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學習方法之思維網(廣義動量定理應用於需求定律)
廣義動量定理是社會學的基礎理論,我們將使用廣義動量定理推導需求定律公式,需求彈性,供給定律公式,供給彈性,並且構建彈簧槓桿來類比供需均衡,以及解釋經濟周期理論(如圖1所示)。
圖1 廣義動量定理分析需求定律的思維導圖
我2016年4月18日在經管之家發的帖子《需求定律公式和需求彈性的推導》,一直排在最新好貼的前幾名,《世界五大學習方法之西蒙學習法》也是我發的帖子(如圖2所示)。
圖2 經管之家最新好貼
對於需求定律和需求彈性,稍微學習點經濟學的人應該都有了解,我們簡單回憶一下,然後看看教科書是怎麼寫的,有什麼問題,然後我們再對此進行分析。
(一)需求定律公式推導
需求定律: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任何產品的價格下降,購買量必定上升;任何物品的價格上升,購買量必定下降。
在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中,都會有需求曲線,比如在曼昆第七版的《經濟學原理》中也有這種需求曲線,它表示了在不同價格下對某種產品的需求量。比如在價格是2美元時的需求量是4個,而當價格下降到1.5美元時,需求量變成了6個(如圖3所示)。
圖3 曼昆《經濟學原理》中冰淇淋需求曲線
對於一個上過初中的學生,這條線的解析方程都能求解到為y=4(3-x),需要注意的是,經濟學將縱軸作為自變量,橫軸作為因變量,即y代表橫軸數量,x代表的是縱軸價格。
但是為什麼教科書都沒有去求解這個需求定律的公式呢?對於價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價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在數學上也是很容易使用公式來表示的,為什麼需求定律不給出數學公式呢?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經濟學家沒法解釋公式y=4(3-x)中4和3所代表的含義。
讓我們使用物理學思維來分析需求定律,力是物體狀態改變的唯一原因,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產生了變化,那麼這個變化也可以使用物理學進行分析。因為合外力決定結果,合外力=動力-阻力。我們來分析一下產生商品需求變化的動力和阻力分別是什麼?
消費者利益(商品的價值)與購買量正相關,消費者利益越大,購買量越多;商品的價格與購買量負相關,價格越高,購買量越少。消費者盈餘=消費者利益-商品的價格,其中消費者利益是購買的動力,價格是阻力,二者的合外力為消費者盈餘,設盈餘的轉化率為K,消費者利益為B,價格為P,需求量為Q,即可得到需求定律公式為:
Q=K(B-P)
我們可以根據需求定律繪製需求曲線,你會發現冰淇淋的需求曲線和這個形式是完全一樣的(如圖4所示)。
圖4 需求曲線
更直接的,我們可以從廣義動量定理中得到需求定律公式。需求定律公式Q=K(B-P)是廣義動量定理Fαt=nmV的簡化。
在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利益B是動力,價格P是阻力,而B-P為合外力F。力量的終極來源有暴力,財富和知識,而需求定律公式中的的主要力量是財富,是財富這個合力產生成果。數量Q對應廣義動量定理中的n。將需求定律公式完整化,得到完整需求定律公式(B-P)Kt=QmV。B-P為合力F,K對應α,Q對應數量n,m表示產品的品類,質量等。在完整需求定律公式中,速度V表示某一產品m的銷售速度。完整需求定律公式表示的是力量B-P在時間t上的積累效應。合力B-P越大,時間t越長,成果QmV越大。針對某一產品m,m不變,表示品類,品質等不改變。在完整需求定律公式中,增加消費者利益B,減少成本P,增加力量的方向準確性即盈餘轉化率,增加力量打擊作用點的準確性(定位理論就是增加打擊點的準確性來增加成果),增加時間t都可以增加成果QmV。完整需求定律增加了時間t因素,使經濟學具備了動態因素。
之前的需求定律是沒有時間因素的,比如價格下降,需求量上升,這個需求量上升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不是說價格下降,需求量立刻就變為了需求量的狀態,而是慢慢上升的。
(二)影響需求量變化的三個因素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中給出了減少香菸需求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使得香菸的需求曲線左移,減少吸菸者的利益;一種是提高價格,增加獲取香菸成本,使得需求點沿著需求曲線向上移動。因為曼昆沒有得到需求定律公式Q=K(B-P),不知道除了消費者利益B和價格P外,還有盈餘轉化率K這個變量,所以就少說了一種方法,即減少轉化率K也可以減少香菸需求量(如圖5所示)。
圖5 減少香菸需求量三大方法
曼昆給出使得需求曲線左移的方法包括:公益廣告,煙盒上印吸菸有害健康和禁止香菸做廣告。使需求點沿著需求曲線上移的方法包括:提高香菸價格和增加香菸稅收。
