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現失眠、多夢、情緒變化多端…你可能還只是簡單地認為覺沒睡好,肝火大,抑或是本來脾氣就不好,但其實,這更有可能是神經衰弱。那麼到底是不是呢,接著往下看。
神經衰弱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1、衰弱症狀:腦力活動減弱,體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不能堅持工作學習,懶於活動。
2、興奮症狀:回憶及聯想增多,控制不住。對強聲、強光敏感。
3、睡眠障礙:晚上沒有睡意,入睡難,睡眠淺,多夢,易醒,醒後清醒再難以入眠。白天思睡、又睡不著,為此苦惱、焦慮及煩躁。
4、頭昏、頭痛,以及心慌、胸悶、胃腸不適等植物神經障礙的症狀。
5、繼發性心理反應:因神經衰弱不能短期治癒,影響工作生活,以及各種軀體不適,或者不能接受自己患有神經衰弱,常出現心煩、焦慮、抑鬱以及各種疑病心理和恐懼心理,為失眠焦慮、恐懼失眠。
神經衰弱的危害都有哪些?
心理妨礙:有些神經衰弱的病人,求治的主訴(病人最痛苦,最主要的症狀)可能不是上述的五種,而是一組心理障礙的症狀,如頭昏、眼花、心慌、胸悶、氣短、尿頻、多汗、陽痿、早洩、月經不調等,很容易把本病的基本症狀掩蓋起來。
焦慮:是許多病人的基本症狀之一。焦慮可能是易於疲勞、記憶障礙、失眠的繼發症狀。病人經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也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些危險而擔心煩惱。
睡眠障礙:神經衰弱患者表現為由於長期壓力,大腦皮質的內抑制下降,神經易於興奮,因而引起睡眠障礙症狀。
緊張性疼痛:神經衰弱患者表現為感到頭部緊壓感、頭部沉重感,頸項僵硬、四肢肌肉疼痛。
出現神經衰弱後該如何調理治療?
1、恢復功能儲備
由於腦神經衰弱是消耗和磨損導致功能儲備、代償及容忍範圍喪失後出現的功能紊亂及平衡失調,那麼治療的根本就在於重新恢復功能儲備、代償及容忍範圍。
2、了解自身特點
由於腦神經衰弱存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行為節奏、能力和容忍範圍,在自己的節奏、能力和容忍範圍內適應性良好,一旦超出自己固有的節奏、能力和容忍範圍,就會感到壓力。因此,只有了解自身特點,才能知道腦神經衰弱怎麼治,才能最快最好地治癒腦神經衰弱。
3、改變行為模式
儘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行為節奏、能力和容忍範圍,但是人們始終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逃避和寄希望於環境改變是不現實的。改變環境不如適應環境。因此,在充分了解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面對自己不能控制的環境,適當改變自己不良的行為模式,將有助於適應環境,緩解神經衰弱症狀。
4、不在小事上斤斤計較
每天生活中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衝撞甚至衝突,都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小事發生了,也就把它當作雨過雲消了。如果一個人被生活中的繁瑣小事牽著鼻子走,人也會變得瑣碎,不僅不討人喜歡,自己也會自尋煩惱。
5、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
要認識到自己不能代替別人,別人也不能代替自己;別人不會事事賽過自己,自己也不可能事事出人頭地。要有大處著想的胸懷,敢於公開自己的優缺點,而不盡力去掩遮一切;要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勇氣。
睡前做什麼有助於睡眠?
1.散步:平心靜氣地散步10-20分鐘,會使血液循環到體表,入睡後皮膚能得到「活生生」的保養。躺下後不看書報,不考慮問題,使大腦的活動減少,較快進入睡眠。
2.洗(搓)腳:民諺曰:「睡前燙燙腳,勝服安眠藥」、「睡前洗腳,勝服補藥」、「養樹護根,養人護腳」等等。國外醫學家把腳稱為「人體第二心臟」、「心之泵」,十分推崇腳的保健作用。祖國醫學認為,腳上的60多個穴位與五臟六腑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若能養成每天睡覺前用溫水(40-50℃)洗腳、按摩腳心和腳趾,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陰陽恢復平衡狀態的作用。對老年人來說,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3.刷牙洗臉擦身: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且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電視看完後,洗洗臉、擦擦身,以保護皮膚清潔,使睡眠舒適、輕鬆。
4.喝杯加蜜牛奶:古代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朝朝鹽湯,暮暮蜜。」就是說早喝淡鹽開水,晚飲蜜糖水。據國外醫學專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進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時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則有助於整夜保持血糖平衡,從而避免早醒,尤其對經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5.梳頭:古醫家探明頭部穴位較多,通過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風、開竅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雙手指梳到頭皮發紅、發熱,可疏通頭部血流,提高大腦思維和記憶能力,促進髮根營養,減少脫髮,消除大腦疲勞,早入夢鄉。
6.開窗通氣:保持寢室內空氣新鮮,風大或天冷時,可開一會兒,睡前再關好,有助於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時不要用被蒙頭。
7.保持好心情!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