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這一年,我們看到了太多公知的翻車。基本上這是一個輿論戰上的全面勝利。展望2021年,預計過往那種粗暴的定體問尬黑會減少,低紅高黑捧殺流會成為主流。
我們很早就說過,拜登上來了,狗糧會續上,輿論場上這幾年勢如破竹肯定沒那麼容易,肯定有反彈,反覆。
從目前看,雖然實收狗糧還沒到位,但是應收狗糧他們大概認為跑不了了,所以最近非常賣力。
我舉一個例子,非常典型。
前幾天不聖誕節麼,聖誕節隔日不就是教員誕辰麼。
就我個人看來,我是堅定的無神論者,親朋好友也沒有任何基督徒,也都是中國公民,實在沒覺得聖誕節有什麼。
但是也就僅此而已。
對我來說,我當然非常尊崇教員,尤其是經歷了最近幾年的風風雨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教員當初並沒有錯,教員當初被潑了很多髒水,被宜粗不宜細。因此在這個時候,寄託對教員的懷念,我認為無可厚非。
但是,你說有沒必要去指著別人說:你過什麼洋節?第二天才是我的聖誕節?
顯然沒必要,不可取。
在之前的很多年,都是全球化高歌猛進的年代,在消費主義的席捲下,聖誕節成了一個買東西,約會見面,大吃大喝的一個由頭,這,本也沒啥不好,起碼刺激消費。
而且,我也不信說一堆小年輕去過個平安夜聖誕節,就怎麼怎麼了。有這麼嚴重嗎?這怎麼也沒到崇洋媚外的程度。
我多次說過,凡事都要講究一個比例原則。對聖誕節這種小事你去揪著不放講怪話,這就是違背了比例原則。或者說的更直白點,這叫低紅高黑。
表面上,你似乎貶低了聖誕節,表達了你對教員的尊重。但是實際起到的效果,卻一定是讓人覺得你不近人情,小題大做,拿著雞毛當令箭,甚至於覺得怎麼喜歡教員的都這水平?
你看看微博,是不是一堆公知都跳起來了?
我都懷疑這根本就是倒鉤:先有人故意小號講怪話,再大號截圖開嘲諷。
到今天,聖誕節在中國都不是法定假日,這就是官方的態度。民間想怎麼搞,你就隨意。
你想過就過,不想過就不過,不過聖誕節你也沒高尚到哪裡去,過了聖誕節你也不至於就崇洋媚外。一件本來沒什麼的事情,你非要沒事找事,那就很難讓人懷疑你是不是別有用心。
就拿教員來說,當初我們給他辯誣,給他澄清,講出他做了多少豐功偉績,被潑了多少髒水的時候,你們在哪呢?不都跟著相信各種地攤文學的段子,把他當成類似小鬍子這樣的人?
現在好了,風向變了,一個個都湊過來了,各種尬吹文,不是把他當成算命先生,就是給他寫成霸道總裁(參考《不要把飯圈那一套搞來》),這當然就是低紅高黑。
再比如說今年以來,我們做的很好是事實,大量製造業產業鏈不僅沒有跑反而大量流入中國也是事實,但是,我們在很多領域依然落後,依然被卡脖子,這是需要清醒認識的。要趕超是個漫長艱苦的過程。結果你這時候說的中國拳打美國腳踢歐洲,這就不合適,就讓人覺得是倒鉤。
這些年來,大家努力工作下,中國日漸強大,靠棒殺已經不能把我們怎麼樣了。現在最要警惕的,就是低紅高黑的捧殺。
PS:防失聯,請關注備用號:
更多交流,請關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經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萬字;試讀請點擊《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經更新至237章正文+55外篇,試讀請點擊《【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此外另外JM系列評論文章132篇)
另外加圈的請第一時間查看私信,有文章提取辦法。圈內主要就是更文章,沒有別的亂七八糟的功能。請想好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