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球不再轉動的時候,人類有什麼理由不去流浪

2020-12-05 剪輯客

時下火爆的電影《流浪地球》引發了全民熱議。

在地球瀕臨滅絕之際,人類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

其中,它的第一階段便是逆天而行,使地球停轉。

之後,人類處於被冰雪封動的世界,人口銳減一半,海浪不斷襲來。

這使很多人好奇,如果地球真的停止轉動,究竟會發生什麼?

很多文章會告訴你,地球停轉帶來的結果遠比電影中來得血腥殘酷。

屆時,無數人會以極快的速度撞到牆上和建築物上,瞬間變成肉醬。

遭遇時速為1000英裡的超級颶風,使地球上的建築淪為廢墟等等。

造成的慘劇的原因也簡單,當地球突然停止轉動,大氣會因慣性而繼續保持運動的狀態。

也就是說,它會以之前赤道自轉線速度約1670千米/小時運行。

但有心人會注意到,這是建立在地球瞬間剎車、停止的情況下發生的。

那麼,如果像電影中那樣地球緩慢停止後,又會帶來哪裡變化呢?

我們要一起克服哪些困難才能逃過一劫,不會分散?

在眾多說法中,最為駭人的便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磁場將會徹底失靈。

所謂的地磁場是指地球內部存在的天然磁性現象。

它分為兩極,其中一極位在地理北極附近,另一極位在地理南極附近。

它的存在,不單是為我們指明了南北方向,也保護我們免受外太空大劑量輻射侵襲。

有人將它比喻成是一個淚珠形狀的氣泡,專門給地球罩上的保護套。

的確,它能在一定程度保護我們的地球表面免遭宇宙射線和帶電粒子的傷害。

這就好比大氣層,只不過大氣層阻擋的是來自太陽的多餘紫外線,讓地球生物不至於被曬傷。

值得一提的是,當這些帶電粒子會沿著磁力線向兩極運動,帶電粒子最終與大氣中的粒子相互作用。

這就使得粒子發生激發,從而產生我們夢寐以求想看到的極光。

雖說目前我們對於地磁場的產生機制並非明確,但目前接受度最高的說法中自轉是關鍵因素。

這樣一來,倘若地球自轉停止,那麼地磁場極有可能會突然消失。

一旦沒有了磁場,太陽風能不受任何阻礙,長驅直入進入地球大氣。

更為可怕的是,地球大氣也可能隨著地磁場的消失,而逐漸損失掉。

早就有科學家推測,早在三四十億年之前,火星同樣有著海洋,以及濃厚的大氣等適合生物生存的條件。

可到了現在,火星大氣目前僅僅是地球大氣質量的百分之一。

究其原因,極可能是火星上的全部磁場突然消失所導致的。

因為在太陽風的衝擊之下,火星大氣就逐漸逃逸到了太空當中,從而不斷減少。

所以一旦地磁場消失,誰也不能保證地球不會經歷像火星那樣的遭遇。

更何況,失去磁場的保護,成千上萬的衛星和航空器就會來自外太空的高能射襲擊。

這就像太陽黑子爆發的磁暴,會造成通訊中斷,電力設備損壞,甚至是全球停電等。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就有科學家發現地磁場在逐年減弱。

據研究估測在過去150年以來,地磁場減弱了將近10%,並且地球磁場存在很大的地理差異。

比如亞洲、太平洋地區磁場變化較小,非洲、歐洲和大西洋的變化非常大。

其中變化最大的地區是非洲南端,在這個地區的磁場極性與正常的極性剛好相反。

至於是何種原因導致,目前科學家並沒有明確的說法。

追溯地球的歷史,寒冷時期,地磁場往往較強,而高溫時期,地磁場則較弱。

所以,有科學家們猜測氣候變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磁場減弱。

這則消息曾一度引起人類的恐慌,害怕繼續下去地磁場將會消失。

好在實際情況並沒我們想得那麼可怕。

從歷史的進程來看,當地磁場衰減到一定程度,並不會消失,而是發生地磁場的倒轉。

於是,民間就有人聲稱地磁場導同樣會毀滅地球。

但請放心,歷史上也曾發生地磁倒轉,並不會出現導致人類不能生存的災難性結果。

不過,別以為地球停轉使地磁消失的危害沒那麼可怕,就萬事大吉了。

除了地磁將會消失,地球停轉也極可能使氣候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知道在地球轉動的時候,會受到離心力的作用。

