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基礎教育應學習晉城的優點

2021-01-08 人文潞澤

經許可,本文轉自網友。近來看到一網友的去年寫的對長治教育的看法。雖然有些觀點不能贊同,但也寫出了長治部分學校的現狀,說出了不少家長的看法以及部分師生的想法。對於因材施教,因校施教,從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者,也算拋磚引玉,進策獻言了了吧。

長治基礎教育應該學習晉城(2019年寫的)

背景:近幾年,晉城高考連年豐收,2016年,晉城考入清北25人。2017年,晉城考入清北30人。2018年不含專項計劃,晉城升入清北的人數為33人,其中晉城一中19人(不含北大醫學部和小語種專業),高平一中6人,陽城一中7人。2018年不含專項計劃,長治僅為15人?11人?晉城總人口230萬,長治340萬。過去四年,晉城一中共有74人考入清華北大。平均每年高考有350人考入985高校,一本達線率在85%。而長治一二中太行一年考入985高校的總人數不足300人。總之,長治二中太行中學與縣級中學高平一中陽城一中一個層次。近一年來,晉城一中被多個名校授予「**大學優質生源中學」。

成因分析:

一、長治地區自古就沒有崇尚讀書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長治的文化底蘊就不如周邊的臨汾、運城、晉城、晉中。看看歷史上周邊幾個地方出了多少名人,而長治沒有。就在今天,周邊地區在全國都有叫得上名字的文化名人,長治有嗎,沒有。在晉中的太谷平遙一帶的農村,最好的建築是學校,民房是清一色的青磚平房。在長治的廣大農村,最好的建築不是學校而是民房。這反映出老百姓不是那麼很重視教育,在教育上的投入很欠缺。我說的是整體!

二、政府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不足。十多年前,不說晉城市區,單說晉城各個縣區的幼兒園、小學、還有初中的校園硬體建設絕對是全面超越長治的。現在,長治的好些學校都是三四座小樓圍成一個小校園,再在旁邊建個很不標準的操場,就成為了一個學校。實驗小學,三中,九中,七中、八中、十中、十二中,就是一中二中也沒大到哪裡去。10年前新建的長治五中佔地150畝(和晉城一中相當),有了標準的操場。這反映了當時政府僅僅是在勉強辦學校。

晉城為了有自己的一所大學,十多年前就和山西師範大學商談合作建一所分校,晉城出錢出地自己建設,山西師範大學不用出一分錢就可以有一所分校。後來,臨汾市政府「從中作梗」,這事沒辦成。2013年晉城建成一所先期佔地1000畝(規劃2000畝)的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而臨汾市政府一拖再拖終於在這兩年通過土地置換給山西師範大學免費建一所2000餘畝地的新校園。長治過去或現在有魄力建一所本科大學嗎?當然,長治這些年也加大了教育投入,但是對教育投入所產生的效益不是一兩年能顯現的。

三、南五縣比北邊12各縣整體要富足。應該也是原因吧!

晉城一中與長治名校對比

一、現在初中升高中有兩種錄取方式,一種是統招生,一種是指標生。

晉城一中的統招生面向全市招200人,這幾年晉城一中在晉城絕對是老大,頂尖學生都報一中,尤其城區澤州沁水陵川的學生。而長治市區的一中二中和太行三個學校去爭全市的優質生源,再加上各縣區中學對好學生的截流,分到這三個學校的頂尖學生數量難成規模。所以每年晉城一中的統招分都比長治一二中太行中學高。2019年晉城一中統招生663,長治二中太行中學659分,長治一中648分,似乎也不差多少!

再談指標生。晉城一中指標生面向城區和澤州縣,城區和澤州總人口100萬,每個初中學校最優質的學生都報的是晉城一中,所以晉城一中招收的指標生都是600分以上的。在晉城一中,差生不差!長治一二中太行中學指標面向整個潞州區,潞州區總人口80萬,三個學校再加上長治五中六中去爭這些指標生,質量怎麼樣可想而知。最終,600分以下的學生一大堆。現在的長治二中和太行中學也就是與高平一中、陽城一中一個水平。

二、2018年晉城一中考上清北的學生不是出自同一個班級,他們分布在不同的班級裡,文理科都有。

2018年晉城招收了1000名高一學生,重點班12個,沒有最重點的,這12個班就形成大的競爭群體,一個年級就培養了12個優秀教師團隊。即使是普通班的學生也不是太差,老師帶的也有心勁兒。

而長治一中和二中太行包括五六中分了4個層次的班級。尤其後邊兩個層次的班級的老師有心勁嗎?在長治高中教育界,能聽到的響噹噹的名字也只有許軍則一個名師。一個名師當兩個甚至三個班的班主任,這很不正常,也很危險。這反映出長治的名校不注重培養年輕教師,重點班只有可憐的幾個,怎麼去培養年輕老師?

