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為什麼如此神奇?

2020-11-29 科普貓頭鷹

提到病毒這種東西,你肯定不陌生。許多著名的人類疾病,比如B肝、愛滋病、流感、SARS和新冠肺炎,都是由病毒入侵人體導致的。可以說,病毒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但與之相對的,是人類至今對病毒的了解都特別少。對於人類來說,病毒目前還是一個籠罩在重重迷霧中的黑暗世界。

但問題是,搞不清楚病毒的特性,我們就沒辦法有的放矢的設計方案、開發疫苗和藥物來對抗它們,就只能被動地忍受它們的襲擊,放任它們在人類世界肆虐。這當然是不行的。

所以課程的第一講,我們先不說病毒如何導致疾病,也不說如何對抗病毒,而一定要先說一個根本的問題——病毒到底是一類什麼生命?它和其他地球生物的區別在哪裡呢?

病毒的基本特性

其實,如果只是簡單描述一下病毒的特性,中學生物課的知識就足夠用了。

它們是一類結構很簡單的非細胞形態的微生物,由蛋白質外殼包裹著DNA或者RNA分子形成,有時候最外面還會包裹一層薄薄的膜。大部分病毒只有幾十到幾百納米大,比細菌要小得多,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們的真容。而且病毒無法獨立生長和繁殖,需要寄生於別的生物體內。

光這麼描述的話,事實倒是很清晰,但是很難讓我們體會病毒這類生命真正的奇異和特別之處。

在這裡,我用三句話來總結病毒的特性——完美寄生者、極簡主義者以及規則破壞者。

完美寄生者

首先,病毒是一類特別完美的寄生者,它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寄托在別的生命,也就是所謂的「宿主」的身上。

「寄生蟲」這個詞你肯定不陌生。我們人體裡就藏著不少種寄生蟲,比如腸道裡的蛔蟲、鉤蟲,血液裡的血吸蟲和瘧原蟲,皮膚上的蟎蟲等等。之所以被叫作寄生蟲,就是因為它們長期定居在另外一種生物體內,在那裡混食物吃,蹭地方住,不勞而獲。

在長期的進化歷史上,寄生蟲適應了宿主體內舒服的生活環境,自己的某些生物學功能就逐步退化掉了。比如說寄居在人體腸道內的蛔蟲,因為已經消化好的食物近在眼前,所以消化器官基本都退化掉了。

但是無論如何,不管是什麼寄生蟲,總還有很多事情得它們自己親力親為。比如說,它總需要自己從一個受精卵長大成蟲;總需要張開嘴吃東西;如果不小心受傷了,修復損傷之類的工作也只有自己能做。最起碼的,生存和繁殖——這兩件生命最核心的任務,都只能自己獨立完成。

換句話說,寄生蟲只是把一小部分生物學功能轉移給宿主,讓宿主來幫忙完成罷了,它們自己還是完整的生命。

但是,病毒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進入宿主之前,病毒根本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命。它不需要能量,也不消耗能量,不呼吸,不動,更不會繁殖後代,完全處在靜止和沉寂狀態,和大自然裡的一顆沙子、一堆塵土沒有什麼兩樣。也因為這個特點,只要條件合適,病毒就可以在大自然裡穩定的存在超長時間。比如在2014年,法國科學家就曾經在西伯利亞地表之下30米深的永凍土中,找到了三萬年前的活病毒。

而一旦進入宿主體內,或者更精確地說,是進入宿主細胞的內部以後,病毒會立刻展現出它全部的生命跡象。它們不需要吃東西,也不需要吸收能量,因為可以直接利用宿主細胞裡唾手可得的能量;它們不需要自己繁殖後代,而會藉助宿主細胞裡現成的工具來幫助自己批量製造後代。至於怎麼做,我們接下來再說。

也就是說,病毒的生命可以簡化成兩個黑白分明的階段——

在宿主細胞之外,它和非生命物質沒有區別,安靜地等待寄生的機會;而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就可以藉助宿主細胞現成的能量和工具,立刻啟動繁殖後代的程序。這樣產生的病毒後代,會批量離開宿主細胞,回歸沉寂狀態,等待下一次入侵和繁殖的機會。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完美寄生者。病毒把所有的生物學功能,包括其他生命必須自己完成的新陳代謝和繁殖,都全部轉交給了宿主。

極簡主義者

完美的寄生能力,讓病毒有條件發展出了第二個特性,那就是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

在找到宿主之前,病毒既然是完全靜默的狀態,那所有維持正常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就都不需要了。而一旦進入宿主細胞,病毒又可以利用宿主來幫助自己繁殖,所以連繁殖這一套機能也可以儘可能地簡化。

