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雷射器結構及工作原理解析

2020-11-28 OFweek維科網

  圖2-13示出了紅寶石晶體的螢光光譜。它是用連續發光的碘鎢燈發出的光,經透鏡聚焦後照射到紅寶石上,紅寶石則發出螢光,再用攝譜儀攝譜得到的,可以看到螢光是由兩條螢光譜線組成的,譜線的中心位置恰好與R銳線系的吸收線一致,因此也把它們稱作R螢光譜線,譜線的寬度約為7A,螢光譜線R1的強度比R2的大,這說R1線的自發輻射躍遷機率要比R2的大,除此而外,沒有出現其他的螢光譜線。

  紅寶石的螢光光譜實驗證明,碘鎢燈發出的可見連續光照射紅寶石時,其中一部分可見光(紫光和綠光)被紅寶石中的鉻離子吸收。鉻離子吸收了合適的能量後,就從基態4A2躍遷到激發態4F1和4F2上,處於該兩能態的鉻離子是不穩定的。由於晶體內部熱運動的擾動,很快地向能級2E躍遷(無輻射),躍遷的馳予時間為10-6秒。最後,當鉻離子從2E回到基態4A2時,則發出R螢光譜線。實驗測得,當用3600A至6100A波段的可見光激發螢光時,紅寶石的這兩條螢光譜線的螢光量子效率比較高。即被激發到4F1和4F2態的鉻離子,其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通過躍遷到2E態這一中間過程,而最後回到基態4A2。實驗還表明,室溫下R螢光譜線的壽命比較大,約3毫秒。這反映了能級2E是一亞穩態。

  從上面所述的紅寶石的能譜特性可知,鉻離子在外激勵源的作用下,在2E態和基態4A2間可能造成粒子數的反轉分布,使受激發射的產生成為可能,因此紅寶石被選為受激發射光的材料。從紅寶石產生雷射作用的有關能級看,其鉻離子的能級圖2-11可簡化為三能級系統的模型,如圖2-3所示,能級E1相當於圖2-11中的4A2。雷射躍遷發生於E2和E1之間,E3是泵浦能級,前面對三能級系統分析的結果對紅寶石雷射器是完全滿足的。