在我們一中二中,很多年輕老師不帶上好多年的高一高二的普通班,一般不會讓你帶重點班或者高三的課。晉城一中沒有這樣去做,鼓勵年輕人挑重擔。大約10年前,長治某中學招聘了一名長治學院的畢業生,學校到現在也沒讓人家帶過自己的專業課,十年來一直帶的是某個副課。長治一二中的做法,看似在培養新人,其實是在打擊年輕人的積極性,不利於年輕人的成長,不利於競爭。挑重擔才是培養人,但挑重擔不是多帶個班多帶幾節課!每年升高中的錄取工作基本是嚴格按照分數

來辦的,這一點做得很好。但是,每年高一第一次考試後,就開始出現借讀生。薄弱高中的學生就開始去好高中借讀,這樣會造成一中二中的班容量增大,管理難度加大,稀釋了教師資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最為頭疼的是,這些借讀的學生中的一部分人行為習慣不好,抽菸的喝酒的大有人在,很容易影響到好學生,影響到學校的校風學風。當過老師的都知道,成績差的學生很容易影響好學生,但好學生很難把差學生影響好。最終的結果就是,這些借讀的學生去了一二中,也沒有學好。

中考成績基本決定三年後的高考,中考分數450分在十六中讀高中三年後的高考考不上本科,其實借讀去了一中三年後你還是考不上本科,中考520分的學生在十六中有可能能考上本科但去一中借讀你考上本科的可能性極低,因為你在十六中會被老師當寶一樣對待。 高考指標的劃分長治這兩年加大了對高中學校的目標考核,前兩年不僅給一二中分了考核指標,也給一些薄弱學校分了幾個指標。

試想,長治一二中有一小部分中考成績在600分以上的學生連二本都考不上,你讓中考成績絕大部分在550分以下的學生去考大文大理,實現的難度很大。這些薄弱學校就是真的完成了屈指而數的幾個指標,我們好意思做宣傳某某學校考了10個大文大理的本科嗎?最理想的方案如下:比如今年長治要完成3600個第一批的高考任務,看看三年前長治一中招收的全市前3600名的中考生有多少,這就是今年長治一中要完成的指標。

指標也要分到縣區中學,比如長子一中三年前招收全市前3600名的中考生有100人,今年的第一批本科的高考任務就是100名。劃了985,劃一本,劃二本,劃了二本劃藝體。既要給市直學校,也要給縣區學校分指標。

基 礎 教 育

如果說高考是檢驗基礎教育的成敗的標準,那麼小學和初中就是基礎教育的根基,根基打不好何談高考。

如果說誰造成了現在長治高考的結果,我們只能說多少年前的小升初、幼升初已經埋下伏筆。

一、幼升小亂套。去年(指2018年),長治實驗小學,東街小學等小學招收名額大概360人,但是,這些學校招了600人,市區中心的小學都嚴重超編。

很多不是片區的學生甚至一些縣區的孩子也往市中心的小學擠。這些孩子是怎麼進來的,就不是這裡討論的問題了,街坊傳言也不是空穴來風。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班容量超過60人,一個年級11、12個班,一個小學的規模遠遠超過一所高中的規模,學校管理難度加大,班級管理難度加大,難度加大的後果,就是老師只能照顧到一小部分學生,相當一部分學生被荒廢。

更要命的是教師人數嚴重不足,於是,一些常年不帶課的老師應拉上陣地代課,實在不行就緊急招聘臨時教師,教師是新教師,教學經驗不足,還是臨時工,說走就走,說不用就不用,頻繁更換教師,試想,這樣的教學質量能好嗎?優質小學學校沒有做到優質教育!這樣的教育只是成就了一小部分優秀學生,大部分孩子沒有享受優質教育,只是進了「優質」學校。

二、初中招生。我們的上黨古城就是在2014年小升初時相對規範點,之後每年擇校之風愈演愈烈。

結果造成薄弱學校招不到優質生源,甚至無生可招。某區一中500個名額突然招收了1000個,老師夠嗎,是不是得招收新教師,老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是不是顯著增強?這1000個學生,他是不是只能照顧前邊一小部分好學生?晉城在小升初,基本沒有擇校的問題。晉城市區的每個初中的初一分配300個名額,絕對不會招收400人!

晉城市區大部分初中的初一招收人數在200到300人,招收400多人的學校只有一兩所,超過500人的學校就沒有。教師工作量小了工作強度小了,有了精力專注於一兩個班的教學,學生整體成績就會提高。我們光看見某區一中中考的榮耀,就不應該說說他當初招生享受了怎樣的「招生特權」,壟斷了他所在地區多少的優質生源,現在他又在吹自己的中高考輝煌,難道中高考沒考好的孩子就不是他們的「成績」嗎?