如果使用需求定律公式Q=K(B-P)來分析的話,只有消費者利益改變,需求曲線才能平移,而公益廣告,煙盒上印吸菸有害健康和禁止香菸做廣告這三種方法,消費者利益是基本不變的,因為吸菸者不會因為看了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時的身體感受就會變差,它們主要影響的是盈餘的轉化率K。減少香菸中使人上癮的尼古丁含量或者強制廠家在香菸中增加令人不舒服的物質,這才是從根本上降低人們吸菸時獲得的利益,從而使得需求曲線左移。
(a)消費者利益變化引起需求曲線平移
原香菸的需求曲線為D1D1,消費者利益為B1,需求曲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分別為KB1和B1。減少煙中使人上癮的尼古丁含量或者強制在香菸中增加令人不舒服的物質使消費者的利益從B1降低到B2,新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與坐標軸的交點變為KB2和B2。在相同的價格2美元每包煙的情況下,香菸的需求量從每天20支下降到每天10支(如圖6所示)。
圖6 需求曲線的平移
(b)價格變化引起需求量變化
香菸價格的增加使香菸的價格從2美元每包上升到4美元每包,消費者的需求沿需求曲線從a點移動到c點,需求量Q從20支每天下降到12支每天(如圖7所示)。
圖7 沿需求曲線變動
(c)盈餘轉化率K的變化引起需求曲線的變化
原香菸的需求曲線為D1D1,消費者利益為B,需求曲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分別為K1B和B。公益廣告營銷說公眾場合吸菸不文明,使盈餘轉化率從K1減少到K2,新的需求曲線與縱軸的交點仍為B,與橫坐標的交點從K1B減少到K2B。在每包煙價格2美元,消費者利益為B的情況下,香菸的需求量從每天20支下降到每天15支(如圖8所示)。
圖8 需求曲線轉化率變化
經濟學上有需求彈性,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物理學中的彈簧。在物理學中,胡克的彈性定律指出:彈簧在發生彈性形變時,彈簧的彈力F和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y成正比,即F=ky。
我們設彈簧的自然長度為l,壓縮後的長度為x,則壓縮量y=l-x,所以就可以得到計算彈簧彈力的公式F=k(l-x),我們會發現彈簧壓力公式和需求定律公式Q=K(B-P)表達式是相同的。如果我們將彈簧彈力公式中的自變量x作為縱軸,彈力F作為橫軸,與需求定律公式畫到一張圖中,那麼我們會發現兩個公式的圖是完全一樣的(如圖9所示)。
圖9 需求曲線和壓縮彈簧曲線的類比
當然,彈簧被壓縮後的長度x不可能為0,也就是所彈簧在超過比例極限後,彈力曲線就不是直線了。
我們可以使用八大思維圖示法中的橋型圖來類比需求定律公式和彈簧彈力公式之間的關係。
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的需求量Q如同彈簧彈力公式F=k(l-x)中的彈簧彈力F,價格P如同彈簧壓縮後長度x,商品價值B如同彈簧自然長度l,轉化率K如同彈簧彈性係數k(如圖10所示)。
圖10 需求定律公式和壓縮彈簧公式的類比
需求定律公式和壓縮彈簧的彈力公式表達式上是完全相同的,價格和壓縮後長度越小,需求量和彈簧彈力越大。
(三)需求彈性的推導
需求彈性是需求定律的一個數學推論,是需求定律的微分形式。需求彈性等於盈餘轉化率與基礎值的乘積。即
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有時稱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價格彈性為英國新古典派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所創立。衡量的是:當一種物品的價格發生變動時,該物品需求量相應變動的大小。價格彈性的準確定義是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即
此公式前有負號,表示價格與需求量負相關。為方便起見,經濟學書籍將價格彈性公式前的負號去掉,讓所有的彈性都表現為正值,即:
推導過程:
需求定律公式為Q=K(B-P),通過數學對價格P求微分,K可以看做常數。所以有:
兩邊同時除以ΔP,並且乘以P/Q,得
對比價格彈性公式,得到:
其中B(ΔP)為價格變化對消費者利益的影響,是消費者利益關於價格的函數。
由於對於大多數商品(吉芬物品,奢侈品和投機品除外,價格變化時,此三種產品的消費者利益也發生變化),消費者利益B不隨價格改變而改變,在這種情況下,B(ΔP)等於0,所以得到
由於P/Q為基礎值,是常數,所以需求彈性等於盈餘轉化率與基礎值得乘積。K等於-ΔQ/ΔP,K為正值。
經濟學定義,如果價格變動1個百分點引起的需求量變動超過1個百分點,則該物品就富有需求價格彈性。如果價格變動1個百分點引起的需求量變動不足1個百分點,則該物品就缺乏需求價格彈性。如果價格變動1個百分點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等於1個百分點,則該物品就擁有單位需求價格彈性。
同一種商品會表現為不同的價格彈性嗎?
