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關鍵農作物野生「近親」未受基因庫保護

2020-11-25 科學網

 

青豆的野生「近親」——棉豆正受到哥斯大黎加土地使用變化的威脅。

圖片來源:Daniel Debouck/CIAT

一項日前發表於《自然—植物學》雜誌的最新研究表明,穀物和蔬菜有時分布散亂的野生「表親」在食物安全中發揮著一定作用,但當前亟待採取行動保護它們。對81種農作物的1076個野生「近親」分布和保護情況進行的首次全球性調查發現,超過95%的野生種群未在全球基因庫中獲得充分保護。基因庫儲存的是可被用於未來繁育工作的種子和其他植物組織。

研究中包括香蕉、木薯、小麥和高粱在內的約70%野生種群,被認為是收集工作應最優先考慮的物種。還有300個種群未在任何基因庫中找到。

農作物的野生「近親」本質上是進化試驗。在沒有農民細心照料的情況下,這些頑強的植物經受住了乾旱、害蟲和疾病。由此,它們通常進化出為作物繁育者所用的有價值特性,以創建能抵抗害蟲或在面對全球變暖時維持產量的品種。過去,能抵抗病毒的甘蔗和水稻野生「近親」幫助產生了挽回數百萬美元損失的新品種。

「我們的發現描繪了全球哪個關鍵區域擁有維持全球農業穩定所需的野生種群多樣性。」此項研究共同作者、哥倫比亞卡利市國際熱帶農業中心(CIAT)作物多樣性專家Colin Khoury介紹說。

研究人員發現,其中一些農作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包括地中海、近東、亞洲和歐洲南部,而這些地區的植物正面臨著從土地使用的急劇變化到國內動亂等不斷增加的威脅。「在遭受戰爭破壞或受濫砍濫伐、快速開發影響的地區收集這些種群,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研究共同作者、CIAT博士後Nora Castaneda-Alvarez表示。

由於強化對農作物野生「近親」的保護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任務之一,因此論文作者建議,研究中涉及的野生種群數量應被用作衡量在達到保護目標的過程中所取得進展的基線。(徐徐)

