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掀起「禁塑令」風暴 扇動翅膀的那隻蝴蝶在中國

2021-01-16 東方財富網

  560票支持,35票反對,28票棄權。

  據媒體3月28日消息,歐洲議會以上述壓倒性結果,通過了「全面禁塑令」。

  在新法案的禁令名單中,包含塑料餐具和一次性塑料吸管,甚至有一部分是塑料的棉籤……

  是什麼讓歐盟走到通過法案來「禁塑」這一步?

  這或許要追溯到在處理塑料垃圾這一問題上,其對向外輸送這種「簡單粗暴」手段的高度依賴。此前,歐盟27國有多達87%的再生塑料運往中國。

  事到如今,被中國「拒收」的「洋垃圾」迫使歐洲國家開始反思和行動。

  下血本

  據CNN報導,歐盟終於意識到,由於塑料分解速度緩慢,塑料殘留在魚類和貝類中,會進入人類食物鏈威脅人類生活健康。

  因此,歐盟下定決心,再難,也要「禁塑」。

  據CNN報導,歐洲議會通過的「禁塑」法案禁止使用10類塑料製品,包括一次性餐具、食物袋、吸管、飲料杯、「寶特瓶」(一種塑料瓶)等,該法案在幾周後就將實行。

  歐盟還鼓勵其成員國在適用法案時,採取更嚴格的規範標準,以進一步控制所有塑料製品的使用率,如在10類塑料製品外,再逐步減少塑料包裝的使用。

  這次,歐盟是「認真的」。

  今後在歐盟國家,不僅一次性塑料用品,就連和塑料相關的製品,都會通過嚴格制度被管控。根據新法案,漁具製造商甚至要為客戶留在海上的塑料捕魚網負責,如支付費用來回收它們。為了提高公眾的意識,菸草過濾器、塑料杯、衛生巾和溼巾等物品的生產商都要想辦法,向用戶們清楚地解釋如何妥善處理這些產品。

  這次「全面禁塑令」的出臺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歐盟預計,「禁塑」之後,歐盟每年的經濟成本會從2.59億歐元增加至6.95億歐元。

  處理難

  為什麼偏偏是塑料製品讓各國如臨大敵?答案是層出不窮的塑料垃圾。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發布的報告,自2015年以來,全球塑料垃圾產量持續增加,每年超過3億噸,預測到2050年將達到約120億噸。

  那麼,這些塑料垃圾怎麼處理呢?

  目前的塑料處理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塑料回收再利用率低;二是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塑料垃圾,並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

  回收難,不能回收的處理難,最終人們的選擇就是「丟棄」。

  據《中國青年報》2018年底的統計數據:現在全球生產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中,僅有10%能被回收利用,12%被焚燒,而超過70%的塑料會被直接丟棄到土壤、空氣和海洋中。中國土壤中每年殘留的農膜高達35萬噸, 大量農膜殘留在農田0至30釐米的耕作層中, 給農業生產和食品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018年12月4日,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表示,80%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最終會進入海洋,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總量將超過魚類。

  遭「拒收」

  面對丟棄塑料垃圾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歐盟國家一直以來的辦法是,把這些垃圾「丟」給別的國家。

  從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間,中國每年垃圾進口量從450萬噸增長到4500萬噸,翻了10倍,成為一項大宗交易品。

  中國為什麼要回收這些「洋垃圾」呢?

  因為它們有一定的利用價值。從廢塑料中重新提取出塑料原材料,成本比從石油提取物中合成新的塑料便宜,加上產量大,利潤十足。

  這本是一個把塑料垃圾回收再利用還有錢賺的好主意,但問題在於,面對巨大的垃圾量,中國的回收機構並沒有能力完全分揀,塑料垃圾沒有被充分回收利用。這些沒有被利用的塑料垃圾進入焚化爐,變成飛灰和有機廢氣,散入空氣,而廢氣中含有致癌物質如二噁英,飛灰中吸附著汞鎘等重金屬,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健康。

