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熱背後:我們渴望「真」

2021-01-11 澎湃新聞
澎湃號·湃客「懂點心理學」專欄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師生撰寫,內容聚焦時事熱點,科普生活知識,涉及親子教育、家庭關係、職場之道等諸多方面。將心理學應用於日常,讓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屈鴻雁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生

姚琦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11月11日,20歲的康巴小夥丁真,憑藉一條不到十秒的短視頻迅速爆紅網絡。11月18日,當地國企聘用丁真為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的旅遊宣傳大使。11月25日,丁真拍攝旅遊宣傳片《丁真的世界》,為四川代言。11月28日,各地官微紛紛邀請丁真去做客,「丁真效應」在國內外持續熱議。12月7日,丁真首次以旅遊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現在家鄉的旅遊宣傳冊上……

2020年12月2日,四川甘孜,理塘縣康巴人博物館,丁真。圖/ 視覺中國

「丁真熱」火的不止丁真本人,還有他的舅舅、弟弟,甚至他的小馬「珍珠」。「丁真熱」的背後,又折射出怎樣的社會心理機制呢?

疫情背景下,健康面孔吸引力的提升

看臉的時代,精緻的「豬豬男孩」層出不窮,社交媒體平臺上「鮮肉橫飛,清秀當道」。以往,帥氣素人一夜爆紅的現象時有出現,「洗頭小哥」「受傷維權小哥」帥氣清秀的面孔,讓人直呼「好傢夥」,然而熱度散去後,均被網友拋棄,泯然眾人矣。

丁真火得似乎與眾不同。丁真的臉是理塘的風吹過的印記,健康黝黑的皮膚是雪山高原對這個少年的洗禮,純真清澈的眼神、陽光燦爛的笑容、不染世俗的氣質、天然真誠的魅力……似乎統一了國民的審美。

2020年12月2日,四川甘孜,理塘縣康巴人博物館,丁真。圖/ 視覺中國

面孔吸引力,是指面孔所誘發的一種積極愉悅的正性情緒體驗,並驅使他人產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願(陳麗君等人,2017)。行為免疫系統理論從進化的角度提出,人們在流行病背景下、迴避疾病動機的驅使下產生了一套系統,對人們的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交往產生了深刻影響(Murray&Schaller,2016)。人們通過面孔所傳遞的健康線索,可以判斷他人是否具有感染疾病的風險,從而會對特定的面孔產生偏好(Fink,Grammer,&Thornhill,2001)。丁真的面孔正是自然與健康的象徵,在疫情這一特殊社會背景下,有很大的吸引力。

後物質主義時代,民眾需求重點的轉變

談起丁真,不由得聯想到前些日子同樣爆紅網絡的田園少女——李子柒。網友高度評價李子柒:「這個穿著粗布漢服幹農活的姑娘,用如詩如畫的唯美畫面記錄著萬物從無到有的過程。在一花一草一木,一針一線一皿之間,借四季風物,開生活處方。就像暗夜裡的一點微光。這點微光,成了無數夜裡趕路人的一盞明燈」。「丁真熱」 「子柒火」的背後其實是物質發展至極後的返璞歸真,是後物質主義時代的發展趨勢。

李子柒 圖/ 微博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引發了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由「物質主義」逐漸轉向「後物質主義」,由關注物質消費和人身安全轉為強調生活質量與個人自由表達(林濱,2019)。伴隨生產力發展帶來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開始追求後物質主義簡樸的精神生活狀態。「空氣、綠色、水、寧靜、純潔......」變得彌足珍貴。

群體邊際模糊、相似性吸引提高

群體而言,群體間存在一定的矛盾衝突、邊際界線。內群體偏差(ingroup bias)即更加認同和偏好自己的內群體,同時排斥外群體。人們對外群體成員有一定刻板印象,認為他們更具威脅性、攻擊性(Cruwys,2020)。

個體而言,心理學家認為人們身上有一種內隱自我主義(implicit egotism),喜歡與自己相關的事物。當外在事物與自己相似的時候,會讓我們更有熟悉感。人們心目中的康巴漢子,身軀魁梧、面龐硬朗,而丁真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康巴漢子的刻板印象,野性也能和清澈、甜美並存。

同樣,丁真的舅舅也在直播中火了一把,原因是網友認為他很像明星「鄭伊健」,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們對我國少數民族的一致印象,拉近了群體間的距離,群體吸引力提高。

丁真和舅舅。 圖/ 微博

由此,「丁真熱」不是鮮肉審美裹挾著大眾流量的資本變現,更不是浮躁生活、網絡獵奇的一時之快,而是對健康、後物質精神的呼喚、民族融合的期待。由此,丁真的「真」,是健康的「真」,是符合後物質時代需求的「真」,是民族融合的「真」,是可持續的「真」,願丁真永「真」。  

參考書目:

1 陳麗君,江潔,任志洪,袁宏.「陽剛」還是「清秀」更具吸引力?——對男性面孔二態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7,25(04):553-569. 

2 Murray D R , Schaller M . The behavioral immune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M]. 2016.

3 Fink B , Grammer K , Thornhill R . Human (Homo sapiens)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 relation to skin texture and color.[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 2001, 115(1):92.