現在這種現象,在各個縣城也大量存在,大班額,超規制。教育家李鎮西的話:「就算嚴格按片區招生,由於家庭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投入的顯著差異,市中心的學校與城鄉結合部(鄉鎮)的學校,其生源也不會相同,這是自然形成的差別。」

所以,即使嚴格劃片,市中心學校的教學成績比城郊結合部的學校也要好很多。加上無序招生,導致薄弱學校更加薄弱。城區一中每年考得很好,說取得的成績與學校「教育改革」「內涵發展」「素質教育」分不開,絲毫不談每年極不光彩的「招生策略」。

2019年下半年,市區某個名校初中的校長,在某個會議上說,我們的生源如何如何不好,取得的成績是全體教職員工努力的結果。你的講話讓與會的其他同行更加自慚形穢,你生源質量不好,我們該用什麼詞形容我們的生源啊。

三、聯盟校,一個只有高中的長治一中帶活了一個只有初中的三中,現實是一中的老師去三中帶課的成績比不過三中老師帶的成績。

有人嬉笑說:一中三中聯盟,瘦了一中,肥了三中。(2020年我再加上一句:2014年一中和三中就已經組成聯盟校了,為何時隔六年的2020年又再次組成聯盟校,是怕長治百姓不知道二者是夫婦關係重新聲明一下我們是夫婦,還是這幾年關係破裂了又再次復婚?

每天花著心思整個名堂,為哪般?三中的孩子去一中校園讀書,就變成一中的人了?)一個實驗中學帶活了一個郊區一中,不僅帶活了郊區一中的初中,一個原來辦過高中後來不辦高中的實驗中學還神奇般地帶活了郊區一中的高中。

我在想,如果全市所有的初中都變成了實驗教育集團或城區一中教育集團,是不是每個初中都可以變成一個個嶄新的郊區一中。到那時,我們上黨的教育不僅超越晉城,還會超越太原。現實會成為這樣嗎?

事實上,實驗中學北校區也成為另一個強大的吸鐵石,把周圍的學校甚至長鋼王莊漳電以及漳村中學再甚至縣區的優質生源吸附過來了。

在成就一個實驗北校區的時候,必然要將一些學校變得更薄弱,讓這些學校的老師喪失信心和動力,這樣的學校,不僅教學成績難以提高,學校對教師的管理也比較費勁,因為沒有教學成就的內驅力。不嚴格劃片,造成兩個直接後果:

一是薄弱學校老師動力不足,

二是造成城區一中一類的學校只能照顧到優質學生。最終受損得是長治教育的整體質量。不嚴格劃片,組聯盟校,也僅僅使長治本身並不多的優質學生重新組合而已,並沒有真正使長治的小學和初中的教學質量提高。

我們上黨古城的中考平均分數比晉城低了20多分,這20多分僅僅靠城區一中、實驗中學兩個學校是拯救不了長治的初中教育的。高中的優質生源適合集中,集中到一個學校;但初中的學生應該劃片,調動每個學校的老師積極性。唯有成就感的獲得,才能真正調動老師的積極性。

其實在廣大薄弱學校還是有一批有能力的老師,這些學校的有能力的老師的總數量遠遠超過城區一中、實驗中學的有能力的老師的數量,可是他們苦於沒有優質學生,很難做出響噹噹的成績來。教育局應該做點實驗,今年嚴格劃片,三年之後把中考的優質學生的數量以及學生整體成績與上一年中考做個比較,看看哪種效果好,或者與晉城的中考做個對比。

2014年長治市區基本上嚴格劃片,三年之後的2017年中考成績,每個初中學校的成績都全線飄紅,尤其每個學校的指標分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這樣有利於調動各個初中學校的積極性,也有利於提高高中學校的生源質量。

100個優質學生放在重點學校,只有30個會受到重視;如果這100個學生分別放到10個學校,每個學生都會受到重視。真正從事過教學的人都知道,是好學生成就好老師。不相信這句話的話,我們可以讓長治一中的頂尖教師去帶帶十六中的學生,他還會成為名師嗎,還能帶出一大批本科嗎?

我想,長治一中的老師會吐血。為什麼現在長治一中高考很少出來頂尖高分了,因為沒有最優質最頂尖的學生了!

三、現在一些學校明天就要開學了,還有的科目沒有老師任教。有的老師請假幾天,或者請產假,把課全壓在別的老師身上。我在想,長治一中、二中會存在這些問題嗎?