  計算表明,要實現雷射振蕩,紅寶石棒上每平方釐米的光照功率至少要1200瓦。這樣高的光照功率,使用一般的照明光源是達不到的,脈衝氙燈是可用的合適激勵光源。

相關焦點

  • 各類雷射器工作原理應用範圍大全(一)
    雷射器是利用受激輻射原理使光在某些受激發的物質中放大或振蕩發射的器件。  雷射器工作原理  除自由電子雷射器外,各種雷射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均相同,產生雷射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粒子數反轉和增益大過損耗,所以裝置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激勵(或抽運)源、具有亞穩態能級的工作介質兩個部分。激勵是工作介質吸收外來能量後激發到激發態,為實現並維持粒子數反轉創造條件。激勵方式有光學激勵、電激勵、化學激勵和核能激勵等。
  • 記我國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研發者之一:鄧錫銘
    鄧錫銘,男,廣東東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雷射專家,他組織研發出我國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並創建了以「神光」系列為代表的高功率雷射裝置。  說到雷射器,就不能不提到一位東莞籍的科學家—鄧錫銘,他是我國的雷射科技之父,光學、雷射學專家。
  • 雷射器原理
    這種雷射器的工作介質是在作為基質材料的晶體或玻璃中均勻摻入少量激活離子,除了前面介紹用紅寶石和玻璃外,常用的還有釔鋁石榴石(YAG)晶體中摻入三價釹離子的雷射器,它發射1060nm的近紅外雷射。固體雷射器一般連續功率可達100W以上,脈衝峰值功率可達109W。
  • 半導體雷射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
    半導體雷射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現以砷化鎵(GaAs)雷射器為例,介紹注入式同質結雷射器的工作原理。1.注入式同質結雷射器的振蕩原理。由於半導體材料本身具有特殊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故形成雷射的機理有其特殊性。(1)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半導體材料多是晶體結構。當大量原子規則而緊密地結合成晶體時,晶體中那些價電子都處在晶體能帶上。價電子所處的能帶稱價帶(對應較低能量)。與價帶最近的高能帶稱導帶,能帶之間的空域稱為禁帶。當加外電場時,價帶中電子躍遷到導帶中去,在導帶中可以自由運動而起導電作用。
  • 半導體雷射器結構是怎樣的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介紹【詳解】
    半導體雷射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  現以砷化鎵(GaAs)雷射器為例,介紹注入式同質結雷射器的工作原理。  1.注入式同質結雷射器的振蕩原理。由於半導體材料本身具有特殊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故形成雷射的機理有其特殊性。  (1)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半導體材料多是晶體結構。
  • 盤點雷射器的原理組成及應用
    雷射器是一種能發射雷射的裝置,按工作介質分,雷射器可分為氣體雷射器、固體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和染料雷射器4大類,近來還發展了自由電子雷射器,大功率雷射器通常都是脈衝式輸出。雷射器的工作原理除自由電子雷射器外,各種雷射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均相同。產生雷射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粒子數反轉和增益大於損耗,所以裝置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激勵(或抽運)源、具有亞穩態能級的工作介質兩個部分。激勵是工作介質吸收外來能量後激發到激發態,為實現並維持粒子數反轉創造條件。
  • 雷射器原理、分類及用途簡介
    ——雷射器——能發射雷射的裝置。1954年製成了第一臺微波量子放大器,獲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A.L.肖洛和C.H.湯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廣應用到光頻範圍,1960年T.H.梅曼等人製成了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1961年A.賈文等人製成了氦氖雷射器。
  • 史上今日:1960年1月18日 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
    史上今日:1960年1月18日 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2017-01-18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60年1月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休斯實驗室的西奧多·梅曼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
  • 雷射誕生50年:從紅寶石雷射器到人造太陽
    他將閃光燈線圈纏繞在指尖大小的紅寶石棒上,產生了第一束雷射,雷射時代由此開啟,從此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梅曼的實驗顯示,閃光燈發出的足以致盲的強光可以使紅寶石棒充能,這些能量隨後以純粹的紅色光脈衝的形式釋放,這些相干光有恆定的相位差,就像是列隊前進的士兵們。2.
  • ​3分鐘了解固體雷射器
    1960年《紐約時報》首先披露,梅曼成功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他以閃光燈的光線照射進一根手指頭大小的特殊紅寶石晶體,創造出了相干脈衝雷射光束,這一成果讓世界為之震驚。世界第一臺雷射器就是從這臺固體雷射器開始的。
  • 固體雷射器是什麼?
    發展最早的紅寶石雷射器,廣泛地應用在測距儀和材料加工上的石榴石雷射器,以及在雷射核聚變研究中首屈一指的釹玻璃雷射器,它們是固體雷射器的代表。紅寶石是一種人工製備的晶體。紅寶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鋁。純淨的氧化鋁晶體稱作剛玉,是無色透明的,其中摻了少量氧化鉻(約萬分之幾)就成了紅寶石。雷射由鉻離子產生,剛玉則給了鉻離子一個有利於產生雷射的微觀環境。
  • 雷射器是怎麼被發現的?是誰發明了雷射器?
    物理學家在研究原子結構時發現了雷射。這種使一個容器裡的原子或分子大部份轉入高能量的過程叫作粒子數反轉,它是量子放大器和雷射器進行工作的必要條件。他當即在一個信封的背面勾畫出一些基本的設計要求,經過3年的多次實驗,微波受激放大器(量子放大器)終於研製成功。早期的微波受激放大器是一個金屬小盒,盒裡克進處於激發態的氨分子。當微波射入這個充滿了受激態氨分子的盒子時,就發出一束純而強的高頻微波射束。
  • 紫外雷射器原理和發展前景
    紫外雷射器目前根據工作介質分,雷射器可分為氣體雷射器、固體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和染料雷射器4大類,還發展了自由電子雷射器,大功率雷射器通常都是脈衝式輸出。1960年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問世,1961年我國研製出第一臺雷射器,開啟了雷射器領域新篇章。
  •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
    導讀:半導體雷射器聽著很高大上的名字,其實他就是雷射二極體,想必大家對雷射二極光都很熟悉了,但是它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011.htm  半導體雷射器又稱雷射二極體,是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雷射器。它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的特點,並可採用簡單的注入電流的方式來泵浦其工作電壓和電流與集成電路兼容,因而可與之單片集成。
  • 藍綠光雷射二極體直接抽運鈦寶石雷射器,使飛秒雷射器成本降低
    圖1為鈦寶石晶體的吸收譜和發射譜,其吸收帶位於藍綠光波段,因此可使用氬離子雷射器、倍頻全固態雷射器(DPSSL)、倍頻Yb光纖雷射器、光泵半導體雷射器(OPSL)等進行抽運。藍-綠雷射二極體的研究進展及其特性隨著高亮度、高功率藍-綠光雷射二極體(LD)的問世,LD直接抽運鈦寶石雷射器成為可能。LD具有結構緊湊、穩定性高、價格低廉的優勢,以LD作為抽運源,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鈦寶石雷射器的成本,還可以改善系統的穩定性,有利於系統的集成化。表1為日本日亞公司的藍-綠雷射二極體的產品列表。
  • 簡介CO2雷射器工作原理
    雷射器是利用受激輻射原理使光在某些受激發的物質中放大或振蕩發射的器件。工作原理:CO2分子為線性對稱分子,兩個氧原子分別在碳原子的兩側,所表示的是原子的平衡位置。分子裡的各原子始終運動著,要繞其平衡位置不停地振動。根據分子振動理論,CO2有三種不同的振動方式:①二個氧原子沿分子軸,向相反方向振動,即兩個氧在振動中同時達到振動的最大值和平衡值,而此時分子中的碳原子靜止不動,因而其振動被叫做對稱振動。
  • 半導體雷射器發光原理及工作原理
    打開APP 半導體雷射器發光原理及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8-02-01 11:05:09 半導體雷射器又稱雷射二極體,是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雷射器。
  • 光纖雷射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發展前景
    光纖雷射器的技術研究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的熱門前沿研究課題。其應用領域也已從目前最為成熟的光纖通訊網絡方面迅速地向其他更為廣闊的雷射應用領域擴展。本文簡要介紹了光纖雷射器的結構、工作原理、分類、特點及其研究進展,最後對光纖雷射器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 透徹解析:雷射到底是怎麼來的
    1960年,世界上的第一束人造雷射刺破了加州修斯實驗室的寧靜,西奧多·梅曼發明的紅寶石雷射器,開啟了人類創造雷射、利用雷射改造世界的大門。此後五十餘年來,雷射科學發展迅猛,雷射技術的普及應用也從方方面面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但多數人只是知道雷射有這樣那樣的用途,卻不知道雷射到底是怎麼來的。
  •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及主要參數
    同質結雷射器和單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多為脈衝器件,而雙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可實現連續工作。半導體雷射器的優點在於體積小、重量輕、運轉可靠、能耗低、效率高、壽命長、高速調製,因此半導體雷射器在雷射通信、光存儲、光陀螺、雷射列印、雷射醫療、雷射測距、雷射雷達、自動控制、檢測儀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