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學說簡介(附語音)

2021-01-13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二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原文是:「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原文很好理解,黃帝說「夫自古通天者」,自古以來,認為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生命的根本,本質於陰陽這種邏輯、這種概念、這種規律。「通天」的「天」指的是什麼?我們以前反覆講過,《黃帝內經》裡邊會反覆出現「天」、「道」、「天道」這種詞。這裡的「天」指的就是大自然、自然規律的意思,結合起來講,就是黃帝說,跟「天道」相應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陰陽。

我拿出一點時間來跟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什麼是陰陽?《黃帝內經》以後會反覆的講陰陽,我們在將來的學習當中也會反覆地提及陰陽,在這裡我首先給大家把陰陽介紹一下。(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陰陽的最初含義非常簡單,僅僅值得是陽光的向背,向陽光地方叫做「陽」,背陽光的叫做「陰」。向陽的地方溫暖、明亮、乾燥,背陽的地方寒冷、晦暗、潮溼。這兩種現象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再加上白天黑夜——也就是晝夜的變化,還有四季的寒溫的變化,這種往復存在的這種共性叫做陰陽。

古人發現這一現象的存在,有正反兩個方面,一個是陽面,一個是陰面。到了春天、夏天是陽,到了秋天、冬天是陰,白天是陽,夜晚是陰。發現事物有正反兩個方面,於是就用陰陽來概括自然界的這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這種關係、這種勢力,並且認為陰陽的這種屬性,是萬事萬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老子《道德經》裡邊說叫做「萬物負陰而抱陽」,這就是指的所有的事物——萬事萬物,大家注意,他這裡邊講的是所有的事物,「萬物」指代的是所有的事物,皆有陰陽屬性。

我們看看,朝上那就是陽,朝下就是陰。我們看人體,人體就非常明顯了,人體的頭那就是陽,腳就是陰,腹部是陰,背部就是陽,上肢是陽,下肢就是陰,體表是屬於陽,內臟屬於陰,六腑是屬於陽,五臟屬於陰。很多人說,怎麼五臟六腑反過來了?怎麼五臟成了陰了,六腑成了陽了?大家注意,動的東西,「六腑以通為用」,六腑我們都知道,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這些都是什麼?以疏通為用,它們都是以疏通為主的,「瀉而不藏」,它們不「藏」人體的精華,而是往外疏通、往外洩,那麼這種功能就是陽。五臟,古人的寫法叫做「五藏」,還有一種寫法就是在《黃帝內經》裡邊的寫法,五臟不是現在內臟的「髒」,它是什麼?「藏」是西藏的「藏」,也就是捉迷藏的「藏」那個字。指的是什麼意思呢?身體的五種系統功能,專門收藏人體的精、氣、神的五臟。像心臟收心氣,腎臟收腎精,肺臟收肺氣,肝臟收肝氣、肝血,脾臟收脾精、脾氣。五臟叫做「藏而不瀉」,專門藏人體的精華。

所以說,這都是「陰」和「陽」的兩種屬性。對應到自然界,我們都知道古人說每一種規律,什麼叫「天人相應」?就是每一種規律自然界有的人體一定有。人體有陰陽,那麼自然界也一定有陰陽,自然界的陰陽宇宙之間,天屬於陽,地屬於陰。水火,火屬於陽,水屬陰。(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熱與寒,熱屬於陽,寒屬於陰。動與靜,動屬於陽,靜屬於陰。夏天與冬天,夏天屬於陽,冬天屬陰,等等。陰和陽是適用於萬事萬物的,比如說桌子,桌子有上必有下,這張桌子上面就是陽,下面就是陰,桌子裡邊就屬於陰,桌子表面就是陽,左屬於陽,右屬於陰,有左就有右,有上就有下,有外就有內。

總之,任何事物都是一樣的,這種陰陽屬性,古人就把它叫做「天道」,「生之本,本於陰陽」。陰陽的這種屬性,老子《道德經》裡邊講「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都是有陰陽的屬性,因此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我們都知道夏天不可能永遠是夏天,陽氣會慢慢退失,陰氣會慢慢增長。那麼再往下,夏至那一天就是陽氣的極致,陰氣消減的極致,過了夏至之後陽氣就開始收縮,開始往下藏,那麼陰氣開始上升,陽氣慢慢變小。到了冬天的時候,陽氣冬至的時候最少,陰氣最多。