基礎值P/Q選擇的不同,價格彈性不同。
我們以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中的冰淇淋需求曲線來計算價格彈性,看看能得到哪些啟發。
在冰淇淋價格為2美元時,需求量是4個;價格下降到1.5元時,需求量是6個;價格下降到1元時,需求量是8個(如圖11所示)。
圖11 曼昆《經濟學原理》中冰淇淋需求曲線
如果以價格2元,需求量為4個為基準值,那麼價格為1元,需求量為8個的價格彈性為-(ΔQ/Q)/(ΔP/P)=-((8-4)/4)/((1-2)/2)=2。但是如果基準值以價格1.5元,需求量為6個進行計算的話,價格彈性就變為了-(ΔQ/Q)/(ΔP/P)=-((8-6)/6)/((1-1.5)/1.5)=1,所以基準值不同,同一種產品的價格彈性也會不同(如圖12所示)。
圖12 不同基準對應不同價格彈性
我們從需求定律公式的推論中,得到的價格彈性公式為K×P/Q,可以看到價格彈性只和起始的價格及需求量有關,比如無論價格是從2美元降到1.5美元,還是降到1美元,起始的價格都是2美元,需求量4個,那麼需求彈性也就為K×P/Q=4×2/4=2。可見,需求曲線為直線的商品的價格彈性只和轉化率K,起始價格及需求量相關。因為直線的斜率K是固定值,那麼相當於價格彈性的變化只和起始價格及需求量相關。比如選擇價格為1.5美元,需求量是4個作為起始點,那麼需求彈性也就為K×P/Q=4×1.5/6=1。
商品的價格不會一直下降,價格以成本為下限;購買量不會一直上升,購買量以總需求為上限。
由於彈性與物理學的彈簧的胡克定律類似,我們來分析兩者之間的類同關係(如圖13所示)。
圖13 彈簧伸長量與拉力關係
在物理學中,胡克的彈性定律指出:彈簧在發生彈性形變時,彈簧的彈力F和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y成正比,即F=-ky或ΔF=-k·Δy。k是物質的彈性係數,它只由材料的性質所決定,與其他因素無關。負號表示彈簧所產生的彈力與其伸長(或壓縮)的方向相反。其中彈性係數k=-ΔF/Δy,為因變量增量與自變量增量的比值,這一點與經濟學彈性定律的盈餘轉化率K相同,K=-ΔQ/ΔP,K為需求量增量與價格增量的比值。為了計算方便,胡克定律一般也不寫-,即一般寫為F=ky。
在彈簧(或者其他材料)的彈性範圍內,彈性係數k不變,為比例係數,當超過此比例範圍,彈性係數k值發生改變,如下圖所示。需求彈性類同,在某一範圍內,盈餘轉化率K值不變,超過此範圍,K值改變(如圖14所示)。
圖14 彈簧的胡克定律
因為需求定律公式和彈簧彈力公式是相同的,我們可以按照價格彈性構造一個彈簧的彈簧彈性,看看彈簧彈性有什麼物理意義。價格彈性的準確定義是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那麼彈簧彈性可以定義為彈力變動的百分比除長度變動的百分比,即
彈簧彈性並沒有什麼物理意義,或者這麼問,為什麼沒有產生彈簧彈性而產生了需求彈性,或許最大的原因就是經濟學家沒有發現需求定律公式,而物理學家胡克發現了胡克定律,可以很簡單的得到彈簧長度變化而導致彈力大小的變化。
我們來做一道簡單的關於彈簧的題。
一根彈簧原長為10釐米,若在彈簧上放一個4N的物體時,彈簧變位8釐米,請問,彈簧上放一個3N的物體,彈簧多長?
