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新加坡、成都……誰在定義公園社區 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

2020-12-07 和訊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每經編輯 劉豔美

上世紀末,一場文化轉型在芝加哥悄然掀起。「鏽帶」的餘燼尚未吹散,那些未能趕上產業轉型快車的工廠工人卻已然開啟新一輪創造——出於對生活的嚮往,不同文化在芝加哥重疊、分散,嬉皮士、雅痞、都市型男、兄弟會等社群聚集形成了文化風格各異的社區。新任市長理察·M·戴利順勢而為,散落在城市中的自行車道、花園、獨立搖滾和後現代主義建築,為芝加哥貼上「優雅」標籤。

在當時美國有關「未來社區」的大論戰中,芝加哥描繪了一幅與主流觀點完全不同的圖景:未來社區並非僅剩下傳統製造業城市破產後的破敗景象,它還可能代表一種改造城市的力量。

類似的故事正在國內上演。

面對未來社區的建設需求,一種全新的「公園社區」正在成都快速營造。

根據成都的定義,公園社區是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中,由政府、居民、社會力量共建共享共治,服務於生活人群和產業人群,「人城景業」融合共生的城鄉空間和城鄉治理基本單元。

其背後是這樣一種邏輯:作為特大城市「爆炸」式發展的參與者,社區與城市間治理與發展的並存關係愈加明顯。

這不僅解答了成都近年來以宜居生活之城頻頻走入國際視線的原因,更透露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具體路徑。

早在2017年,成都即開全國先河,設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按照成都的理解,隨著工業社會向現代社會演進,推動城市發展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回歸生活導向,傳統社區空間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等於一體的「場景」延伸。

成都希望,以場景營造為著力點,使社區成為「市民的美好家園(博客,微博)」,同時也成為「城市的第一會客廳」,不只是有「秩序」,同時也要有「活力」。

9月25日,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公園社區專場活動即將舉行,線上線下同步發布有關公園社區的100個新場景100個新產品。

未來的新型社區,作為多維度場景的有機集合,不僅以其舒適的空間品質塑造著市民的社會生活,更將以其獨特的文化風格和美學特徵,影響著城市的發展方向。

社區「定義」城市

社區是何時開始參與城市建設進程的?一般認為,社區與城市的新一輪發展密切相關。在倫敦,上世紀下半葉,由於大量人口湧入,不僅推高生活成本,也改變了市民原有的生活模式。新與舊的衝突下,新老市民均面臨城市身份認同的危機。作為吸納人口進入城市的「海綿」,社區的「聲音」從城市四處響起。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位於泰晤士河南岸的硬幣街社區城市更新項目。

當時,當地老工業區即將迎來商業化改造,老住宅被新酒店取代。當地居民出於對失去居住地的擔憂,發起成立名為「硬幣街行動小組」的社區自治組織。它不僅及時解決了當地人的居住危機,還喚醒了居民集體意識。與泰晤士河北岸金融城氛圍完全不同、以手工業和創意產品為特色的街區由此誕生。

與過去的城市發展模式不同,一種自下而上「滲透式」的打造方式伴隨社區的振興引入城市。

在對場景展開研究時,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丹尼爾·亞倫·西爾發現,由於不同的人喜愛不同的場景,場景特色決定了什麼樣的人在何處生活,也塑造了不同的居民社區形態。社區帶來基於地方情境(Local Context)的凝聚力,城市作為提供場所的載體,也因此被社區文化所改造和重構。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大洋彼岸的紐約。20世紀70年代,有關城市文物保護和綠化的運動先後在社區層面開展。這些運動不僅整合了社區資源,同時也為城市帶來新的文化特質。

為何社區會主宰此輪城市發展的路徑?

