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三大指數悉數下跌,盤面上,近期表現持續低迷的科技股昨日回暖,3月份持續淨流出的北向資金也開始逐漸回流A股。機構分析認為,4月A股有望迎來底部拐點。
展望後市,光大證券表示,目前A股市場估值合理,若再次明顯下跌,價值投資者可逐步買進,待國外恐慌情緒、疫情擴散等因素消減,國內經濟復甦、政策寬鬆等因素落定,市場有望迎來右側配置時機。
西南證券策略分析師朱斌指出,雖然未來經濟依然面臨下行壓力,但這種壓力已經被市場所預期。隨著疫情防控與經濟刺激政策雙管齊下,市場情緒將現好轉。當下時點不應該再高估疫情對市場的衝擊。在滬指2700點左右的底部區域,出現多次震蕩磨底很正常,投資者需要克服內心的恐懼。
愛建證券預計二季度依然延續結構性機會為主的格局,市場會圍繞主題性機會展開,以新基建為代表的新經濟仍是關注重點,價值板塊和權重板塊因受制於目前形勢空間不大,更多的是防禦性選擇,在市場調整時發揮作用。
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在政策堅定推動和支持下,中國經濟尤其是內需部門回升趨勢將更為確定,在這一過程中流動性仍將維持充裕,而A股市場整體估值已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因此戰略上應樂觀而不是悲觀。
星石投資認為,未來A股市場走勢有望逐步回歸基本面。從投資機會來看,由於外需短期疲弱,擴內需的政策預計進一步加碼,兼具產業轉型升級+新基建雙重逆周期屬性的科技成長股值得重點關注,受益於內需修復、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周期類別、消費類別成長股的景氣度也有望提升。
操作策略上,國海證券認為,短期消費板塊機會較確定,中期順周期板塊更好。在大盤超跌的時候,要積極配置中期受益但時間節奏難以把握的順周期板塊,配置長期受益的核心資產。目前市場風險偏好雖然有底,但回升仍有困難,在交易行業景氣回升的時候,要考慮股票價格上漲帶來的估值壓力。具體而言,4月份看好農業、貴金屬的趨勢性機會。根據疫情情況,關注軍工、順周期板塊(金融、地產、消費、基建)的交易性機會,擇機布局科技和核心資產。
國金證券表示,聚焦兩條確定性的配置主線:一條是受益於「擴內需」的建材建築、房地產、通信、電氣設備等行業;另一條是具備一定必需消費品屬性的醫藥生物、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行業。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