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2021-01-15 愛做不愛吃的小思姐姐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在熱帶、亞熱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但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國分布最廣。1928年,馮景蘭等將構成丹霞山的紅色地層及粵北相應地層命名為「丹霞層」。1938年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陳國達正式使用「丹霞地形」這一分類學名詞,以後丹霞層、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來。

紅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識別要素,不同形態和體量的陡崖坡組合成堡狀、牆狀、柱狀等各類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區,大部分陡崖坡則構成峽谷的谷壁。

黃進(1982)把近水平構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態,自上而下分為三種類型:(1)受近水平巖層面控制的層面頂坡;(2)受垂直節理控制的陡崖坡;(3)崩積巖塊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積緩坡。產狀傾斜的巖層發育的丹霞坡面則表現為「頂斜、身陡、麓緩」三種坡面。在一些構造比較強烈的地區,巖層的傾角可能達到60-90°,則層面可構成陡崖坡。

此後,劉尚仁、羅成德等對丹霞地貌有關的形態要素提出了一些量化標準,認為陡崖坡高度應大於10m,坡度大於55°或60°,以此作為判斷丹霞地貌的參考依據。但目前學者們對這一標準還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因為一些老年化的丹霞或下切量不大的丹霞,可能會達不到上述標準。

相關焦點

  • 地貌: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
    位於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面積約410平方公裡,發育於約200萬年前侏羅紀至第三紀,其中彩色丘陵面積約40平方公裡,數以千計懸崖山巒呈現出鮮豔的丹紅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採,當地少數民族稱為"阿蘭拉格達",意為紅色的山
  • 網紅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可能造成600年都無法恢復的損壞
    近日,名為「冒險雷探長」的網紅帶領外國遊客違規進入陝西靖邊龍洲丹霞地貌景區,並在丹霞地貌上隨意踩踏,並將視頻發布在網絡上 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 紅色奇觀,一起來看看國內的這些丹霞地貌景區!
    而中國丹霞地貌在國際上聞名,我國丹霞地貌分布廣泛,是世界上丹霞地貌分布最廣的國家,已查明的地貌就有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所謂丹霞地貌,目前被大多數學者定義為以陸相為主的紅層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出現在熱帶、亞熱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地區之上。
  • 丹霞地貌:僅是浪漫的中國說法,國際上統稱為紅層(組圖)
    比如1928年,礦床學家馮景蘭在廣東丹霞山,寫到「絕崖陡壁,直如人造堅固偉岸之炮壘,而不知其為天造地設也。……峰崖崔嵬,江流奔騰,綠樹上復……。」他所描述的正是丹霞地貌,其科學的表述應是:一套由紫紅、磚紅色厚層——巨厚層狀礫巖、砂礫巖、含礫砂巖、不等粒長石石英砂巖、夾雜砂質長石石英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組成的巖層。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丹霞地貌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節理是巖石上的裂隙,其兩側的巖石沒有明顯的位移)發育的各種丹崖奇峰的總稱,因以中國廣東北部丹霞山為典型而得名,是紅層地貌中的一種,主要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所謂紅層,地質學界大體認為是各地質歷史時期沉積的,因巖石顆粒、孔隙或基質中存在氧化鐵,而形成的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碎屑沉積巖,而發育在紅層基礎上的侵蝕地貌被定義為紅層地貌。因具紅色陡崖坡這一顯著識別要素,丹霞地貌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 安塞紅層與丹霞地貌
    王家灣丹霞地貌 由國際地貌學家協會(IAG)紅層與丹霞地貌工作組這說明了安塞紅層與丹霞地貌跨入了世界級的行列。 安塞紅層與丹霞地貌分布在化子坪、坪橋、王家灣、招安、王瑤、磚窯灣、西河口等。主要有溝谷型、孤峰型、丹霞赤壁、丹霞天生橋、丹霞石蘑菇、丹霞石動物和海洋生物等類型,2018年,陝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對安塞境內丹霞地貌進行了系統勘察,共發現有線索丹霞地貌遺址遺蹟38處,考察出露面積約為48平方公裡,實際遠遠大於這個數。
  • 中國哪裡的丹霞地貌最美?貴州赤水丹霞獲得丹霞之冠的美譽
    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目前中國查明的丹霞地貌有1005處,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地區。2010年,中國丹霞地貌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這其中就包括赤水丹霞。赤水丹霞屬於青年期丹霞,面積為1300平方公裡,涉及赤水市和習水縣,是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
