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出境遊已然成為中國人最常見的休閒度假方式,人們旅遊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從最開始的到此一遊,到現如今的心靈淨化之旅、探索冒險之旅還有血拼購物之旅。毫無疑問,中國遊客開始渴望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獲得更高品質的享受。在選擇具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方面,普通的名勝風景衍生品、以零食小吃為主的手辦,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購物需求了。2014年底,中國人掃蕩日本馬桶的新聞進一步驗證了,最受歡迎的城市名片,其禮品色彩減弱,而是能真正體現當地文化經濟實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件。
自2011年6月28日開放臺灣自由行以來,截止2014年底大陸遊客已經達到了487萬人次,大家驀然發現真實的臺灣既熟悉又陌生。原來風光片裡的日月潭並不大,筆記本彩頁裡的阿里山也並非全都是原始蒼莽,兩地故宮的珍寶看不出高下,就連最著名的夜市美食也被早早引進了大陸。
行走的意義此時凸顯了出來,偏離團體路線,去小鎮去海港去山林,在各式各樣的臺灣攻略中,許多人提到最好在一戶人家或民宿落腳,吃上幾頓家常菜,聊上幾回有趣的天,才是最難忘的經歷。他們用感慨的語氣描述,傳統中式家庭裡的孝悌忠信禮義被保留了下來,三代同堂兒女雙全的大家庭是多麼溫馨,圍坐著面對一桌佳餚是多麼幸福;他們用羨慕的眼光,拍下民宿裡的日常點滴,睡在角落裡的貓狗,冒著熱氣的蚵仔面線和老闆娘在前廳煮飯的身影。
資深背包客們發現,最能代表臺灣普通民眾,最能體現臺灣生活氣息,還真不是名川大山和文藝清新,不是誠品、不是101、更不是牛軋糖和鳳梨酥。竟然是一口精通蒸、煮、滷、燉,三菜一飯同時完成的鍋。在臺灣,無論是信義區豪宅還是臺南出租屋,廚房裡必定會有一臺大同電鍋。交心的臺灣朋友,不會建議你去熱鬧人多的景點,同樣也不會建議你買太多的手辦,他會告訴你「最划算就是帶個鍋回去啦,耐用又方便」!
這口鍋啊,看起來一點也不時尚,可是臺灣人一提起它來,眼睛就笑眯眯地,語氣也格外溫和「它用了20年了,小時候我媽就用它煮冬瓜湯給我喝,現在我太太還是用它做滷肉飯給小朋友吃。有菜有湯有飯,一大家子人吃得津津有味。」這樣的故事,真是說起來沒完沒了。從一口鍋懂得臺灣人的生活,它才是真實的臺灣縮影。伴隨臺灣工業起飛,大同成為臺灣人第一代家電品牌,甚至連大同電鍋多功能的設置,都和當時勤儉奮鬥的社會氛圍息息相關。
再看看這隻名叫大同的鍋,異鄉遊客們突然發現它敦厚鄉土的樣子,竟然也帶有幾分20年前自己生活的影子。世間路萬條,走心才是旅行,是該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