因此,作為液態的海洋會朝向赤道附近聚集。

於是,一旦地球停止轉動,海水便會向兩極流動,從而使大陸被淹沒。

到時候,只剩下赤道附近不太受離心力影響的超級大陸留下了。

但蒼天並沒有繞過任何大陸,即便那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希望,那也兇多吉少。

因為在轉動的時候,同樣是因為離心力的作用,地球的赤道地殼會顯得更為突出一點。

然而在沒有轉動的時候,那麼赤道附近缺少離心力。

所以這很可能會導致板塊坍縮,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全球地震或者海嘯。

與此同時,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也會隨之消失。

這也極可能會使地球的氣候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謂的地轉偏向力也並非真正的力,而是一種慣性力。

其在極地最顯著,向赤道方向逐漸減弱直到消失在赤道處。

儘管在我們生活中地轉偏向力可以小到忽略不計。

但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力,並被命名為科裡奧利力。

通常會在一個轉動的參考系中就能出現科裡奧利力。

比如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旋轉體系,在這個旋轉體系中進行直線運動的物體。

由於慣性的作用,有沿著原有運動方向繼續運動的趨勢。

以地球為參照系去觀察,就會發現物體的運動軌跡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偏離。

當物體靜止時,並不會受影響。而物體運動時,在地轉偏向力及其物體本身的慣性作用下,物體的運動方向會向右或向左偏轉。

具體一點就是,在北半球做水平運動的物體都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就向左偏轉,赤道則不發生偏轉;

打個比方,當颱風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時。

如果在北半球,風的方向就會因為地轉偏移力會發生會向右偏轉。

在海洋那麼大的尺度範圍內,最終會形成各種逆時針旋轉的熱帶氣旋。

這當中,有些熱帶氣旋就會形成破壞力強大的颱風。

所以,我們在各種氣象雲圖上,北半球的颱風無一例外,都是逆時針旋轉的。

與此相應地,南半球的都是順時針旋轉的。

由於赤道附近由於緯度為零,因此地轉偏向力的大小也為零。

因此赤道附近是不會形成熱帶氣旋的,更不會形成颱風。

當然,地轉偏向力只是颱風形成的一個必要條件之一。

只是缺少了這種力,地球上不會有颱風。

但就算存在這種力,也不總是能形成颱風。

它還得要有各種其他的因素的作用,比如說適當的溫度,適當的地點等等。

除了形成颱風,它對河流港口、洋流以及大氣環流等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伴隨著地球的旋轉,其動量的推動和拉動形成了洋流。