從邏輯上說,一個病毒只需要擁有一套最小化的指令系統,能夠告訴宿主細胞如何幫助自己繁殖後代就足夠了,其他的都不需要。

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種簡化可以到什麼程度。

就拿大家都聽說過的B肝病毒來說吧。從外到內,B肝病毒只有三個非常簡單的結構:最外面一層膜,中間一層蛋白質外殼,裡面藏著它的遺傳物質——一個環形DNA分子。

而就連這個遺傳物質也非常簡單,長度還不到大腸桿菌基因組的千分之一,不到人類基因組的百萬分之一。在這個DNA分子上,也只有區區四個基因。相比之下,大腸桿菌的基因數量超過了4000個,而人類則超過20000個。

這麼小一個DNA分子,只有區區四個基因,它能幹什麼呢?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套告訴人體細胞如何幫它生產新一代B肝病毒的說明書。

當B肝病毒識別出人體肝臟細胞之後,會脫掉外面的膜,拆解掉自己的蛋白質殼,把DNA分子釋放進人體細胞,和人體細胞的DNA分子混在一起。我們知道,人體細胞時時刻刻都在根據自身DNA分子的序列,生產各種各樣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分子。因此,這套系統就能根據B肝病毒DNA分子上四個基因的序列,順手生產出四個B肝病毒專屬的蛋白質,分別叫P、C、S和X。

這四個蛋白質可是大有講究。P和X蛋白的作用是複製B肝病毒的DNA,而C和S蛋白則構成了B肝病毒的外殼。B肝病毒本來就特別簡單,無非是蛋白質外殼加上DNA,現在DNA和外殼都有了,裝配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個新的B肝病毒。

所以你看,B肝病毒的寄生能力和極簡的生活方式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規則破壞者

病毒的第三個特性,是它們能夠發展出和所有其他地球生命都完全不同的許多特性,所以我叫它規則破壞者。

其實首先得承認,和建立在嚴密的理論體系上的物理學不一樣,地球生命本來就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很難找到所謂的「底層邏輯」。生物學家們常說一句話,叫「never say never and never say forever」(絕不說絕不,也絕不說永遠)。因為不管我們總結出什麼樣的規律,生物界裡都能找出例外。

但是無論如何,還是有一些比較基本的法則被幾乎所有地球生命所遵循的。當然,除了病毒。

比如說生存——

所有地球生命都需要持續不斷的從環境吸收能量,然後利用這些能量維持生存、繁殖後代。從根源上說,這是因為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一個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也就是所謂的「熵」,只會持續增大。而生命體顯然是一個擁有精良秩序的東西,所以想要在混亂無序的大自然裡構造出秩序來,就需要持續不斷的能量輸入。

而病毒,卻完全破壞了這條法則。因為在宿主細胞之外,病毒根本就不需要、也沒有能力表現出任何生命特徵,它本質上和環境中的沙子、石頭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也就不需要能量輸入來維持生存。

再比如說繁殖——

所有的地球生物都用DNA分子儲存自己的遺傳信息。生物繁殖的時候,會複製一份DNA分子傳遞給後代。而每一代生物也會利用體內的DNA分子,生產相對應的RNA分子,然後製造自己需要的蛋白質。這種遺傳信息從DNA到RNA再到蛋白質的傳遞,就是所謂的生物學「中心法則」。

但是在病毒這裡,這條法則也徹底失靈了。病毒記錄和使用遺傳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幾乎只要是邏輯上能成立,就一定有病毒在這麼用。

比如像天花病毒,它就和其他正常生物一樣,仍然使用DNA分子作為遺傳物質。也有很多病毒居然連DNA都放棄不用,而是使用RNA分子作為遺傳物質,像著名的流感病毒、愛滋病毒和這次大流行的新冠病毒都是如此。而B肝病毒更奇怪,它雖然使用DNA作為遺傳物質,但是在繁殖後代的時候卻乾脆變了個順序,不是直接從DNA複製DNA,而是先製造RNA,再根據RNA反過來製造DNA。還有各種各樣奇怪的例子,這裡就不多展開了。

所以你看,在生存和繁衍這兩個生命現象的最核心要素上,病毒都成了不折不扣的規則破壞者,給生物學家們添了無數的麻煩,也給我們普通人理解病毒增加了不少認知障礙。

而這還沒完,病毒身上的例外還多的是。

比如說咱們說過,就生命體的大小、基因組的長度、基因的數量而言,病毒都非常簡單,甚至要比其他最簡單的生命,比如細菌,還要再簡單幾個數量級。這本身其實也是在破壞規則,至少是大大突破了我們研究大量地球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規則。

