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 | 神經肌肉電刺激預防ICU獲得性衰弱的效果

2021-01-20 呼吸重症與肺康復

摘要:【目的】系統評價神經肌肉電刺激預防重症監護室(ICU)獲得性衰弱的效果。

【方法】檢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OVID、中國知網、萬方、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等中關於神經肌肉電刺激對ICU獲得性衰弱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和質量評價後,採用RevMan5.3軟體進行Meta分析。【結果】最終納入11篇隨機對照試驗,涉及576例病人。Meta分析結果顯示:神經肌肉電刺激能夠改善ICU病人肌力[MD=1.78,95%CI(0.44,3.12),P=0.009],縮短機械通氣時間[SMD=-0.65,95%CI(-1.03,-0.27),P=0.0007]、ICU住院時間[MD=-3.41,95%CI(-4.58,-2.24),P<0.00001]和總住院時間[MD=-3.97,95%CI(-6.89,-1.06),P=0.008],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SMD=0.90,95%CI(0.45,1.35),P=0.00001],增加出院病人的步行距離[MD=239.03,95%CI(179.22,298.85),P<0.00001];但對改善病人住院期間功能狀態、意識水平及降低死亡率效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現有證據表明ICU病人早期實施神經肌肉電刺激幹預,能夠通過增強肌力,縮短機械通氣、ICU住院和總住院時長,預防ICU獲得性衰弱,提高病人生活質量;但在改善病人ICU住院期間的功能狀態,促進病人早日清醒及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不明顯,還有待驗證。

重症監護室(ICU)獲得性衰弱(ICU⁃AW)是在重症監護單元中常見的獲得性神經肌肉功能障礙,可導致持續性肌肉無力,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機械通氣(MV)時長、膿毒血症、多器官衰竭、高血糖症、神經肌肉阻斷劑的使用、長期臥床不動以及ICU住院時間有關,表現為脫機困難、住院時間延長、反射減弱、肌肉萎縮無力和死亡率增加。

可在機械通氣後數小時內發生,機械通氣超過7d的重症病人發生ICU⁃AW的概率為25%~100%,是影響ICU病人康復和出院後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且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ICU⁃AW的發生極為重要。神經肌肉電刺激(NMES)是一項應用低頻電流通過電極刺激特定肌肉群使其抽搐或者收縮,繼而達到功能修復的技術,已被確認為促進危重症病人運動的替代療法。

研究發現,NMES對ICU⁃AW有積極作用,能夠有效增強肌力、縮短機械通氣和ICU住院時間,但也有研究表明NMES對ICU⁃AW肌力改善沒有明顯效果,NMES對預防ICU⁃AW的效果還無法確定。本研究嚴格限定了文獻的納入和排除標準,檢索了各資料庫自建庫以來至2019年4月26日的關於NMES影響ICU⁃AW的隨機對照試驗(RCT),通過Meta分析評價NMES幹預預防ICU⁃AW的效果,旨在為ICU⁃AW病人的治療提供更準確的依據。

1.1.1研究類型

研究類型為RCT。

1.1.2研究對象

年齡18歲~<85歲且機械通氣時間>24h的ICU病人,不包括原發神經肌肉疾病、四肢殘缺、金屬假肢、骨科損傷、懷孕、心搏驟停、參與其他試驗的病人。

1.1.3幹預措施

試驗組幹預措施為在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接受30~100Hz的NMES刺激。對照組採用假NMES(強度設置最小值,不引起肌肉收縮)或ICU常規治療和護理,每2h翻身叩背。

1.1.4結局指標

1.1.4.1主要結局指標:①肌力:採用國際通用的醫學研究委員會評分(MRC⁃score)量表評估周圍肌肉強度;②機械通氣時長;③ICU住院時間和總住院時間。

1.1.4.2次要結局指標:①日常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②功能獨立性:使用ICU功能狀態評分(FSS⁃ICU)評估;③最大獨立步行距離;④意識水平:採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每天評估病人的意識狀態。

1.2文獻排除標準

為明確NMES的幹預效果,排除肌肉電刺激(EMS)、經皮電神經刺激(TENS)、功能性電刺激(FES)和NMES聯合其他幹預措施的研究;非RCT的研究;各種途徑無法獲取原文和數據的文獻;數據統計學方法有誤或重複發表的文獻。

