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 蟑螂正在「接近無敵狀態」

2020-12-05 快科技

近日據外媒報導,最新一項研究發現,蟑螂越來越難被殺死了。

研究人員發現,現在的蟑螂幾乎接近「無敵」,至少德國的蟑螂目前越來越難被消滅,因為它們對殺蟲劑產生了交叉抗性。

這項研究由普渡大學教授麥可·沙夫領導,同時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參與了其中,並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了論文。

沙夫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蟑螂之前從未有過的,同時對多種殺蟲劑產生耐藥性,這使得單靠化學藥品幾乎無法控制這些害蟲。」

研究人員注意到,不同種類的殺蟲劑功能不一樣。有些會使蟑螂的神經系統退化,有些能損傷蟑螂的外殼。但是但許多昆蟲,包括蟑螂,已經進化到至少對一種最常用的殺蟲劑具有抗藥性。

因為蟑螂擁有三個月的繁殖周期,在這期間它們可以繁殖多達50個後代,所以這種交叉抗性發展迅速。產生了抗藥性的蟑螂會把這種抗藥性遺傳給下一代,甚至有可能出現一隻蟑螂具有多種抗藥性。

為了測試蟑螂的抗藥性,研究人員在印第安納州和伊利諾州的多個建築中採用了三種不同方法,進行了為期六個月的測試。最終結果表明,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大多數蟑螂種群的數量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那怎麼才能夠徹底消滅蟑螂呢?根據沙夫教授的說法,是採用一種綜合的害蟲管理方法,將化學藥劑與物理方法相結合,例如將殺蟲劑、誘捕、改善室內衛生條件等結合起來將是消除蟑螂最有效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蟑螂最大的剋星竟是一種食材,用一次,蟑螂家族連窩端
    最新研究:蟑螂最大的剋星竟是一種食材,用一次,蟑螂家族連窩端蟑螂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清楚吧,帶有多種病菌和細菌,而且還會傳播病菌,是人類共同的天敵,也是公認的四害之一。家裡的碗筷和日用品,幾乎多數都被蟑螂感染了病菌。尤其是牙刷,早上刷牙一股味道。不注意真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 蟑螂命硬到「無敵」?它最饞這種東西卻是最大的剋星,大小一窩端
    據說很多人怕蟑螂多過怕老鼠和蛇,這是為什麼呢?明明蛇和老鼠都更大隻,而且蛇又十分的冷血,小編一開始也是充滿了好奇,為什麼這個小小的昆蟲讓這麼多人害怕,甚至聽到蟑螂這個名字就渾身起雞皮疙瘩。後來小編對蟑螂有了些許了解之後也開始真正理解了那些害怕蟑螂的人。
  • 研究表明:斑馬魚的睡眠狀態類似於人類
    7月10日,發表在《科學日報》的來自於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斑馬魚的睡眠狀態類似於人類睡眠狀態。研究人員發現,當斑馬魚睡覺時,它們顯示出兩種與人類相似的狀態: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
  • 蟑螂正在變得無敵,三大殺蟲劑已對德國小蠊無效
    蟑螂,被人稱為「不死的小強」,也被稱為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物種。在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蟑螂都是一種非常討人厭的害蟲,不但會咬壞家具和電器,還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產生引起哮喘的過敏原。因而在人類歷史上,如何殺滅蟑螂是一個永久性的課題。
  • 最新研究表明:亞洲是類人猿的發源地
    起初人們認為人類和猿猴的祖先高等類人猿的發祥地是在非洲,但根據最新發現的化石來看,科學家們推測人類的發祥地並非非洲,而是亞洲地帶。>光明網科技配圖  2012年6月4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新聞稱,法國Poitier大學等國際研究組織研究表明
  • 科學家:最新研究也許航海家2號太空探測器正在接近星際空間
    科學家最新研究也許航海家2號太空探測器正在接近星際空間,2018年10月7日圖形顯示日光層與航海家探測器的位置(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NASA宣布,從圖片顯示航海家2空間探測器可能接近星際空間。
  • 洛克人基因《無敵9號(Mighty No.9)》最新預告片賀新年 製作完成...
    《無敵9號(Mighty No.9)》由知名遊戲製作人稻船敬二主持開發,汲取了至今尚被眾多飯絲喜愛的8~16bit遊戲的流程,同時採取了現代技術和新系統,是一款全新的橫版動作遊戲。近日,稻船敬二向玩家們發表新年賀詞,並分享了遊戲的最新進度。
  • 人類最新的超級食品「蟑螂奶」
    誰敢相信蟑螂也能作為營養物被人類食用,早在十年前,人們發現太平洋折翅蠊的胃裡含有牛奶蛋白結晶。這也是唯一一種胎生蟑螂,幼蟲需要餵養。這對於昆蟲來說非常奇怪。和哺乳動物一樣,折翅蠊成蟲會給幼蟲餵「奶」,奶中就含有大量蛋白質結晶和能量。一個蛋白結晶中所含有的能量是等量的牛奶的三倍多。
  • 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標準體溫正在下降…