若將目光投向同一時期的日本,旨在恢復城市文脈和環境的「都市復愈」行動,剛剛拉開帷幕。與倫敦和紐約不同的是,政府充當了主動角色,推出「社區推進計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許懋彥等人研究指出,其不僅緩解了政府財政壓力、推動了長期人力和治理投入,更重要的是,居民參與能充分照顧在地性,實現都市持久活力。

換句話說,伴隨城市的發展,政府與市民的關係已經發生轉變。依賴於市民參與而生的社區,能夠在政府與市民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新一輪城市發展中,社區不僅將定義城市特質,亦在標定城市的發展方向。

生活方式革命與公園社區路徑

眼下,城市的發展邏輯正迎來新一輪深刻變化。十餘年前,「臨時城市主義」開始受到學界系統性關注。經典論述來自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他認為,當代社會已經從「穩固的現代性」(Solid Modernity)發展成為「流動的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由於變化是流動社會的一種常態,城市與城市居民需要尋找新的方式加以應對。

與此相對,「地理已死」和「無地點性」的論調,開始居於主流。

英國「生活方式」雜誌《Monocle》創始人、董事長泰勒·布魯爾曾反覆傳輸一個觀點:由於技術革新讓從事創意行業的人不再受工作場所的束縛,並由此形成「全球遊民」。在他們身上,與地點的「缺失」並存的是對地點另一些特質的重視——那些過去因錯失先發優勢而被埋沒、但在提高生活品質上極具優勢的城市,走進他們的視野。

去年,很少來到中國內地的泰勒,選擇將《Monocle》城市論壇落在成都。

同年,一場關乎社區治理的大會在成都召開。在外界看來,這既是成都兩年多社區治理的一次總結和再提升,又是成都在建設公園城市、提升人本城市水平的具體表現。

生活方式革命與公園社區的建設理念,巧妙地在成都「相遇」。

圍繞公園城市理念,成都形成公園社區規劃建設的「163」總體思路——

一個核心目標,即將公園社區規劃建設成為複合開放、安全綠色、共享共治的公園城市基本單元。

六大總體要求,即功能複合促共聯、開放活力促共棲、綠意盎然促共賞、配套完善促共享、安全韌性促共濟、多元協同促共治。

三類社區引導,即城鎮社區、產業社區以及鄉村社區。

這意味著,公園社區處處體現著人對品質生活的需求。而在公園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中,社區治理正是當前城市極速發展中,以人為著力點,最細微但也最奏效的手段。

十年前,新加坡曾將從建國以來的「花園城市」定位改寫成「花園中的城市」,更突出城市生態、資源等對於人的可及性,將人本理念進一步升級。去年,新加坡再次聚焦社區,在新一輪城市總規意見徵集案中提出走向社區化的CBD,將進一步發揮社區帶動城市發展的功能。

在此時間節點下,因宜居生活接過社區發展的「接力棒」,也意味著成都將有望「領銜」全球城市展開有關社區發展的新一輪探索。

未來社區方法論

當下,國內已有多地開始布局面向未來的社區。呼應新要求,成都的公園社區思路,也將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方法論。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公園社區建設基礎開始發揮作用。數據顯示,作為服務人口超過2100萬的特大城市,成都累計本地感染率為十萬分之1.02,居千萬級人口城市末位。社區展現出應對特殊情況的「韌性」,為成都贏得了經濟快速反彈的發展空間。

而在成都的布局中,社區不僅是治理場所,還是發展場景。

三年前,成都在全國範圍內率先設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在隨後其他城市設立的類似機構中,少有同時包含「治理」與「發展」兩項職能。

聚焦社區發展,也是推動社區定義城市、探索城市發展方向。

如何發展社區?成都強調的一個關鍵要素是「場景」。

9月25日,成都將舉辦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公園社區專場活動,線上線下同步發布有關公園社區的100個新場景100個新產品。根據主辦方發布的信息,當天現場將設置智慧居家場景產品區、生活消費場景產品區及公共服務場景產品區等,聯動電信、華為、喜馬拉雅、天府市民雲等企業進行展示。

通過這些場景,公園社區的能量將得以更大程度發揮。

事實上,在此前的規劃中,成都已提出實施城市場景創新計劃,推動場景營造與城市規劃之間的統籌銜接。每個區、每個街道都有屬於自己的計劃,讓公園社區開口「表達」,城市也將更加多元、更為包容,更滿足每個個體的需求。