1.3文獻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OVID等資料庫中的英文文獻,檢索詞為「neuromuscular electricalstimulation/NMES/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electricalstimulation/rehabilitation treatment/physical therapy」「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weakness/ICU⁃AW/muscularweakness/myasthenia/ICU/ICU patients/Critically ill patients」,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等中檢索已經發表的中文文獻,檢索詞為「神經肌肉電刺激/神經電刺激/肌肉電刺激/電刺激/康復治療/物理療法」「ICU獲得性衰弱/危重症病人獲得性衰弱/獲得性肌無力/肌無力」「機械通氣病人/ICU病人」,檢索時間為自建庫至2019年4月26日。同時採用「滾雪球」的方式追查已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

1.4文獻篩選及質量評價

1.4.1文獻篩選

由2名研究者根據檢索式獨立檢索上述資料庫,初步閱讀文獻標題、摘要、研究類型、研究對象和幹預措施,若符合納入標準,進一步閱讀全文。獨立篩查結束後,交叉核對篩查結果,對結果差異進行初步討論,若討論後依舊存在分歧,則由第3名研究者仲裁。

1.4.2  資料提取

2名研究者採用自製文獻資料提取表,提取納入文獻的資料,提取內容包括:納入文獻基本信息、樣本量、研究對象、幹預措施、對照措施、幹預強度和頻率、測量結局指標,並交叉核對提取資料結果。

1.4.3文獻質量評價

2名研究者(已完成《循證護理學》課程學習的護理學碩士研究生)根據Cochrane系統評價手冊Version5.1.0推薦的RCT偏倚風險評估工具對納入的文獻進行真實性評價。評估內容包括:①隨機順序的產生;②對隨機方案的分配隱藏;③對研究對象、幹預實施者、結果測評者是否採用盲法;④是否描述失訪;⑤選擇性報告結果的可能性;⑥其他偏倚。完全滿足質量評價標準的質量等級為A,提示偏倚風險低;部分滿足質量評價標準的質量等級為B,提示偏倚風險為中度;完全不滿足質量評價標準的質量等級為C,提示偏倚風險較高,本研究只納入質量等級為A/B的文獻。交叉核對質量評價結果,由第3名研究者仲裁分歧。

1.5統計學方法

採用Cochrane提供的RevMan5.3軟體進行Meta分析。對於二分類變量採用相對危險度(RR)表達效應量,數值型變量或連續性變量採用加權均方差(WMD)或標準化均方差(SMD)表達效應量,各效應量均以95%的置信區間(CI)表示。通過χ2檢驗確定研究之間是否存在異質性,通過I2判斷異質性的大小,I2統計量越大,則異質性越大,若P≥0.1,I2<50%可認為異質性可接受,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若P<0.1,I2≥50%,分析異質性的來源,若研究之間具有統計學異質性而無臨床異質性可考慮採用隨機效應模型;如果異質性過於明顯,則考慮亞組分析、Meta回歸分析或只做描述性分析。

2.1檢索結果

初步檢索共獲得相關文獻693篇,其中中文文獻142篇,英文文獻551篇。通過NoteExpress軟體查重去除相同文獻,獲得415篇文獻,閱讀標題、摘要後排除378篇明顯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根據「滾雪球」的方式納入3篇英文文獻,初步納入37篇文獻。通過進一步閱讀全文,排除非RCT、與其他幹預措施聯合的綜合幹預、無法獲取全文、數據不足等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最終納入11篇RCT,涉及576例病人。見圖1,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徵見表1。

2.2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徵及方法學質量評價

納入英文文獻9篇,中文文獻2篇,根據Cochrane系統評價手冊Version5.1.0對納入文獻進行評價,2篇質量等級為A,9篇質量等級為B,評價結果見表2。

2.3Meta分析結果

2.3.1NMES對ICU病人肌力的影響

納入文獻中有7篇文獻通過MRC⁃score來診斷ICU⁃AW的發生率;5篇通過MRC⁃score<48分診斷為ICU⁃AW並提供了結果的均數和標準差;1篇文獻表示為中位數、25%百分數和75%百分數,另1篇文獻僅記錄了0~5級病人的例數。因此,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僅納入採用相同評估方法得到的指標並進行合併。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14,I2=42%),異質性可以接受,故採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試驗組改善ICU病人肌力效果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1.78,95%CI(0.44,3.12),P=0.009]。見圖2。