4 林濱,江虹.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變與美好生活的價值取向——基於後物質主義理論視角[J].學習論壇,2019(04):69-75.

5 Cruwys T , Stevens M , Greenaway K H .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 COVID: Health risk is affected by shared group membership[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20.

相關焦點

  • 深度觀察|專家:「丁真熱」背後的「冷思考」
    回顧事件始末,偶然大火、當地助推、全網熱捧,「丁真」 的爆紅似乎遵循著網際網路時代慣用的「造星」軌跡;但另一方面,「官方」籤約,「拒絕綜藝 好好學習」,各方呼籲「不要打擾這個少年」,輿論對「丁真」表現出一致的冷靜和克制,「丁真」火得似乎有些不同。「爆紅」背後 是人們對「美」和「自然」的嚮往事實上,在四川甘孜州,每個縣都各具特色、風情濃鬱。
  • 《渴望》:原來,幸福婚姻真不是只兩個人相愛就夠了
    我們常說,嫁人之前,無論你多麼愛眼前的男人,一定要看看他背後的家人是怎樣的,否則婚後只有自討苦吃,劉慧芳便是如此 看了《渴望》就會非常清楚: 原來,幸福婚姻真不是只兩個人相愛就夠了,像王亞茹這種「手伸得太長」的大姑姐,誰是弟媳都難做。
  • 「丁真效應」背後的故事,機會,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
    讓丁真開始走紅的這條短視頻之後,他做了一個網絡直播,讓更多網友記住了他。丁真,20歲,四川甘孜理塘人,鏡頭前的他純真,靦腆,是一個會因為誤會了提問者的意思,回答完才反應過來的不好意思的掩面笑出來的大男孩。廣大網友為丁真擔著一顆老母親的心,憂心忡忡的怕丁真籤了不規範的網紅公司被過度消費。
  • 不,你的大腦渴望社交,如同你渴望食物
    換句話說,餓的時候渴望食物、孤立之後渴望社交,這兩種欲望對大腦來說是類似的。真·如饑似渴實驗還發現,大腦對社交活動的需求是因人而異的。報告了更強社交欲望的被試,孤立後的大腦反應也更明顯;在日常生活中有孤獨感更強烈的被試,實驗後不僅主觀感受到的社交欲望更低,而且大腦對應的神經活動也更弱。
  • 疫情下的植物園:我們渴望呼吸著新鮮空氣,一如我們渴望自由的心
    這時候,我們最渴望什麼?這時候,外面新鮮的空氣,外面自由自在的徒步,哪怕是外面一點清新綠的氣息,都成了我們內心最熱切的嚮往。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做為國家4A級景區,一個天然的氧吧,當然就成了很多人宅家外出最好的選擇。
  • 中國人諾獎情結背後透露著4點渴望
    小編認為,這背後實際上透露著4點渴望。1.渴望科技實力不斷強大的願望強烈#在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世界主流的基礎之上,國際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我國越來越重視科技對於國家綜合國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對科技創新的投入越來越大,實際上也反映出國人渴望科技實力不斷強大的強烈願望。而獲得諾貝爾獎便是最好的體現之一。
  • 國人諾獎情結背後透露著4點渴望
    小編認為,這背後實際上透露著4點渴望。1.渴望科技實力不斷強大的願望強烈在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世界主流的基礎之上,國際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也是科技的競爭。沒有科技的強大就沒有國家的強大,也談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進步,更沒有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氣和信心。
  • 丁真火了,一些孩子飄了,丁真爆紅的背後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丁真火了2020年11月丁真徹底火了2020年12月丁真依舊火,確切講是理塘的旅遊業因為丁真而站在了風口,理塘旅遊業的起飛只是時間問題。為我們了解藏族文化多一個選擇窗口。丁真火了,帥氣的長相,青澀的笑容,清澈又天真的眼神,給人一種天然雕琢的美。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出淤泥而不染吧。然,這在中國的大地上不會是獨一份丁真火了,給家鄉帶來了利益,那帶給我們這些看客們什麼呢?
  • 丁真刷屏背後,我們真正該關注什麼?
    攝影師@波哥推波助瀾,發表一系列將丁真比作「電子寵物」的言論,激起大眾對於淳樸男孩的保護欲,於是#丁真快跑#等話題再度衝上熱搜,眾多網友湧到丁真的微博抖音留言,勢頭比之前一波更猛。嗅覺敏銳的MCN公司覺察到了商機,火速出手,無奈還是慢了半拍。
  • 《姬魔戀戰紀》沒有靈魂卻渴望真感情的陸遜
