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將實驗鼠皮膚細胞轉化為胚胎所需三種幹細胞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早期胚胎所需的三種主要幹細胞,即可分化為胚胎、胎盤、臍帶等組織的幹細胞。

研究人員說,這一成果不僅對研究胚胎和胎盤缺陷、解決某些不孕問題等具有重要意義,還意味著將來有可能在沒有精子和卵子的情況下利用人類皮膚細胞培育出完整的人類胚胎。

早在2006年,日本研究人員就發現,成體的皮膚細胞可以通過「重新編程」,回到類似天然胚胎中的幹細胞那樣的狀態,有潛力重新分化成各種器官和組織,這類細胞被稱作「誘導多能幹細胞」。近年來,研究人員用誘導多能幹細胞培育出了心肌細胞、肝臟細胞等多種細胞,但還沒能用它培育出胎盤等組織。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將一組5個基因導入實驗鼠皮膚細胞後,可將皮膚細胞同時轉化為三種幹細胞,它們可進一步分化為胚胎、胎盤,以及臍帶等胚外組織。

據介紹,此前有研究人員嘗試在沒有精子和卵子的情況下培育實驗鼠胚胎,不過他們使用了從活的、正在發育的實驗鼠胚胎相關組織中分離出的這三種幹細胞,用它們重新培養實驗鼠胚胎。而在本次研究基礎上,有可能不「犧牲」活胚胎,利用皮膚細胞就能在試管中培育出實驗鼠胚胎。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近期熱文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

6、一頓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雙刃劍!高情商或讓你更脆弱

8、施一公: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

9、「科學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風險

10、睡眠科學家揭示出8種睡好覺的秘訣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轉

12、每周兩半小時,任何形式的鍛鍊都可以使你更長壽

13、喝醉以後,你以為睡一覺就沒事兒了?!

14、仰臥起坐等或將成為延壽運動?

