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協:高端功能農膜助力品質農業

2020-12-03 澎湃新聞

中國塑協:高端功能農膜助力品質農業

2020-07-2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國塑協:創新和升級都是為了

保障農作物品質和更高產量

7月16日,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印發的《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在強調建立健全農用薄膜回收利用體系的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農用薄膜的地位,是「重要的生產資料」。

數據驗證了這一點:截至目前,我國農用棚膜與地膜的使用量,分別佔全球總使用量的近80%和9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也有大量數據顯示:農膜透光率提高1%,農作物產量將同比提高1%;農膜的防滴防霧作用,則有助於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通過轉光技術將農膜透紅藍比調整到作物最佳需求比例,能夠有效提升農作物的品質……

也正因此,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佔傑在談到當前農膜產業發展時一再強調,當前有關農膜的每一項創新和升級,都是為了保障農作物種植向更高的產量和品質衝刺。

增產增收 提高農產品品質

使用黃瓜專用膜 提前十餘天採摘

使用了黃瓜專用膜的一位種植戶告訴消費日報記者,自家8米寬、110米長的大棚,黃瓜苗移栽約32天即可開始採摘黃瓜,每天可摘500斤左右,且黃瓜條直、色澤好、口感好,單價在2.2元/斤到3元/斤之間,按照年產15000斤,收入在3.3萬元到4.5萬元之間。而使用其他非專用膜種植黃瓜的大棚,瓜苗移栽後約45天才可採摘,每天可摘400斤左右,且不能每天都採摘,價格約2.2元/斤。由此可見,黃瓜專用膜的增產增收效果十分明顯。

不只是黃瓜專用膜,在青島王臺地區種植藍莓的棚戶楊中俊也向消費日報記者透露,自己使用的藍莓專用膜,雖然售價高於PO膜0.3—0.4元/平方米,每個棚約高出400—500元,但由於專用膜可提前6—7天採摘,這一周時間至少能多採摘300斤。按照售價60元/斤計算,淨增收18000元。

北京華盾雪花塑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明輝接受消費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具有調光功能的專業棚膜能夠提高農作物的光合效率,促使瓜果蔬菜提前上市且畸形果、植株病害少,同比增產20%—30%。同時,高端功能農膜能夠創造一個適合作物生長的小環境,適應不同地域,如高寒、強紫外線、低緯度等特殊地區使用,也可滿足特種瓜果、蔬菜、花卉等抗農藥、遮光等特殊要求,使作物種植不再受到地域或者季節限制,比如在北方,可使用長效轉光流滴消霧高保溫功能的棚膜,在南方可使用超長壽、自潔防塵、抗苔蘚、高散射功能的棚膜,而在高寒地區,可使用高保溫高透明的專用膜。

功能性產品佔比超60%

實現功能與壽命共同長效發揮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1—5月,我國塑料加工業累計利潤380.43億元,同比增長11.99%。其中,塑料薄膜製造累計利潤同比增長率高達37.82%。

利潤快速增長背後,則是我國農膜行業的不斷創新。「『告別一張膜蓋天下』,高端功能膜才是未來品質農業的更優選擇。」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會長張真和呼籲,「一張膜蓋天下」的時代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高端功能膜的研發和推廣正是最好時機。

據陳明輝介紹,高端功能農膜是以不同密度的聚乙烯(PE)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礎材料為主,添加光熱穩定劑、流滴消霧劑、轉光劑、防塵劑等母料製作,採用三層、五層等多層共擠吹塑生產線加工而成。目前種類有日光系列、高保高消系列、流滴系列、長壽系列、養殖膜及「十三五」項目專注研發的GX五層共擠棚膜、轉光膜、專用膜等高端棚膜。高端功能農膜功能多樣,兼具流滴消霧、高保溫、轉光、散光、長壽命、防塵性和高透光等。

陳明輝表示,高端功能農膜應用於作物覆蓋栽培對實現農業穩產高產、增強作物抗災能力、促進種植業結構優化、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民收入功不可沒。

據了解,隨著我國農膜正在向中高端方向快速發展,功能性棚膜產量佔整個棚膜產量的比重超過了60%。「當前我國一些針對農膜的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的創新研發,已經超越國際水平。」張真和表示,近年來,產業內科研院校與上下遊企業就如何增強農膜高透光性、持久防滴防霧性、良好自潔防塵性,提升農膜轉光率、透光率等指標,進行了大量研發,以實現農膜壽命與功能共同的長效發揮。