甚至連病毒生命的形狀,都比較不按常理出牌。絕大多數地球生命都沒有特別規則的外形,但是很多病毒卻是數學上很完美的幾何形狀。

比如B肝病毒,外層就是一個完美的球形,而中層的蛋白質殼則是完美的正20面體,表面是20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平面。還有一些病毒,乾脆長得像人類設計的機器人。比如著名的T4噬菌體,就有一個20面體的頭和幾根中心對稱的尾巴。這次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外形是一個直徑120納米的圓球,但是圓球上長滿了長長的尖刺,像一個海膽或者王冠上的裝飾物,所以才得了「冠狀病毒」這麼一個名字。

總結

這一講,我們討論了病毒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它能夠完美的寄生在宿主細胞體內,藉助宿主細胞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動;它也因此能夠甩掉包袱,用最簡單的元件構造生命;在能量利用的層面,在遺傳物質的層面,甚至在尺寸和形狀的層面,它還突破了其他所有地球生命遵循的共同法則。

總之,記住三個詞——完美寄生者、極簡主義者和規則破壞者。這些特點讓病毒鶴立雞群,呈現出和我們熟悉的地球生物的巨大差別。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為什麼這次的新冠病毒如此危險?
    那麼,為什麼這次危機如此危險呢?每年冬天,你患的普通感冒中高達30%是冠狀病毒。那麼,為什麼這種新病毒會改變世界呢?首先,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科中一類病毒的一部分。冠狀病毒包括導致當前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株、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又稱駱駝流感)以及一些季節性感冒。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我們現在正在應對的病毒的正確名稱是SARS-CoV-2。
  • 病毒如此猖狂!為什麼不能消滅病毒?
    新冠病毒持續在蔓延,十分令人討厭,那人們為什麼不消滅病毒呢?是技術達不到?還是沒有人去做呢?什麼是病毒?生命的演化便有了兩個方向:成為細胞,或成為病毒。病毒就是游離在環境中隨時準備搶奪細胞資源進行自我複製的那一批基因。所以病毒的出現,可以說是伴隨著生命共同出現的。為什麼會引起肺炎?
  • 感染新冠病毒後癌症神奇消失?是新冠病毒的作用嗎?
    ,男子全身的腫瘤開始消退,這也就是我們說到的神奇的景象:該男子的腫瘤竟然在新冠病毒的作用下消退了!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難道是新冠病毒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嗎?還是說新冠病毒克制了癌症?
  • 為什麼新冠病毒如此令人恐懼?人類讓病毒變得更強大
    儘管人類現已掌握先進的醫學技術,但是新冠病毒的爆發,令許多國家措手不及,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大恐慌,為什麼新冠病毒這麼令人感到恐懼?其實歷史上,一些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糟糕。數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和黑死病讓人們感到恐懼,這些災難事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
  • 為什麼海拉細胞如此特殊?這些癌細胞又為何如此重要?
    那麼為什麼海拉細胞如此特殊,它又是如何拯救這麼多人的呢?    當時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是海拉細胞確實從未死亡,相反,它們無限期地生長,每20-24小時翻一番,因此得到一個「永生細胞」的稱號。  這絕對是一個神奇的醫學突破,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只要研究人員試圖在人類細胞實驗找到治癒疾病的方法,這些細胞都會迅速的死亡,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樣品進行不同的測試。
  • 蜂巢為什麼是正六邊形?居然暗含如此有趣的數學原理,太神奇了
    自然界存在著各種非常具有規律性現象,比如點對稱、相對稱、面對稱等等,這些現象經常令我們感到疑惑,為什麼會如此的巧合?其規律的表面下暗含著什麼樣的科學道理?當我們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後,會發現自然界竟是如此的神奇!
  • 一種偽裝自己的方式讓SARS-CoV-2病毒變得如此危險
    無論是病毒、細菌還是其他類型的微生物都是如此。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新型冠狀病毒身上。不過有些免疫反應比其他免疫反應更好、更有效,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經歷的疾病版本較輕,有些人根本沒有症狀。一些人的免疫系統反應會比較慢,所以病毒會在肺部內輕鬆複製,並引起各種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還有就是免疫系統的超速反應如果弊大於利,這也會導致死亡。
  • 江恩理論為何如此神奇?
