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翻譯診療方案:醫療機器人再次出徵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3月2日,伊朗衛生部長納馬基表示,伊朗將從3月2日起派出30多萬組醫療人員挨家挨戶上門排查疫情。同時,醫療小組都將配備有相應的診療設備,被診斷流程檢查出的病例也將安排前往周邊的醫院或者醫療機構進行治療。納馬基認為,如果患者在病情早期被診斷出並及時治療,死亡率將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伊朗駐華大使館在微博公布消息,伊朗還將中國診療方案翻譯為波斯語告訴民眾,並且取消伊朗境內包括葬禮和婚禮在內的一切集會,安排全國所有學校停學,在公共場所實施體溫監測。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人民都受到了影響。美國病例累計病例破百,義大利病例累計超過2000個,韓國病例累計確診4812個,莫斯科也出現了首例病例......然而世界各國並沒有束手待斃,除了伊朗學習中國的診療方案以外,日本也推出了有效的新冠治療方案。在這場全球性的災難中,白衣天使們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不會受病毒感染的醫療機器人也將再次衝上戰「疫」第一線。

醫療機器人種類多樣

醫療機器人有很多種,用途也都不一樣,有搬運機器人、護理機器人、臨床醫療機器人、醫用教學機器人等。

搬運機器人多用於代替護士運送藥品、化驗單和病例等,還能運送行動不便的病人;護理機器人不同於大家所說的能全面照顧被護理對象飲食起居的護工人員,而是指能用來分擔護理人員繁瑣工作的機器人,更多的是幫助病人分配好藥物,負責檢查病人身體情況,甚至是在病人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及時聯繫醫護人員;臨床醫療機器人包括外科手術機器人和診斷機器人,可以精準的進行診斷以及手術操作;醫用教學機器人則是醫療指導過程中最理想的教具,通過模擬真實醫治過程,有助於提高醫護人員手術配合和臨場反應;

降低醫療人員傳染率

新冠病毒在電鏡圖中顯示的結果是,新冠病毒S蛋白與細胞ACE2的親和力是SARS的10到20倍。因此,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比2003年爆發的SARS病毒高很多。

為了防止醫療人員被感染,接觸新型肺炎病患的重任就落在了「醫療機器人」的肩上。

美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就被安置在隔離間裡,主治醫師在隔離窗外操作機器人進行診斷治療和各項安全檢查,這臺機器人裝有聽診器、麥克風和攝像頭等設備,可以像醫生親臨現場一樣治療患者。

正常情況下,醫療人員在平日裡對患者進行檢查、診療、施藥等工作時,也能操作機器人完成,不用本人進入病房,降低了被傳染的風險,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醫療人員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機器人還可以代替醫療人員進行遞送化驗單等浪費人力的流程化工作,減少了醫療人員的工作量。

醫療機器人面臨的挑戰

當然,醫療機器人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主要有:

一.資本挑戰

醫療機器人尤其是手術機器人的身上的零部件都要求「高精尖」,因此研發成本非常高,而且它的研發周期非常久,一般長達6至10年,需要前期持續不斷地投入資本以維持研發進程。因此,高投資、高風險也是醫療機器人面臨的一大挑戰。

二.安全挑戰

醫療機器人不是獨立運作的,它也需要接入網絡以獲取大量數據資源,這就有可能涉及病人資料、臨床數據及醫療記錄等信息洩露的風險,以及可能面臨黑客攻擊和器械故障等突發情況。因此需要不斷完善相關保護措施與應急措施,來保障醫療機器人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三.技術挑戰

醫療機器人與一般服務機器人有所不同,它是高度技術密集型機器人系統,技術門檻要求更高,需要機器人、醫療器械、醫學等各方面的技術融合。且現階段各醫院使用的機器人多以服務為主,真正能夠上手術臺的機器人仍是少部分,因此技術的突破是醫療機器人面臨最大的挑戰。