四、我們現在的師範學校招生質量每況愈下,有的時候招生真的沒有原則,只要是人就招。有部分師範學生,在初中學的一塌糊塗甚至在小學也學的是一塌糊塗,這些人將來還怎麼去教別的孩子。

建議:1、全面向晉城教育學習,學習不是派幾個領導過去考察,也不是一陣風的派一批老師去參觀上一天。而是從小學和初中的招生政策,如何培養老師等方面學習。看看晉城一中的上課模式以及全天的教學安排、管理。考察晉城的小學、初中、高中師生配置比例。去調查調查,晉城初高中的不同科目老師帶幾節課、幾個班,什麼是滿工作量。每個科目設置幾節課,幾個自習。

2、重視小升初考試,對比各個小學的教學情況。

3、每年九月份,要對比每個初中學校的生源質量,統計成績形成考核各初中學校的依據。統計各初中學校的學生家長職業、學歷,形成一個大資料庫,分析家庭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4、嚴格劃片吧,有阻力嗎?有!阻力來自哪裡?!來自普通老百姓嗎?不是。無序的招生,毀了一大批學生,只成就了一小部分學生!不嚴格劃片,還傷害了片區內學生的利益。

5、嚴禁市區包括各縣區的初中學校每年招生人數超過500人。每年幼升小和小升初指標分配計劃形同虛設。嚴格限制大班額,超規制!

6、遷建二中,建一所硬體設施完善的高標準的長治二中。遷建長治九中,把空地留給實驗小學。感覺這兩所學校不願意離開風水寶地啊,因為實力不行啊!臨汾一中不是遷到河西新區了,因為實力強啊!7、合理劃分高考考核指標。

8、長治一二中太行,不要再分最重點的班了,每個學校統招的240個學生平均分成6個班,所有的孩子都應該當寶一樣培養,不要埋怨你們的生源了。高中錄取時的統招生三年之後怎麼也得讓這些孩子讓個「985」高校(或者達到2020年的600分)。能達到統招分的很多孩子實力都可以的。

9、引導學校、學生儘量不要學藝術類。長治高中學藝術類的學生一年所創造的產值在6000萬到1億吧!

10、重視初中畢業證的發放,現在是只要有學籍三年畢業就有畢業證。中考分數只有一百多分二百多分,怎麼能談畢業呢!甚至有些學生在小學學的一塌糊塗,小學一年級的題都不會,最後9年之後能初中畢業?!必須卡住,這也是提高中考均分的辦法。

11、能不能中考分數出來後報志願,把每個分數段的人數也一同公布一下。晉城是這麼做的,能不能學一學!

12、趕緊給那些缺老師的學校招聘老師吧!

13、生源質量決定了一所學校的發展和榮譽,也影響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教育局在評優評模或者組織去外邊學習,真的很少考慮薄弱學校。

長治一中二中十年前每個老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現在估計已經換第二臺筆記本了。十年後的今天,一些學校的老師依然共享一臺破電腦辦公。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好的,總有人學習好,考好大學,總有人學習較差,上職業學校,三百六十五行,什麼活都得有人幹,所以素質教育的真諦是因材施教,是學習的料就好好培養文化課和創新能力,學習不好不要強求可以培養其他能力。

但不管如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遵守法律和社會道德是每個學校都應該做的。可是我們的教育局最終還是以成績排名,沒有按照國家精神辦事啊!善待所有的老師吧,好學校有好學校的使命,教學質量不好的學校有他的社會任務。一些學校就是培養學生考大學,一些學校就是培養學生上職校。

2020年的一些想法

今年高中成績已經出來了,我們的高考有很多進步。有人說,今年長治高考的進步,得益於2014年小升初的嚴格劃片。今年高考,由於清北的 「強基計劃」,晉城一中上清華北大的人數大幅減少,晉城一中可能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是,我們高考理科650分以上的人數,600分以上的人數,還有文科,我們三個最優質的的高中依然幹不過一個晉城一中。長治比晉城多100萬人口,長治高考達600分只有560人左右,晉城890人左右。一個晉城一中達600分的人數就達到524人。按照長治人口佔山西省人口的比例算,長治上600分的人數應該在800多人。按照晉城的教育水平,長治上600分的人數應該在1400人。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晉城一中清北人數減少,就認為我們超過了晉城。長治一中二中太行中學三個學校每年統招人數一共720人,這720人的高考怎麼著也得有600人能考到600分,可是現是只考了不到390人。

再想,每年中考全市前1000名的孩子都是很優秀的孩子,這些孩子只要好好培養,按照今年的高考難度,大部分都能上了600分,可是長治上600分只有大約560人。2020年中考,雖然600分以上長治有123人,晉城只有75人。

但是540分以上的學生,長治3229人,晉城3018人,我們的差距一下子就出來了,因為我們長治考生多的12000人。今年中考均分相差多少,不知道。三年後的高考會是什麼結局?所以我們不僅在高中教育落後,在小學初中教育也落後,是系統的落後。

可能這種落後,是由於地區富裕程度決定的。有著50萬人口的高平和40萬人口的陽城的高考都不輸長治一二中太行,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研究研究晉城嗎?要知道它們是縣城(縣級市),我們是地級市。