  • 高中地理:中國五大地貌介紹
    中國的五大造型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張家界地貌、岱崮地貌。   嶂石巖地貌   嶂石巖地貌為地貌學按巖性分類確立的一種新型地貌類型,主要由易於風化的薄層砂巖和頁巖形成,多形成綿延數公裡的巖牆峭壁,三疊崖壁,除頂層為石灰巖外,多由紅色石英巖構成。
  • 什麼是丹霞地貌?
    錦石竟然集雄奇秀美於一身你見過「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嗎中國丹霞地貌以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風景最優美為特點形成了以「中國丹霞」為特色的地質景觀丹霞地貌是地質構造內動力和風化剝蝕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   即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是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巖,受垂直或高角度節理切割,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形。
  • 丹霞地貌是什麼?丹霞地貌命名地了解一下!
    窗欞式丹霞什麼是丹霞地貌?什麼是丹霞地貌呢?丹霞地貌自提出以來,其定義始終充滿爭論。但無論分歧多麼大,人們對丹霞地貌的形態和顏色卻達成了共識。形態上,「頂平、身陡、麓緩」被認為是丹霞地貌的標準形態,陡崖則是其必需具備的特點。而顏色—紅色被認為是唯一的色彩要素,所謂「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所以,丹霞地貌的基本定義就是「有陡崖的紅層地貌」。
  • 丹霞地貌的「丹霞」名字的由來,它又是怎麼形成的?
    丹霞地貌,為什麼叫作「丹霞」呢?丹霞地貌屬於紅層地貌,是一種水平構造地貌。它是指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髮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 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你去過幾個?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
  • 除了張掖丹霞地貌,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還有哪些
    前面幾篇圖文對張掖丹霞地貌做了一些介紹,那麼中國還有哪些著名的丹霞地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丹霞山(廣東韶關)世界上由紅色砂礫構成的、以赤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
  • 2019年山東公務員考試常識:丹霞地貌_熱點關注_煙臺考試網_膠東...
    丹霞地貌  即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是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巖,受垂直或高角度節理切割,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
  • 地質科普丨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對比分析
    丹霞地貌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巖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在砂巖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錦繡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巖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
  • 崆峒山發育簡史及丹霞地貌基本特徵
    作者曾於1990年7月20日至22日前來崆峒山考察,認為崆峒山地貌屬丹霞地貌。1995年9月2日,作者再次來崆峒山,對香山夷平面及上三疊系地層作了補充考察。茲就崆峒山發育簡史及崆峒山丹霞地貌特徵作簡要論述如下。
  • 當熱氣球遇上張掖的七彩丹霞
    說起張掖,我想沒有人會錯過張掖祁連山丹霞地貌群。丹霞,可以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它是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丹霞地貌主要發育形成於距今一億四千萬至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侏羅紀至第三紀時期。
  • 陝北丹霞地貌谷系成群連片國內獨有
    9月20日,陝北丹霞地貌第一次聯合科考研討會在西安舉行。會上,來自國內的眾多地質學相關專家一致認為,陝北的丹霞地貌為國內獨有的一種丹霞地貌景觀。今年9月14日至19日,由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組織、中國紅層與丹霞地貌工作組協助,國內1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專家組成的聯合科考隊對陝北丹霞地貌進行了第一次科考。這是我國在半乾旱地區開展的第一次丹霞地貌聯合科考。專家組重點考察了府谷蓮花辿、靖邊龍洲、安塞閻山灣、志丹毛項溝、洛河上遊谷地、耀州照金和旬邑馬欄河等丹霞地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