從而與大氣的氣流一起,產生了影響全球的各種氣候模式。

就算我們能想方設法奪過這一劫,也很難適應新的生活。

我們知道地球真正停止自轉後,太陽還是繼續運動的。

拿兩個小東西模擬一下,就知道地球的晝夜更替周期變為一年了。

此時,我們就真的能體會到度「日」如「年」的痛苦了。

因為處於白晝的一面將持續接受太陽的炙烤。而處於黑夜的一面氣溫會極度寒冷。

同時,地球自轉提供給了月球的軌道機械能,使其月球繞著地球公轉。

一旦自轉停止的話,它也不再與地球保持一定的距離,而會慢慢向地球移動。

說了這麼多,其實目前來看地球停轉的概率可以說是零。

可能當我們看《流浪地球》時,就不會只記住道路梗,也不會像某些網友串戲到動力火車的《當》那兒去了。

「當太陽不再上升的時候,當地球不再轉動,當春夏秋冬不再變換。」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在某個時間,地球在被淹沒之前就已經移到太陽系的宜居區之外,不再適合生命存在,反而在那個時候,火星將完全進入宜居區。  比鄰星是可能的歸宿嗎?  半人馬座比鄰星是除太陽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距離我們4.2光年。如果真的有「流浪地球」計劃,地球真的流浪到半人馬座比鄰星周圍,那裡的環境適合人類生存嗎?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去哪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心中會有一個小疑惑——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呢?月球去哪了?在電影中確實沒有提及月球的去向,但是在小說原著中,月球的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人類扔了。在原著中,人類帶著地球逃亡分為五步:第一步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第二步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
  • 太陽要爆炸 人類帶著地球到宇宙去流浪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於2000年發表在《科幻世界》第7期,並在當年斬獲科幻小說銀河獎特等獎。《流浪地球》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傾盡資源在地球表面建造了巨大的推進器,希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尋找新的星系家園。作為科學解碼的粉絲,應該有不少人看過《流浪地球》這部小說。故事波瀾壯闊,場景宏大,試問:還有比把地球推離太陽系更巨大的工程嗎?今天,電影《流浪地球》公布了首支概念片。
  • 硬核科幻《流浪地球》:停止自轉的地球真能去流浪嗎?
    不過按照電影所言,在這一萬個行星發動機當中有一部分是位於赤道之上用於減速的,如果數量可以達到100左右的話,那麼就可以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用來停止地球轉動。不過必須要求這些發動機是持續不斷並且提供相同的反推力。所以我們看到這個難度可是非常的高,對於地球人類幾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一旦地球停止轉動,地球將會發生什麼?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那麼《流浪地球》的科幻內核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它的硬傷又是什麼。流浪地球不考慮各種飛行因素,就單純以現代人常識來講,它能「流浪」起來嗎?首先講下劉欣慈《流浪地球》的文化內核,劉欣慈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讓人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 流浪地球:起因與經過,4個時代簡單描述,快速了解流浪背後故事
    如果你在荒野中看到一堵牆,它向上無限長,向下無限長,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那麼這堵牆是什麼?就是死亡。看到上面這句話,各位小夥伴們想必已經猜到我本期要說的是什麼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作品《流浪地球》。科學家想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有些冒險,但是希望總比在這坐以待斃要強,那就是在地球上裝上推動裝置,讓地球可以擺脫太陽的引力,實現脫離軌道的效果。那麼地球就迎來了第一個時代,那就是剎車時代,從名字上不難看出,這個時代的使命就是「剎車」開啟發動機,讓地球停止轉動,並且為後續的飛出太陽系做準備。
  • 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轉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結果比流浪地球還可怕