2.3.2NMES對ICU病人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

6篇文獻評價了NMES對ICU病人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由於結局指標的單位不同,4篇研究單位為天,2篇研究單位為小時,使用SMD將研究的結果標準化。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05,I2=2.3.2NMES對ICU病人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6篇文獻評價了NMES對ICU病人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由於結局指標的單位不同,4篇研究單位為天,2篇研究單位為小時,使用SMD將研究的結果標準化。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05,I2=55%),表示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排除臨床異質性和方法學異質性,採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縮短ICU病人機械通氣時間效果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MD=-0.65,95%CI(-1.03,-0.27),P=0.0007]。見圖3。

2.3.3NMES對ICU病人ICU住院時間、總住院時間和死亡率的影響

4篇文獻評價了NMES對病人ICU住院時間的影響,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61,I2=0%),採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縮短病人ICU住院時間效果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3.41,95%CI(-4.58,-2.24),P<0.00001]。3篇研究評價了NMES對總住院時間的影響,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46,I2=0%),採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縮短病人總住院時間效果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3.97,95%CI(-6.89,-1.06),P=0.008]。見圖4。3篇文獻評價了NMES對ICU病人死亡率的影響,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47,I2=0%),採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與對照組的死亡率差異不大,合併效應無統計學意義[RR=1.07,95%CI(0.62,1.84),P=0.80]。見圖5。

2.3.4NMES對ICU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功能狀態和最大步行距離的影響

2篇研究採用ADL量表評估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該量表總分為100分,分值越大,提示生活能力越好。由於均數相差較大,選擇SMD合併效應量,異質性結果為(P=0.32,I2=0%),採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效果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MD=0.90,95%CI(0.45,1.35),P=0.0001]。2篇研究採用FSS⁃ICU量表評估了病人NMES幹預後ICU住院期間的功能狀態,該量表總分為0~35分,分值越高,提示活動能力越好。異質性結果為P=0.008,I2=86%,異質性較大,分析異質性的原因可能與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幹預時間有關,採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改善病人功能狀態效果與對照組差異不大,合併效應量無統計學意義[MD=9.14,95%CI(-1.14,19.43),P=0.08]。2篇研究評估了病人的最大步行距離,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82,I2=0%,採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病人步行距離長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239.03,95%CI(179.22,298.85),P<0.00001]。

2.3.5NMES對ICU病人意識狀態的影響

2項研究評估了NMES對ICU病人意識狀態的影響,採用GCS進行評分,該量表最高分15分,分值越高表示意識越清楚。異質性檢驗結果為P=0.08,I2=66%,排除臨床異質性和方法學異質性,採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NMES幹預組病人的意識狀態與對照組差異不大,合併效應量無統計學意義[MD=0.78,95%CI(-0.07,1.62),P=0.07]。

2.3.6NMES對ICU病人肌肉厚度的影響

4篇研究對NMES幹預後的肌層厚度或面積做了評價,但是由於每項研究測量的部位不同,無法合併效應量進行Meta分析,因此,只做描述性分析。Acqua等的研究發現在NMES幹預後ICU病人的腹直肌和胸肌厚度沒有變化,但常規護理組的肌肉厚度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Vivodtzev等的研究發現,NMES提高了病人股四頭肌和小腿肌肉的橫截面積,保持了肌肉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的平衡;Meesen等的研究發現NMES刺激可以預防病人的肌肉萎縮,且對心肺功能沒有影響;Gruther等的研究表明長期NMES刺激可以增加病人的膝關節伸肌肌層厚度。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輔助證明了NMES刺激對肌肉的積極作用及其安全性。

3.1NMES預防ICU⁃AW的效果

本研究顯示,NMES能夠有效改善ICU病人的肌肉力量,縮短機械通氣、ICU住院和總住院的時間,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增加出院時的步行距離,NMES一定程度上能夠通過減少相關危險因素達到預防ICU⁃AW的效果,其尤其適用於機械通氣且存在意識障礙、昏迷早期無法下床活動的病人。但NMES對ICU病人住院期間功能狀態、意識水平及死亡率的影響尚不確定,本研究納入文獻中僅2篇評價了NMES對ICU功能狀態的影響,由於異質性較大,Meta分析顯示合併效應量無統計學意義,有待進一步驗證。2項研究評價了NMES對病人意識水平的影響,Meta分析顯示無統計學意義,尚不能認為兩者存在某種關聯。3篇研究評價了NMES對ICU病人死亡率的影響,目前的證據尚不能認為NMES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仍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