  因此,中國決定和這些洋垃圾說「再見」。

  2017年,中國環保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分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遞交通告文件,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1月開始禁止進口四大類24種洋垃圾。

  這也就意味著,歐盟成員國每年製造的2500萬噸塑料垃圾,需要自己處理了。

  無處可去的「洋垃圾」,終於促使歐洲國家開始思考,塑料應該去往哪裡。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蝴蝶扇動翅膀 真的可以引發颱風嗎?
    今天,小墨就和大家扒一扒有關「蝴蝶扇動翅膀能引發颱風」的真相,也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 ·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到的「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而在他隨後多次的演講中,羅倫茲博士將這一觀點更加形象的描述為「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以至於演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通過長期連鎖反應,可以引發各種氣象變化甚至氣象災難。
  • 詩歌:那一雙扇動的翅膀
    詩歌:那一雙扇動的翅膀作者/青草地*輕輕地我扇動了翅膀老師跟在您的身後我學著您的樣子飛翔陽光照著我通紅的臉膛也照著我扇動的翅膀媽媽說學校是知識的大海老師是我學習的方向老師說愛學習的我是爸爸媽媽的希望飛向藏著美麗神話的遠方老師又是一季雪花飄在我的肩上遠方依舊在時光裡迷茫迷茫的時光裡我又看到了您扇動的翅膀
  • 蝴蝶效應:蝴蝶翅膀扇起的颶風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不經心地拍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拉斯州一場災難性的颶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於是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科學家把這種現象戲稱作「蝴蝶效應」,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變化。「蝴蝶效應」的概念,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1963年提出的。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相比於2008年「限塑令」,這份文件則被稱為「禁塑令」,力度更強。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 2019 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 扇動利比亞風暴的那隻蝴蝶
    看著遍地狼煙的今日利比亞,局外人或許會問,這麼大的一場風暴,誰是那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其實,利比亞的這場戰爭,或許得從2月15日說起,那一天,在利比亞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有示威者上街遊行,抗議當局逮捕律師法思·特比爾。
  • 擴大「禁塑令」朋友圈勢在必行
    鄭建鋼「今年1月1日起,國家『限塑令』正式升級為『禁塑令』。這兩天我們銷售的電話可以說天天被客戶催交貨。有存量客戶,也有通過網絡搜索、熟人介紹的新增客戶,都急著要全生物降解塑膠袋。」慈谿市和達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科傑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的訂單已排至春節前。
  • 12月起海南率先禁塑,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20隻概念股飄紅
    財聯社11月30日訊,12月起海南在全國率先全面禁塑,隨著最嚴「禁塑令「進入倒計時,將引爆可降解塑料需求。除此之外,金丹科技昨日發布丙交酯項目試車公告,機構表示,可降解PLA產業鏈將打破海外壟斷,有望加速國內PLA發展,快速提升可降解塑料滲透率。
  • 這個縣的地圖像只蝴蝶,兩個翅膀扇動著這些美麗景點!
    我國有個縣的地圖像個蝴蝶,兩個翅膀扇動著美麗景點。這個縣就是新疆的鞏留縣。鞏留縣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林地面積達7.55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6.69%,林木種類繁多。林海雪原,藏珍納寶,有不少珍稀動植物物種,有的堪稱世界之最。
  • 同樣是鳥兒扇動翅膀,你知道flap和flutter的區別在哪裡嗎?
    那隻鳥兒使勁地拍打著翅膀。3. a kid running and flapping her arms. 一個邊跑邊像小鳥一樣上下扇動著雙臂的小女孩。4.那隻鳥在拍動翅膀。通過詞典解釋和例句可以看出flutter也有拍動、扇動翅膀的意思,那麼flap和flutter之間到底存在什麼不同呢?