作為教育局,應該大大方方,把高考的實際情況,985達線人數,雙一流達線人數,一本達線人數,二本B類達線人數,以及達線率。

還有均分在全省的排名,每個學校的複習生的情況。進步的情況和不如人的地方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公眾。你說你進步了,大家不知道啊。今年晉城一中清北人數減少了,帶上北大醫學部一共才14人,很多人責怪晉城一中吸乾了縣區的優質生源卻考砸了,於是晉城一中把今年的高一學生的分數段情況、學生生源地情況全部公布於眾,讓社會明明白白。

所以,長治一二中太行也應該,把你當年的招生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大眾,也未必不可。在長治,每年中高考成績出來後,全是「我校的中考高考成績在同類學校是第一」的宣傳語。大眾不知道什麼是「同類學校「啊。藏著掖著不好,光挑好的說也不對。

師生的困擾:

一、教師升職稱的問題:長治市區一些中學,十多年前,教師升為高級職稱的平均年齡大約40歲,到現在很多老師50歲都升不到高級。原因是什麼?是老教師不退嗎?

不是。是因為2000年之後,學校每年都在招聘新教師,教師人數在不斷增加,一個學校高級職稱的名額是有限的,所以很多老師升不上去,不僅高級職稱升不上去,中教二級升中教一級也得10年以上的教齡。解決的辦法,就是增加職稱名額或教師到一定年齡就可以上職稱了。

現在公務員不是達到一定工齡就可以享受一定的待遇了嗎?職稱升不上去,真的很打擊年輕教師的積極性,要知道在很多學校年輕教師是骨幹力量。職稱升上去了,能力和付出就提升了嗎?

不是的。我們現在的職稱的評定,基本靠熬時間熬教齡才能評上的。真正教出成績的教師要不就是管理嚴格要不教學風格獨特要不辛勤付出,這些往往與職稱無關。

二、縣管校聘「縣管校聘」你想解聘誰?是老教師嗎?

在薄弱學校新教師一進學校就委任帶班主任帶很多班的課,學生很難管也教不出什麼成績,沒有任何成就感,到50歲以後,就不想帶很多的課了。

其實,人一過50歲,身體的毛病就出來了,少帶點課也未嘗不可。沒必要為難老教師,政府得考慮老教師的這個特殊群體,讓他們搞搞教研搞搞後勤未嘗不可。

老教師課少了,新教師承擔的課就多了,這也不合理,所以該補充新人補充新人。現在在學校存在著這樣的現象,老教師代課很少也不當班主任一年最多的人可以領到12萬,大部分都在10萬左右。而工作7年的年輕教師,帶的課又多,又當的班主任,一年才掙6萬多一點點。其實,調動老師積極性最好的辦法獎勵年輕人,老教師幹活少,掙上10萬,年輕人多幹活也能掙10萬,誰心裡都平衡。你去晉北的懷仁一中問問老師們十年前,他們掙多少錢?懷仁一中的老師,可以不上課,年基本工資大約5萬多,想要掙10萬往上,你就得幹活。

現在的年輕教師,升職稱遙遙無期,被動的努力工作著。縣管校聘實施之後,一些學校比的不是教師的成績,而是比積分,比演講,教師互評打分,這就很容易出現誰的人緣好誰的分高。領導是省心了,你的分又不是我領導給你打的,是大夥給你打的分,你找大夥評理吧。即使比成績,再怎麼比,還是有最後一名的,最後一名你就「交流」人家?你把落聘的老師分到落後的學校?這做法對嗎?其實想要均衡教育,就是一個區域內的老師打亂,根據情況把老師平均分到每個學校,學生嚴格按片入校。

三、在職教師補課現象在那裡都存在,長治禁了,山西其他地市不禁止,你說對誰不利。

考高分,要不腦子很好,一聽就懂就會,要不就是靠勤奮,在課堂上沒聽明白,課下問問老師問問同學,甚至在外邊多上一節課,效果總是有的。一遍沒聽懂,再聽一遍,總是會懂得。補課僅僅對愛學習的孩子有用,對厭學的孩子沒什麼用。

這就是,有些家長在外邊報了一些班,孩子成績沒提升的原因。試想,在學校上了五天課都沒學或者沒有學會,在外邊上兩個小時能學會嗎?我也相信,基本上沒有老師課上不講,課下講的情況。

比如一個老師課上、課上講的題不一樣,但是題型是相同的知識點是相同的,你說我課上課下講的不一樣?你說我課上不講下課講?但是外行或者學生就覺得老師這個題在課堂上沒講啊!全山西的學生都不補課,才是最理想的!

四、課改,喊了快20年了,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因為出成績得實幹了,無論是晉城的初中高中,還是晉中、晉北的懷仁一中忻州一中,那個成績和課改有關係?那個成績不是熬出來的?