3.2本研究的方法學特點及其局限性

本研究納入了截至2019年4月26日發表的相關RCT文獻,收集了更多的樣本量,採用Meta分析的形式對數據進行量化分析,提高了分析顯示主要結果差異的能力以及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並在NMES能否改善ICU病人肌力、縮短機械通氣和ICU住院時間等結果與張桂寧等的一項僅納入5個RCT的研究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這可能與不同的納入與排除標準、研究對象的差異、樣本量等因素有關。針對兩項研究結果的差異提示NMES預防ICU⁃AW的效果仍有待更高質量研究的進一步驗證。與此同時,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部分結局指標具有明顯的異質性,可能與不同的病人群體和特徵有關;ICU⁃AW的病理生理機制暫不清楚,影響因素過多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各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之間存在臨床異質性。其次,本研究僅納入了公開發表的中文和英文文獻,在檢索過程忽略了灰色文獻和其他語言的文獻,這導致本研究得出的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三,本研究未評估不良影響和成本效益。

本研究顯示,NMES能夠有效改善ICU病人的肌肉力量,縮短機械通氣、ICU住院和總住院的時間,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增加出院時的步行距離,NMES一定程度上能夠通過減少相關危險因素達到預防ICU⁃AW的效果,其尤其適用於機械通氣且存在意識障礙、昏迷早期無法下床活動的病人。但NMES對ICU病人住院期間功能狀態、意識水平及死亡率的影響尚不確定,本研究納入文獻中僅2篇評價了NMES對ICU功能狀態的影響,由於異質性較大,Meta分析顯示合併效應量無統計學意義,有待進一步驗證。2項研究評價了NMES對病人意識水平的影響,Meta分析顯示無統計學意義,尚不能認為兩者存在某種關聯。3篇研究評價了NMES對ICU病人死亡率的影響,目前的證據尚不能認為NMES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仍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

編者按語:

ICU獲得性肌衰弱是一種可使危重病患者病程更複雜,嚴重影響ICU患者預後的重要疾病。其中,肢體無力可增加患者臥床時間及臥床併發症;呼吸肌無力可使患者呼吸機脫機時間延長2~7倍,氣管插管拔管失敗率增加。此篇Meta分析中共納入11篇RCT文章,英文文獻9篇,中文文獻2篇。所納入文獻主要通過電刺激四肢肌肉,此治療方式可有效改善ICU患者的四肢肌肉力量,但患者的呼吸肌並無很好的康復治療效果。

現國內已有精準對呼吸肌進行電刺激物理治療設備(參考:呼吸神經肌肉刺激儀),針對最主要的吸氣肌(膈肌)和最主要的呼氣肌(腹肌)進行協同反饋式電刺激物理治療,可以使膈肌和腹肌規律性收縮,逐步增強呼吸肌肌力和耐力,幫助ICU獲得性衰弱患者撤機,縮短ICU住院時間。

作者簡介:劉苗,長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羅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護理管理者,2020年5月12日,獲得2020年「武漢市抗擊新冠肺炎傑出護理管理者」榮譽稱號;朱曉敏,武漢市中心醫院;謝霖,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劉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文章來源:劉苗,羅健,朱曉敏,謝霖,劉楊.神經肌肉電刺激預防ICU獲得性衰弱效果的Meta分析[J].護理研究,2020,34(17):3060-3067.