    2017年,一項針對英國3.5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要低一些(97.9華氏度)。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的正常體溫約為97.5華氏度。該小組在玻利維亞進行的長期研究提供的大量數據說明了一些可能性。「這種下降可能是由於現代醫療保健的興起,輕微感染的比率較低。」Gerven解釋說,「然而,儘管過去二十年人們的健康狀況總體上有所改善,感染仍然在玻利維亞農村地區廣泛存在,僅僅減少感染並不能解釋觀察到的體溫下降。」
  • 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黑洞萬有引力場可能形成漩渦
    原標題:加拿大最新研究表明黑洞萬有引力場可能形成漩渦   黑洞萬有引力場可能形成漩渦   本報記者 常麗君 綜合外電   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   今日視點   如果你正在一顆黑洞附近飛行,當心!系好安全帶,重力要變成湍流漩渦了!
  • 在廁所遭蟑螂圍攻,中國學者轉而發起研究:發現斷肢再生奧秘
    和東亞飛蝗類似,美洲大蠊60%左右的基因組為重複序列,研究團隊還預測到21336個蛋白編碼基因。通過和其他蜚蠊目物種的基因組對比,研究團隊得出了他們的第一個重大發現:白蟻由蟑螂演化而來,而美洲大蠊介於德國小蠊和白蟻之間,並且美洲大蠊和白蟻的遺傳距離更加接近。
  • 日本研究發現蟑螂單性繁殖的小秘密
    新華社東京3月14日電(記者華義)蟑螂繁殖能力強眾所周知,可你知道嗎,蟑螂竟能從兩性繁殖切換到單性繁殖。日本研究人員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有3只以上雌蟑螂的話,就可以通過單性繁殖長期維持一個只有雌蟑螂的群體。   北海道大學日前發布了這一研究成果。
  • 《星際爭霸2》蟑螂厲害嗎 蟑螂介紹
    掘地狀態下的蟑螂生命回復速度非常迅速。 升級 膠質再生(G) 研究於:蟑螂巢穴 需要:巢穴 提高蟑螂的移動速度。 坑道利爪(T) 研究於:蟑螂巢穴 需要:巢穴 使蟑螂可以在掘地狀態下進行移動,同時使掘地狀態下的蟑螂生命值恢復速度加快。。
  • 最新研究表明:火星表面很大可能存在海水!
    根據行星科學研究所高級科學家諾伯特·舍爾霍夫(Schorghofer)的最新研究,火星表面可能會間歇性地形成鹽水。儘管火星表面季節性鹹水的存在時間很短(一年只有幾天),但它可能會告訴我們很多關於這顆紅色星球的季節性周期的信息,並有助於解決這顆星球上最持久的謎團之一。
  • 研究表明:大腦是在兩種狀態之間的臨界點上運作的
    一組巴西物理學家對老鼠和其他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大腦處於兩種運作模式之間的邊緣,處於一種不穩定但多才多藝的臨界狀態。與此同時,這些發現對這個有爭議的「批判性大腦」假說的一些原始假設提出了挑戰。
  • 研究表明:氣候變暖正在加重黃土高原土壤乾旱
    新華網蘭州12月25日電(記者朱國亮)甘肅省氣象部門的最新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暖,中國黃土高原雨養旱作農業區的土壤乾旱狀況趨於嚴重。黃土高原作物生長季節的土壤水分原本均未達最適宜狀態,夏季相差50-100毫米,秋季相差20-40毫米。隨著土壤乾旱趨於加重,農業生產受到的影響更大。
  • 科學發現人類活動已讓蟑螂變異
    > 雌性蟑螂只需要交配一次,就能實現終生產卵,每次產卵都能產下數十到數百不等的小蟑螂。這意味著,當你在家裡看到一隻蟑螂時,往往意味著附近至少潛伏著數百以上的蟑螂。如果你在大白天都能看見蟑螂大搖大擺地出現在你面前,那就更恐怖了。
  • 蟑螂怎麼消滅最乾淨徹底的方法-最新科研成果
    但是據科學研究,它居然是一種從遠古時代就有的物種,能存到現在,不得不感嘆它極其頑強的生命力!一直以來,人類都在研究如何消滅蟑螂而又不會對環境和人類、寵物帶來影響的方法。所幸目前的研究還是有一些進展的這讓蟑螂怎麼消滅最乾淨徹底的方法成為可能。
  • 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月亮盈虧影響人類行為-
    但最新研究表明,古人的看法並非全是虛妄之言,月亮對地球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我們先前的想像。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在對50多項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後,科學家指出,月亮盈虧不僅影響海洋潮汐,還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痛風突發和膀胱病症等,人體的激素平衡和繁衍也會受到影響。月亮甚至還和車禍和犯罪等有關聯。
  • 研究表明,類人猿擁有心智,可以像人類一樣理解彼此的精神狀態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類人猿能夠理解彼此的心理狀態,比如對現實的欲望、信念和錯誤信念。這表明它們參考了先前的經驗知識來了解行為人的精神狀態。然而,研究人員並沒有測試另一種解釋,即「行為規則」,即行動者傾向於走到最後看到物體的地方。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兩組猿類接觸兩種屏障中的一種:不透明屏障和透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