素質教育不是不對,只是中國人太多,競爭太大了,只要高考是拿文化課成績說話,素質教育就很難推行下去。什麼是課改?課改就是因材施教,但是課程內容多,在五六十人的班級授課,大部分教師的專長只是教授科學文化課,以成績考核老師和學校,怎麼能因材施教?都不課改,你去課改,今年南京一中高考失利就是案例。

當教育行政部門不以成績考核學校,家長看淡孩子的學習,班級人數大幅減少,老師教的是一群有著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我們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推行下去。所以現在的課改就是做樣子,但誰也不提反對意見。

五、這十來年,有兩三件事稍微有點挫傷教師積極性的,尤其是挫傷一二中的老師。大約2012年,由於國家政策,高考沒有什麼獎勵了,考好考壞沒多大區別,甚至過年豐厚的福利也沒有了。

2014年長治初中升高中,嚴格按照分數招錄學生,長治一中二中沒有了擇校生交納的高額擇校費,沒有錢調動老師積極性了!當然,這兩年,長治專門撥款用於高考的獎勵,有所改善了。還有這兩年嚴查補課,真的動了一部分老師的利益。扛著培養國家人才的責任,掙著幾萬的工資,看著遙遙無期的職稱晉升,仰望長治飆升的房價,如果老師的家底不夠殷實,你說他的工資夠買房子嗎,夠培養自己的孩子嗎。現在在長治市區培養一個孩子的費用(不帶吃喝穿戴)每年大約在5萬元。九十年代前,單身老師給你一間房子,結了婚的兩口子給你分兩間平房,大家都一樣,沒有什麼差距啊,不用比啊。現在,就出現了一些名校的老師,被私立學校挖走的現象。這大概就是主要原因吧。當然這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事件,也不必過分關注。

我覺得一個社會,只有四種人需要高工資,就是軍人醫生科技人才老師!現在老師是高工資嗎?

六、長治的一部分有錢家長對名師也是趨之若鶩。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同為同學不同學校的兩個老師在飯店吃飯,二人閒談時,旁邊一個吃飯的人過來他們說:「你們都是數學老師,哪個學校的老師?」兩人報完學校後,那個人馬上就給其中的老師遞過去一根煙,說給我家孩子補補課吧。另一個老師頓感失落啊。進了重點中學,你的地位身價陡然上升。

這兩位老師,因為進了不同的學校,形成了天然的差別。同樣一個人,在普通中學當教師,就是很普通的老師,去了名校,瞬間就是名師了!我想說什麼,一中的老師大部分和五中老師沒什麼區別,沒有優質生源你照樣不行,一中沒有了最優質的學生不是也很難培養出清華北大的學生嗎?!

其實,大多數老師都知道,真正能考到北大清華的學生的天分極好,真的不是老師培養出的。就一般的孩子,哪個老師教不了你家孩子。

屯留的一家私立學校高薪「挖」了幾個名師,於是家長就又一蜂窩的去了屯留了。長治的一部分有錢家長對名校真是趨之若鶩,上小學花錢上名校上初中花錢上名校,考不上名校高中花錢借讀上名校,如果可以花錢上清華大學也一定會花錢上清華大學。其實長治的名校也就那樣。

做教育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二中的老師的教學水平和大部分五中老師的教學水平沒什麼兩樣,我們的家長也是聽了個好聽的名字,我孩子在二中上學呢。這就像很多家長花錢也得去某某小學,其實某某小學的一二年級的很多老師是臨時老師。開了個二十中、潞州中學北校區,家長們就開始蜂擁地花錢去這些學校上學,其實,就初中小學那麼點知識,那個老師教不了你家孩子。去了潞州中學,1000個學生,還是有三四百學生學習也不咋的。

七、現在初中生,尤其潞州中學、實驗中學的很多學生真的太累了,很多孩子每天晚上熬到十一二點,他們睡眠嚴重不足!!!沒辦法,有考試就有競爭,除非腦子很好的孩子不需要熬夜,大部分優秀孩子還得靠勤奮。教育局怎樣才能讓這些孩子不熬夜呢?

題外話:生源比較重要。這些年市區處於上升期的學校就是北實驗的高中和九中的高中。北實驗高中是被實驗中學帶起來了。說說九中吧。

2014年中考嚴格按照分數錄取,不得錄取擇校生,一部分上不了一中二中太行的九中的初中生被錄取到九中高中(以前這部分相對優秀的孩子基本花點錢就去了一中二中太行了),此後每年九中高中都能錄取到不少中考600分左右的學生,所以九中的高考成績從2017年開始節節攀高。如果一二中太行五中六中現在又可以招收高價擇校生的話,我想九中還會節節攀高嗎?所以不招收擇校生的這一政策,真正得到好處的是九中。所以生源也確實很重要。現在九中大文大理達到二本B類線以上的學生大約一半人是在外邊借讀的,其實這部分借讀生不出去解讀,在九中也能在老師的培養下,考上二本也是可以的。九、衡水模式:衡水模式,就是重金打造老師,老師全天候在學校管理和教學。重金是多少,估計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多少。