《中國科學報》 (2016-03-24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法媒:科學家為農作物搜索「野生親戚」以增加基因多樣性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 法媒稱,12月3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們已經在全球範圍尋找糧食作物的野生近親,希望加強它們抵抗疾病和氣候變化的能力。據法新社12月3日報導,在大約1萬多年的時間裡,人類一直移植栽種野生植物以便為自己提供糧食,但是在這樣做的過程中,這些野生植物的天然防禦機制有許多由於人工繁殖而被消除了,從而使這些植物有可能失去保護。英國皇家植物園千年種子庫計劃「作物野生近親」項目的協調人克裡斯·科克爾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我們所需要的全部多樣性。」
  • 基因庫新時代的曙光
    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為基因庫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基因庫從過去的作物多樣性博物館轉變成生物數字資源中心。基因庫儲存來自世界各地的農作物品種、地方品種和野生近緣種的樣本,以保護我們的農業遺產,並開發用於未來作物改良。
  • 央廣消息 | 國家基因庫與深圳野生動物園達成戰略合作
    央廣網深圳3月30日消息(記者 於揚)日前,國家基因庫與深圳野生動物園達成戰略合作,深圳野生動物園將發揮自身在生物多樣性資源收集,尤其是動物活體資源方面的優勢,為深圳國家基因庫建設動物活體展示平臺提供全面支持;國家基因庫將發揮其在種質資源保存、基因組學技術平臺等方面的優勢,在深圳野生動物園打造國家基因庫野生動物資源及科普教育基地
  • 記者走進北極 為您揭秘全球「農作物種子庫」
    為何建種子庫種子是最有價值的生命遺產Haga告訴記者,人類要能在較少的土地保持收穫較高產量的農作物,就一定要永久保護好現有的農作物多樣性,這是保證農民和種植者能不斷提供足夠糧食的最關鍵辦法之一,而要保護好農作物生物多樣性
  • 媒體揭秘全球農作物種子庫:尚無中國種子(圖)
    揚子晚報記者 顧燕 攝影 顧德寧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種子庫建於08年 選址有科學考慮  2008年2月27日揚子晚報報導了一則消息說,一座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的農作物基因庫在挪威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上建成啟用,它是世界第一座屬於全人類的糧食種子庫,也是目前全球最安全和最全面的農作物種子庫
  • 全球變暖嚴重威脅農作物產量 水稻基因庫為全球糧食安全帶來曙光
    過去40年來,De Guzman一直在洛斯巴諾斯國際水稻研究所(簡稱IRRI)基因庫工作。有些樣品在這裡存放的時間比我在這工作的時間還長。「我們已經知道了時間的價值,」她說。IRRI位於馬尼拉以南幾個小時車程的地方,是一個獨特的全面的水稻基因多樣性資料庫,全世界有超過30億人依賴這種作物裹腹。
  • 青藏高原"植物基因庫"得到有效保護
    09月19日電  (記者錢榮 楊壽德)記者從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了解到,被譽為青藏高原「植物基因庫」的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近幾年的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逐步改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植被得到有效保護。
  • 黑龍江省將建立世界最大的東北虎種群基因庫
    黑龍江省將建立世界最大的東北虎種群基因庫【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東北網哈爾濱30日電 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和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
  • 野生蠑螈走向滅絕—新聞—科學網
    但經過多年的近親繁殖,人工繁殖的墨西哥鈍口螈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隨著野生墨西哥鈍口螈數量的減少而逐漸失去的基因多樣性意味著,科學家將失去研究透徹這一生物的機會。 在科學家繼續研究著人工繁殖的墨西哥鈍口螈的同時,Zambrano等人正在盡最大力量保護野生的墨西哥鈍口螈。
  • 昆明植物所解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全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獲悉,該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完成了漾濞槭全基因組測序、組裝,獲得了近於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全基因組
  • 「剎車基因」亮相:穀子成為C4模式植物—新聞—科學網
    建立穀子高效遺傳轉化體系 從2012年篩選到葉片嚴重披垂的突變體dpy1開始,「長達8年的研究過程中,關鍵實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曾經給我們帶來很大挑戰」。從作科所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劉西崗課題組的趙美丞告訴《中國科學報》。
  • 國家基因庫落戶河南長垣 為全國第三家
    8月23日記者獲悉,日前省農科院和長垣縣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長垣建設國家基因庫河南中心。  目前國內有兩個基因庫,一是位於深圳華大基因的國家基因庫,二是位於青島的青島海洋基因庫,國家基因庫河南中心將成為第三個國家基因庫。
  • 中國國家基因庫將與澳大學合作保護樹袋熊
    新華社雪梨10月11日電(記者 宋聃)中國國家基因庫與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11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籤署《中國-澳大利亞樹袋熊氣候變化生態基因組學聯合科研》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對澳方的這一「國寶」聯合展開基因組學研究,為保護樹袋熊提供科學指導。
  • 科幻電影裡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種子庫、基因庫是科幻電影裡的「常客」了,然而這並不是科幻電影裡的虛擬事物,種子庫在地球上確實存在。種子的「諾亞方舟」為了預防人類因為戰爭或者其他突發性災害導致農業癱瘓,以及保護作物基因多樣性,全球多地均有設置種子庫,用於保存作物種子等種質資源。
  • 國家基因庫:揭秘中國「諾亞方舟」—新聞—科學網
    「同時,我們對自身健康和疾病的了解、幹預,我們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合作開發,都需要以基因資源作為基礎。因此,擁有自己的基因資源,將對中國全民健康事業、生物多樣性資源開發和應用的可持續性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訊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道。
  • 末日種子庫——生物的「諾亞方舟」
    肩負著保護全球傳統基因庫遺傳多樣性的重擔,又被稱為「植物諾亞方舟」。這座種子庫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來,到2015年初,已備存了來自美國、墨西哥等100多個國家的小麥、玉米的農作物種子。敘利亞原本國內亦設有「基因銀行」以保存小麥等農作物種子,但自2011年爆發戰亂以來,種子庫內儲存的部分種子在戰亂中被毀
  • 保山:守衛世界物種基因庫
    這裡森林繁茂、鳥獸繁多,享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等美譽。  守住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百姓,駐守在這裡的保山森林警察不忘初心使命,忠誠履職盡責,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維護林區社會治安穩定,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戰果突出,2020年3月10日,被雲南省公安廳記集體二等功。
  • 西藏加大"基因庫"保護 護生態自然"聲色"
    近日,記者從區林業廳了解到,我區生態保護工作有聲有色,為確保西藏「基因庫」的完好,林業廳落實了自治區級財政負擔經費4387.91萬元,其中國家試點經費120萬元。  據悉,2012年自治區林業廳組織上報珍稀瀕危物種野外救護與繁殖等2013年財政項目13個,開展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24個項目的科研申報工作;開工建設桑桑等溼地保護與恢復工程5個;實施墨脫等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檢測站工程4個;完成雅江中遊等2011年溼地保護、自然保護區補助項目實施方案5個;竣工驗收工布等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3個;審批珠峰等保護區二期、三期建設初步設計3個;組織編制色季拉國家級森林公園改造項目
  • 全球性災難忽然來臨,農作物滅絕怎麼辦?「末日種子庫」已經啟用
    假如發生全球性的災難,如惡劣的自然災害:洪水、颶風、乾旱等導致農作物全部滅絕,沒有了農作物種子,人類又如何繼續生存下去?不要擔心,在挪威北極圈內的「末日種子庫」25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6萬個種子樣本。這個全球最大農作物儲藏庫為了保護作物免於全球性災難,已經開始啟動囤積各類種子計劃。
  • 曾被精子庫拒絕的基因,專家說百年內或將滅絕,為啥不進行保護?
    現在人們非常重視各種物種多樣性,就像我們的大熊貓,還有很多其他保護動物,按照一些人的說法就是反正都是動物管它們幹什麼,但實際上從科學角度來說,物種多樣性就是基因多樣性,如果失去這種多樣性未來會發生什麼誰都無法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