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流浪地球》談「地球停止轉動」:大家猜,是否出現影片的場景

2020-12-03 觀老師聊一聊

新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流浪地球》贏得好評連連,有評論認為,此片的視覺特效相當出彩,是照亮「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火炬,有些片景已經媲美好萊塢大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是運用科技手段,使「地球停止轉動」,然後將地球「拖離」公轉軌道,駛往4.2光年的目的地。那麼,我們不妨猜測一下,如果地球真的停止自轉,會出現什麼情景?

1、日食月食的變化

地球不僅圍繞太陽公轉,同時進行自轉。由於地球公轉,我們能看到日食、月食,的傳說。日食的產生,是地球在公轉的同時,月球也在圍繞地球按一定的軌道轉動。在此過程中,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三個天體處在一條直線或接近一條直線的情況下,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就發生了日食現象。

同樣道理,當地球轉到月球和太陽之間,三個天體處在一條直線或接近一條直線的情況下,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就發生了月食現象,也就是「天狗吃月亮」傳說的由來。因此,如果地球停止轉動,月亮繼續轉動,或許我們還能看到日食,但再也看不到月食。

2、地球氣溫的變化

地球上有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我們能在春日暖陽裡舒展,夏日驕陽裡聽蟬,是因為地球在公轉時,太陽光趨於直射我們所在半球;能享受秋日豐收,欣賞冬日飛雪,是因為地球在公轉時,太陽光趨於斜射我們所在半球。這是地理知識。

如果地球不再轉動,那麼,地球的一面會永遠朝向太陽,是白天;另一面永遠背向太陽,是黑夜,形同與現在的南北兩極:一邊永遠春意夏陽,一邊永遠暗無天日,最後,沒有光照的一面溫度會變得很低,不再適合生命的存在。

3、海洋和陸地的變化

地球類似於一個「規則」球體,當地球停止轉動,正如電影裡所描述的,地球的大陸大概率會被海洋「覆蓋」,變成一個「水球」。這是因為地球在轉動時,由於離心力的作用,海洋會向赤道附近聚集,如果停止轉動,離心力消失,海洋向在「球體」上肆虐蔓延,淹沒大陸。

不僅如此,由於離心力消失,地殼會劇烈移位,產生相互擠壓碰撞坍塌,高樓大廈不復存在,綠植鳥獸不見蹤跡,人們更不會像影片裡那樣,可以在陸地上修建行星發動機,只能全體逃到地下躲避、生活。

4、磁場的變化

截止目前為止,尚無法對地球的磁場形成有科學定論。一種說法是地球的外殼與地球內核之間的轉速不同導致磁場;一種說法認為磁場是由變化的電場引起,地球穩定的自轉過程中,帶動某些帶電體旋轉,於是形成磁場。但是,無論哪種說法,地球的磁場都與地球轉動有關。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引起的反應是磁場減弱,或者是直接消失,利用地球磁場辨識方向的指南針成為「廢物」。

更嚴重的是,失去地球磁場的「護佑」,原來被屏蔽在地球大氣之外的太陽粒子會「長驅直入」,破壞掉大氣層,進而破壞地球的通訊設備,幹擾通訊信號,破壞人體皮膚,危及地球上一切生命,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自然災害。這樣,人體即使可以躲到地下生活,但地上的通訊方式或許會採用戰國時代的「烽火臺」。到那時,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啟動「地球流浪」模式,地球或許會變成為一個「狀如火星的荒涼球體」。

5、潮汐、地球引力變化

直得慶幸的是,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判定,地球的轉動與地球的引力沒有關係。但是,潮汐的產生卻與地球自轉有一定的聯繫。或許那一天,我們看不到錢塘潮的洶湧,聽不到海浪的咆哮。至於電影裡展現出來的「被冰凍,但保存完整的星球」,或許根本不可能出現,因為地球在停止轉動時,所有的一切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相關焦點