在上黨大地,估計只有收高額學費的私立學校可以這樣幹了!為什麼私立學校可能會崛起?對於提高成績,任何學校任何老師都沒有什麼秘籍,無非就是時間熬到了,把從早上到晚上、從周一到周日的所有時間全部利用上,你不會我給你講,自然而然成績就能提升了。你交3—4萬的學費,當然要給你服務好,私立學校的老闆就可以讓老師全天候無縫隙的管理。如果你給公立學校一年交三萬的學費,學校把這些錢用於獎勵老師,估計公立學校的老師也會賣命地給你看好孩子!

當然,你不可能給公立學校交三萬。教師上課對全班同學是公平的,一個班五六十人,老師的精力是顧不過來的。所以,現在小學和初中的孩子想要取得好成績並且全面發展,大部分靠家長的引導、陪伴、投入。所以現在上名校,拼的不是名校的老師水平有多高,拼的是家庭的付出!不要去迷信私立學校的名字,什麼哈佛學校,什麼冠以名校的所謂名校。冠以「名校」,它的教育方法就比公立學校高超了?

用一句話就是,學習是時間夯出來的,如果家長不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那麼就得花錢給私立學校夯時間!所以,你就是花錢買服務了。公立學校幹什麼都會顧慮很多,學校在學校給孩子們補個課,還有人告到教育局了。

不在國家規定的教學時間裡補個課,還得考慮學生安全問題,出個問題,連累很多人。總結,想要全面提高基礎教育的成績:

一、嚴格劃片。

二、真正提高教師待遇。

三、廣泛搜集和聽取一線老師的建議。

我們教育局這幾年也為教師爭取了一些福利,也在盡力為長治教育事業的發展想辦法。但是我們依然無法觸及根本,根本就是用什麼去激勵老師用熱血去奉獻到教育事業中。答案就在衡水中學的教師收入上!還有很多想寫的,比如學生思想健康教育等等。有時間再寫吧!

