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表示,貧困的標準在世界上不是統一的,各國有各國的政策,中國就是2010年的不變價2300元,「去年是2800元,今年大概是3000元左右」。
每天收入或者生活費少於8.2元才算窮人
根據世界銀行對貧困線的定義,如果一個人每天的收入或生活費低於維持基本所需的最低標準,那麼他/她將被定義為窮人。而這個最低標準就是所謂的「貧困線」。
按今年3000元為貧困標準來計算,一年3000元,一天大概是8.2元。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天收入或者生活費低於8.2元,就是窮人。雖然貧困標準較去年有所上升,但也足夠讓生活在較富裕地區的人們感到震驚,因為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這點錢也就能吃一頓早餐。
這個量化的數字,讓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貧困有了更深的認識。「一天只吃兩頓飯」、「每頓吃一個土豆」、「人畜同屋,家無四壁」,當我們看見這樣的新聞就不會覺得是「奇聞」。
按這個標準,我國到底有多少窮人?劉永富指出,按照這個標準,中國的貧困人口數量,也不會再有什麼增加,現在的任務就是鎖定目前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分類施策來幫助他們解決貧困問題。
貧困標準過低?
根據瑞信今年10月13日發布的「2015全球財富報告(GloBAlWealthReport2015)」,中國家庭財富總值達22.8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富裕國家,僅次於美國;同時,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中產階層人口。那麼,與國際扶貧標準相比,我國的標準高還是低?
今年9月,世界銀行將對其全球貧困線標準做出25年來最大幅度的調整——貧困線標準從每日生活費1.25美元上調50%,至每日生活費約1.90美元。
有人會直接按匯率來算,那麼8.2元人民幣按今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元人民幣=0.1543美元)來算,差不多是1.2美元,就低於世界銀行1.9美元的標準了。但這就忽略了「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以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實際上用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是購買力平價匯率,而現行的貨幣匯率對於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產生誤導。
按照劉永福的說法,中國去年是2800元,按照購買力平價來分析大約相當於2.2美元,這已經高於去年世行的1.25美元。雖然今年9月世行將全球貧困線標準上調50%至1.9美元,但仍低於我國最低貧困標準,而今年我國最低貧困標準將繼續上調,很明顯貧困標準是高於世界銀行的貧困標準的。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說:「中國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而農民擁有的土地等一些財產並沒有納入扶貧標準,如果納入,中國國家扶貧標準更超世行的國際貧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