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什麼?丹霞地貌命名地了解一下!

2020-12-06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你知道嗎,丹霞地貌是由中國地質學家命名的一種地貌類型。它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意義不一般,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窗欞式丹霞

什麼是丹霞地貌?

什麼是丹霞地貌呢?丹霞地貌自提出以來,其定義始終充滿爭論。但無論分歧多麼大,人們對丹霞地貌的形態和顏色卻達成了共識。

形態上,「頂平、身陡、麓緩」被認為是丹霞地貌的標準形態,陡崖則是其必需具備的特點。而顏色—紅色被認為是唯一的色彩要素,所謂「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所以,丹霞地貌的基本定義就是「有陡崖的紅層地貌」。

甘肅張掖丹霞地貌的「盧浮魅影」

丹霞山—丹霞地貌命名地

丹霞山是壯年期丹霞的傑出代表。它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面積292平方千米,由丹霞、韶石、巴寨、飛花水、仙人跡5個園區和錦江風光帶、湞江風光帶組成。

丹霞山在地質構造上屬於南嶺山脈南麓的一個構造盆地,稱為丹霞盆地,約1億年前形成。盆地內長達數千萬年的沉積,形成了厚達3700米的紅色巖層,其上部便是1300米厚的堅硬砂礫巖,也就是馮景蘭教授所稱的丹霞組。丹霞山的群峰、石柱,就發育於這套巖層。由於當時地球的環境高溫、乾燥,因此沉積物被氧化成紅色。距今約兩三千萬年前,隨著地殼運動,特別是自距今600萬年前以來,整個湖盆發生多次間歇抬升,隨後在流水侵蝕、重力崩塌等作用下,形成極為壯觀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

丹霞山整體上呈現出一種紅層峰林式結構,赤壁丹崖是其最基本的形態特徵。不同體量和不同形態的赤壁丹崖組成了大小石峰、石堡、石牆、石柱60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9米,其他山石海拔多為300~400米。整個丹霞山山石高下參差、錯落有致、形態各異,被稱為「丹嶽」「中國紅石公園」「嶺南第一奇山」。尤其有趣的是,各種形態組合的丹霞地貌仿若千年石堡,山石狀貌萬千,或如飛鳥走獸,或擬人似物。大自然就如雕塑大師,鬼斧神工般雕琢出一尊尊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

