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中分享決策的倫理依據

2021-02-19 醫學與哲學

[1]ELWYN G,FROSCH D L,THOMSON R,et al.Shared decision making:A model for clinical practice[J].J Gen Intern Med,2012,27(10):1361-1367.

[2]翟曉梅,邱仁宗.生命倫理學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71.

[3]邱仁宗.醫療服務與健康促進的倫理思考[N].健康報,2018-03-16(005).

[4]BULLOCKPALMER R P,FREEMAN A M,KONTAK A,et al.Collegial pressure and patient-centered shared-decision making:A case-based ethics discussion[J].J Nucl Cardiol,2015,22(5):920-922.

[5]KOPECKY K E,URBACH D R,SCHWARZE M L,et al.Risk calculators and decision aids are not enough for shared decision making[J].JAMA Surg,2019,154(1):3-4.

[6]張淵.患者偏好與醫患共同決策[J].協和醫學雜誌,2019,10(6):679-684.

[7]BARRY M J,EDGMANLEVITAN S,BILLINGHAM V,et al.Shared decision making:The pinnacle of patient-centered care[J].N Engl J Med,2012,366(9):780-781.

[8]翟曉梅.醫學的商業化與醫學專業精神的危機[J].醫學與哲學,2016,37(4A):1-3.

[9]杜治政.從知情同意走向醫患同心合力:兼論知情不同意[J].醫學與哲學,2019,40(20):1-7.

[10]邱仁宗,寇楠楠.醫患相互適應是臨床共同決策的關鍵[J].醫學與哲學,2018,39(4A):89-92.

[11]THOMAS L.Medical professionals for sale[J].Lancet,2009,373(9666):810-810.

[12]邱仁宗.實現醫療公平路徑的倫理考量[N].健康報,2014-04-18(006).

[13]駱佳莉,王彧.淺析中國「醫患共同決策」的理論研究:基於CNKI的文獻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0,33(2):192-197.

[14]魯春麗,劉建平.醫患共同決策在臨床研究和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31(1):24-27

[15]何嵐,鄭美雁.誰是患者利益的最佳守護者:醫療服務決策權的配置與優化探析[J].醫學與哲學,2019,40(18):7-10.