解答:我們只需要套用彈簧彈力公式F=k(l-x)即可。
4=k(0.1-0.08),得到k=200,所以這個彈簧的彈力公式為F=200(0.1-x)。計算3N時彈簧多長,直接套用得到的公式即可,即3=200(0.1-x),得到x=0.085米=8.5釐米。
同理,我們也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獲得某種產品的需求定律公式Q=K(B-P)。需求量Q和價格P是容易在實際中得到的,那麼就剩下K和B兩個未知數,所以我們只需要兩組不同的Q和P,就能得到K和B了。
在商品的彈性範圍內,可以使用以上公式進行求解。
(四)供給定律和供給彈性的推導
同理,我們也可以使用力學分析得到供給定律公式,並且推導得到供給彈性。
供給定律指的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供給量與價格正方向變動:商品價格上漲,供給量增加;商品價格下降,供給量減少。
我們使用物理學中的合外力決定成果來分析供給定律,合外力=動力-阻力。
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正相關,價格越高,供給量越多;商品的成本與供給量負相關,成本越高,供給量越少。生產者盈餘=商品的價格-商品成本,所以生產者盈餘與供給量正相關。設商品的價格為P(Price),生產者盈餘為SS(Surplus),供給量為QS(Quantity),生產者盈餘轉化為購買量的函數為KS,則
QS=KS (P-C)
以自變量價格P為縱坐標,以供給量QS為橫坐標,就可以得到供給定律曲線(如圖15所示)。
圖15 供給曲線
如果以彈簧來類比供給定律公式,那麼供給定律就相當於拉彈簧。拉伸彈簧的彈力公式為Fs=ks(x-h),其中x表示拉伸後的長度,h表示彈簧原長。這樣供給量QS相當於彈簧的彈力Fs,價格P相當於拉伸後的彈簧長度x,成本C相當於彈簧的原長h,轉化率KS相當於彈性係數ks(如圖16所示)。
圖16 供給定律公式和拉伸彈簧公式的類比
我們可以把供給定律公式QS=KS (P-C)和彈簧在拉力時的彈力公式Fs=ks(x-h)畫在一起進行對比,這樣就會有一個更直觀的理解(如圖17所示)。
圖17 供給曲線和拉伸彈簧曲線的類比
對供給定律中的價格求微分,並經過變形,就可以得到供給彈性,供給彈性是供給定律公式的推論,供給定律公式是廣義動量定理的簡化。
有了需求定律公式和供給定律公式,將兩者的曲線畫入一個坐標系,我們就可以得到經典的供需均衡模型(如圖18所示)。
圖18 供需均衡
通過不同變量的改變,我們就能分析出它們對於需求和供給的影響,比如同時對消費和供給者徵稅T,那麼就會導致價格上漲,需求量和供給量都變小。均衡點從E點移到F點(如圖19所示)。
圖19 稅收對供需均衡的影響
也可以使用這個模型分析其他各種因素變化的影響,比如成本降低,商品的營銷變好,價格管制等等。這是經濟學最基礎的模型,也是經濟學最核心的模型。
(五)彈簧槓桿和供需均衡的類比
如何在同一模型中使用彈簧同時類比需求定律和供給定律?
既然壓縮的彈簧可以用來類比需求定律,拉伸的彈簧能夠用來類比供給定律,那麼是否可以使用彈簧構建一個實物模型,來類比供需均衡的。也就是說需要彈簧滿足幾個條件:
1)壓縮後的彈簧和拉伸後的彈簧長度相等,用來類比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等。
2)壓縮的彈簧與拉伸的彈簧彈力相等,用來類比需求量和供給量相等。
你想到了的模型是什麼呢?