抗老化且拆除時保留率較高

有助於建立回收利用體系

我國農用地膜從2018年的5月1日起實施強制性國標,新國標將地膜最低厚度從0.008毫米提高到0.01毫米。而這次對地膜厚度的修改,也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原有的超薄地膜容易破碎、難以回收問題。

新印發的《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再一次把問題聚焦在農膜的回收問題上。

高端功能膜在回收上的優勢進一步凸顯。陳明輝介紹,高端功能農膜壽命一般2—5年,厚度大且具有抗老化功能,拆除時力學性能保留率較高,回收後有一定使用價值,因此社會已經形成了對廢棄的農用棚膜進行回收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通過將廢舊塑料進行再造粒加工作為其他用途,有效杜絕了廢舊農膜焚燒、堆積、掩埋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高端功能膜應用減少了塑料投入和廢棄量,有利於節約資源,降低碳排放,可以有效助推設施農業和綠色農業。

文| 本報實習記者 解 磊

原標題:《中國塑協:高端功能農膜助力品質農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疆天業地膜榮獲首屆中國農膜行業優秀品牌
    中國證券網訊 首屆中國農膜行業優秀品牌表彰大會近日在蘭州召開。新疆天業的天業牌地膜榮獲首屆中國農膜行業優秀品牌。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汪敏燕向獲得首屆中國農膜行業優秀品牌的農膜企業表示祝賀,她指出:加快自主品牌建設是實施「三品」戰略、促進農膜行業由大變強的重要舉措。農膜行業要適應新常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採用先進實用技術,優化產品結構,全面提升設計、製造、工藝、管理信息化水平,促進農膜行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 中國農膜覆蓋面積位居世界首位
    關鍵詞:農膜據中國塑協農膜專委會成立25周年慶典年會上了解:農膜發展歷程中,中國地膜覆蓋面積增長了10倍,目前農膜覆蓋面積已經位居世界首位。農膜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農產品工廠化生產成為現實。
  • 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回應央視3.15晚會曝光的產品質量問題
    3月16日,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塑料管道產品質量問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發表聲明,號召行業企業揚正氣,抵歪風,堅守底線,堅持品質,對不合格產品堅決抵制,對不合法生產行為說不,共同維護塑料管道行業的聲譽,為應用領域提供合格產品和優質服務。
  • 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2019年年會在京召開
    2019年12月19日,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2019年年會暨生物基材料與降解塑料技術和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塑協理事長朱文瑋,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王玉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學思,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朱美芳,國家發改委環資司主任科員樓鵬康,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資源環境處副調研員李景平
  • 濰柴集團戰略重組雷沃重工 助力中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
    濰柴集團戰略重組雷沃重工 助力中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 2021-01-06 19:50: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蓬勃發展的中國農膜行業
    農用薄膜   中國自生產農用塑料薄膜至今,取得了兩個世界第一,即產量第一和覆蓋面積第一,大致相當於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1.6倍。農用塑料薄膜主要是棚膜和地膜,另外還包括遮陽網、防蟲網、飼草用膜以及農用無紡布等。塑料薄膜廣泛用作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各種塑料小拱棚的覆蓋材料。
  • 中國農業生產日益淪為化學農業
    於是,共和國後30年的農業,拋棄了共和國前30年主要通過興修水利、改良土壤、培育良種等方法發展農業,施用化肥、農藥只是起輔助作用生態農業模式,走上了一條種田大量施用化肥、農藥,養殖大量使用激素的「美國式」化學農業道路。由於中國耕地不到美國的一半,為取得更高的產量,今天中國使用化肥、農藥、激素的單位數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的數倍,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化學農業。
  • 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召開農膜企業產品質量提升會
    為加強農膜生產企業規範管理,提升農膜產品質量,12月3日,市市場監管局召集我市20餘家農膜生產企業,召開農膜企業產品質量提升會。質量提升會上,各企業負責人與受邀行業專家就農膜產品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專家就原材料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質量保證體系和管理制度給出了專業性建議,並對生產條件如何保持、生產設備如何更新、檢驗設備如何完善等方面進行了講解,鼓勵企業精益求精,追求產品的高質量。