    一個渴望懂得人類真正情感的馬戲團小丑。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搞笑大師,給別人帶去歡樂。但現實是他的笑話一點都不好笑,甚至還讓人有點點討厭。看似普通的一個人設,卻是一個行走的問號。一直吊著小編我的好奇心。情商為「零」的女生不管什麼情形下,總是一臉的微笑。老師的過世、同伴的誣陷與排擠、無家可歸的時候,在陸遜臉上看到的始終只有微笑。
  • 之江觀察丨善於尋找自己的「丁真」
    你被丁真刷屏了嗎「丁真效應」為政府以及企業在網際網路環境中的公共形象宣傳打開了新維度,打破了以往固有的模式。把握網際網路趨勢下的傳播規律和受眾心理,瞅準「素人網紅」身上的正能量,在與熱點共舞中植入形象推介,不僅成本低、效果好,也拓寬了正面話題的網絡陣地。特別是,網際網路大幅降低了地方形象建構和企業公關的門檻,政府和企業都應開一開「腦洞」,在網際網路世界尋找「物美價廉」的流量擔當。
  • 【HP】我們來自泥潭,我們充滿野心,我們渴望權力,我們強大冷靜...
    (我們來自泥潭,我們充滿野心,我們渴望權力,我們強大冷靜,我們優雅自持,我們從不後悔,我們是斯萊特林!) 而渴望權力的斯萊特林 最喜歡那些有野心的少年。
  • 黑龍江雪鄉應該學習四川丁真,而不是價格攀比上海迪士尼
    另一個熱點就是丁真,一個身在四川理塘、嚮往去拉薩的藏族男孩,因為一個短視頻全網爆火,並引發各地文旅官方帳號爭奪的現象級人物。最終川藏文旅握手言和,丁真入職當地文旅公司,並拒絕了選秀邀約。但是熱潮還沒有褪去。
  • 「丁真熱」後面的冷思考
    因為丁真,更多人知道了「世外秘境」四川甘孜州,他的走紅引起了其所在地文旅局的重視,宣布其為當地旅遊宣傳大使、成為國企正式職工,拍攝旅遊宣傳片推介當地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文化景點,有關丁真的話題數次衝上熱搜。而其他各地文旅部門也不甘示弱,或喊話、或P圖,開啟了熱熱鬧鬧的「網絡搶人大戰」,再度玩出一波網絡熱潮,為丁真話題再添熱度。 丁真的走紅令人欣喜。
  • 丁真背後,一個貧困縣低調的努力
    而所有的巧合背後,也許都是有備而來。按照網際網路規律,丁真也許也逃不過被遺忘的宿命。但理塘這個純真、野性的地方,會從此被人們記住。這是最好的結局。籤約理塘旅遊投資公司之後,丁真父親的第一反應是,「家裡是不是不用賺錢了」,而母親的反應是「家裡的犛牛沒人放了」。20歲的丁真,至今沒有上學,不會說普通話,更不會寫漢字。我們大概可以想像此前20年裡丁真的生活——除了在大山間放牧、幫家裡採貝母,剩下的時間,大概就是和朋友一起騎馬,在大草坪上發呆。
  • 哈佛「真」校訓背後的教育理念
    哈佛「真」校訓背後的教育理念 比如,在學校中,我們喜歡把名人名言貼在牆上,而筆者在美國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留學時,在學校圖書館中,從未見到過有類似的箴言懸掛於牆壁之上。而且,筆者也數次到哈佛查資料,先後到過威德納(Widener)圖書館、拉蒙特(Lamont)本科生圖書館等,並未發現有什麼名言、警句懸掛於牆上。
  • 丁真意外走紅:今天的我們,想用六便士購買月亮
    丁真走紅的背後,離不開媒體網絡的推波助瀾,但是能做到熱度不衰,好評不斷,其中深意倒是值得深思。01丁真走紅,背後的青山綠水功不可沒丁真,何許人也?丁真意外走紅,雖然不排除網絡媒體借勢宣傳的成分在裡面,但是我們應該感到欣慰,這一次,鏡頭終於聚焦於普通人身上,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頂流」,而不是娛樂圈再一次「粉絲經濟」的狂歡。
  • 《螢火蟲小巷》:我們都曾渴望成為塔莉,最後活成凱蒂
    塔莉和凱蒂是彼此的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很多時刻我們會羨慕他們的友情,卻忽略了他們其實是你也是我的部分。10歲時白雲出現在塔莉的生活裡,曾經渴望得到母愛的塔莉卻因白雲放手再次受到傷害。14歲塔莉和媽媽終於生活在一起,但是最後她吸食大麻被抓,塔莉不得已又回到年邁的外婆家裡。
  • 在人生的第5宮階段我們會渴望關愛,通過展現自己獲得關注
    在星盤中的第5宮意味著我們發現了獨特的自己並且開始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中。在第5宮的階段我們不由自主的開始想要擴張自己,想要讓自己的人生想陽光般光明四射。內在的心識成長到第5宮的階段,我們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不滿足於只是做「某一個」人,我們想要做一個優秀重要的人。
  • 「熱點熱評」拼搶「丁真熱」更要守護家鄉美
    本報評論員 塗建敏這段時間,「丁真現象」持續走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也以「三連推」,為這名藏族小夥和四川理塘「打Call」。各地文旅官博上,甚至一度出現接力「拼搶」丁真熱潮。因一段「野性與純真並存」短視頻,丁真在社交媒體意外爆紅,讓人想起此前的李子柒。兩位年輕「網紅」都出身普通農家,都以為家鄉代言而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