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4月2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義大利瓦雷澤的Circolo醫院目前正在使用機器人協助醫護人員治療新冠肺炎患者。這些機器人可以監控病房中設備的參數,並且患者可以通過機器人自帶的觸控螢幕給醫生發送消息。
截至今天下午14時,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1萬例,死亡13155例,病死率超過10%,其中醫護人員感染人數已經超過4000人。機器人應用大幅減少了醫護人員與患者的直接接觸,降低了傳染風險。
▲數據來源:www.bing.com/covid
一、監控設備數據,傳達患者需求
重症監護室主任Francesco Dentali醫生說:「機器人就像護士一樣,但不會被感染。」
這些機器人有著接近五六歲的小孩的身高,頭部顯示屏上有兩個「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他們被推到病房裡,可以在病人的床邊陪同監護,這樣醫生就可以去照護病情更加危重的患者。
機器人可以監視房間中設備的參數,並將其轉發給醫院工作人員。機器人的胸前有一個觸控螢幕,患者可以通過這塊屏幕給醫生發送消息。
二、解決醫療資源短缺的應急方案
對於醫院來說,機器人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減少醫護人員與患者的直接接觸,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目前已有66名醫生死於新冠肺炎,義大利醫護人員感染總人數已經超過4000人。
就死亡人數而言,義大利是世界上受災最嚴重的國家,其死亡人數在本周三已經突破了13,000人,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義大利病死率較高的一個原因,就是醫療資源的缺乏,如口罩、防護服等重要醫療資源的短缺從2月以來一直困擾著義大利國家衛生系統。
國家緊急事務專員已經表示,義大利至少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醫用口罩自給自足的狀態。
在此之前,使用機器人無疑成為了減少醫療資源使用的最佳方案。
三、永不疲倦
除了減少醫患的直接接觸,機器人還有一個顯著優勢,就是永遠不會疲憊,在經過短暫充電後,他們就可以繼續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中了。
據報導,目前患者們已經基本習慣了機器人護理。雖然一些老年患者起初還比較牴觸,但在得知可以通過機器人跟醫生進行交談後,他們還是比較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