    根據他的推薦,我花了幾天時間,上某論壇閱讀了上百份帖子,由此想到了一些問題:為什麼江恩理論在時隔一個世紀後仍有這麼大的誘惑力?我們的讀者中是否也會有「江米」或潛在的「江米」?於是就想藉此專欄,談點看法。江恩理論確實是一種神奇理論。其思想神奇:東西方神秘主義、佔星術、聖經、數學……宇宙奧秘,盡在其中。方法神奇:九宮格、四方圖、輪中輪、角度線……萬般秩序,一網打盡。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人類充其量只能在大陸某些區域內「橫行」,很多禁區依舊是他們不敢觸碰的,所以說「地球之主」的名號是名不符實。另外,人類並不是無敵的存在,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危害到他們的生命安全,比如病毒,便可以輕易地奪走人類的性命。
  • 神奇的熱導率:冰涼瓷磚上與溫暖的棉被為什麼如此不同
    為什麼棉被和瓷磚會帶給我們如此不同的感受呢?        神奇的熱導率        原來,無論是棉被還是瓷磚,它們和水流、電流一樣,其中都存在熱流。我們知道,熱流傳導的方式,是溫度高的地方流向溫度低的地方。當我們感覺到冷熱時,說明,我們的皮膚接觸到了物體,並通過散熱的方式傳遞熱量。
  • 神奇的人體
    每當看到一些關於人體的數據,了解到人體、大腦是怎樣運行的,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不相信進化論。因為相信有一個造物主創造了人類,才能更容易接受這個世界上會有人類的這種神奇物種的存在。在一秒鐘的時間裡,人體會製造100萬個紅細胞,每一個紅細胞在你的身體裡會循環差不多15萬次,這些細胞帶來氧氣,帶走廢物,在這個過程中靜悄悄的死亡,這些你從未感知過的細胞支撐著你的生命。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能引來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亨德拉病毒的「近親」尼帕病毒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病毒之一,被列為生物安全4級病原。、馬爾堡病毒這些令人聞風喪膽的殺手級病毒的自然宿主也都是蝙蝠。,很容易知道它為什麼屬於絲狀病毒屬研究人員用病毒感染了24種植物和19種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發現只有蝙蝠支持伊波拉病毒的複製,但沒有表現出明顯症狀,因此研究推測蝙蝠可能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 印度天才預言家預言新冠病毒?古老的印度佔星術真的這麼神奇?
    這確實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前,這位印度的小男孩能夠準確的預言這場災難呢?這其中會不會有假,只是一個想紅的噱頭?甚至他的佔星術老師都非常的佩服他,認為他的誕生實在是太神奇了。2019年8月22號,他發布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準確的表達了從2019年的11月份到2020年的四月份,地球會因為一場大自然的病毒而陷入恐慌,咳嗽和打噴嚏會時常發生,並且會在短時間內漫步全球,全世界人民都會受到影響。
  • 生命的奧秘,螺旋之美,科學也可以如此感性
    我們在感嘆螺旋之美的同時,不禁會疑問,造物主締造的生命為什麼與螺旋結構有關?從植物的螺旋之美談起 地球上,很多植物都是螺旋向上生長的。有研究表明,北半球的植物大多數是左旋向上生長,而南半球則相反,是右旋向上生長。那為什麼不同半球的螺旋方式不一樣呢?為什麼會有左右之分呢?
  • 【生物物理】為什麼病毒被認為是非生命的?
    對於以上的這些問題,病毒都傲嬌的給出了否定答案。為什麼病毒不符合這一清單?首先,病毒必須劫持宿主細胞的繁殖機制才能進行複製,再將其複製好的病毒基因序列保留在衣殼中。若沒有宿主細胞,病毒的複製根本無從談起。病毒也因同樣的原因不符合第二個問題。
  • 病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讓人生病?
    2020年2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你可能有時會覺得自己"染上了病毒",意思是你因為接觸了可能是病毒的東西而生病了。事實上,你每時每刻都在接觸病毒。有些病毒會導致普通感冒,有些則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新的病毒也會出現,當它們最近從另一個物種轉移到人類時,通常會給人類帶來疾病。
  • 人類對病毒為什麼沒有辦法?
    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病毒就是一種真正稱的上神奇的存在。它的個體十分的微小,比細菌還要小,它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廣泛分布於宇宙中。人類對它的認知總是落後於它的變幻,科學家們對於它應當屬於生命還是非生命,根本沒有定論。
  • 為什么半導體比導體更神奇?
    可以說,現代電子信息文明為什麼能如此精彩,全是因為這些神奇的半導體。那麼,從微觀角度,半導體和導體和絕緣體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這從能帶角度非常容易理解。要了解能帶,我們先看看原子。所有物質都是原子構成的,原子是帶正電的原子核和繞核高速旋轉帶負電的電子構成。
  • 神奇的光 神奇的筆
    我們底下鴉雀無聲,說時遲,那時快,一名同學舉起了手,說到:「紅外光、紫外光和可見光,紅外光是一種發熱的光,達到很高的溫度,就可以非常非常的熱,而紫外光就是一種可以殺死病毒的一種光,但是它可以直接射瞎一個人的眼睛,而可見光就是普通光。」頓時掌聲四起,而且還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就去領獎了。我心裡也想去領獎,心想:「我也一定要發言,去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