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生要不要學珠算?教育部答覆

2020-12-05 騰訊網

9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

上述由教育部成文於8月18日的《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你們不只把珠算視為一種實用工具,更關注到它的文化價值,強調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傳承珠算文化,這是很有見地的。」教育部在《答覆》中指出,「目前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已規定學生應『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同時,強調教材編寫要滲透數學文化,介紹《九章算術》、珠算等,使學生『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等。但如你們所指出的那樣,大部分學生可能還停留在對算盤的『介紹』層面,並不一定能體會到它的文化價值。」

另外,教育部還在上述《答覆》中透露,「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珠算學習要求,從『看到算盤』『知道算盤』到會簡單的珠算口訣,撥珠運算,我們將把這一問題提交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認真研究。」

另外,還有關於《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

您提出的《關於出臺剛性措施強化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近年來,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政策文件。會同體育總局制定《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文件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統籌抓好校園足球發展,制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

主要內容:

一、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

一是明確時間要求。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

二是加強正面引導。明確家長、學校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中的職責。要求家庭要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鍊;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負擔,不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應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

二、豐富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形式

一是聚焦「教會」。提出「科學安排體育課運動負荷,開展好學校特色體育項目,大力發展校園足球,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要求,持續推進義務教育體育美育教學改革。

二是聚焦「勤練」。推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建設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059所,面向近2000萬在校生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將校園足球治理藍本,推廣到校園籃球、排球、冰雪運動等項目上,2020年啟動校園排球特色學校遴選工作,計劃建設2000所。

三是聚焦「常賽」。深化競賽體系改革,廣泛開展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聯賽並不斷完善聯賽制度,各地校園足球四級聯賽比賽場次、參賽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形成「班班參與、校校組織、地方推動、層層選拔、全國聯賽」的競賽格局,建立完善「校內競賽—校級聯賽—選拔性競賽—出國交流比賽」為一體的競賽體系。近5年來,參加四級聯賽學生累計1255萬人次,3萬餘名省(區、市)級最佳陣容學生參加全國夏(冬)令營活動。

三、完善青少年體育鍛鍊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師資配備。出臺《體育美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鼓勵退役運動員、有體育特長的志願人員兼任體育教師,全面提升兼職教師能力和素質。為18個省(區、市)的38所農村中小學校在體育美育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提供精準幫扶和志願服務。

二是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明確提出鼓勵地方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2016年至2019年,全國小學體育器材達標率由80%提高到95.38%,初中由89%提高到96.56%。推動《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器材配備標準》《小足球、籃球、排球場地建設與器材配備標準》等研究制定工作。

四、健全青少年體育鍛鍊激勵考核機制

一是將學校體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將學校體育全面納入學校的整體評價體系中,明確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責任。

二是推進體育中考改革。體育中考全面實現,分值穩步提升。指導雲南體育中考改革,改進體育考試內容和方式,科學確定考試範圍,增加考試項目可選擇性,為各地體育中考改革明確方向,樹立標杆。

三是推進「強基計劃」招生體育測試。2020年起,在「強基計劃」招生考試中明確要求各高校增設體育項目測試,並將體育測試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推進政策文件印發和宣傳貫徹工作。推動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儘快出臺,做好政策宣講和貫徹落實工作。

二是深化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深化教體融合,聚焦「教」「練」「賽」,修訂體育課標和教材,持續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加強推進體育品牌項目建設,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三是加強體育師資場地設施建設。指導各地制定體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紮實推進「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開展體育對口定點幫扶和志願服務。實施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推進高水平退役運動員任職體育教師工作。

四是健全學校體育督導評價體系。繼續抓好《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貫徹落實,持續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穩步推進體育中考改革。