版權說明

本文章來源於引用的文章,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本微信公眾號文章,如需轉載引用,請及時與後臺聯繫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神經衰弱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神經衰弱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時間:2020-11-27 17:30鄭州精神病醫院 每個人都需要承受社會的壓力和經濟上的負擔,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神經系統崩潰的現象,有的人會就會出現精神分裂,有的人可能就會遇到神經衰弱,其實神經系統的病變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案來預防的
  • 神經衰弱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抓住治療的機會,那麼神經衰弱的早期症狀有哪些?一、神經衰弱的早期症狀有哪些神經衰弱這種疾病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容易出現心情煩躁,記憶力不集中,自覺記憶力減退。有些疲勞感,出現多夢難以入睡。睡眠障礙,同時可引起頭部不舒服,頭部脹痛,但是通過臨床檢查沒有明顯的客觀的體徵。
  • 身體各種不舒服 很可能神經衰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張沼婢)隨著現代生活壓力的增加,許多人會有神經衰弱的症狀。神經衰弱後,我們的思維、精神和反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及時規範,進行對症治療。對於這類人群來說,要忌食可興奮神經的食物,比如酒類等,這些東西對大腦有刺激,可導致大腦時刻處於興奮狀態,加重病情;神經衰弱患者要忌辛溫動火食物,比如韭菜、蔥、蒜、生薑、辣椒等。 體育運動。
  • 神經衰弱的症狀 這些原因導致神經衰弱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出現神經衰弱的情況,那麼對於這種情況,大家有什麼了解呢?神經衰弱的症狀有哪些呢?怎樣調理神經衰弱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神經衰弱的症狀1、神經衰弱患者特別敏感,腦神經衰弱的症狀首先表現對外界環境的反應。外界小小的刺激即可引起患者強烈的感覺,他們怕聲、怕光、怕冷、怕熱。
  • 什麼是神經衰弱?患上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此病的出現會很多人帶來傷害,大家對神經衰弱疾病可能不了解,那麼此病到底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來看一些介紹神經衰弱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4、遺傳因素:神經衰弱有家族聚集傾向,尚未證實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但是神經衰弱的發生與人的性格有關,而人的性格是可以遺傳的,因此具有神經衰弱的父母要注意對孩子的個性進行培養,要使孩子的不良性格隨著家長的教育和後天環境的改變而逐漸糾正,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神經衰弱的發生。
  • 中國科學家研究證明:大腦接受電刺激效果因人而異
    該論文論證了刺激前評估的必要性,建立了一個易於使用的刺激前篩查流程,有助於推進經顱電刺激標準化流程的指定,預防經顱電刺激的濫用。該項工作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所李海、王宏志課題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和醫學學部張效初課題組合作完成。
  • 神經衰弱有哪些表現?這些症狀很常見!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神經衰弱問題十分常見,尤其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職場一族,繁忙的工作壓力加上沉重的家庭負擔,使得他們精神上深受煎熬,因而更容易導致神經衰弱症狀的出現。那麼,神經衰弱到底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 OCHIS講座精彩全記錄 神經影像薈萃分析 (Neuroimaging Meta-analysis)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1)神經影像meta分析的概況及發展,2)神經影像meta具體分析過程和需要考慮的問題,3)神經影像meta分析的應用。Meta分析及神經影像meta分析簡介由於數據處理和報告方式的統一,研究者有機會獲得大量高質量的發表數據,進一步進行薈萃分析(Meta-analysis)。神經影像分析方法與一般臨床的meta分析稍有不同。
  • 神秘的神經電刺激治療丨治網癮?近代酷刑?電刺激治療是什麼?
    來自華醫資本的行業報告丨神經電刺激行業發展分析核心要點神經刺激是一種應用電極直接或間接放置於神經組織支配領域進行刺激的操作手段,以達到改善患者病理狀態或臨床症狀,甚至達到治癒的效果。2018年,全球神經刺激器的產量約為18.99萬件,銷售額約為40億美元,而中國神經刺激器的市場產量僅佔全球約1.63%,市場發展空間大。
  • 神經衰弱如何調理?選擇這些藥補方,解決神經衰弱的效果最好