我想了3天,想了好幾種模型,後來想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型,兩個彈簧經過等臂長的槓桿進行連接,左邊的彈簧被壓縮,右邊的彈簧被拉伸,槓桿處於水平平衡狀態,被壓縮的彈簧和被拉伸的彈簧等長。等臂槓桿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左邊變化的距離和右邊變化的距離相等,也就相當於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等。在等臂槓桿處於平衡時,使得壓縮彈簧的彈力等於拉伸彈簧的彈力,也就相當於需求量和供給量相等。
左邊被壓縮的彈簧的彈力表達式為F=k(l-x),其中l為彈簧原長,x為壓縮後的彈簧長度,k為彈簧的彈性係數,F為彈力。F=k(l-x)用於類比需求定律公式Q=K(B-P)。
右邊被拉伸的彈簧彈力表達式為Fs=ks(x-h),其中h為彈簧原長,x為拉伸後的彈簧長度,ks為彈簧的彈性係數,Fs為彈力。Fs=ks(x-h)用於類比供給定律公式QS=KS (P-C)(如圖20所示)。
圖20 彈簧槓桿和供需均衡的類比
當需求增加時,相當於左邊增加了一個壓縮的彈簧,它會使得左邊向上的力增加,即相當於需求量增加,且左邊的彈簧伸長,相當於價格增加。左邊的總需求是由一堆被壓縮的彈簧組成。這種需求的增加可以由外來人口遷入,出生率增加等引起。
當供給增加時,相當於右邊增加了一個拉伸的彈簧,它會使得右邊向上的拉力增加,即相當於總供給增加,且右邊的彈簧會縮短,相當於價格減少。右邊的總供給是由一堆被拉伸的彈簧組成。這種供給的增加可以由供給廠商的增加,進口等引起(如圖21所示)。
圖21 供需增加類似於彈簧增加
在物理學上,如果槓桿已經處於平衡狀態,無論左邊由多少個被壓縮的彈簧組成,再增加一根被壓縮的彈簧,都會增加左邊彈簧的長度,並且增加左邊的力量,即使這個量微乎其微,但也是存在的。右邊的彈簧也類似,增加拉伸的彈簧都會增加拉力和減少彈簧長度。對應於需求量和價格,如果已經有很多需求者了,再增加一個需求者對於價格影響微乎其微,但是應該認為他增加了價格和需求量,因為太小的價格增量不能顯示,所以也可以認為他有增加價格和需求量的趨勢。
當左側是由很多個類似的彈簧組成,右邊也是由很多類似的彈簧組成,任意一個彈簧改變對槓桿的改變很小,就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完全競爭的狀態。而如果左邊或右邊只是由1個彈簧構成,那麼就是壟斷。
在曼昆的冰淇淋需求曲線中,如果兩個人的需求曲線相同,那麼他倆總的需求曲線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可以將兩個人在不同價格下的需求量進行相加,比如在1.5美元時,兩人的需求量都是6個,那麼總需求量就是12個,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張需求表(如圖22所示)。
圖22 兩人的冰淇淋需求表
然後按照需求表就能繪製兩人的總需求曲線(如圖23所示)。
圖23 單人和兩人的需求曲線
我們之前得到的單人的需求曲線函數為y=4(3-x),兩個人的需求曲線函數變為了y=8(3-x),除了K值從4變為8之外,其他變量沒有改變。
我們也可以看看彈簧並聯是如何計算的,這類似於消費者的疊加效應。彈簧並聯後,合成的k值為各個彈簧k值之和,即k=k1+k2+…+kn。
所以需求可以看做是一個合成的彈簧,需求的人數越多,對應於彈簧越多,彈簧的彈性係數就越大。彈性係數越大,相同彈簧距離的變化,引起的彈力變化就大。這類似於需求的轉化率越大,價格變化後,需求量的變化就越大。
每增加一個人的需求,就相當於槓桿左側增加了一根壓縮的彈簧,彈簧會變長,彈力會變大,類似於價格會上漲,需求量增加。同理,每增加一個供給者,就相當於在槓桿右側增加了一根拉伸的彈簧,彈簧會變短,彈力變大;類似於價格降低,供給量上升。
經濟學中的很多理論分析都可以通過構建彈簧槓桿來類比。
最大價格管制最小价格管制也能使用彈簧槓桿進行分析,最大價格管制類似於在左側被壓縮的彈簧增加了一個最高的位置限位,使得彈簧壓縮後的長度不能超過這個限位。
當最高限位大於平衡時的位置時,對槓桿平衡沒有影響。而當最高限位小於槓桿平衡位置時,此時壓縮的彈簧便受到了限制,不能伸長到平衡時的位置,左邊彈簧的彈力等於限位向下的壓力與右邊彈簧彈力之和,也就是左邊彈簧的力量大於右邊彈簧的力量,相當於需求量大於供給量,也就是短缺(如圖24所示)。