相關焦點

  • 最新版中醫藥診療方案已翻譯成英文,全文公開
    把中國最新版的中醫藥診療方案翻譯成英文,在國家中醫藥局官網全文公開,並主動跟有需求的國家和地區分享。還通過遠程視頻交流,提供技術方案等,向日本、韓國、義大利、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分享救治經驗。昨天仝小林院士通過遠程會診對遠在伊朗病人進行視頻看病。第二,捐贈中藥產品。
  • 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外科診療進展及展望|達文西機器人|人工智慧|...
    當今時代 AI 在醫療的布局涵蓋院前管理、院內診療、院後康復和藥物研發,涉及的方面從慢病管理到醫學影像、輔助決策和診療的方方面面。目前 AI 在醫療最成功的商用代表是由 IBM 與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聯合開發而成的 Watson 系統。
  • 智慧醫療將迎來步態識別:輔助診療 助力科研分析
    12月16日,銀河水滴創始人兼CEO黃永禎博士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學術論壇」上表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智慧醫療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智慧醫療科技研究與產業發展步入新的階段,步態識別技術在輔助診療、醫學研究與科研分析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相關解決方案擁有部署快捷、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等諸多優勢
  • 5G讓醫療更「智慧」,機器人醫生真的要來了
    1月8日,以「5G賦能智慧醫療,共探智慧醫療新道路」為主題的中國(重慶)智慧醫療創新技術應用發展高峰論壇在渝舉行。+醫療健康、5G+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醫療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醫療器械等多個熱點領域開展主題分享。
  • 未來智慧醫療什麼樣?遠程診療協作、機器人看病正成為現實
    今(8)日,中國(重慶)智慧醫療創新技術應用發展高峰論壇舉行,一批產學研企事業單位與全國醫療機構頂級專家、學者大咖一起,圍繞「智慧醫療信息化」「5G+醫療健康」等多個熱點領域進行了主題分享。 「隨著人工智慧、5G等新基建的發展,未來除了需要醫務人員親自為患者檢查和治療的情況外,其他所有的醫療行為都可以放在線上。
  • 3國百人志願者齊上線,只為翻譯中國防疫經驗
    他們所翻譯的內容不僅有中國國內廣泛流行的疫情防控公益視頻,也包括中國最新的診療方案等。整個團隊分為資料組、翻譯組、校對組、視頻製作組和宣發組。即便身處不同國家和地區,仍能通過線上合作來完成工作。成立以來,成員們每天搜集關於疫情的科普文章,製作短視頻並配上波斯文字幕,在社交媒體上推送給伊朗民眾。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據悉,本次活動以推動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與政府、學術機構、醫院、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為宗旨,促進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展示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的研究進展,研討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合作前景。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季波牽頭籌建了包括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醫學影像研究院和醫學儀器與智慧診療創新轉化平臺、分子納米醫學創新轉化平臺在內的「兩院兩平臺」布局建設。
  • 政府企業共智慧 分級診療惠民生——分級診療及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研討會在瀋陽召開
    ,文件內關於合理配置醫學裝備、明確各層級醫療機構的定位是做好分級診療工作的基礎。東軟醫療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責任把自己二十多年的創新成果和行業智慧投入到「分級診療」這項惠及億萬百姓、蔭庇後代的民生工程中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和服務能力,完善以強基層為重點的診療服務體系。
  • 對話| 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談...
    2020年3月20日,IEEE SPECTRUM在線發表了對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的專訪。以下內容為全文翻譯,供參考。新型冠狀病毒強勢來襲:呼籲醫療機器人行業採取行動著名醫療機器人專家楊廣中分析疫情後如何未雨綢繆由UBTECH Robotics開發的自動移動機器人
