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同新品電鍋正式亮相大陸

2021-01-09 PChouse

    ——臺灣大同6HT新品上市發布會

  承載著幾代人味道和想念的臺灣大同電鍋,早已深深植入臺灣人的記憶中。在眼下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大同電鍋就像定住歷史的錨,將不管身在異鄉的你,還是經歷滄桑變化的我們,都拉回到記憶深處。這個始終尊重傳統、充滿故事的經典品牌,並沒有止步於新時代,隨著臺灣大同電鍋裡程碑式的升級產品——大同電鍋6HT在大陸市場的正式亮相,大同電鍋將以「大同大不同」的全新概念,呈現臺灣大同「清、透、亮」這更具現代東方氣息的品牌新標籤。

  回憶,經典的傳承

  大同電鍋,被譽為是了解臺灣的第一張名片。早於60年代在臺灣上市,至今仍佔據著臺灣電鍋90% 的市場。於臺灣民眾,大同是他們最深刻的童年回憶。對老一輩的臺灣人而言,食物的味道伴隨著年月漸長,更像是他們存活於當下時代的記憶命脈。大同電鍋對他們而言不只是個簡單的日常必需品,除卻最基本的煮米飯,滷肉食、燉補品、熬湯,臺灣人最愛的紅豆湯都是大同電鍋所熬製。

  冒著熱氣的大同電鍋,胸前鑲著大同創業年數的大同寶寶,還有膾炙人口的大同歌謠,這些存在臺灣民眾最基層的回憶始終都在。大同電鍋曾被票選為「臺灣人最懷舊記憶單品」,留學生出國必帶的行李,新嫁娘陪嫁的必備品,獨居女子必買的廚房用品……大同電鍋,始終出現在臺灣人的故事中,或溫馨喜悅、或難忘感傷,大同電鍋早已成為「最臺灣」「最懷舊」「最定心」的象徵。大同電鍋6HT新品上市發布會上,一幕幕沙畫演繹的動情畫面,講述的正是大同電鍋這些年來的動人回憶。

  歷久,方能彌新

  大同電鍋在尊重傳統的同時,一直積極研發新用戶市場。在大同看來,改變經典電鍋的使用方式或是跟隨潮流一味追求速度的產品手段及營銷方式只會讓大同逐漸流失根源的內在。大同堅持以創新思維將品牌和產品同時輸出,依託品牌深厚的歷史沉澱和其特別的文化意義及內涵情感,不局限於產品的功能更新,而是在新時代的電鍋文化中,將產品進行設計升級。而在品牌塑造上,大同提出「大同大不同」的全新概念,旨在向用戶傳遞臺灣大同品牌幾十年來「歷久彌新」的品牌內涵。

  此次發布會的新升級產品——大同電鍋6HT,正是臺灣大同電鍋裡程碑式的產品升級。大同電鍋6HT在產品設計上突出極簡、暢快的使用體驗,更著重提出了產品的兩大訴求點——安全及健康,這也是現代都市人最關注的自身訴求。產品材料的嚴格質量把關是大同電鍋五十幾年來立足市場的根本。多年來的用戶口碑,也讓大同電鍋始終關注著用戶健康和營養的烹飪方式。家常媽媽的味道、童年中的記憶在歷經55年後的今天,依舊曆久彌新。

