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走出「科幻元年」,韓國電影也第一次指向「星辰大海」

2021-01-13 電影梗博士

《流浪地球》上映的2019年,被稱為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影片超高的票房收益,讓業內和觀眾都對中國科幻片的前景充滿期待。沒想到同年上映的《上海堡壘》,卻給觀眾當頭棒喝,至少讓我們看清楚一點,中國科幻電影要想趕超好萊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上海堡壘》

儘管如此,未來幾年仍將有不少國產科幻片問世,有些影片還十分令人期待,比如陳思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郭帆的《流浪地球2》、古天樂的《明日戰記》等,此外還有《三體》《拓星者》《重回地球》《深空》等。

《拓星者》

科幻片是一個很特別的電影類型,它的特別之處在於,並不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可以拍攝,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涉及到製片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舉個例子,香港電影曾有過極度輝煌的時期,但我們會發現,港片導演極少涉獵科幻片,一些比較罕見的香港科幻電影如《星際鈍胎》(鍾楚紅主演)、《衛斯理藍血人》(劉德華、關之琳主演)等,也未取得預期的成功。

《星際鈍胎》

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地區地方太小,無論經濟多發達,電影業多繁榮,但要拍一部科幻片,尤其是涉及外太空的科幻片,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虛假感,讓人完全不可信。

有著同樣困境的還有韓國電影。在亞洲範圍內,韓國電影是一個極為強勢的存在,他們的犯罪片聞名遐邇,幾乎每一年都有精品問世,其他類型如動作片、黑幫片、古裝片、愛情片,甚至戰爭片、災難片,都時有佳作出現,但唯獨沒拍過像樣的科幻片。2013年由奉俊昊執導的《雪國列車》,更像是一部冒險片或動作電影,而且故事的背景也不是發生在韓國,那更像是一部歐洲電影。

《雪國列車》

不過事情正在起變化,今年將有一部韓國科幻片將上映,而且還是一部外太空科幻片,片名叫《勝利號》,本片是首部韓國外太空科幻片。故事發生在21世紀末,講述一艘韓國製造的宇宙飛船「勝利號」在外太空的冒險故事。

《勝利號》的男女主角分別是宋仲基和金泰梨。宋仲基此前主演過《太陽的後裔》《狼少年》等經典影視劇,加上曾和宋慧喬有過一段為時兩年的婚姻,所以內地觀眾對其應該並不陌生。2019年7月,宋仲基和宋慧喬離婚之後,很少有作品問世,《勝利號》是他今年的重頭戲,他在影片中將飾演一位刺頭兒飛行員。這個人設跟很多好萊塢電影基本雷同,習慣闖禍的人,往往也是最後拯救世界的人。

女主角金泰梨是位90後,曾主演過《陽光先生》《小姐》等韓國高分影視劇,尤其是在樸贊鬱導演的懸疑驚悚片《小姐》中,金泰梨與金敏喜的互動場面,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除這部《勝利號》外,韓國今年還將推出另一部科幻大片,片名就叫《外星人》,講述「外星人在韓國生活的故事」,聽上去有點像美國的《黑衣人》和中國的《瘋狂的外星人》。巧合的是,金泰梨也是《外星人》的主演之一,據悉,該片和《與神同行》一樣,將先後推出兩部影片。目前的消息來看,《外星人1》和《外星人2》都將在今年上映,但不能排除跳票的可能。

