞將會提高多巴胺水平並改善這名患者的症狀。這項外科手術是臨床醫生測試iPSC是否能夠治療疾病的最新嘗試。
  • Biotech:供者細胞類型影響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的表觀基因組...
    已有研究表明小鼠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保留著它們起源的細胞類型的表觀遺傳「記憶」。Kitai Kim等研究人員近日在人類細胞中研究了這個問題,並且把重編程過程中DNA甲基化的不完全擦除和異常的重新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記錄下來。
  • 研究揭示小鼠基態多能幹細胞的轉錄調控新機制
    添加MEK和GSK3抑制劑(PD0325901、CHIR99021)的無血清培養基條件(2i+Lif, 2iL)下的小鼠胚胎多能性幹細胞比傳統血清條件(serum+Lif, SL)下的胚胎多能性幹細胞更接近著床前胚胎的內細胞團,因此2iL條件下的胚胎多能性幹細胞又被稱為基態多能幹細胞,具有更高的分化潛能,而SL條件下的胚胎多能性幹細胞則被稱為亞穩態多能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