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CB:利用胚胎幹細胞誘導功能性精子細胞

2021-01-20 生物谷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馮立新研究小組報導一個全新的體外誘導精子和卵子的方法。馮立新研究員採用的方法可從雄性胚胎幹細胞(XY 染色體)在體外同時生成遊動的精子和卵子。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研究進一步闡明了從胚胎幹細胞生成精子和卵子分子機理,是這一領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之前,科學家們已經證明了胚胎幹細胞(ESC)能在體外分化出胚性生殖細胞,馮立新研究小組體外誘導分化並不經過類胚體形成,通過利用轉基因技術直接從胚胎幹細胞轉化為生殖細胞。Dazl基因是表達生殖細胞特異RNA結合蛋白的基因,人和多種動物的Dazl基因是精子發生的重要調控因子,Dazl基因突變或表達缺乏將導致精子發生過程減數分裂障礙和雄性不育。研究者通過Dazl基因的異位表達,最終在體外將小鼠胚胎幹細胞同時誘導出了遊動的精子和卵子。此外, Dazl基因的瞬時過量表達使Nanog受到抑制,但是小鼠胚胎幹細胞核抗原被誘導成生殖細胞。Dazl基因敲低導致了生殖細胞部分標記物基因表達降低,比如說Stella,MVH和Prdm1等。馮立新研究小組不僅證明了Dazl基因是控制生殖細胞分化的一個主要控制基因,而且通過Dazl基因異位表達誘導出小鼠胚胎幹細胞在體外分化成了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

2009年10月28日,史丹福大學人類胚胎幹細胞及再生組織醫學研究小組Kehkooi Kee 等在Nature發表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實驗室通過人體幹細胞製造出人工精子和卵子,這一研究成果進一步證實了馮立新研究團隊所做的工作的前沿性和重要性,同時也表明我國在體外誘導幹細胞生成精子和卵子研究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生物谷Bioon.com)

馮立新研究員參加「幹細胞之春系列活動——幹細胞技術與應用講座」並作精彩報告

Nature:利用幹細胞培育出人工精子卵子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09), 1–11 doi:10.1093/jmcb/mjp026

Dazl Promotes Germ Cell Differentia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

Zhuo Yu1, Ping Ji1, Jinping Cao1, Shu Zhu1, Yao Li2, Lin Zheng3, Xuejin Chen2, and Lixin Feng1,*

1 Laboratory for Germ Cel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2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3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embryoid bodies (EBs) germ cells can be derived from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Here, we describe a transgene expression approach to derive germ cells directly from ES cells in vitro without EB formation. Through the ectopic expression of 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 (Dazl), a germ cell-specific RNA-binding protein,both motile tailed-sperm and oocytes were induced from mouse ES (mES) cells in culture. Furthermore, transient overexpression of Dazl led to suppression of Nanog but induced germ cell nuclear antigen in mES cells. Dazl knockdown resulted in reduction in the expression of germ cell markers including Stella, MVH and Prdm1.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Dazl is a master gene controlling germ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that ectopic expression of Dazl promotes the dynamic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S cells into gametes in vitro.