  •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海南「禁塑令」開始實施 2020-12-04 05:32:44 責任編輯:張奧林 2020年12月04日 05:32 來源:法治日報參與互動   海南「禁塑令
  • 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1月1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 一隻「蝴蝶」輕輕的在歷史中扇動了一下翅膀,我們發現出大事了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以上這段文字是對自然界原理「蝴蝶效應」的通俗的闡述,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這就是「蝴蝶效應」。在人類歷史中同樣存在「蝴蝶效應」。
  • 環保行業:中國最嚴禁塑令下 塑代材料迎來最佳紅利期
    我國近5年平均廢棄塑料回收量為1800萬噸,平均回收率為25.6%;歐盟2006-2018年廢棄塑料回收處置量複合增速為1.44%,提升緩慢,2018年歐盟廢棄塑料循環利用率僅為18.5%,已經是全球最好的水平;中國、印度等國家禁止進口廢塑料後,美國廢塑料回用率有可能下滑至4%以下。造成廢塑料回收處置量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再生塑料性能差價格低,回收行業利潤微薄並且規模難以擴大。
  • 和塑料說再見 禁塑令落地掀起風暴 紙質和可降解哪種替代更得你心
    其實早從2008年,我們國家就施行了第一版限塑令,也收穫了一定的成效,發改委曾在2016年時對限塑令施行8年的成效進行總結,發現超市、商場的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三分之二以上,累計減少塑膠袋140萬噸左右,換算一下就相當於節約了840萬噸石油。但隨著快遞、外賣的迅速發展普及,塑料包裝製品的需求又被抬上了一層樓。
  • 蝴蝶可扇動翅膀產生微型噴流以躲避捕食者
    通過在實驗室環境下對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展開風洞研究,瑞典隆德大學的科學家們,終於揭示了這種昆蟲是如何快速飛行、以及躲避捕食者的。
  • 「禁塑令」來了,記者探訪我國最大澱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企業
    從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格「禁塑令」正式生效。武漢市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塑料製品的銷售和使用。目前,武漢市部分商超已開始投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那麼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等這些替代產品,未來是否能保障充足供應呢?
  • 「禁塑令」背後:為何紙吸管穩贏新起跑線?
    「禁塑令8月份頒布後,紙吸管的市場一下子就火起來了。」石傑告訴記者。8月28日,商務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高壓政策讓塑料吸管市場驟然緊縮,紙吸管行情火箭式攀升。 塑料吸管市場有多大,紙吸管市場就有多大。
  • 鳥兒在空氣中扇動翅膀與人在水中扇動臂膀
    鳥兒在空氣中扇動翅膀與人在水中扇動臂膀:1,水,是流體,它彈性大,所以人扇動臂膀,水可以把人彈起來浮起來。2,空氣,是流體,它彈性小,所以人在空氣中扇動臂膀,空氣不能把人彈起來浮起來。3,鳥兒翅膀面積大,扇動翅膀得到下方空氣大的反作用力,彈力。這個彈力把鳥兒彈起來飛起來。4,日常生活中,水看得見,摸得著。而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它與水一樣,是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即空氣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其實宇宙空間也是暗物質緊密排列的流體飽和空間。
  • 武漢禁塑令元旦起生效 多數大型商超已完成禁塑「作業」
    記者採訪發現,多數大型連鎖超市對「禁塑令」落實得較好,但仍有部分超市在提供一次性塑膠袋。「現在超市統一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如果你實在嫌貴,裝菜的保鮮袋是免費提供的,可以代替用一下。」昨日,在武昌一家小型生鮮超市裡,工作人員這樣向一位買菜的婆婆建議。這位工作人員說,老年人生活節儉,捨不得花錢買可降解塑膠袋,只好這樣提建議。
  • 全鏈條多維度,打造「禁塑令」閉環
    《方案》是針對今年國家「禁塑令」的具體行動指南。2008年我國施行「限塑令」以來,經過10餘年的實踐,成果並不理想。《財新》雜誌根據2019年數據測算,僅快遞和外賣行業一年消耗的塑料就有230萬噸,而「限塑令」十年累計節約塑膠袋僅140萬噸。「減量」相對於「增量」,杯水車薪。7月份國家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被網友稱為「禁塑令」,「限塑令」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