這就是變化規律。就是「陰」和「陽」,它不會永遠固定,它會消長變化。氣候的這種寒溫,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這種躁動和寧靜都是可以把陰陽來進行歸類,歸類的同時還會發現陰陽它是互相消長的。所以《易傳》裡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後來陰陽就進入中國的這種諸子百家的思想當中成為了一種共識,就是認識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方法,來概括自然界。自然界裡邊既互相對立又相互關聯的兩種事物或者現象,或者是形容一個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因此建立了「陰陽學說」。用陰陽來概括事物的對立、事物的現象同時還有關聯性,就是它倆既對立又互相關聯。比如白天和夜晚,它倆既是對立,兩個極端,同時它倆又互相關聯,互相變化,白天往下發展,就會變成夜晚,夜晚往下發展就會變成白天,是相互關聯。(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同時對立雙方的陰陽屬性還有特殊的規定性,這種原則和方法都是古人進行了規定,發展出一門特殊的學科,叫做「陰陽學說」,所以說諸子百家裡邊有一家叫做「陰陽家」,就是總結了自然界的陰陽規律,來說明事物發展。人、事、物,「人」就是生命,「事」就是事情、事態的發展,「物」就是萬事萬物,它來總結和發展人、事、物的這種變化和規律,有的還能進行預測。這就是諸子百家當中的「陰陽家」,這些理論的內容都是《黃帝內經》裡邊所講的「生之本,本於陰陽」這種概念。

好了,今天的課程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次課程再見,謝謝大家。(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二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19,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內含解法)

「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養生]適用女性的兩個養血藥方

[養生]產後補血良方

[養生]如何穿衣才能容光煥發

[精彩推薦]既然吃素這麼好,為什麼你的身體還這麼差?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健康諮詢及講座邀請方式:

