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弘揚科學家精神 「傳承2020」寧夏行 走進銀川...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12月2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寧夏黨委宣傳部、寧夏科協、寧夏教育廳承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寧夏行活動正式啟動。

本次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由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地層學家學家楊鍾健之孫楊大同,我國著名火箭與飛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黃緯祿之女黃道群,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顧方舟之女顧曉曼等組成。2天時間,報告團分3組共6場(次)走進寧夏大學、銀川能源學院、北方民族大學、銀川九中、銀川六中以及銀川唐徠中學寶湖校區,講述楊鍾健、黃緯祿、顧方舟3名科學家的愛國精神、科研精神、求實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和育人精神。

在銀川九中站,黃緯祿之女黃道群作了題為《我的父親黃緯祿》的報告。黃道群老師從父親的童年說起,從另一個視角帶領同學們在偉大科學家的成長足跡中挖掘、體悟這種獻身航天、忠誠報國的赤子情懷。作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黃緯祿院士一句「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先想國家怎麼辦」令人動容。

講述中,黃道群老師數次哽咽,臺下師生深受感動,用熱烈的掌聲向黃緯祿院士致敬。同學們積極提出問題,圍繞著黃道群老師的父親展開交流,大家感受到了一個超越科學家這個概念本身之外更加立體豐富的黃緯祿院士形象。在報告現場同學們也表示:「印象最深的有兩個故事,一個是背心胸口的窟窿,還有一個是在巨浪系列實驗重要關頭的當機立斷。一個偉大的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形象深刻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

銀川九中高一二班的王仲瀚同學在觀看學習完整個報告之後也說到「我覺得當時老一輩科學家一直秉持著讓國家富強的理念,沒有別的需求也不顧環境的艱苦,這種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中很稀缺的,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要讓科學家進校園的重要原因,讓我們可以更好地領悟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蔡雨欣)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弘揚科學家精神 「傳承2020」報告團走進寧夏
    12月2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寧夏黨委宣傳部、寧夏科協、寧夏教育廳承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寧夏行活動正式啟動。本次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由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地層學家學家楊鍾健之孫楊大同,我國著名火箭與飛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黃緯祿之女黃道群,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顧方舟之女顧曉曼等組成。
  •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承2020」報告團走進寧夏
    12月2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寧夏黨委宣傳部、寧夏科協、寧夏教育廳承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寧夏行活動正式啟動。2天時間,報告團分3組共6場(次)走進寧夏大學、銀川能源學院、北方民族大學、銀川九中、銀川六中以及銀川唐徠中學寶湖校區,講述楊鍾健、黃緯祿、顧方舟3名科學家的愛國精神、科研精神、求實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和育人精神。
  •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2020-11-30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慶陽行活動舉行
    中國甘肅網9月21日訊據甘肅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9月17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慶陽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慶陽行活動舉行,「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等5位科學家後人組成的報告團
  • 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聽聽張伯禮院士等專家怎麼說
    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姚檀棟介紹了以青藏科考精神為代表的科學家精神:「一是艱苦奮鬥,在高寒的環境下做出科研成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做不出任何成果;二是勇攀高峰,作為國際上受到極大關注的地球第三極,如何讓中國的青藏科考在國際上獨樹一幟,是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孫鴻烈等老一代科學家傳承至今的科研追求;三是奉獻自己,青藏科考每一個科學研究目標一定是為國家、為地區服務的,多年來,青藏高原科考為西藏、青海等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
  •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的再思考
    講好科學家故事是樹立科學家社會形象的必要手段,通過樹立科學家形象,使中國科學家精神得到全面、充分的弘揚是目標,也是我們期望的結果。因此,樹立科學家形象就是把他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向公眾傳播,從而通過講故事來弘揚科學家身上所凝結的特質,即科學家精神的過程。
  • 關於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優秀作品——100個故事》徵集活動的通知
    通 知關於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優秀作品——100個故事》徵集活動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精神,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營造社會合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輿論氛圍,中國科協信息中心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優秀作品
  •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走進慶陽,掀起追「星」熱
    9月17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慶陽行活動啟動「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之子地質學家和古人類學家楊鍾健之孫 楊大同 在我市開展巡迴報告活動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的感人故事分享他們的奮鬥歷程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子「科技報國」
  • 鐵路「工匠精神」在絲路古道傳承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見證西部鐵路改革發展變化,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組織、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發現最美鐵路·重走絲綢之路」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採訪團一行走進銀川工務段和銀川電務段,實地探訪堅守在絲路古道上的鐵路工匠達人,體驗鐵路專家高精技術。
  • 嚴謹治學,敢於質疑(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資料圖片 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
  •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內蒙古草原行活動啟動
    10月19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內蒙古草原行活動在呼和浩特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國科協主辦,內蒙古科協承辦。據介紹,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專家由中國地質科學奠基人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的同事任波等組成。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時光流逝 這些老科學家的精神永不消逝
    12月10日上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志鵬回憶導師趙忠堯遭遇重重阻撓甚至牢獄之災,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發需要的靜電質子加速器零件帶回祖國,主持建成的故事。「中國已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僅在對撞機上取得世界一流成果,還在中微子、天體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這都是幾代物理學家薪火相傳的結果。」
  • 科普中國與快手合作開展 「弘揚科學家精神,傳遞科學力量」網上科普活動
    為大力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由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科普中國、快手主辦,共同發起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傳遞科學力量」為主題的短視頻作品徵集活動——#尋找1000位科普達人#,旨在掀起科學家精神的網際網路浪潮,推動在全社會營造濃厚氛圍。
  • 接過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火炬接續奮鬥——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題:接過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火炬接續奮鬥——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新華社記者溫競華「這一別,就是30年,30年我一次也沒有回過家。……有同志問我,忠孝不能兩全,你是怎樣理解的?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能源化工科技新突破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能源化工科技新突破 2020-12-02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精神內核是什麼
    登海種業科研團隊代表陶旭東,新華社國內部科技室主任陳芳、光明日報高級記者金振蓉等代表共同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學風作風」進行交流,熱議科學家精神的內核。姚檀棟介紹了以青藏科考精神為代表的科學家精神:「一是艱苦奮鬥,在高寒的環境下做出科研成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做不出任何成果;二是勇攀高峰,作為國際上受到極大關注的地球第三極,如何讓中國的青藏科考在國際上獨樹一幟,是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孫鴻烈等老一代科學家傳承至今的科研追求;三是奉獻自己,青藏科考每一個科學研究目標一定是為國家、為地區服務的,多年來,青藏高原科考為西藏、青海等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
  • 「偉大的精神令人震撼」!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全國巡展走進重慶...
    首席記者 崔力 攝 /視覺重慶重慶日報消息,6月30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全國巡展」走進重慶,大量首次對外公布的珍貴史料,向觀眾展示了我國科學家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重慶日報記者在重慶科技館展覽現場看到,此次巡展分為「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資料選展」「鏡見創新:發現科學之美主題影像展」兩大主題,除了文字、圖片等展示以外,現場陳列了許多實物,包括科學家們的工作筆記、收藏或使用過的物件等。1966年10月27日,中國的兩彈結合試驗成功,中國擁有了真正的核武器。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又在羅布泊上空爆響。
  • 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優良作風學風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11月8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航空發動機產學聯合體以及千名中國科協青年託舉工程全體入選者共同發出倡議,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堅持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弘揚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嚴謹治學、淡泊名利、立德為先的科學家精神,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
  • 弘揚科學家精神:砥礪初心 共築使命
    弘揚科學家精神2019年5月,黨中央專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科學家精神的內涵: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
  •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2020-09-07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