更有錦江自北而南,於丹霞群峰間蜿蜒而過。碧水兩岸,石峰兀立,赤崖倒懸壁,碧水丹山,美不勝收。有機會小夥伴們可以去遊覽一下。

撰文·攝影/ 李忠東,四川省地礦局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5月刊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丹霞地貌?
    影響丹霞地貌發育的外動力因素主要有流水、風化和重力的作用。此外,風力作用、生物作用等都可能是丹霞的塑造因素,都在不斷地雕琢和改造已形成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到2008年1月31日為止,中國已發現丹霞地貌790處,分布在26個省區。
  • 地貌: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 旅遊: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色如渥丹,燦若明霞!
    廣東丹霞山與鼎湖山、羅浮山、西樵山合稱為廣東四大名山,景區內丹霞地貌發育典型、類型齊全、造型豐富,這就是著名的丹霞山。丹霞山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自然遺產地,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被稱為「中國的紅石公園」。
  • 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
    都知道我國張掖有著非常美麗的丹霞地貌,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往觀賞,那你知道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嗎?  丹霞地貌在我國就有廣泛地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 除了張掖丹霞地貌,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還有哪些
    丹霞山(廣東韶關)世界上由紅色砂礫構成的、以赤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其中又以廣東丹霞山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形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福建泰寧風景區、福建武夷山、連城、泰寧、永安,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鷹潭、弋陽、上饒、瑞金、寧都,青海坎布拉、廣東韶山丹霞山(名稱來源)、金雞嶺、南雄的蒼石寨、平遠的南臺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廣西桂平的白石山、容縣的都嶠山,四川江油的竇山、灌縣的青城山,陝西鳳縣的赤龍山以及承德等地
  • 丹霞地貌去哪看?盤點最美的10大「中國丹霞」
    丹霞地貌,是指具有陡崖坡的「紅層」地貌。它是在1928年,由我國的地質學家馮景蘭首先注意到,並予以命名的。丹霞地貌,這個美麗動聽的名字,來自於擁有典型丹霞地貌的廣東丹霞山。顯然,「丹霞山」這個名字,又來自於其美麗的丹霞地貌。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命名過程早在1928年,礦床學家馮景蘭在地質調查期間,在廣東韶關丹霞山注意到了這種特殊的紅色砂礫巖層,並首次用「丹霞」描述了這一特定的地層,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巖層命名為丹霞層。馮景蘭指出地形特徵為「侵蝕之後,絕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堅固偉岸之堡壘,而不知其為天造地設也」。1939年,丹霞地形一詞被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正式提出。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命名過程早在1928年,礦床學家馮景蘭在地質調查期間,在廣東韶關丹霞山注意到了這種特殊的紅色砂礫巖層,並首次用「丹霞」描述了這一特定的地層,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巖層命名為丹霞層。馮景蘭指出地形特徵為「侵蝕之後,絕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堅固偉岸之堡壘,而不知其為天造地設也」。
  • 丹霞地貌有多美?廣東丹霞山帶你看最美丹霞地貌
    由於總面積292平方千米,丹霞山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風景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古人取「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意,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 「新聞地理」萬山紅遍映丹霞 保護丹霞地貌有多重要?
    央廣網北京8月2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0年8月,「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丹霞地貌壯美而珍貴,但在面臨外力介入時卻是脆弱的。為何保護丹霞地貌這麼重要?
  • 探秘張掖丹霞地貌
    這裡曾是張藝謀導演拍攝電影《長城》的取景地之一。隨著電影的熱播,張掖七彩丹霞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張掖的名字由何而來?為什麼稱為「七彩丹霞」呢?這樣的地貌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張掖位於我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絲綢之路穿境而過。古為河西四郡之一的張掖郡,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七彩丹霞」位於張掖國家丹霞地質公園內。
  • 安塞紅層與丹霞地貌
    這說明了安塞紅層與丹霞地貌跨入了世界級的行列。 安塞紅層與丹霞地貌分布在化子坪、坪橋、王家灣、招安、王瑤、磚窯灣、西河口等。主要有溝谷型、孤峰型、丹霞赤壁、丹霞天生橋、丹霞石蘑菇、丹霞石動物和海洋生物等類型,2018年,陝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對安塞境內丹霞地貌進行了系統勘察,共發現有線索丹霞地貌遺址遺蹟38處,考察出露面積約為48平方公裡,實際遠遠大於這個數。
  • 中國哪裡的丹霞地貌最美?貴州赤水丹霞獲得丹霞之冠的美譽
    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目前中國查明的丹霞地貌有1005處,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地區。2010年,中國丹霞地貌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這其中就包括赤水丹霞。赤水丹霞屬於青年期丹霞,面積為1300平方公裡,涉及赤水市和習水縣,是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
  • 丹霞地貌,為什麼那麼珍貴?
    話說最近,一位坐擁數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帶領外國女子,進入陝西省靖邊縣龍洲丹霞地貌景區,並踏入「禁止入內」區域,在丹霞地貌上隨意行走的視頻,引發大家關注。 有網友怒言:太過分了,明明寫著「禁止入內」,為什麼還進入丹霞地貌景觀?
  • 丹霞地貌上犁地?靖邊龍洲景區:擺拍的
    丹霞地貌上犁地?   近日,靖邊當地多位網友發微博稱,在靖邊龍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觀公園一處山坡上,4個人用犁在丹霞地貌上劃出一道道口,一旁有十多名手持照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圍在一起拍攝,微博上配有多張現場照片,網民強烈要求調查此事。   據了解,龍洲丹霞地貌是目前陝西規模最大的一個丹霞地貌景地。當地人稱「波浪谷」、「紅石峁」,也叫靖邊紅砂巖峽谷。
  • 張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與氣候
    今天(16日)2014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隊來到了甘肅張掖,實地參觀了丹霞地貌,對它可能形成的氣候因素作了相應了解,丹霞地貌是經過幾百萬年複雜的地質、氣候演變才得以形成,是無法複製的自然奇景,而它也需要更多的珍惜和保護。
  • 丹霞地貌: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在熱帶、亞熱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國分布最廣。
  • 紅色奇觀,一起來看看國內的這些丹霞地貌景區!
    中國地廣景美,有很多很多我們知道還沒有去到過的地方。而中國丹霞地貌在國際上聞名,我國丹霞地貌分布廣泛,是世界上丹霞地貌分布最廣的國家,已查明的地貌就有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所謂丹霞地貌,目前被大多數學者定義為以陸相為主的紅層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出現在熱帶、亞熱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地區之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幾個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吧!首先,是世界上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丹霞山。
  • 張掖丹霞地貌 七彩繽紛世界
    9月6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無人機拍攝)。位於祁連山北麓的甘肅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內的丹霞地貌,以層級錯落交替、氣勢磅礴、形態豐富、色彩斑瀾而稱奇,遊客置身其中猶如進入畫境。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6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5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5日無人機拍攝的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
  • 陝北神奇丹霞地貌震驚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
    」命名80周年。陝北丹霞地貌是我國目前已知規模巨大的丹霞地質遺蹟景觀帶,有溝谷型、孤峰型、丹霞赤壁、丹霞天生橋、丹霞石蘑菇等類型,刷新了人們對中國丹霞地貌分區、丹霞地貌類型的認知。作為紅層與丹霞研究領域影響最廣、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性學術大會,本次研討會主題為「紅層與丹霞地貌科學研究及其資源與環境保護」,與會專家就紅層與丹霞地貌基本理論方法及研究動態、紅層與丹霞地貌資源環境保護利用理論與實踐、陝北紅層與丹霞地貌國際對比與價值、陝北丹霞地貌地質公園建設及保護利用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為進一步改善地區旅遊產品結構、實施全域旅遊國家戰略和陝北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建議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