綜合: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教育部網站

更多最新資訊

請及時關注「南京學霸說」

相關焦點

  • 繁體字和珠算納入中小學教材?教育部已確定,網友:這才真正減負
    另一項是關於中小學數學,內容為「將珠算重新納入小學數學課程」。教育部還沒來得及做出回復,家長就直言不諱地吐槽:@子涵媽媽:這樣提案有什麼意義?簡化漢字多年,人們都習慣使用簡化漢字,為什麼要回到從前使用繁體字?再說,即使回到從前,到底回到哪個「從前」呢?歷史上不同時代,使用的繁體字也有所差別,難不成追溯到文字源頭—甲骨文,回到「甲骨文時代」?
  • 珠算不僅不能丟掉,而且還要讓孩子們學,要堅持學
    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不要把珠算丟掉」的題詞,對我們廣大會計理論實物工作者來說,耳熟能詳,真正堪稱諄諄教誨、語重心長。河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馬學對珠算的傳承發展也特別關注關心,在2018河北省第四屆財會綜合技能比賽的現場,馬學副廳長飽含深情地就我省珠算教學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了解,發現我省目前各級大中專職業技術院校,開設珠算課程教學的單位基本為零。
  • 小學生不識算盤珠心算培訓火 如此反差老師感慨
    「三下五除二……」這些與算盤有關的日常俚語我們耳熟能詳,但隨著珠算課退出小學課本,現在部分小學生已經不知道算盤為何物。珠算課取消,部分小學生不知算盤為何物據了解,2001年,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珠算被完全取消。有關人士介紹,珠算的計算功能已被計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學還可減輕學生負擔。
  • 揭秘珠算:曾協助計算機完成原子彈相關數據計算
    小學生在廣東省中山市花都區故鄉裡民俗文化村參觀巨型算盤。  參觀者在中國珠算博物館算盤精品廳欣賞八卦算盤。 新華社 發   綜合現代快報、常州晚報報導,四十歲以上的人幾乎都記得:小學的某一段時間,每天是要背著書包和算盤進學堂的。
  • 有專家提議「中小學恢復繁體字識讀和珠算」,網友:腦洞太大
    1955年1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布《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通過並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2月1日,公告廢除1055個異體字。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簡化字總表》。列入總表的簡化字共計2238個,簡化偏旁14個。
  • 珠算入非遺 特級教師:不建議珠算進教材
    新華社發  前晚,珠算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一股懷舊熱潮,昨天,許多網友爭相曬自己的珠算記憶和「技藝」,對自己能夠掌握一項「非遺」很自豪。不過,記者採訪部分學校後發現,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的算盤一時半會兒還難回小學課堂。
  • 小學生報名審課綱 李家同批:臺「教育部」瘋了!
    臺灣「教育部」明天(周二)將在臺中家商開會,由100多名學生自己選出中小學課審會學生代表委員,包括2名小學生、4名中學生也自我推薦當課審委員候選人。    臺灣學者李家同今晚痛批,讓小學生審課綱,「胡鬧到極點!」若真的選出小學生當課審委員,「是國際上的大笑話!」
  •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去學習珠心算?
    珠算珠算,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是我國古代先人的偉大創造,它萌於商周,始於秦漢,盛於元明,發展於新中國.2013年,中國珠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對當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小學生學習珠心算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現在,在中國的小學生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接觸到了數學。有一些學校,在小學生進入一年級之後,還開展了珠心算的學習。其實,學習珠心算有很多好處,對於小學生來說,珠心算是學習數學的一個基礎。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運算的計算方法。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驚人。往往只要聽到題目報數,或自己看到計算題型,算者即能將答數脫口而出,或立即寫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一門高級的計算技術。 那麼,學習珠心算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 教育部答覆全民普及邏輯知識建議:將加強邏輯學相關專業建設
    教育部網站11月25日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825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公布了教育部經商中國科協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在我國全民普及邏輯知識的建議」的具體內容。教育部在成文於10月23日的《答覆》中指出,加強邏輯知識教育,對於提升思維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推進我國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教育部、中國科協採取一系列舉措,加強邏輯知識教育,推動提升全民邏輯知識素養。1.加強相關課程與教材建設。一是持續加強高校邏輯知識教育相關課程建設。