  • 硬核科幻《流浪地球》:停止自轉的地球真能去流浪嗎?
    本文從科學的角度,選取電影當中提及的幾個場景,深入審視看其是否符合科學原理。在大家的期盼當中,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終於在大年初一上映了,它在之前的點映當中就飽受讚譽。這部影片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而來。講述了太陽即將死亡,即將進入紅巨星的膨脹階段,地球即將被膨脹的太陽大氣所淹沒。
  • 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轉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結果比流浪地球還可怕
    當你坐在椅子上,或睡在床上,是否感覺你的世界一切都靜止了呢?地球每天以每秒465米的速度在自轉,而且轉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你以為你不動,其實你在跟隨著地球以1674公裡的時速在轉動。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速度的概念,接下來我們就來對比一下。
  • 深度剖析《流浪地球》:地球能停止自轉嗎?停轉後會被海洋淹沒
    導讀 在大家的期盼當中,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終於在大年初一上映了,它在之前的點映當中就飽受讚譽。這部影片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而來。講述了太陽即將死亡,即將進入紅巨星的膨脹階段,地球即將被膨脹的太陽大氣所淹沒。
  • 地球停止自轉的可行性分析
    電影《流浪地球》極大的滿足了中國科幻電影愛好者的幻想,電影中要帶著地球去新家園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通過安裝在赤道上的行星發動機提供反向推力使地球慢慢的停止自轉,當地球停止自轉時也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大部分人類死於海水的淹沒和寒冷。
  • 《流浪地球》裡的地球停止自轉的前因後果
    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是改編於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地球自轉過程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地球停止自轉會怎麼樣?怎麼做地球自轉才會停止?下面我們一個一個問題來回答。地球為什麼自轉?我們知道,現在的宇宙來自於一次大爆炸,各類星球是爆炸產生的宇宙塵埃匯聚而成,這些塵埃匯聚的過程遵守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
    基於對半人馬座比鄰星環境的以上推測,半人馬座比鄰星可能並不是一個非常適合地球流浪的目的地。也許,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還可以找到除太陽之外距離地球較近、周圍有「地球相似指數」較高的宜居區的另一顆恆星。  人類是否能夠讓地球停止轉動?
  • 《流浪地球》中人類使地球停止了自轉,這需要多少能量?
    《流浪地球》中,人類用發動機將地球停止了自轉。讓地球停止自轉的科學原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現在的人類即使將所有的手段都拿出來也無異於蚍蜉撼樹。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分析出需要消耗多大的能量才能使地球停止自轉。
  • 當地球停止轉動後,人類如何生存?
    我們不止一次的想像過世界末日將會以怎樣的形式到來,如果這次的終結會是以地球停止轉動而引起,那麼我們將會有怎麼樣的遭遇呢?如果它停止轉動的話? 嗯 首先你只有一個月的生命了 如果地球停止繞太陽轉動 首先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轉動 你真的會馬上就死亡 因為你會飛離這個星球 衝進太空 就像司機猛踩剎車時你會在車裡突然前傾
  • 不要談什麼流浪地球,畫地為牢才是我們的真解
    筆者將與大家探討一下如果真的執行計劃,地球會遭受怎樣的破壞。當然,為了凸顯人類面對絕境所爆發出來的大無畏精神,電影還是弱化了「流浪地球計劃」對環境的破壞和對整個人類的影響。那麼在這篇文章裡,筆者將與大家探討一下如果真的執行計劃,地球會遭受怎樣的破壞。弄停地球,你以為來的只有海嘯?
  • 假如地球停止轉動10秒,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都知道,地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自轉和公轉,就像個小陀螺似的。那要是突然有一天,地球覺得好累呀,你的小陀螺決定停止轉動10秒,那地球會發生什麼呢?其次還會引發地球板塊運動、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山脈倒塌、冰川撕裂,基本上所有末日片的場景都會在這10秒鐘裡快速上演,10秒鐘後,除了居住在南北兩極和高山地區的少數人,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物都將遭受滅頂之災。
  •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最近熱播了電影流浪地球,它作為中國拍的世界級別科幻作品,充分利用了科幻元素和末日情懷,在讓我們享受視覺衝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末日情懷下的悲壯。不過當影片的熱潮過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它其中的科幻元素,突然發現原來這部影片中間也有不小的漏洞,其中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地球剎車計劃。所謂的地球剎車計劃,就是通過地球的動力慢慢的讓地球減速,他們的目標就是通過長達兩個世紀的運作,讓地球漸漸的停止自轉,達到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