圖24 最高限位和最大價格管制的類比
我們可以在坐標系中來類比彈簧槓桿的最高限位和供需均衡的最大價格管制之間的關係。在槓桿平衡的圖形中,槓桿左邊的受到向上的力為F,向下的力為Fs和限位裝置向下的壓力為f,F=Fs+f,左邊的力F大於右邊的力Fs,這類似於需求大於供給,導致產品短缺。在彈簧槓桿平衡的圖形中,可以直觀的看到左邊的彈簧彈力F等於右邊彈簧彈力Fs與限位力之和,此時的槓桿也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即類似於供需均衡中的均衡(如圖25所示)。
圖25 最高限位和最大價格管制均衡曲線
最小价格管制也可以使用彈簧槓桿進行分析(如圖26所示)。
圖26 最低限位和最小价格管制的類比
在槓桿平衡的圖形中,槓桿左邊的受到向上的力F和限位裝置壓力f,向下的力為Fs,F+f=Fs,左邊的力小於右邊的力。這類似於需求小於供給,導致產品過剩。比如一些城市的房價有最低價格限制,不能下降到均衡的價格,從而導致供給大於需求,房子過剩(如圖27所示)。
圖27 最低限位和最小价格管制的均衡曲線
其他的均衡模型也可以使用彈簧槓桿進行分析。甚至於博弈論也可以通過構建槓桿來類比,槓桿的平衡位置可以用於類比博弈論中的均衡,不同力臂代表不同策略。
(六)彈簧的簡諧振動和經濟周期的類比
價格變化的波形是什麼樣的呢?
價格圍繞價值波動,這是我們之前在教科書上學到的,並且還會看到一條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曲線(如圖28所示)。
圖28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如果我們看槓桿的左側,那麼價值相當於彈簧的原長,價格相當於被壓縮後的長度,價格是圍繞小於價值的某個點上下波動。
當然,我們可能還會聽到另一種說法,價格圍繞成本上下波動。這時,我們可以看槓桿的右側,彈簧的原長相當於成本,價格圍繞大於成本的某個點運動。
所以價格是圍繞價值和成本之間的一個點上下波動。如果我們還能稍微記住一點我們學過的彈性的特性,我們會知道彈簧的振動是簡諧振動,也就是它的振動波形是正弦波,我們會發現「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圖形也是正弦波(如圖29所示)。
圖29 彈簧振子圍繞均衡位置上下波動
比如我們下壓一下左側的槓桿,然後鬆開,彈簧就會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動,最終停止在平衡位置。價格均衡和彈簧槓桿平衡類似,某種原因導致了價格提高,這種原因消失後,價格會在均衡價格上下波動,然後停留在均衡價格。而如果這種原因不消失,那麼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均衡狀態,這類似於在槓桿左側或右側新加了一個彈簧。
如果我們聯想到經濟周期,會發現經濟周期的波形非常像正弦波,經濟周期經常被分為四個階段,包括衰退、蕭條、復甦和繁榮(如圖30所示)。
圖30 四階段的經濟周期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對之前的經濟周期理論進行了總結,他認為在經濟中,存在著多個振動同時發生的現象,他設定主要有三個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40-60年)、朱格拉周期(8-10年)和基欽周期(2-4年),熊彼特周期包括長、中、短三種周期(如圖31所示)。
圖31 熊彼特周期
如果我們把經濟周期的波形和彈簧的簡諧振動波形聯想到一起,會發現經濟周期的波形幾乎就是正弦波,也就是和彈簧振動的波形是相同的。經濟周期和彈簧的簡諧振動有很多具體的相似之處,比如二者都有周期,都有振幅等,並且彈簧的振動周期可以通過公式計算出來。
我們是不是可以猜想,既然在微觀經濟學上,需求定律及供給定律和彈簧原理相同,那麼在宏觀經濟學上,是不是也符合彈簧理論。這就好像宏觀是由無數微觀組成的,也應該符合微觀的基本原理
或者換句話說,我們是否可以以彈簧和振動為基礎,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經濟學大廈,從微觀到宏觀重新解釋這些經濟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