  • 教育部最新通知:取消學前班,小學新增書法和計算機兩門課程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學習成績好,將來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教育也成為了每個家庭關注的重點,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學習;很多家長從幼兒園就會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就是可以希望贏在起跑線上,尤其是面對教育機制非常激烈的當下,家長們一點都不幹鬆懈,最近教育部最新通知要取消學前班
  • 珠算、珠筆算加法口訣——珠算、珠筆算、珠心算三算合一教材之七
    宋國鋒珠算加減法的核心是五升十進位,在加法運算中伴隨有減法運算,而在減法運算中,又貫穿著加法運算,加中有減,減中有加。珠算加減法的運算順序一般是從左到右,由高位算起,運算時首先確定個位檔,然後按相同的數位加減,即「同位相加,同位相減」的原則進行。
  • 教育部最新發文,這三類教師無資格審查論文,將建立專家退出機制
    而要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減少學術不端問題的出現,除了靠各高校及其他研究生培養單位自身的努力以外,更要靠教育部組織的研究生文抽檢評審。而說到抽檢評審工作,則就依靠負責論文抽檢審查的專家們。對此,教育部日前在答覆《關於優化研究生學位論文匿評及抽檢工作,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案》時,明確發文指出以下三類專家將失去論文審查資格。
  • 教育部「出手」後,家長拍手稱快:早該如此
    我問她:「為什麼不讓孩子繼續上學,現在社會處處都要學歷,一個初中生步入社會,即便是打工也是掙得最少最累的那一個!」 她卻說:「孩子學不進去,成績慘不忍睹,就算逼著他繼續在學校,也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更何況他是一點心思都沒有在學習上,我也知道不學習沒有出路,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 人艱不拆等詞被教育部點名 說了什麼?
    【人艱不拆等詞被教育部點名】11月13日,教育部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950號建議的答覆,指出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文明的誤讀誤寫誤用現象,如「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的詞語。
  • 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NECPS)介紹
    一、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NECPS)介紹   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NECPS)是經教育部有關部門同意舉辦的全國性小學生英語學科競賽,是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激勵機制之一。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關於中小學生外語測試、評估手段改革的指示精神,深化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和測試方法的改革,全面培養我國小學生的英語素質,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勵在小學英語教與學上成績優秀的師生。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分四個年級組進行:低年級組(一、二、三年級)、四年級組、五年級組和六年級組,分初賽和決賽兩個程序。
  •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教育部:萬有引力常數G新成果編入教材建議,轉編寫出版單位 澎湃新聞記者 程真 2019-09-04 08:42 來源:
  • 小學生要學會做PPT、H5
    與老教材相比,新版教材更接地氣,以後小學生就要學會做PPT、H5,開始接觸算法、大數據等。  據悉,這次教材的修訂,是自2017年教育部發布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後,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省內教研員、骨幹教師精心修撰的成果。近段時間,浙江省教研室組織小學和初中信息技術課老師,進行三到九年級新修訂教材的培訓。
  • 以「五升十進位值制」為基本的珠算 是最適合人類的算具算法
    不僅為人類的計算活動帶來簡捷和方便,也曾給人們以啟迪智慧的美妙享受,更給珠算的完美準備了條件,為後來升華成珠心算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進位值制」為我國最早發明使用。先民們以基數碼與計數單位相結合表示數,同數左右位的值是十倍關係,故珠算本檔滿十要向前檔進一,示數、計數十分快捷方便。十進位值制的發明創造,提高了人類使用數字的能力,對世界數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明代程大位創作了珠算口訣,流傳至今,安徽名人館裡的故事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第四展廳,主題是鞏固金甌中的先驅(明朝)。第四展廳介紹: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六百多年前社會矛盾、民族矛盾引發的農民大起義和人口大遷徙,天下大亂到天下大治。朱元璋當皇帝開創大明江山,朱棣編《永樂大典》遣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金甌既固,豈容倭寇進犯?胡宗憲、戚繼光奮勇卻敵名垂青史。程大位的珠算學、汪機等與新安醫學,標誌著新安人物及學派的形成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