  • 當地球停止轉動,我們需要怎樣末日逃生?
    我們不止一次的想像過世界末日將會以怎樣的形式到來,如果這次的終結會是以地球停止轉動而引起11萬公裡速度繞太陽旋轉如果它停止轉動的話?嗯 首先你只有一個月的生命了如果地球停止繞太陽轉動首先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轉動你真的會馬上就死亡因為你會飛離這個星球 衝進太空 就像司機猛踩剎車時你會在車裡突然前傾 但是如果地球減速得很緩慢
  • 流浪地球 觀後感
    除夕夜早早睡覺,就為大年初一大早去看流浪地球,沒看過原著的人一定為好萊塢大片般的特效和緊張刺激的劇情叫好,但看過原著的我要挑幾個毛病:1,影片沒利用原著老師給飛船派學生講小生態系統和地球流浪的五個步驟,不容易看懂。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那麼《流浪地球》的科幻內核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它的硬傷又是什麼。流浪地球不考慮各種飛行因素,就單純以現代人常識來講,它能「流浪」起來嗎?首先講下劉欣慈《流浪地球》的文化內核,劉欣慈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讓人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 刷爆朋友圈的大片背後:聽科學家跟《流浪地球》較較真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春節期間刷爆了朋友圈,世界級的科幻想像力讓大家驚豔之餘,也引發無數人對廣袤宇宙的無窮好奇。記者邀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胡亞鵬、李晉斌等專家,和我們分享對其中幾個科學問題的趣味思考。比鄰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在影片中,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於是選擇比鄰星作為地球流浪歸屬地,那麼這顆星球是否是人類理想的新家園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教授胡亞鵬介紹說,比鄰星是宇宙中離我們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距離太陽4.22光年。儘管比鄰星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但很有可能並不適合人類居住。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基於對半人馬座比鄰星環境的以上推測,半人馬座比鄰星可能並不是一個非常適合地球流浪的目的地。也許,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還可以找到除太陽之外距離地球較近、周圍有「地球相似指數」較高的宜居區的另一顆恆星。  人類是否能夠讓地球停止轉動?
  • 當地球不再轉動的時候,人類有什麼理由不去流浪
    時下火爆的電影《流浪地球》引發了全民熱議。在地球瀕臨滅絕之際,人類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其中,它的第一階段便是逆天而行,使地球停轉。之後,人類處於被冰雪封動的世界,人口銳減一半,海浪不斷襲來。這使很多人好奇,如果地球真的停止轉動,究竟會發生什麼?很多文章會告訴你,地球停轉帶來的結果遠比電影中來得血腥殘酷。屆時,無數人會以極快的速度撞到牆上和建築物上,瞬間變成肉醬。
  • 常識|如果地球停止轉動會怎麼樣?
    地球公轉:由於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會圍繞著太陽進行轉動,稱為「公轉」。地球公轉軌道上的每一點都在相同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軌道面,也稱為「黃道面」。地球無論公轉到什麼位置,這個自轉軸和公轉平面之間的傾角都是保持不變的。如果有一天,地球突然停止了轉動,那會怎樣呢?很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季節變化將會發生改變。
  • 流浪地球:起因與經過,4個時代簡單描述,快速了解流浪背後故事
    看到上面這句話,各位小夥伴們想必已經猜到我本期要說的是什麼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作品《流浪地球》。科學家想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有些冒險,但是希望總比在這坐以待斃要強,那就是在地球上裝上推動裝置,讓地球可以擺脫太陽的引力,實現脫離軌道的效果。那麼地球就迎來了第一個時代,那就是剎車時代,從名字上不難看出,這個時代的使命就是「剎車」開啟發動機,讓地球停止轉動,並且為後續的飛出太陽系做準備。
  • 《流浪地球》 物理知識
    撇開娛樂性,地球「流浪」的方案在科學的維度靠不靠譜?尤其是地球和木星碰撞危機的解除方式,是否符合科學邏輯?記者就此採訪了駐青高校的幾位物理學科教師。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 孫彬是目前看過的最好國產科幻片    「《流浪地球》是目前我看過的最好的國產科幻片,突破了以前對國產科幻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