  • 第四版診療方案公布: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的通知。
  • 醫療機器人產業的細分市場和發展趨勢
    文|東灘顧問近年來,全球醫療機器人技術快速迭代發展,在人工智慧、健康中國2030、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以及高質量醫療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已成為醫療器械市場最活躍的行業之一。一、醫療機器人的產業分類醫療機器人是一種可用於外科手術、輔助診斷、醫療服務以及康復理療的服務型機器人,在醫療行為中能配合醫護人員,依據實際醫療環境做出檢測、移動、輔助等操作,完成對應的醫療任務,同時也要滿足醫用性、臨床適應性以及交互性。醫療機器人按用途可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四大類。
  • 青島智能院:痛風智能問診機器人面世
    「智能問診機器人」集智能問診、智能診斷、智能治療、患者管理等多個功能於一體,可以提供包括專業化問診、診斷建議方案、治療建議方案、用藥提醒、飲食推薦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能有效提升看診效率,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 廖洪恩:智慧醫療,診療新突破
    廖洪恩:智慧醫療,診療新突破   來源:《澳門月刊》5月號引言:資訊通信技術的發展支撐起現代醫院的運營,同時醫院的資訊化也顯著地提升了醫療服務品質與效率,代表智能化發展方向的資訊系統正在成為現代化醫院的神經系統和核心資產。未來「未出門,已診療」的便捷模式能否出現,困擾許多地區的看病難,輪候久的問題是否在智慧醫療的時代大有緩解?
  • 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智能型高能聚焦超聲診療一體化」成果被選為...
    結合智能手段和醫療機器人,醫學信息智能化處理與診療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療精度與效率。與其他領域相比,醫療智能化有更高的精度、實時、安全要求。因此在醫學信息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快速準確地得到信息處理的結果並同時考慮系統的安全與可靠性。高能聚焦超聲治療(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種典型的基於醫學信息對子宮肌瘤進行無創治療的方法(圖2)。
  • 醫學MDT,為患者「私人定製」診療方案
    醫學MDT,為患者「私人定製」診療方案 2020-08-26 14: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武院長趙國光:力推六大知名專家團隊診療模式
    據介紹,這是世界上第三座腦型建築,其餘兩座分別位於德國慕尼黑和伊朗德黑蘭。三者將形成醫學聯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促進國際神經學科的發展。先進設備+頂級「夢之隊」,助力神經科學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地上9層,地下3層,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內設床位280張、神經外科手術室8間、DSA造影手術室2間等。
  • 2019智慧醫療行業與市場趨勢專場成功舉辦
    作為一種手術輔助工具,機器人在醫療行業的作用越來越大,尤其是在細胞手術機器人領域,利用視覺技術及微操作工具實現細胞層面的精準治療,利用細胞機器人技術實現手術從器官到細胞層面的重大轉變,已成為智慧醫療與精準醫學領域的熱門話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座教授孫東帶來了《基於機器人細胞微操作技術的精準醫療》的主題演講。
  • 養老、問診、心理諮詢,和聊天機器人聊聊未來醫療
    調查顯示,在已使用過聊天機器人的這部分醫生中,表示非常滿意的佔13%,比較滿意的佔33%,不置可否的佔27%,不滿意的27%。其中,調查顯示出醫生群體對聊天機器人在後勤流程中的應具有相當的認可度;在醫護過程方面,幫助患者更好的管理健康、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減少不必要的問診等應用得到醫生群體好評。整體而言,正面反饋遠大於負面。
  • .| 獵豹移動AI翻譯棒進軍美國;邁瑞醫療亮相全球醫療器械展會
    ,向世界展示醫療器械領域正在崛起的中國品牌。目前,邁瑞醫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贏得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醫療機構的廣泛認可。小豹AI翻譯棒是中國暢銷的手持式AI翻譯設備,由微軟提供Azure雲服務及人工智慧技術支持,包括提供機器翻譯和語音TTS功能等,可以更好地適配多語種和更符合本地市場需求。目前,該設備支持英語、西班牙語、中文、日語、韓語和泰語等六種語言。這款設備將於5月底發布,售價為129.9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