相關焦點

  • 幹細胞培育卵子精子前體細胞獲成功
    這項試驗利用誘導多能幹(iPS)細胞——能夠分化成幾乎所有細胞類型的一種再編程細胞——在小鼠體內培育出精子和卵子,這些生殖細胞隨後通過體外受精技術產下了活體後代。   研究人員在12月24日出版的《細胞》雜誌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 Cell Rep:人胚胎幹細胞可被誘導成為精子前體細胞
    2012年8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證實:人類胚胎幹細胞和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可以被誘導成為精子前體細胞,這表明它未來可能用於恢復不育男性的生育能力,他們的研究結果將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胚胎幹細胞技術概述早在1981年,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教授馬丁·埃文斯和馬修·考夫曼就率領團隊建立了小鼠胚胎幹細胞系,1998年,威斯康星大學教授詹姆斯·湯姆森等人成功建立人胚胎幹細胞系。到了2007年,馬丁·埃文斯還和另外兩名科學家因「利用胚胎幹細胞引入特異性基因修飾的原理上的發現」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生物或醫學獎。
  • 新研究將實驗鼠皮膚細胞轉化為胚胎所需的三種幹細胞
    新華社耶路撒冷5月2日電(記者陳文仙 呂迎旭)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早期胚胎所需的三種主要幹細胞,即可分化為胚胎、胎盤、臍帶等組織的幹細胞。
  • Nat biotech: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潛力可比擬胚胎幹細胞
    2015年10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者們希望通過利用幹細胞治療疾病的目標遇到了兩難的境地。胚胎是十分珍貴的幹細胞來源,但直接利用胚胎會引發嚴重的倫理學問題。從成年人體內誘導幹細胞(俗稱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細胞)可以避免倫理的爭議,但此種細胞的有效性受到科學家們的懷疑。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有兩類幹細胞具有相同的活性,並且其有效性可以消除對IPS局限性的顧慮。胚胎幹細胞在體內能夠分化成任何一類細胞,但是卻不能長期的保持幹細胞形態,否則會損壞胚胎。
  •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成年生物體內有多種體細胞,例如血液細胞、肌肉細胞、免疫細胞和神經細胞等,它們形態各異,具有不同的功能。幹細胞則是未充分分化、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細胞。如果把體細胞比喻成具有一技之長的「專門人才」,幹細胞就是尚不具備專門才能,但可以通過學習成才的「潛在人才」,可以分化為多種體細胞,分化一旦完成,其「職業」就確定了。
  • 研究將實驗鼠皮膚細胞轉化為胚胎所需三種幹細胞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早期胚胎所需的三種主要幹細胞,即可分化為胚胎、胎盤、臍帶等組織的幹細胞。研究人員說,這一成果不僅對研究胚胎和胎盤缺陷、解決某些不孕問題等具有重要意義,還意味著將來有可能在沒有精子和卵子的情況下利用人類皮膚細胞培育出完整的人類胚胎。
  •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分化發育能力低於胚胎幹細胞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東京農業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相比,分化發育成全身各類細胞的能力較低
  • JMCB:培育出首株豬源iPS細胞系
    科學家已經把來自豬的細胞誘導轉變成了多能幹細胞——這種細胞就像胚胎幹細胞一樣,有能力發育成身體中的任何類型的細胞。這是全世界首次使用任何有蹄腳的動物(被稱為有蹄類動物)的體細胞(不是精細胞或卵細胞的細胞)實現了這一成果。這項成就的意義深遠。該研究可能為建立人類遺傳病模型、培育供人類器官移植的轉基因動物以及開發耐受豬流感等疾病的豬開創一條道路。
  • 科學家重編程胚胎幹細胞成功擴展其潛在的細胞...
    研究者指出,這些全能樣的幹細胞不僅能夠產生發育胚胎中所有的細胞類型,還能夠產生一些特殊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能夠促進胚胎和母體之間的營養交換。這項研究或將幫助研究人員理解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分子決策,同時也將擴展幹細胞所產生的組織類型的「目錄」,對於後期再生醫學研究以及基於幹細胞療法的開發也至關重要。
  • 美利用質粒製造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繼英國和加拿大科學家3月1日在《自然》雜誌網站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一種基因「轉位子」(即DNA中一段可以移動的基因序列)來替代病毒作為運輸所需基因的載體,將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之後,美國科學家又傳捷報: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科學家在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培養人類的卵子和精子,材料來自一個人的皮膚細胞。這一研究的成功將給不育症的治療前進了一步,當然會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安全性審查。該研究1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科學家首先將皮膚細胞誘導成為誘導幹細胞 (iPS),這種細胞可以分化為任何細胞,包括精子和卵子。
  • 細胞分化和幹細胞生物學
    精子卵子的結合細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指在同一來源的細胞上逐漸產生出形態結構、功能特徵各不相同的細胞類群的過程,其結果是在空間上細胞產生差異,在時間上同一細胞與其從前的細胞狀態有所不同。
  • 人造精子?早著呢
    導讀: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近年來,隨著細胞顯微操作技術、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蛋白質組學、胚胎發育學等研究不斷深入,科研人員已經研創出「人造精子」。人造精子既能保持精子的單倍體性,又能夠與卵細胞結合,產生後代。解決男性不育問題及面臨的難題。中國科學家通過團隊合作發現: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產生了功能性精子樣細胞(sperm-like cells)。隨後科學家將這種精子樣細胞注入小鼠卵細胞中,成功產生了能生育的小鼠後代。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科學家在小鼠體內成功製造出可供移植的功能性B細胞doi:10.1016/j.stemcr.2019.01.00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McGovern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由小鼠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功能性B-1細胞在移植到小鼠機體後能長期植入並分泌天然抗體,研究者非常感興趣研究多能幹細胞產生的B-1細胞,因為其能作為一種新型療法來治療多種免疫性障礙
  • Nature:成體動物體內誘導生成胚胎幹細胞
    2013年9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西班牙國立癌症研究中心(Spanish National Cancer Research Centre,CNIO)的科學家首次在成體動物的活組織中製造具有胚胎幹細胞特性的成體細胞
  • 首個牛胚胎幹細胞誕生
    圖片來源:HeshPhoto/Alamy Stock Photo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科學家最終成功地從牛身上獲得胚胎幹(ES)細胞,並在培養皿中使其保持原始狀態。獲得這些可變成從皮膚到肌肉、骨頭等各種組織的多功能細胞,將使調整和保存肉牛以及乳牛品種的遺傳性狀變得更加容易。這反過來又促成了產生更多牛奶或者更嫩牛肉、產仔時面臨更少併發症以及擁有更強的疾病抵抗力的動物。
  • 日科學家首次利用智齒培育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日科學家首次利用智齒培育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2008年08月23日 13: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23日電 日本政府支持的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21日宣布,研究小組成功用一名10歲女孩脫下的智齒,培育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
  • Science:美學者揭示胚胎幹細胞有類似受精卵發育潛能
    胚胎幹細胞和利用成熟體細胞培育出的誘導多能幹細胞,只能表現出「多能性」,發育出胚胎內組織,但受精卵是最原始的「全能型」細胞,還能發育出胎盤和卵黃囊等胚胎外組織,為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營養交換和代謝提供支持。何琳團隊不僅揭示出獲得全能幹細胞的全新機制,而且還提供了對這些細胞深入研究的細胞培養體系。
  • 人造精子是誰的「福音」—新聞—科學網
    早在2009年,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就曾刊文介紹了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研人員首次用小鼠胚胎幹細胞造出精子。它們利用一種含有視黃酸等物質的培養介質,對含有X和Y兩種染色體的男性胚胎幹細胞進行培養,並促使其實現完全的減數分裂,最終培養出含有23條染色體的試管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