    神經衰弱是指疲勞無力和虛弱為主要症狀的衰弱綜合症。患有神經衰弱的朋友會常感到腦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常常會感到軀體不適,但無器質性病變的存在。精神因素是誘發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多是由於長期的思慮,或精神負擔過重,或激烈的神經搏動,使得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一直過程失調,從而出現的症狀。中醫認為神經衰弱是七情,飲食有關。當我們被七情所傷,以及飲食失調,損傷脾胃,可使氣血暗耗或生成不足,造成人體氣機的紊亂,從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產生以失眠為主的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 神經衰弱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神經衰弱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時間:2020-11-27 17:32鄭州精神病醫院 面對疾病的傷害與折磨,大家都應該要選擇正確的方法,現在確實很多人都會有僥倖的心理,在處理疾病上面也是漫不經心,反而可能會讓神經衰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夠配合醫生的治療
  • 神經肌肉訓練計劃是如何預防前交叉韌帶撕裂的?
    動態穩定器:膝關節的動態穩定器是環繞關節的肌肉和肌腱。這些肌肉和肌腱由神經肌肉控制,這些結構的無意識激活能控制關節的位置。 神經肌肉能力是指神經向肌肉發送信號以收縮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種能力?身體需要能夠收縮肌肉來抵消力量。
  • 內服對心跳、失眠、神經衰弱效果顯著
    主治傳染病高熱,內服對心跳、失眠、神經衰弱效果顯著,對月經過多,月經不調也有一定療效。外用治腫癰,臁瘡(下肢慢性潰瘍)、中耳炎及其它外科化膿性感染疾病。副作用主要是初敷疼痛,故以與止痛劑合用為宜《中華本草》味苦;性寒清熱解毒;安神;調經。
  • 馬尾神經損傷肌肉萎縮是什麼原因?
    無論是傷病手術之後,還是健身鍛鍊有一定效果之後的鬆懈,我們都會發現身上的肌肉塊變小了,肢體的圍度變細了,肌肉無論是繃勁還是放鬆的時候都比原來變得軟了、松垮了,而且力力也會變小,同樣的動作完成起來會覺得比原來更吃力,甚至是根本不能完成。這些現象,就是肌肉萎縮。
  • 解析表面肌電圖如何應用在肌肉功能評估
    它與肌肉的活動狀態和功能狀態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關聯性,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經肌肉的活動。肌肉運動中產生的生物電通過兩個測量電極(相對於參考電極)產生電位差,差分放大器檢測到該信號後,經過放大、記錄後所得到的圖形,現代高檔的sEMG都是把放大的信號再轉化為數位訊號,經過通訊系統傳輸給微機。微機中的分析軟體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完成測試評估等科研或臨床診斷任務。
  • 肉毒神經毒素只是毒素嗎?
    臨床證據 臨床常規經驗已經表明,與BoNT相關的肌肉衰弱可能不僅是BoNT在神經肌肉接頭處作用的結果,而且還可能是在脊髓和脊髓上水平的作用。儘管乙醯膽鹼的釋放在神經肌肉接頭處被阻滯了約12周,但一些患者經歷了不成比例的肌肉無力或臨床獲益長達數月之久,超過了外周化學去神經的平均持續時間。
  • 肌肉左右對稱性發展問題
    原標題:肌肉左右對稱性發展問題 有些人擁有發達的肌肉,還有很多人想要擁有發達的肌肉,不管你的肌肉是否發達,有件關於肌肉訓練的事情你必須要知道,那就是肌肉的左右對稱性問題!肌肉作為覆蓋身體的「盔甲」,它的左右對稱性是非常重要的。
  • 常失眠易怒當心是神經衰弱 教你5方法巧調理
    經常出現失眠、多夢、情緒變化多端…你可能還只是簡單地認為覺沒睡好,肝火大,抑或是本來脾氣就不好,但其實,這更有可能是神經衰弱。那麼到底是不是呢,接著往下看。  神經衰弱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 神經衰弱的症狀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如何治療它呢?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等壓力的增大,精神心理疾病發病率增高,神經衰弱屬於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和患者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有著很大的關係,這種疾病患者會出現早醒的症狀,這對患者的睡眠造成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種疾病吧!神經衰弱的症狀是什麼?
  • ...巨大潛力|腦卒中|幹細胞|治療|功能|移植|研究|分析|神經|-健康界
    腦卒中溶栓療法時間窗短,且大多數患者無法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預防與預後均特別重要。2018-2019年,國家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中,《神經幹細胞腦內精準移植治療腦卒中的臨床研究》和《負載多種幹細胞和外泌體的可注射多功能微支架構建及其對缺血性卒中的修復研究》兩大項目通過審批。幹細胞在腦卒中臨床研究中已顯示出巨大潛力,對缺血性或出血性的腦卒中均有較優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