方式一:撥打預約電話

    010-83069166

    010-83069366

方式二:添加微信預約

    微信號:pbsyy009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陰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為陽,地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
  • 陰陽學說與神秘的太極圖
    古人認為:很久以前,天地混沌未分叫做太極,太極後生兩儀,兩儀具有陰陽對立與並存性質的兩種因素或事物,兩儀就可以理解為陰陽。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互根、陰陽對立、陰陽消長、陰陽轉化。什麼是陰陽陰陽學說的重要作用: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裡就闡述了自然大道生發萬物的過程:萬物負陰而抱陽而生,負陽而抱陰而化。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陰陽學說」的科學之路
    張豈之主編的《中國思想史》中既有:「戰國時出現了一個學派,將陰陽術數思想加以發展,企圖構造世界圖式,以說明世界的整體聯繫,這個學派就是陰陽家,又叫五行家,或陰陽五行家。"《漢書●藝文志》將術數分為六類,分別為天文、歷譜、五行、筮龜、雜佔、形法。由此可見,建立在術數思想基礎上的陰陽家學說內容相當廣泛,從天文歷算到吉兇佔卜。
  • 【中醫知識】陰陽學說
    其影響且遠且大,成為人們行為義理的準則。如當今博得世界讚嘆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家理論和實戰經驗的總結,其將陰陽義理在軍事行為中運用至極,已達到出神人化的境界。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宇宙間一切事物不僅其內部存在著陰陽的對立統一,而且其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
  •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 陰陽學說---基本內容
    其中:一、中醫學基礎理論內容: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腑學說、辨證、經絡學說五章。二、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內容: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七章。第二節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陰陽學說的內容是解釋陰陽之間的相互關係、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
  • 陰陽學說(之三)
    陰陽學說(之三)----摘自《鄭偉達醫文集
  • 愛因斯坦相對論碰上中國陰陽學說
    例如:地心說最早由古希臘學者提出,這一學說最後持續了數千年。布魯諾和哥白尼對地心說產生質疑並提出日心說。為此布魯諾被火刑烤死,哥白尼終身不敢發表日心說,直到死後才敢發表。由此可見,科學權威對人的思想禁錮可見一斑。
  • 陰陽五行學說背後的科學性,讓全世界人震驚
    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是繼陰陽學說之後,又一種客觀認知、觀察世間萬物的哲學概念,古人在長期生活與實踐中發掘了金、木、水、火、土是世間萬物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質,由此也引申世間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運動變化所生成的,這五種物質既相互滋生也相互制約,並在不斷相生相剋的運動中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 中醫養生|一分為二——陰陽學說,天地之道陰陽的基本概念
    一分為二——陰陽學說陰陽,是古人從大自然獲得靈感後總結出來的一對概念。地球自轉一周即為一天,出現白天黑夜的交替。白天氣溫較高,能見度較強,象徵著光明;夜晚氣溫較低,能見度弱,象徵著黑暗;黑白之分非常明顯,屬於自然的陰陽之說由此而生。人類順應這個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傳統的「陰陽學說」,理解了這三方面,指導生活很有意義
    我們知道,中醫理論裡,有一個「陰陽學說」。你知道嗎?,陰陽學說其實來字道家學說。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的,在這一點上,很類似於現代科學對事物的研究,發現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我們可以用這種思維來理解「陰陽」。
  • 夏至日是陰陽大轉換的關鍵時刻,在陰陽學說中被賦予扶陽抑陰之義
    西周以後,北方陰陽學說盛行,始用陰陽來解釋春、夏、秋、冬四時,認為四時推演是由於陰陽的作用。如《管子·乘馬》云:「春、夏、秋、冬,陰陽之推演也。」夏至、冬至作為在夏代就已確定的兩個重要節氣,因此一直是陰陽學說的重要闡釋對象。陰陽學說認為夏至日是陽氣達到極點開始由盛轉衰,而陰氣開始萌生之日。民間一直有所謂「夏至一陰生」的說法。《淮南子·天文訓》雲夏至「陽氣極,陰氣萌,故日夏至為刑」。
  • 陰陽五行學說,系統科學的靈魂,中國達人的經典思維導圖
    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是繼陰陽學說之後,又一種客觀認知、觀察世間萬物的哲學概念,古人在長期生活與實踐中發掘了金、木、水、火、土是世間萬物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質,由此也引申世間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運動變化所生成的,這五種物質既相互滋生也相互制約,並在不斷相生相剋的運動中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 陰陽學說的魅力,《黃帝內經》來解讀!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學的精髓之一,自古以來,不少人對研究陰陽五行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陰陽五行常常給人神秘莫測、奧妙無窮之感,想要吃透其中精髓,實在難呀!今天,小編就和您從《黃帝內經》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陰陽學說,感受下中醫的魅力吧!來源:悅讀中醫,文章選自《內經精要譯註》;作者:鄭紅斌,包素珍。
  • 陰陽學說理論概念內容在中醫學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鄒衍是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創始者與代表人物,五行學說創始人,華夏族,戰國末期齊國人。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       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範圍,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
  • 陰陽 學說
    易道委員會|易道專業委員會|譚德貴|易道|易學|中國宗教學會易道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概念,是古人認識自然的一種樸素的唯物觀點。我們的祖先在對自然界現象的認知過程中,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分為陰和陽兩大類,認為世上各種生物、各種事物的發展運行規律都離不開陰陽兩面,認為陰陽是萬物的核心。比如主宰地球生命的兩大星球-太陽和月亮,太陽就屬陽,月亮就屬陰。《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所謂「兩儀」就是陰陽,所以《易》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關於陰陽對立。
  •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一直有朋友留言讓我以通俗的語言,寫一寫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陰陽對於學習《易經》等學習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可以說對陰陽的理解是基礎的基礎。在八卦圖中,陰陽以陰爻和陽爻來表示,一個是斷線,一個是直線;陰陽魚中則一個是黑,一個是白。倘若從八卦中的陰陽爻和陰陽魚的黑白學起,會很抽象。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傳承過程,將陰陽學說發展得簡練而深刻。但是倘若我們學習伏羲上觀天象,俯察地理的方法,積極探索我們所在的自然界,用心感悟,其實陰陽也非常實在,是真實的。
  • ...曆法 申遺 生克制化 陰陽五行學說 巴東 奇門遁甲八卦 二十八...
    風水學內容首次獲「保護」  土家族民間曆法名列省級非遺  東方網6月24日消息:不久前,我省公布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在70餘項公布的非遺名錄中,民俗「巴東土家族民間曆法」榜上有名,這一包含有「風水學」、「奇門遁甲八卦」及「陰陽五行學說」等內容的項目申遺成功,引起人們關注。
  • 陰陽五行究竟是不是科學?
    不過,即便我們接受這種說法(我自己是接受的),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陰陽五行學說不符合邏輯和實證的要求。很明顯,陰陽五行提供了一個理論-邏輯系統(孫教授指出了這一點),至少可以解釋部分自然現象。在這一點上,陰陽五行學說和拒絕數學化的古希臘科學區別不大。
  • 易以道陰陽——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其實這些都是影視作品中對陰陽的片面理解,用陰陽先生的形象固化了我們對陰陽的印象,讓我們不自覺地將陰陽與封建迷信聯繫了起來。去掉這些玄而又玄的江湖論述和學術雜音,真正的陰陽是一個既抽象又簡單的哲學概念,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