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長治舉行第十場「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1+1發布採訪活動,發布《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介紹山西長治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成效。
時間:2019年11月29日
坐標:山西長治
事件:教育部「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1+1系列發布採訪活動第十場新聞發布會
基礎教育
縣管校聘
考試命題
立德樹人
教育質量
內涵發展
十大行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基礎教育的決策部署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
教育部印發了三個重要配套文件
一起來聽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的介紹
一
細化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
中央關於基礎教育的重要文件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對充分發揮教研重要支撐作用、深化考試命題改革、加強實驗教學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採取有效措施貫徹落實。
二
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
教研工作對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專業支撐作用,考試命題對教育教學、發展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導向引領作用,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加強這三方面工作,是新時代提高基礎教育育人質量的關鍵之舉。
三
破解內涵發展難題的現實需要
當前,教研工作還存在體系不完善、隊伍不健全、方式不科學、保障不到位等問題;中考命題還存在試題質量不夠高、管理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實驗教學還存在重視程度不夠、開不齊開不足、內容形式陳舊單一、實驗教學質量不夠高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基礎教育內涵發展,迫切需要改進和加強。
制定這三個配套文件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發展素質教育,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一
明確了主要任務
圍繞充分發揮教研工作重要專業支撐作用,強調教研工作要做到「四個服務」,即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服務教育管理決策。
二
健全了工作體系
明確提出進一步完善國家、省、市、縣、校五級教研工作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應獨立設置教研機構,暫不具備條件的地方應在相對統一的教育事業單位內獨立設置,構建上下聯動、運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機制,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教研機構為主體、中小學校為基地、相關單位通力協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
三
明晰了工作職責
提出了各級教研機構的職責要求,強調教研機構要重心下移,緊密聯繫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研究,充分發揮教研機構在推進區域課程教學改革、教學診斷與改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培育推廣優秀教學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健全校本教研製度,強化校本教研對改進和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作用。
四
完善了教研方式
突出了「三個注重」:一是注重全面育人研究,堅持「五育」並舉,強化學科整體育人功能,深入開展內容、策略、方法、機制研究;二是注重關鍵環節研究,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重要環節研究;三是注重創新教研方式,鼓勵因地制宜採用區域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開展教研,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建立教研員鄉村學校、薄弱學校聯繫點制度。
五
提出了教研員專業標準
首次提出了教研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主要包括政治素質過硬、事業心責任感強、教育觀念正確、教研能力較強(教育理論功底紮實、教學經驗豐富,原則上應有6年以上教學工作經歷,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職業道德良好等五個方面。要求各地嚴格按照專業標準和準入條件完善教研員遴選配備辦法,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並建立教研員定期到中小學任教制度。
一
堅持正確方向
注重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鬥精神、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完成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業。
二
提高命題質量
強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統籌兼顧學生畢業和升學需要。試題命制既要考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察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題結構,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提升試題情景設計水平。《考試命題意見》還對規範命題程序、強化閱卷管理、開展命題評估提出了要求。
三
加強命題隊伍建設
要求各地建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人員遴選制度,建設一支政治立場堅定、踐行素質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化命題人員隊伍,並建立命題人員庫,實行動態管理。
四
完善保障機制
落實命題管理省級主體責任,積極創造條件穩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省級統一命題。要求各地加大對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組織、闈點建設和信息技術支持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命題和閱卷安全保密工作制度。
一
完善實驗教學體系
構建與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相適應、與課程標準要求相統一的實驗教學體系。教育部制訂中小學實驗教學基本目錄和操作指南;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按學科制訂實驗教學基本規範;學校要開足開齊實驗課程,組織開展好基礎性實驗和拓展性實驗。
二
創新實驗教學方式
各地各校要豐富實驗教學實施形式,促進傳統教學和現代新興科技有機融合,切實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對於有危險性、破壞性和對環境有危害的實驗,可用增強現實、虛擬實境等技術手段呈現。在實驗教學中要遵循學科特點,積極推動學生開展研究型、任務型、項目化、問題式、合作式學習。廣泛利用社會資源積極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定期舉辦全國中小學生實驗教學技能競賽。
三
加強實驗教學管理
學校要將實驗教學納入教學管理規程,加強實驗教學過程管理,嚴格實驗教學程序和規範。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實驗教學安全預案,認真落實危險化學品管理辦法,健全實驗教學安全責任制。
四
保障實驗教學條件
要求各地各校按照標準和實際需求建設實驗教學場所,支持探索建設學科功能教室、綜合實驗室、創新實驗室、教育創客空間等。保質保量配置並及時更新教學儀器設備。各地要保障實驗教學經費投入,學校應從生均公用經費中安排相應資金用於實驗教學實施。
五
強化督導考核評價
把實驗教學情況納入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2023年前要將實驗操作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成績作為高中招生錄取依據。有條件的地區可將理化生實驗操作納入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省級統一考試。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中小學實驗教學納入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並強化督導結果運用。
再來看看山西省貫徹落實中央文件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做法
山西省教育廳
堅持改革創新 破解發展難題 提升治理水平
山西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三個文件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定改革信心,把握改革方向,著力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上下功夫,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
一是夯實基礎,提升保障水平。緊緊圍繞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基礎教育領域重大問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努力提升基礎教育保障水平。
二是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水平。聚焦突出問題,堅持改革創新,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三是典型引路,提升發展水平。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上下聯動、集中發力,推動各級各地破題爭先。
編輯:季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