  • 12月1日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全省廢舊農膜提前完成80%的年度回收任務海南強化回收利用,落實農用地膜汙染防治措施。推進農膜回收,深入實施農膜回收行動,將農膜回收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任務進行部署。2019年全省使用農膜約7388.21噸,共回收廢舊農膜6433.1噸,回收利用率達87.1%,比全國75%的目標要求高出12個百分點。
  • 我國或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院士:中國功能農業前景廣闊
    導讀: 中國大豆育種必須革命;功能農業被專家叫好;華文食品單一品類存在風險;線上生鮮超市時代即將來臨,誰會成為淘金者...院士:中國功能農業前景廣闊著名土壤學家趙其國指出:中國功能農業前景廣闊,我們預計,到2025年,其規模將達2000萬畝,產值將突破2000億元;到2035年,全球規模將超過3億畝,產值突破3萬億元,其中,中國將佔三分之二。
  • 中國航協,追夢十五年
    從這一天開始,作為國內唯一一個以我國航空運輸企業為會員主體的行業社團,中國航協牢記服務會員企業、助推行業發展的宗旨使命,堅守行業協會作為政府、企業、社會三者之間橋梁紐帶的功能定位,懷揣著建設會員信賴、政府依託、社會認可,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一流社會組織的熾熱夢想,不舍晝夜,一路前行。
  • ...嚴「限塑令」:六大領域「減塑」,快遞、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這一《行動計劃》是北京提出的最嚴「限塑令」,將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北京嚴控塑料廢棄物向環境洩露實現的概率很大。
  • 加強綠色化學研發 推進農業高效發展
    我國在農業生產上,由於農藥、化肥、農膜等不合理使用所產生的殘留,導致了耕地質量下降、土壤與水體汙染、生物多樣性缺失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致使我國農業種植業經濟效益偏低,給糧食安全帶來很大的潛在風險。12月8日,在江蘇揚州召開的首屆農業化學學術討論會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說:「要高度重視發展綠色化學、土壤化學及土壤保護與改良、應用先進技術做好農產品的保護與儲存、重點研究農作物為原料的化學品、加快開發支持農業生產的材料,切實解決農作物生長中的化學問題,實現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安全。」
  • 科技築家 亞薩合萊助力高端地產彰顯智能化魅力
    (原標題:科技築家 亞薩合萊助力高端地產彰顯智能化魅力) 高端住宅的業主
  • 中塑協聚氨酯專委會提示:聚氨酯硬泡違規用戊烷發泡風險高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聚氨酯製品專業委員會近日發布聚氨酯硬泡違規使用戊烷發泡風險提示,呼籲聚氨酯製品企業及相關組合聚醚企業重視安全生產,沒有使用戊烷安全資質的企業,切勿冒險違規使用戊烷系發泡劑及其預混組合聚醚。
  • 歐盟掀起「禁塑令」風暴 扇動翅膀的那隻蝴蝶在中國
    據媒體3月28日消息,歐洲議會以上述壓倒性結果,通過了「全面禁塑令」。   在新法案的禁令名單中,包含塑料餐具和一次性塑料吸管,甚至有一部分是塑料的棉籤……   是什麼讓歐盟走到通過法案來「禁塑」這一步?
  • 超商、酒店、農業、餐飲和材料企業該如何做?
    肯德基、麥當勞的減塑行動開始得都比較早,在中國2008年限塑令發布的前一年,麥當勞就率先開始使用紙質外賣袋,麥當勞中國和百勝中國都制定了相應的可持續發展計劃。農膜可降解替代任重道遠塑料汙染的另一個重災區是農業,三十多年來,中國地膜覆蓋面積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由於傳統地膜多為PE(聚乙烯)製成,自然條件下很難降解,且大量超薄膜的使用,無法採用機械設備卷收,依靠人工撿拾的成本又太高,PE膜殘膜在土壤中可以殘存長達100~200年,導致土壤環境惡化。
  • 海南「禁塑令」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答: 我省推進農膜回收,深入實施農膜回收行動,將農膜回收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任務進行部署。2019年全省使用農膜約7388.21噸,共回收廢舊農膜6433.1噸,回收利用率達87.1%,比全國75%的目標要求高出12個百分點。截至今年10月,全省共回收廢舊農膜6156噸,農膜回收率達83.3%,提前完成80%的年度回收任務。
  • 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新聞發布會倡導功能農業·農業大健康
    謀定研究:積極推動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作為綠色農業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重要飛躍,功能農業在很多國家都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青睞。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明:從功能農業的概念和本質而言,其不僅是一次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同時也是解決當前與未來能源危機和食物短缺的一劑良方。
  • 生態農業是對化學化農業的撥亂反正
    殊不知,那種現代農業是不可持續的短視農業。如果中國放棄了自身農業優勢,一味學美國,長期下去是非常危險的。發展美國式現代農業能夠預見的後果必然是:農業生態環境持續出現退化,大量小農戶破產倒閉;越來越多的農民棄農經商、進城謀生;中國吃飯問題要靠國際市場滿足;社會將在食物鏈供應環節出現動蕩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