相關焦點

  • 山西長治未來將有幾條鐵路?長治又有什麼特色值得被高鐵帶動
    前幾天有個粉絲問小編,未來長治的鐵路會有哪些規劃呢?關於這個問題,小編這幾天一直聚焦山西的長治!根據小編的的資料顯示經過長治的一共有3條鐵路,分別是太焦城際鐵路,邯長鐵路以及晉豫魯鐵路通道(中南鐵路),在這三條鐵路當中,小編就著重說一下這個太焦城際鐵路吧!這幾年,中國規劃建設高鐵一直成為中國的熱點!
  • 聚焦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教育部發布三個重要文件
    11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長治舉行第十場「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 時間:2019年11月29日 坐標:山西長治 事件:教育部「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1+1系列發布採訪活動第十場新聞發布會
  • 長治有4個站點,獲益最大!
    太焦高鐵全長358.761公裡,起自山西省太原市,途徑晉中市、長治市、晉城市等地,往南直達河南省焦作市,全線設13座車站(站點為太原南、新鳴李、晉中、太谷東、榆社西、武鄉西、襄垣東、長治東、長治縣、高平東、晉城東、博愛、焦作)。
  • 冷空氣發威山西大同降溫超10℃ 晉城等多地或迎初雪
    明天白天,中南部最高氣溫也會有3~5℃左右的下降,同時長治、晉城等地部分地區或將迎來今冬初雪,公眾出行請注意交通安全。今天新一股冷空氣影響山西。白天北部地區率先迎來降溫,監測顯示,今天14時山西北部氣溫與昨天同一時刻相比,降幅大多達到了10℃左右。像是大同14時只有-2.6℃,較昨天同一時刻下降將近10℃。
  • 長治防蚊金剛網生產廠家特殊優點
    長治防蚊金剛網生產廠家特殊優點   長治防蚊金剛網生產廠家特殊優點    金剛網和不鏽鋼紗窗,誰的效果更好?大部分家庭的窗戶上總少不了紗窗,尤其是對於蚊蟲多的夏季,有了紗窗可以安心不少。
  • 完善科學教育評價體系 助推農村基礎教育提質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聚焦「義務教育全覆蓋」「控輟保學」、全面提升農村基礎教育質量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湖南是基礎教育大省,但城鄉差距較大,農村基礎教育缺少有效「指揮棒」、內生發展動力不足,應進一步完善科學教育評價體系,有效提升農村基礎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 長治三所「黑馬」中學,長治的「頂尖」中學,被家長廣泛認可
    文/三分鐘聊教育(歡迎評論 轉載)教師應該善於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他們包括學習能力在內的多方面能力教育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家都對此很關注的一個話題,這在社會上都是常事長治是山西的一個市,教育志願比起經濟發達的城市來講是比較欠缺的,但是長治也有很優秀的「重點中學」,在長治有很高的知名度,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 基礎教育改革的八大走向
    那麼,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走向應該是什麼樣子?一是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我們過去強調效率第一,而教育公平的主要問題存在於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從促進教育公平的角度看,我們要下大力氣加大教育投入,要向老少邊窮島等地區傾斜,要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儘快幫助薄弱學校改變狀況。另外,我們還要考慮均衡與優質的關係。
  • 3分鐘·讀晉城 | 晉城一景區暫停接待遊客!
    3分鐘·讀晉城 | 晉城一景區暫停接待遊客!1月8日,晉城市核酸檢測基地PCR方艙實驗室經過省臨檢中心驗收可正式投入使用,該方艙實驗室為全省首家自動化高通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
  • 晉能控股最新動態:晉城公司新聞輿情工作座談會正當其時
    晉城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李垚強調。11月27日,晉城公司在西河煤礦召開陽城區域新聞輿情工作座談會,黨委副書記、經理耿增達,市公司黨工部負責人、新聞宣傳人員,部分縣區、煤礦、直屬公司新聞宣傳分管領導、黨工部部長、通訊組組長和通訊員代表參會。
  • 基礎教育需要好老師
    「我國當前基礎教育領域存在一些問題,包括中小學超綱超前、學生課外培訓負擔過重、評價唯分數導向等。」日前,在2020北京大學基礎教育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遊森拋出了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
  • 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的優點和注意事項
    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的優點和注意事項 ,「12vugqc」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王若愚:「港獨」思想泛濫,香港基礎教育難辭其咎
    教育局應檢討現時教科書的審批制度,該出版社亦應儘快就相關內容作出修訂。 那麼,這本教材到底有哪些內容「不但取材粗疏,內容亦存在偏頗」?此前,香港《文匯報》、HKG報對這本教材進行了大起底。筆者稍加概括,大概有這麼幾點: 一是唱衰「一國兩制」。
  • 空氣能熱源電鍋爐晉城供應商工作原理和優點
    空氣能熱源電鍋爐晉城供應商工作原理和優點 ,「hvm0vjw41nc」   空氣能熱源電鍋爐晉城供應商工作原理和優點    電鍋爐取樣冷卻器:因為電鍋爐處於壓力件下,如果直接進行爐水取樣大約的取樣水可能閃蒸成為熱汽從而導致不準確的取樣。
  • 目前僅長治有相關措施,最多差2分
    上海闢謠平臺記者先對圖片上的新聞發布會進行了查證: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曾在山西省長治市舉行主題為「落實全教會,奮進迎華誕」第10場「1+1」新聞發布活動,會上除了發布《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等相關文件外,長治市委主要領導還介紹了長治深化基礎教育改革
  • 晉城:凝聚起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作為「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的制度成果,市委書記張志川、市長劉鋒多次提出要求,指出「要站在關乎晉城長遠發展的高度來看待」「要殺開一條血路,撕開一個戰略突破口」。改革的目標,就是要以戶籍制度改革吸引人才和人,以盤活土地資源改革,把「死」資源變「活」資產,增加農民收入,助力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先後召開兩次市委常委會、多次相關部門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起草工作,討論審議文件草稿。
  • 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基礎教育新格局
    視覺中國 供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教育篇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十四五」時期教育事業的主要目標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調「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
  • 基礎教育,不能成為陪太子讀書的重災區
    還有教育部年年發文禁止在中小學分重點班與普通班,其目的是讓基礎教育回歸培養人的常態。以及通過搖號,及時糾正民辦學校「掐尖」的極端方式,讓公辦與民辦同步,營造一個良好的培養人的教育生態。但是,「掐尖」「培優」「拔尖」的思想觀念在基礎教育領域,早已盛行,並產生了諸多影響。比如,形形色 色的「天才班」就是這種觀念的一種投射。
  • 提升基礎教育領域教師評價素養
    就基礎教育領域而言,在深化課程改革與推進評價改革的雙重需求下,教師評價素養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專業性是教師評價素養發展的關鍵點在教師的日常教學中,評價行為一直存在。當下和未來,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評價的專業性。第一,教師要能自覺且專業地作出評價規劃。
  • 長治市內進流格柵使用進行脫水時的汙泥幹度如何計算
    長治市內進流格柵使用進行脫水時的汙泥幹度如何計算 ,「12m86b」  江蘇新銘湖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各類格柵除汙機、旋轉潷水器、無軸螺旋輸送機、旋流除砂機、鑄鐵鑲銅閘門、砂水分離器、機械過濾器、淨水器、無閥過濾器、氣浮、三腔式自動加藥裝置、攪拌混合器;各類中心傳動、周邊傳動刮吸泥機、濃縮機、汙泥脫水機、轉刷曝氣機、離子交換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