[16]餘紹福,王云云,鄧通,等.醫患共同決策系列之一:醫患共同決策的國內外發展現狀[J].醫學新知,2020,30(2):159-167.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與人工智慧倫理準則面臨的新挑戰
    導讀全球抗疫背景下,人工智慧在醫療場景的應用不斷增加。然而,在新冠疫情中,已有倫理原則的局限性顯現,主要體現在不同倫理準則之間面臨衝突。本文將分析疫情背景下AI倫理準則面臨的新挑戰並探討對策。然而,為應對突發流行病而迅速實施的技術性解決方案也向技術應用的倫理層面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我們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倫理依據,以確保在後疫情時代人工智慧得以安全而有益地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
  • 智慧樹《商業倫理與東西方決策智慧》2019最新答案學習指南
    幫助學生樹立現代經營的倫理意識,提升學生在複雜條件下的倫理決策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商業倫理素養,體悟東方智慧的美妙!1【判斷題】所謂的 金融危機, 實際上 是商業倫理危機 。2【單選題】我們一般把道德和倫理的關係理解為 ( )3【判斷題】倫理學的底線是法律。
  • 如何治理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
    當今世界,人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科技發展紅利,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科技倫理風險。如何治理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防止科技濫用、科技作惡、學術不端?隨著高新科技迅猛發展,科技倫理研究越來越呈現跨學科趨勢。這就需要健全多學科研究協同機制,加強科技倫理專業研究人員與其他學科專家學者的交流、對話和合作,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我國科技倫理治理決策提供學理支持,為現實科技倫理問題解決提供諮詢建議。 健全國際合作研究機制。科技倫理治理研究,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科技社會責任和科研行為規範等一系列重大現實問題。
  • 「醫學倫理與醫患的幸福」圓桌論壇成功召開
    尚進老師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如何以一個普通醫生的角度來看待法律,也分享了他如何以一名律師的角度來看待醫生。尚進老師與同學們詳細地分享了自己父親膽囊炎手術的曲折經歷,也分享了自己作為醫生救治病人的動人故事。    作為律師,他始終思考著醫學與法學的相通之處,並將自己的領悟與同學分享:這兩個學科都是問題導向,都是思辯學科,都是實踐學科,都是證據為王,都是懷疑一切。
  • 歐盟人工智慧倫理準則概要
    但是,算法所依據的數據可能是不完整的,可能是被篡改過的,可能存在固有偏見,也可能僅僅是錯誤的。無論具體原因如何,這勢必將引發一些不確定的結果,導致人們覺得AI技術是不可靠的。由此可得,AI要獲得社會公眾的信任,不僅要遵守法律規定,還應當符合倫理原則並確保避免意外傷害。
  • 美國護協會發布新版倫理守則 9項核心條款都有啥?
    2015年是美國護士協會(ANA)的護理倫理道德之年,他們開展的所有活動都融入了倫理道德的考量,將對護理職業倫理道德的思考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近日,ANA發布了最新版的《護士倫理守則》,更詳細地闡述了護理人員的權利和護理工作中的倫理衝突問題,並擬定教育項目,結合當前的實踐、技術和循證依據,幫助護理人員更好地認識和解決工作中的倫理問題。
  • 電車悖論—生活中的倫理選擇困境
    倫理的現代困境面對複雜的倫理問題或倫理困境,如何進行倫理選擇和倫理決策?在倫理困境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能僅是靠他律的倫理規範,對每一位行為者來說,「我對……負責」的決定權在於生動的生活而不在於教條的規範,這就要求行為者不論是遵循倫理規範,汲取不同倫理原則的合理之處,還是恰當處理上述各種倫理關係, 具體的責任落實是依賴於「我」積極主動的道德踐履而非冰冷枯燥的規範說教。
  • 中國擬規定涉及人體醫學科學研究須經過倫理審查
    中新網7月16日電 國家衛生和計生委15日在其官方網站就《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審查的核心,除了風險性評估,還包括倫理審查。  近年來,部分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如手術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不規範、缺乏有效管理,給受試者帶來健康風險,甚至以收費服務方式侵犯受試者權益。此次制定《辦法》,旨在建立健全醫學科學技術研究管理體制,規範醫療衛生技術、公共衛生幹預、計劃生育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涉及人體的醫學臨床試驗研究行為。
  • 神經生物學家發現依據經驗作出價值決策的大腦區域
    神經生物學家發現依據經驗作出價值決策的大腦區域 馮衛東/科技日報 2019-05-14 08:02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ABCDA、工程倫理規範僅僅關注的是工程運用中出現的典型的、特定的、易發生的倫理困境B、工程倫理規範只對可以預想到的倫理困境提供了如何避免「錯的」行為或選擇C、多元價值訴求下單純依賴工程倫理規範進行道德選擇的滯後性和局限性D、在具體的實踐場景中
  • 美科學家:當人工智慧遇上倫理道德
    2 號 圖片來源:Joseph Bibby   在近日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評論文章中,4位計算機領域的研究領軍者分享了他們對該領域的思考。   在近日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評論文章中,4位相關領域的研究領軍者分享了他們對智能機器社會風險的擔憂和解決方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科學教授Stuart Russell認為,這些武器所具備的敏捷性和致命性將讓人類陷入毫無招架之力的境地,「這不是我們所夢想的未來場景」。
  • 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倫理啟示
    只有遵循公共倫理原則才能為上述問題提供合理有效的答案,從而避免陷入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下的道德困境。公共倫理為疫情防控提供合法性依據。合法性是公共生活,特別是公共權力行使的核心問題,唯有具備合法性,所採取的措施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支持,才擁有正當的設計、執行理由。面對疫情,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強力控制模式,形成了限制出行、在公共場所強制接受健康檢測等措施。
  • 人工智慧面臨倫理困境
    機器人不可能擁有自由意志,也不可能具備倫理決策的理解力。   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教授費多益對機器人的倫理意識這一提法進行了質疑,「機器只能在理想情況而不是在綜合複雜的情形下進行識別,後者恰恰與人類主觀經驗密不可分。
  • 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
    原標題: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舉行魯網7月2日訊 近日,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在濟南高新區中關村成功舉行。
  • 淺談新聞報導中新聞倫理的缺失
    縱觀當今媒體發展,我們已經迎來一個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互融合、共同發揮作用的「全媒體時代」,傳播更加迅捷、資訊日益發達,與此同時,新聞傳播中新聞倫理的缺失問題也隨之凸顯。   當前新聞報導中新聞倫理缺失的具體表現   1、有償新聞或有償不聞 有償新聞是指新聞從業者採取不正當手段向被採訪報導對象索取物質報酬的活動。其實質就是將國家和社會賦予的新聞機構傳播新聞的權利,作為個人和團體的私有商品非法出賣,是非法的權錢交易。
  • 倫理委員會建設與倫理審查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認識中醫藥研究倫理審查的特點,堅持中醫藥研究倫理審查的原則、方法,有利於保護受試者安全,有利於發展中醫藥事業,有利於弘揚中國文化。在中醫藥研究倫理審查中,突出自身特點、堅持自身原則,凸顯 「中國」和「中醫藥研究」, 既是倫理審查一般原則、方法的貫徹,也是對人類醫藥學研究倫理審查的補充、完善。」
  • 中國醫學科學院呼籲:研究和醫療機構加強倫理審查及監管
    聲明如下:我們反對在缺乏科學評估的前提下,違反法律法規和倫理規範,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臨床操作。在發展迅速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和應用中,學術共同體更應強調遵循技術和倫理規範,開展負責任的醫學研究與應用,維護國家科學形象,維護人類生命的基本尊嚴,維護學術共同體的集體榮譽。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商業倫理導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B.股東C.債權人D.供應商9.真正的關係營銷是達到關係雙方的A.互惠互利B.協同一致C.信息暢通D.雙向溝通10.價值觀在內容構成上分為三個領域:真假、善惡和A.對錯B.美C.好壞D.是否應該11.企業倫理守則的基本依據是
  • 引發倫理爭議、法律無依據
    但在卡納韋羅進行的動物「換頭」實驗中,大部分動物僅存活了幾天,因此給人類做此手術的風險更不可預知。分析人士指出,卡納韋羅在兩具遺體間做的換頭手術並不能證明活體「換頭術」的可行性。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醫學倫理主任阿瑟・卡普蘭甚至稱,這個所謂「突破」是「一個可恥騙局的延續」。  卡普蘭質疑卡納韋羅宣稱的「成功連接兩具遺體的脊椎、神經和血管」。
  • 如何與AI談倫理?
    那個時代,有不會造成擁堵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家可享受的未來醫療、與人類實時互動的智能家居、沉浸式體驗的歷史事件甚至是與人工智慧的愛情但是,自人工智慧誕生以來,「人類會不會被毀滅」「如果人類放手不管,不考慮道德倫理問題,計算機系統的演化會不會讓我們懊悔不已」等這樣的問題總是讓我們更加審慎地對待人工智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