15、冥想、瑜伽、太極等不僅能夠改善身心健康...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將實驗鼠皮膚細胞轉化為胚胎所需的三種幹細胞
    新華社耶路撒冷5月2日電(記者陳文仙 呂迎旭)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動物實驗中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早期胚胎所需的三種主要幹細胞,即可分化為胚胎、胎盤、臍帶等組織的幹細胞。
  •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27日宣布,他們在實驗中繞過了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這一步驟,首次直接將實驗鼠皮膚細胞轉化為神經細胞,這項成果對理解細胞分化及再生醫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重編程胚胎幹細胞成功擴展其潛在的細胞...
    研究者指出,這些全能樣的幹細胞不僅能夠產生發育胚胎中所有的細胞類型,還能夠產生一些特殊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能夠促進胚胎和母體之間的營養交換。這項研究或將幫助研究人員理解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分子決策,同時也將擴展幹細胞所產生的組織類型的「目錄」,對於後期再生醫學研究以及基於幹細胞療法的開發也至關重要。
  • STAP細胞或為胚胎幹細胞—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DENNIS NORMILE 雖然一個長時間運行的幹細胞研究慘敗,但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另一個調查委員會近日在東京發布了新報告。報告稱,所謂的刺激觸發採集功能(STAP)幹細胞以及可能衍生自這些細胞的嵌合體小鼠和畸胎瘤,「都來源於受汙染的(胚胎幹)細胞培養,這個真相駁斥了兩篇論文的主要結論」。
  • Science:科學家將成功下肢細胞轉化為面部軟骨組織細胞
    ,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通過對鳥胚進行研究,將下肢區域的細胞成功轉化成了可以製造軟骨的面部組織,研究者發現,一種由三種基因組成的基因迴路可以改變鳥類下體組織細胞的命運,從而將這些細胞轉化成為產生頭部軟骨和骨質的細胞。
  • 我國首批備案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新聞—科學網
    精準手術設備  4月11日,值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之際,國家衛計委和藥監局首批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兩個項目的啟動儀式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記者從此次發布會上獲悉,該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是幹細胞領域的基本共識。
  • Nature Biotechnology:利用microRNA技術提高iPS細胞安全性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科學家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利用微RNA小分子取代一種可能致癌的轉錄因子,成功將實驗鼠皮膚細胞轉化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iPS細胞是指體細胞經過基因「重新編排」,回歸到胚胎幹細胞的狀態,從而具有類似胚胎幹細胞的分化能力。科學家認為,這一技術將來有望用於培養完全不含病毒和外來基因的安全性更高的iPS細胞。對皮膚細胞進行「重排」使其成為iPS細胞涉及4種轉錄因子的表達。
  •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海生科院在視網膜幹細胞胚胎起源研究...
    因此,更好地了解低等動物視網膜幹細胞的微環境及其胚胎起源,將更有助於了解高等脊椎動物,如哺乳動物視網膜幹細胞沉默的原因,為尋找激活這些幹細胞的方法提供重要實驗依據。研究團隊以斑馬魚為模式動物,採用基於彩虹魚的克隆分析,將視網膜幹細胞精確定位於視網膜睫狀邊緣區最外周第二層或第三層細胞。相對於視網膜睫狀邊緣區中其他視網膜前體細胞,視網膜幹細胞的細胞周期比較長。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視網膜睫狀邊緣區最外周第一層細胞是一類完全處於靜息狀態的新細胞類型。
  • 我科學家發現三種幹細胞可體外重構胚胎
    原標題:我科學家發現三種幹細胞可體外重構胚胎   31日,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的韓建永團隊,將小鼠在植入子宮前3.5天囊胚在體外培養,得到三種具有無限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幹細胞系,而這三種幹細胞可體外重構胚胎並啟動著床,同時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中心的腔稱囊胚腔,腔內一側的細胞群,稱內細胞群,這些未分化的細胞可進一步分裂、分化,發育成個體。內細胞群在形成內、中、外三個胚層時開始分化。每個胚層將分別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如外胚層將分化為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等,中胚層將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組織,內胚層將分化為肝、肺和腸等。由於內細胞群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因而這些細胞被認為具有全能性。
  • PNAS:非轉基因原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獲進展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無法有效地將胚胎幹細胞維持在它們的原始幹細胞狀態,這影響了胚胎幹細胞在臨床上的應用。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了非轉基因,初始原態人類多能幹細胞的產生,並詳細介紹了兩種實驗方法路徑,這將有助於幹細胞多能狀態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Derivation of na?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新聞...
  • 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啟動
    本報北京4月11日電(記者趙永新)今天是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中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今天上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
  • 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3期)
    囊胚含有約140個細胞,外表是一層扁平細胞,稱滋養層,可發育成胚胎的支持組織如胎盤等。中心的腔稱囊胚腔,腔內一側的細胞群,稱內細胞群,這些未分化的細胞可進一步分裂、分化,發育成個體。內細胞群在形成內、中、外三個胚層時開始分化。每個胚層將分別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如外胚層將分化為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等,中胚層將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組織,內胚層將分化為肝、肺和腸等。
  • 周琪:讓中國成為幹細胞研究的引領者丨愛國情 奮鬥者
    近10年不問收穫的基礎研究終於有了回報,2014年2月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為北京幹細胞庫出具了中國第一株臨床級「人胚胎幹細胞系」的檢驗報告;2017年9月,世界上首次由胚胎幹細胞分化來源的神經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臨床研究在中國正式啟動;2019年5月,北京幹細胞庫通過ISO20387國際標準認可現場評審
  • 前沿|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進展
    每個胚層將分別分化形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如外胚層將分化為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等,中胚層將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組織,內胚層將分化為肝、肺和腸等。由於內細胞群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因而這些細胞被認為具有全能性。當內細胞群在培養皿中培養時,我們稱之為胚胎幹細胞。
  • JMCB:利用胚胎幹細胞誘導功能性精子細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馮立新研究小組報導一個全新的體外誘導精子和卵子的方法。馮立新研究員採用的方法可從雄性胚胎幹細胞(XY 染色體)在體外同時生成遊動的精子和卵子。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研究進一步闡明了從胚胎幹細胞生成精子和卵子分子機理,是這一領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 關於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思考
    胚胎幹細胞(ES)成為當今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的熱點。這與它具有「發育全能性」的神奇功能密切相關。幹細胞是未分化的原始細胞,通常分為三類,即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專能幹細胞。其中,全能幹細胞主要就是ES,它能分化成人體200多種細胞類型,形成機體的任何細胞、組織和器官。
  • 今日:我國首批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
    今天上午,我國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據悉,這兩個項目均經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