    地球每天以每秒465米的速度在自轉,而且轉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你以為你不動,其實你在跟隨著地球以1674公裡的時速在轉動。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速度的概念,接下來我們就來對比一下。在地球自轉時,赤道的速度是最快的,南北兩極的自轉速度最慢,也可以說是幾乎是零。當地球突然停下來的時候,地球上的一切還是會繼續隨著慣性動的,但之後的速度會越來越慢。但一切都沒有我們想像那麼簡單。很多輕的物質都會隨著慣性被甩出地球,也就是甩到空中,包括人類,動物和各種東西等。平靜的海面也會突然發生海嘯,而且一旦發生都是全球性的海嘯。各種颶風,地震也會隨之而起。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曾經繁華的城市現在變成了一座空城,地表溫度極低,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只能生活在陰暗的地下城。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 流浪地球電影上映時間什麼時候 吳京首演太空人
    《我不是藥神》正式播出之前,很多人應該都看到了吳京出演的《流浪地球》的貼片,不少人好奇《流浪地球》電影上映時間是什麼時候,據悉,該片將有望在下半年播出,還有消息說春節播出的,但目前並無準確定檔消息。
  • 地球在流浪,心不再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一、生存環境危在旦夕,地球開啟流浪之旅因太陽老化,人類生存環境遭受破壞,人類急需尋找新的宇宙生存環境,一萬臺「行星發動機」!歷經兩千五百萬年!移居地下城!因為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人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這也是整個影片核心思想之一:團結。
  • 停上自轉的地球真的能夠去流浪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這是瘋狂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那麼停止自轉的地球真的能去流浪嗎?想要讓地球像飛船一樣前進,首先需要給地球安裝很多的發動機,其次依靠發動機的推力先讓地球停上自轉,最後才是將地球推動脫離軌道成為流浪行星。那麼人類的科技能夠將地球停上自轉嗎?
  • 由《流浪地球》談「地球停止轉動」:大家猜,是否出現影片的場景
    新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流浪地球》贏得好評連連,有評論認為,此片的視覺特效相當出彩,是照亮「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火炬,有些片景已經媲美好萊塢大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是運用科技手段,使「地球停止轉動」,然後將地球「拖離」公轉軌道,駛往4.2光年的目的地。
  •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電影會在什麼時候上映呢,相信看過第一部電影的朋友已經對續作十分的期待了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
    不過人類學家曾經估算過,因為周圍環境的各種變化,人類在地球上還可以存在的時間大約是200萬年。而物理學家霍金曾經更為悲觀,因為人類使用能源的沒有效率,預言幾百年後就需要考慮離開地球。  在某個時間,地球在被淹沒之前就已經移到太陽系的宜居區之外,不再適合生命存在,反而在那個時候,火星將完全進入宜居區。  比鄰星是可能的歸宿嗎?
  • 假如地球停止轉動10秒,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都知道,地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自轉和公轉,就像個小陀螺似的。那要是突然有一天,地球覺得好累呀,你的小陀螺決定停止轉動10秒,那地球會發生什麼呢?要是地球停止公轉,地球將不再有更為危險的是地球停轉後,會以很快的速度向太陽飛去,用不了幾個月就會在太陽熱情的懷抱裡燒成渣渣了。當然如果只是10秒鐘的話,對地球公轉軌道的影響還是很小的。
  • 人類逃亡為什麼要帶上地球?地球跑了,月球咋辦——《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完完全全是一群理科男的浪漫情懷,「太陽系不再是我的家,但我要帶著地球一起流浪」,完完全全中國式的思維,完完全全中國人的眼睛對星空的展望。導演郭帆曾帶著《流浪地球》尋求合作,對方看到這個創意都傻了,「為什麼地球出現危機時,你們中國人跑路還要帶著地球?」
  • 宇宙中能量傳遞的紐帶:引力彈弓,幫地球去流浪
    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由劉慈欣小說同名小說改編的國產首部硬科幻巨作影片《流浪地球》可謂是在春節檔出盡了風頭。 「流浪地球」到底是什麼?簡單說,這是一項龐大的星際移民計劃,將延續2500年,跨越5個時代。
  • 《流浪地球》中人類使地球停止了自轉,這需要多少能量?
    《流浪地球》中,人類用發動機將地球停止了自轉。讓地球停止自轉的科學原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現在的人類即使將所有的手段都拿出來也無異於蚍蜉撼樹。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分析出需要消耗多大的能量才能使地球停止自轉。
  • 流浪地球,為啥不是流浪月球?
    電影《流浪地球》大獲成功。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地球流浪了,月球怎麼辦?但地球如果沒了月球的引力束縛,自轉開始加快,有多快呢,你想像不到的快,地球的白天將會只有8個小時,在這瘋狂的旋轉下,然後生物都無法生存下來,因為轉速這麼快,地球上開始出現颶風和大風暴,它們將摧毀一切,高大的植物將被連根拔起。那麼將地球停轉的發動機將會需要更大的馬力來讓地球停止轉動。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