  大同電鍋,從一代人的故事開始,在一代人的故事中延續,最後將會變成新的故事。正如大同電鍋特有的隔水燉功能,大同電鍋並不追求大貨猛攻的短瞬回報,更看重的植入人心的溫暖力量。在這個新興科技與人文情懷不時碰撞的現代都市,臺灣大同將帶著全新升級產品——大同電鍋06HT為我們迎來「清、透、亮」的更具現代東方氣象的新曆程。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在臺消費力強 大同電鍋成為新寵
    原標題:大陸遊客在臺消費力強 大同電鍋成為新寵 大陸遊客在臺消費力強,大同電鍋成為新寵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08年開放大陸遊客赴臺觀光迄今,赴臺陸客年年成長,臺灣觀光外匯收入也屢創新高。
  • 大同電鍋,了解臺灣的第一張名片
    在坊間巷裡,很多人講故事的時候都會提到大同電鍋,看來不免有些奇怪,一件廚房中稀鬆平常的物品怎樣會出現在臺灣一代又一代的記憶中,口口相傳,直到現在。仿佛因為美食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臺灣本土人士對大同電鍋的品牌認同感,讓大同電鍋成為了人們了解臺灣的第一張名片。
  • 臺灣當地人最推薦的手信:大同電鍋
    自2011年6月28日開放臺灣自由行以來,截止2014年底大陸遊客已經達到了487萬人次,大家驀然發現真實的臺灣既熟悉又陌生。原來風光片裡的日月潭並不大,筆記本彩頁裡的阿里山也並非全都是原始蒼莽,兩地故宮的珍寶看不出高下,就連最著名的夜市美食也被早早引進了大陸。
  • 大同電鍋,構築臺灣人的共同記憶
    在臺灣社會劇烈變化的一幕幕中,留存和摧毀不斷的交織,讓人容易忘卻和更改觀念。伴隨著臺灣工業的騰飛,代工產業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新潮家電出現,迎合著世界電子潮流,炫酷的電子產品更新頻率也是令人咂舌。不過在臺灣民眾的群體記憶中,有一樣家電卻經久不衰,變成了時代的印章,那就是大同電鍋。
  • 臺灣婚嫁三件寶,為何是大同電鍋?
    縱觀寶島歷史,臺灣女孩的嫁妝最為有趣,其中竟然大部分帶著一口鍋。  在臺灣大多數家庭的廚房裡,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總能看見大同電鍋,而許多人提到嫁妝,不約而同的也會想到大同電鍋。在臺灣,大同電鍋並不只是平日煮飯熬湯的工具,還有著「媽媽的嫁妝」等意義,從早些年起,大同電鍋就開始作為姑娘的嫁妝之一,這樣有趣的現象也反映了臺灣社會的時代演變。那麼大同電鍋是何以成為嫁妝一寶的呢?
  • 大同電鍋健康美食「蒸」出來
    大同電鍋就是這樣成功的品牌,他在臺灣已有50餘年歷史,擁有很好的口碑。在本次家博會上,大同電鍋憑藉新品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品牌的獨特魅力。吳江大同電子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忠棋先生在本次會展中,大同電鍋帶來了包括大同電鍋、果汁機、攪拌機等產品,種類多樣便攜實用,相信一定能提升每個家庭的家居生活。
  • 廚藝小白的初步進階之路——大同電鍋測評
    可能對於一些廚藝達人來說,電鍋並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人的烹飪需求,但是對我來說大部分功能和使用體驗倒是很合心意,也不想無知的安利給大家,下面對我初次使用大同電飯鍋的感受寫一篇測評報告,有圖有真相的說說我的使用體會。
  • 廚藝小白的初步進階之路 大同電鍋曝光
    因為去過幾次臺灣的關係,對於大同電鍋也有些許了解,臺灣人對於大同電鍋感情很深,但是印象中的大同電鍋都是圓胖敦厚的鄉土造型,從未有過太大改變,如今進入大陸網際網路市場,這家傳統的臺灣民族品牌並沒有因循守舊,而是大膽革新,積極進行產品升級,外觀來看,已然顛覆了傳統大同電鍋的設計,但依然保留了大同電鍋經典的圓潤造型,可謂兼收並蓄。
  • 臺灣的廚房神器——電鍋
    電鍋是一種只有臺灣人才常用的鍋,被臺灣人喻為廚房神器。電鍋在臺灣已經普及到家家一臺,而且壞了一定還會再買。
  • 大同電鍋不掉漆吃健康飯 養胎更安心
    可是最近我就為家裡的電飯鍋而鬧心,粘鍋、掉漆、變形,這哪裡是電飯鍋,明明是個定時炸彈啊!這種質量燜出來的飯怎麼可能吃的放心!不過我有個好老公,他早就幫我準備好新電鍋啦!來自臺灣的擁有55年電鍋歷史的大同電鍋,不鏽鋼內膽怎麼看怎麼好!
  • 大陸知名少年科學雜誌《科學大眾》正式在臺灣發行
    大陸知名少年科學雜誌《科學大眾》正式在臺灣發行 2017-08-01(記者 路梅 李欣)大陸知名少年科學雜誌《科學大眾》,8月1日在臺灣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繁體中文版創刊記者會,成為第一本在臺發行的大陸科普期刊,也是臺灣第一本為小學量身打造的科學期刊。
