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流浪地球》贏得好評連連,有評論認為,此片的視覺特效相當出彩,是照亮「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火炬,有些片景已經媲美好萊塢大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是運用科技手段,使「地球停止轉動」,然後將地球「拖離」公轉軌道,駛往4.2光年的目的地。那麼,我們不妨猜測一下,如果地球真的停止自轉,會出現什麼情景?
1、日食月食的變化
地球不僅圍繞太陽公轉,同時進行自轉。由於地球公轉,我們能看到日食、月食,的傳說。日食的產生,是地球在公轉的同時,月球也在圍繞地球按一定的軌道轉動。在此過程中,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三個天體處在一條直線或接近一條直線的情況下,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就發生了日食現象。
同樣道理,當地球轉到月球和太陽之間,三個天體處在一條直線或接近一條直線的情況下,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就發生了月食現象,也就是「天狗吃月亮」傳說的由來。因此,如果地球停止轉動,月亮繼續轉動,或許我們還能看到日食,但再也看不到月食。
2、地球氣溫的變化
地球上有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我們能在春日暖陽裡舒展,夏日驕陽裡聽蟬,是因為地球在公轉時,太陽光趨於直射我們所在半球;能享受秋日豐收,欣賞冬日飛雪,是因為地球在公轉時,太陽光趨於斜射我們所在半球。這是地理知識。
如果地球不再轉動,那麼,地球的一面會永遠朝向太陽,是白天;另一面永遠背向太陽,是黑夜,形同與現在的南北兩極:一邊永遠春意夏陽,一邊永遠暗無天日,最後,沒有光照的一面溫度會變得很低,不再適合生命的存在。
3、海洋和陸地的變化
地球類似於一個「規則」球體,當地球停止轉動,正如電影裡所描述的,地球的大陸大概率會被海洋「覆蓋」,變成一個「水球」。這是因為地球在轉動時,由於離心力的作用,海洋會向赤道附近聚集,如果停止轉動,離心力消失,海洋向在「球體」上肆虐蔓延,淹沒大陸。
不僅如此,由於離心力消失,地殼會劇烈移位,產生相互擠壓碰撞坍塌,高樓大廈不復存在,綠植鳥獸不見蹤跡,人們更不會像影片裡那樣,可以在陸地上修建行星發動機,只能全體逃到地下躲避、生活。
4、磁場的變化
截止目前為止,尚無法對地球的磁場形成有科學定論。一種說法是地球的外殼與地球內核之間的轉速不同導致磁場;一種說法認為磁場是由變化的電場引起,地球穩定的自轉過程中,帶動某些帶電體旋轉,於是形成磁場。但是,無論哪種說法,地球的磁場都與地球轉動有關。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引起的反應是磁場減弱,或者是直接消失,利用地球磁場辨識方向的指南針成為「廢物」。
更嚴重的是,失去地球磁場的「護佑」,原來被屏蔽在地球大氣之外的太陽粒子會「長驅直入」,破壞掉大氣層,進而破壞地球的通訊設備,幹擾通訊信號,破壞人體皮膚,危及地球上一切生命,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自然災害。這樣,人體即使可以躲到地下生活,但地上的通訊方式或許會採用戰國時代的「烽火臺」。到那時,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啟動「地球流浪」模式,地球或許會變成為一個「狀如火星的荒涼球體」。
5、潮汐、地球引力變化
直得慶幸的是,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判定,地球的轉動與地球的引力沒有關係。但是,潮汐的產生卻與地球自轉有一定的聯繫。或許那一天,我們看不到錢塘潮的洶湧,聽不到海浪的咆哮。至於電影裡展現出來的「被冰凍,但保存完整的星球」,或許根本不可能出現,因為地球在停止轉動時,所有的一切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