而在西爾看來,場景還將促進社區感的形成,進一步調動社區居民的活力和創造力。

他發現,在美國伊利諾州一座城市,當地政府通過打造場景、發動市民進行園藝活動,讓他們走出房門、共同勞動,或者開放圖書館前、公園中的空間,將室內藝術展、甚至是市民家中的裝飾搬到戶外。一系列簡單的創舉,讓城市得以恢復活力。

最新的研究顯示,創新因子也越來越多地誕生於這些散落在社區的場景中。

如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鄧智團等人發現,在以創新創業集聚推動的新一輪城市創新發展進程中,湧現出所謂的「創新街區」現象。如美國劍橋肯戴爾廣場(Kendall Square)、美國紐約矽巷(Silicon Alley)、英國倫敦矽環(Silicon Roundabout)和西班牙巴塞隆納22@街區(22@ Barcelona)等。

這種面向未來的「嫩芽」,也將同樣醞釀在公園社區的土壤萌動中。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天府國際機場展翅待飛 成都東部新區雙千發布會舉行
    全球旅報8月18日訊,8月20日,場景匯「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拉開帷幕。當天,發布會線上線下同步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
  •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是成都!
    昨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揭曉而今,成都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城市與自然生態和諧交融。城南興隆湖公園,活潑的魚鳥樂園。聽百鳥戲水,看魚翔湖底。人置身其中,頓感生機勃勃。,成都市環市區六大溼地公園之一。
  • 新經濟帶來新動能,藍潤MIC助力成都「新經濟人物」更幸福
    近日,成都再次刷屏朋友圈——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冠軍。最幸福,又是成都!宜居宜業的城市,方能讓人安居樂業。成都的幸福密碼,或許就在於給追尋夢想的人以機遇,給熱愛生活的人以舞臺。對成都來說,不僅有閒適安逸的古蜀生活,新經濟也是這座城市的發展關鍵詞。
  • 成都新經濟 幾何增長的「魔方」
    去年11月9日,成都市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勾勒出新經濟發展藍圖。隨後,成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新經濟配套政策,包括制定實施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計劃、規劃建設「獨角獸島」等發展載體、設立100億元新經濟發展基金、印發首個共享經濟發展方案、組建全國首個城市級新經濟俱樂部……一年來,成都新經濟藍圖已經展開,正逐步成為最適宜新經濟成長的城市之一。雙十一那天,在上海的施嶽網購了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3魔方)的基因檢測產品。
  • 瞭望|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回歸生活導向,成都為何讓...
    在成都科學城不遠處的麓湖公園社區,羅冰梅正在「麓色菜園」中打理蔬果。在社區旁邊,由地鐵、市域快線、快速公交等構成的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線網密度已達0.3公裡/平方公裡,到中心城區只需要15分鐘車程。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四川天府新區,強調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 5個項目籤約金額達50億元,成都未來將能看更多極限運動
    紅星新聞記者從今日(29日)上午舉行的「場景匯·天府綠道 蓉繪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上獲悉,公園城市建設有關的成都新經濟企業,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舉行了「雲籤約」儀式,開展戰略合作,五大項目籤約金額共計50億元(點擊查看籤約項目:請查收!
  • 成都「十四五」目標:在高質量發展中衝向世界城市
    治理水平方面,成都作為實際管理人口超2200萬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全方位完善,在全國率先出臺地方性社區發展治理促進條例,探索構建以區域中心城市、產業功能區、特色街鎮、城鄉社區為組織形態的新型城鎮體系。尤其是在2020年這一特殊年份,成都城市韌性顯著增強,經濟社會全面恢復、持續健康發展。
  •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成都正成為大循環和雙循環重要...
    11月30日,場景匯·「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專場活動,聚焦國際供應鏈新模式新業態,邀請國內外業界專家、高端學者及企業代表共話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趨勢,全面釋放成都國際供應鏈服務體系和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的發展機遇。
  • 關注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最新動態大放送
    天府國際機場位於成都東部新區,是4F級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之一、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對於成都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對外交往中心的意義重大。再加上成都位於中國西南位置,大約75%左右的航線是向北、向東、向南方向,利用側向跑道,飛機由西向東直接起飛,可以減少空中繞行距離,提高飛行效率。
  • 成都熊貓「熊抱」倫敦 全球媒體「熊抱」成都