  • 同名的尷尬,臺灣有兩所與大陸同名的高校,奈何綜合實力不值一提
    眾所周知,臺灣省諸多高校校名前綴都加了「國立」兩字,比如知名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通俗的理解,臺灣省這個「國立」就是相當於大陸「公辦」的意思;舉一反三的說,臺灣省內那些沒「國立」前綴的高校,也基本都是私立為主,比如知名的輔仁大學。
  • 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資料庫・湖北庫正式發布
    光明網訊(記者 張勝)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指導,華中師範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資料庫・湖北庫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等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的數十位學者參加會議。
  • 那些年漂洋過海到臺灣的大陸美食
    酸菜白肉鍋紅燒牛肉麵螺螄粉    除了濃濃人情味,各色美食大概是吸引大陸遊客去臺灣的另一大理由。其中最符合大陸遊客口味的,就是那些1949年以來陸續從對岸漂洋過海而來的「外省菜」。歷經臺灣人的在地化經營和兩三代深耕,傳統意義上的「八大菜系」融合碰撞,發展出中華美食一番別樣的風味。    汀州路上的酸菜白肉鍋    在臺灣大學對面終年熙攘的汀州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北方菜館。
  • 國產遊戲首次亮相蘋果新品發布會
    北京時間9月11日凌晨,巨人網絡旗下國產遊戲《帕斯卡契約》(PASCAL'S WAGER)正式亮相2019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據製作人楊洋在發布會上所說,《帕斯卡契約》將於下個月正式開啟IOS預售,目前已在TAPTAP開啟預約。
  • 超威兩大黑科技新品驚豔亮相,引爆南京展!
    超威本次展會隆重亮相兩大新品——超威黑金第五代高能量電池和超威勁恆鋰電池,同時超威展臺還展出了諸多的超威最新科技成果,無一不代表了行業的頂尖技術。也正是因為超威在科研方面毫不間斷地投入,對尖端技術的不斷追求,才成就了今天矚目的成績!上午10:30,超威新品發布會正式開始。
  • 沒有大陸,臺灣還「剩下」什麼?
    但是臺灣地區卻因為無法加入全球最大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倍感焦灼,臺灣地區將面臨著經濟邊緣化和產業空洞化帶來的雙重危機。如果這份協議在明年生效,將對臺灣地區的出口造成巨大衝擊。因為加入協議的15個成員國生產的產品,出口到其他成員國將享有零關稅的政策。這份協議的實施將大幅減弱臺灣地區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對於臺灣地區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
  • 臺灣遙感第一人陳錕山投奔大陸中科院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大陸中科院遙感所官方網站上早在去年就已公開陳錕山加入該機構的相關消息,並於今年3月正式公布第十批「千人計劃」入選資格名單,其中包括陳錕山。  「國防部」:研究未涉機密  臺灣媒體紛紛質疑這位專家「起義」是否會導致「國防安全」信息外洩,尷尬的臺灣「國防部」發言人23日急忙澄清,陳錕山教授近年來參與「中科院」及「電展室」的委託研究項目,目前調查結果來看屬於一般基礎的學術研究範疇,並非敏感裝備的關鍵技術研發,相關的研究內容未涉機密。
  • 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劉潔妍、蘇纓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提問: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BBC揭臺灣與臭豆腐淵源:大陸飲食滲入臺灣人生活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一篇有關臺灣臭豆腐的文章引起熱議,中國大陸網民說臭豆腐是「中國美食」不是「臺灣美食」。那麼,到底臭豆腐在臺灣有著什麼樣的過去?為何臭豆腐會成為臺灣的平民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