《勝利號》上的機器人

對於韓國電影也指向「星辰大海」,小夥伴們怎麼看呢?韓國科幻片和中國科幻電影,未來你們更看好誰呢?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撰文:小俠林旋風(電影梗博士編輯部),請勿隨意轉載。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各種讚譽之中,認為《流浪地球》開創了電影「科幻元年」的呼聲最高,也最抓人。但也是這個噱頭十足的叫法,令不少觀眾對電影心生質疑;話題人物吳京的加入,也讓電影引發了「戰狼3」等諸多爭論。自然,《流浪地球》遠遠算不上一部完美的電影,但「科幻元年」的說法卻也並非毫無憑據。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這一發端於科幻小說,經由科幻電影作品與遊戲視效的具象化呈現,以Cybernetics(控制論)與Punk(朋克)組合而成的拼貼詞彙,其「高科技,低生活」(low-life and high tech)的核心意義指向藉由不斷放大的公共討論中被進一步強調。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科幻電影元年還未到來?
    2015年,包括《三體》在內的多部科幻電影上馬,很多業內人士預測,2016年將會是「科幻電影元年」。然而,截止目前,2016年還剩最後一個月時,還未有科幻電影上映的苗頭,甚至很多立項的影片都失去了消息,進展無從可知。2017年,中美電影配額制度的修訂將要到來,當年有媒體提出的用國產科幻電影來對抗「好萊虎」的豪言壯語也註定無疾而終。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
  • 《上海堡壘》關不上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畢竟電影的特效主要由三家韓國特效公司承包,放在中國電影裡不算差,但自然無法和好萊塢 A 級大片相提並論。而《上海堡壘》如潮的差評,和電影本身之外的因素也有很大關係。網上這種不滿情緒的表達都有一個前提,則是《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網友惡搞圖. 圖片來自:知乎@Fnday其實中國科幻電影和中國動畫類似,所謂的「國漫崛起」和「科幻電影元年」,都是一個偽命題,這種說法的流行實際上掩蓋了更本質的問題。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東亞啟示錄
    《流浪地球》成為了春節檔的黑馬,已經被成功冠上了首部中國科幻巨製的頭銜,同時影片的完成度和質量也引發大量觀眾的討論和行業內的熱議。值得肯定的是這部影片在視覺化方面營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觀化,但是如果從敘事性來說的話支撐性顯然不足,並且由於影片刪減的一些原因導致其中的人物刻畫過於扁平化。
  • 《流浪地球》沒法複製,但科幻電影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回到現實,《流浪地球》的成功不僅證明了當下中國電影工業體系的逐漸成熟,也讓科幻這一類型片突破了小眾圈層。但科幻電影在中國的發展仍道阻且長,技術資金錯位、工業化製作經驗欠缺,資金周期長等問題都是仍橫在創作者們面前的大山,如何攻克這些難題?如何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化?如何與中國觀眾建立情感聯繫?
  • 《流浪地球》:只能算作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的電影
    本文作者:十月昨晚去看了這部被許多中國明星以及美國某明星推薦的,號稱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巨作電影《流浪地球》,據媒體報導,這部電影春節5日內斬獲15億元票房。再加上劇本是改編自於2015年獲得法國雨果文學獎劉慈欣的著作。這足以讓人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去看看。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讓人激動不已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
    1903年,萊特兄弟進行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動力飛行器的飛行,在半個多世紀之後人類便實現了偉大的登月工程。儘管在登月工程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在航天事業上就再也沒有重大突破,但是人類對茫茫宇宙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過。2019年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就為我們展現了地球人對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讓人激動不已的前景。
  • 為什麼我們需要科幻電影?
    而在拍sir看來,比起其它類型的成功,國產科幻電影的成功更具有意義,也更值得關注。在此之前,國產科幻電影的發展始終呈現一片荒漠之態,而《流浪地球》的成功足以向外界證明中國電影人的想像力並不比美國人差,中國人的邏輯也能駕馭好科幻電影這一類型。
  • 「科幻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說到科幻電影,就不得不提那部,號稱「開啟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了。故事中:為了逃脫即將被太陽吞滅的危險,人類帶著地球踏上旅程。這個腦洞還真的是格外的大。不過想來也是,我覺得科幻電影向來拼的就是腦洞,看的主要就是震撼,要不然怎麼叫科幻電影呢,就像《復仇者》、《海王》等許多大片主打的不都是震撼嗎?說到這裡,忘了問你:你喜歡科幻電影嗎?知道科幻電影、特效等詞用英語怎麼說嗎?一起來看看吧!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祝地球好運,祝中國科幻好運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的裡程碑,從此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元年啟程...」 等等的華麗詞彙,在此大聰就不多複述了。毫無疑問,今年開年春節檔熱度持續升溫的《流浪地球》,包裹著國人太多的期望。但無論如何解構,大聰依然認為《流浪地球》是今年,乃至中國電影發展以來,國產電影工業水準的又一個新臺階,即使這部電影能看出偶爾的彎路和試錯,但我依然希望影片大賣,這樣可以讓中國科幻有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
  • 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人形象,是從哪裡來的靈感?
    說到科幻電影,自然少不了好萊塢的一些特效至上的科幻片。而關於外星人的電影,向來是拍攝科幻片的主要題材和靈感來源,那麼大家知道拍攝科幻片中外星人的形象是從哪裡找來的靈感嗎?首先要說的是西方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形象。
  • 為什麼美國科幻電影能享譽全球,而中國一部都沒有?
    談到科幻電影的問題,全球似乎都統一口徑:美國科幻電影最牛。科幻電影素來被稱為「吸金王」。同一英雄人物會被拍出N個系列,反覆撈錢。但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又讓大家覺得還不錯,至少比中國強。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國科幻電影家喻戶曉,而中國科幻電影還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呢?是資金問題嗎?不是。相信我,中國絕對不差錢!
  • 深度| 流浪地球來自「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四天王都從這裡起步
    但在劉慈欣眼裡,中國科幻元年的開啟甚至更早。「中國的科幻元年應開啟於清末民初,以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為標誌。」劉慈欣對紅星新聞說。「把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的元年,我認為過於樂觀。」曾經驚豔了整個科幻文學界,卻神秘消失的科幻作者王亞南告訴紅星新聞:「《流浪地球》電影的爆紅,可以看作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個裡程碑,但它成功後,未來中國科幻文化的後勁目前還看不到,未來還有一些障礙,國內科幻產業還需要更多專業支撐。」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自2月5日於春節檔上映以來,《流浪地球》以開創中國科幻元年之勢一路高歌猛進。17日晚間,《流浪地球》官方微博宣布,截至北京時間2月16日19點,影片在北美上映11天已攬獲382萬美元票房,刷新近五年來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
  • 2019年電影排行榜,十大科幻/動作/動畫/喜劇/恐怖/愛情電影
    2019年度電影榜單,六大類電影(科幻、動作、動畫、喜劇、恐怖/驚悚、愛情)共60部影片。其中美國電影32部,超過半數;韓國電影8部;中國大陸、日本電影各有6部,西班牙電影2部;法國、匈牙利、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加拿大、印度各有1部電影上榜。
  • 本片上映後,電影世界開啟了科幻元年——《2001太空漫遊》
    2019年開年的一部國產片大作《流浪地球》讓科幻片這個類型電影重新出現在了我們國人的視線。在很多國人看來,科幻題材電影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領域。而唯一能達到的就僅僅是兒童劇作了。這是可以理解的事,大家對科幻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歐美電影,亞洲電影的這個領域發揮多,另一方面,亞洲市場對這一題材的關注程度有多高,歐美對武俠電影的態度一樣另一方面,亞洲電影市場對這一題材的積累不足相對於歐美的科幻電影,在這一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幾十年前就走在了前面亞洲和國內的sf市場處於摸索階段大家都流利的科幻經典黑客帝國系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