    ,吸引全球主流媒體持續關注  7月4日,英國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唐人街、柯文特花園等地驚現108隻「大熊貓」,它們從成都而來,「空降」倫敦為奧運傳遞祝福,由此拉開「成都熊貓保護意識周」活動。  而此時,這群從成都來的「大傢伙」們的身影,還同時出現在了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眾多主流媒體視線之中,這股從成都發端,在倫敦傳遞的「熊貓熱」,跨越歐洲美洲亞洲,「燒」到了全球。
  • 勇立潮頭唱大歌——看成都東部新區從無到有的成長軌跡
    落子東進 以思路決定出路 時間回溯到2019年3月2日,在簡陽市會議中心,首期「東進大講堂」迎來「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的設計團隊。他們的講課主題,是新加坡這座花園城市的規劃建設經驗。而坐在臺下的聽眾,是來自成都東部區域的近300名管理者、建設者。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計劃明年正式投用
    發揮巨大潛能將促川渝地帶煥然一新本報實習生 魏薇報導8月20日晚上8點,「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在即將投運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大廳舉行。5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和成都「東進」戰略的重要支點,成都東部新區以大區域觀謀劃新區建設。在此背景下,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將於明年投用。機場建成投用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兩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城市。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惠朝旭重點推介了《成都東部新區投資機會清單》的亮點項目。
  • 成都多地發布人事任免
    ; 宋衝掛任成都市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時間1年,從2020年7月開始計算); 陳磊掛任成都市青白江區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管理委員會(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時間1年,從2020年10月開始計算)。
  • 走遍成都免費公園第14站:《成都古城牆》成都歷史的保衛者
    走遍成都免費公園第14站:《成都古城牆》成都歷史的保衛者 2020-12-03 12
  • 成都買房:成都萬科公園都會怎麼樣?成都萬科公園都會值得買嗎?
    成都買房:成都萬科公園都會怎麼樣?成都萬科公園都會值得買嗎?想了解成都房價?想知道成都優質樓盤?歡迎關注成都吉屋網資訊,幫你客觀分析不同樓盤優劣、爭取額外購房優惠、給你專業購房參考意見。
  • 成都市委書記精彩演講!(附全文+PPT)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美輪美奐的PPT,是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公園城市論壇」上,向大會匯報成都規劃時的演講PPT。公園城市 未來之城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
  • 成都公園城市 鄉村裡的振興
    天府綠道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指標與抓手。截至2018年底,全是累計建成天府綠道2607公裡。隨著綠道的鋪陳,從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到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變換正融入城市發展與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 直播來啦丨第十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今日上午9:00在成都...
    《智能互聯時代推動社會治理的成都探索——成都網絡理政工作實踐》廖 俊 成都市網絡理政辦主任4. 《5G進行時:新技術、新產業、新生態》吳秀峰 華為中國運營商無線總工辦 總工程師5、《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共築新輝煌
  • 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新進展!成都多地已啟動入口社區和「會客廳」打造
    2019年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在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掛牌。那麼,備受關注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成都片區)有了哪些新進展?市公園城市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處長李鵬威透露,目前正在按照批覆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機構設置方案》展開相關機構籌組。
  •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成都人均碳排放位居全國十大城市最低
    瞄準「5+5+1」重點產業細分領域,調整優化66個產業功能區、14個產業生態圈規劃布局,全市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先進位造業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創新實施新經濟「雙百工程」、舉辦「雙千」發布會,已面向全球推介700個新場景和700個新產品,釋放千億級投資機會。二是清潔高效的低碳能源體系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