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的建立後,導致地球自轉軸偏移3釐米?到底是真是假?

2021-02-15 全球博弈

如若提起中國的三峽工程,那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這不僅是中國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不僅中國人讚嘆不已,連老外也大為稱讚,但是最近這段時間有關於三峽大壩的建立,導致地球自轉中竟然偏移了三釐米,這種說法是真是假,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針對這件事情,筆者也為大家查詢了不少的資料。據資料顯示,在太陽系形成之初,一天只有八個小時,但是隨著月球的來臨以及潮汐引力的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越來越慢,到最後演變成24小時一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自轉周期。

 

不過人類對於地球的研究永遠無窮無盡,在科學家們的觀測中發現,月球潮汐引力的影響一直在發生,地球的自轉速度也越來越慢。但是這個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即便是整個太陽系發生問題,地球的自轉運動也不會停止,根據這一現象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宇宙中的一些作用力,可能會對地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比如地球上發生巨大的自然災害時,地震和海嘯這種與地殼運動有巨大關聯的自然災害,導致地球軌道發生偏移,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說到三峽水利工程能夠使地球自轉軸偏移絕對是無稽之談,雖然三峽水利工程確實在世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能夠與之相比較的也不在少數。

 

如果三峽水利工程會對地球自轉造成影響,那世界上眾多的水利站加起來,造成的影響早已讓人們恐慌了。所以從眾多的了解上我們也大體了解,這種想法完全是對三峽水利工程的詆毀,我們並不需要太多的理會,因為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慣性和速度是沒有太大關聯的。

 

只和質量的大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即便將全球的水都聚集在一起,地球的重量也沒有發生改變。所以地球自轉速度也不會受到影響,即便是地球重物對傾斜角度有影響,但是與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潮汐鎖定相比較的話,水利工程的影響就不值一提了,對地球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提。

關鍵的問題是,如若水利工程對地球會有這麼大的影響,世界各國也不會如此爭先恐後的建造水利工程了,所以水利工程建造的最終結果是造福於民,關鍵是,現如今科學技術已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了,所以大家就不要再庸人自擾了。

歡迎掃描關注「外星人探秘」公眾微信平臺

相關焦點

  • 為啥說三峽大壩使地球重心偏移3釐米,專家這樣回應,表示不背鍋
    雖然如今的地球是太陽系當中環境最優異的星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球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拿星球的自轉軸來說,地球的質量分布本身就是不均勻的,每年都在以一定的速度遠離太陽,自轉速度也在逐漸放緩,但這是多因素導致的。三峽大壩是一個造福人類的工程,但是有人說因為建設了三峽大壩所以導致地球偏移3釐米,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有人會說三峽大壩使地球的自轉偏移了三釐米?長見識了
    自古以來長江中下遊就一直深受洪澇災害的影響,狠毒科學家在經過多年的探查研究後,覺得在三峽這個地方修建大壩,不僅有益於緩解長江中下遊的洪澇問題,也可能建成發電站,發電站。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三峽大壩的修建使許多的人們不得不搬離原來的家園,也對生態造成了一定損害,雖然科學家已經盡力避免,但還是會造成傷害。
  • 地球自轉軸偏移為啥會偏移?與人類產生氣候變化有關
    自1899年以來,地球自轉軸已偏移了10.5米。目前科學家研究量化發現了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三個成因——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轉暖。
  • 日本地震使地球自轉加快1.8微秒 自轉軸偏移
    中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數據顯示,這場9.0級大地震使地球自轉軸偏移了25釐米,同時使地球自轉加快了1.8微秒。
  • 地球自轉軸偏移 10.5 米,科學家認為人類要對此負主要責任
    經過研究人員測量,自 1899 年以來,地球的自轉軸已經偏移了大約 10.5 米 ,科學家經過研究量化了地軸偏移的原因,並發現其中三分之一的偏移量,是由於兩極特別是格陵蘭島地區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的;三分之一的原因是由於冰川退縮重量減輕,導致陸地板塊向上擴張導致的;其餘三分之一的原因是地幔緩慢流失帶來的影響
  • 日本大地震導致地球自轉軸位移25釐米(圖)
    11日發生的地震非常猛烈,它導致地球自轉軸發生位移。11日發生地震和海嘯前、後的日本同一段海岸線。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專家表示,11日襲擊日本的強震令整個地球發生25釐米的偏移。據義大利國家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說,這場裡氏9.0級地震非常猛烈,它導致地球自轉軸發生25釐米位移。
  • 日本地震致地球地軸發生偏移 自轉加快1.6微秒
    新燃嶽火山(海拔1421米)自1月26日首次噴發後已噴發6次,導致當地農作物受損,交通及民眾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傷亡增加至少已造成1217人死亡據新華社東京3月1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13日報導,日本各地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發生後,經日本警察廳確認的死亡人數為1217人。
  • 地球自轉為何出現搖擺?人類要負責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在自轉的時候會搖擺不定,目前科學家找到了這一怪異現象的具體原因:人類需要對地球自轉搖擺偏移負責。自1899年以來,地球自轉軸已偏移了10.5米。目前科學家研究量化發現了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三個成因——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轉暖。
  • 是何原因導致20世紀以來地球自轉軸已偏移10.5米?
    但在發表在11月號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上的新研究指出,冰川均衡調整每年僅造成約3.5釐米的地軸擺動。而20世紀以來,每年觀測到的擺動約為10.5釐米。        為了填補這一偏差,相關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地球自轉物理學的計算機模型,提供了20世紀陸地冰與海洋平衡變化的數據。
  • 太陽系中幾乎躺著自轉的行星,天王星的自轉軸為何那麼特殊?
    很有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一顆地球質量的天體撞擊天王星,把天王星的自轉軸撞歪了。太陽系八大行星,每一顆行星都有自己標誌性的特點,比如木星是一個「氣體巨人」,金星表面平均溫度可以融化鉛;而天王星最令人矚目的特點,就是自轉軸和公轉軌道幾乎垂直,差不多是橫躺著公轉的。
  • 地球的自轉軸為什麼一直在漂?科學家終於弄明白了
    地軸是一條通過地心,連接南北兩極和赤道面垂直的假想軸,地球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軸旋轉。它一直在漂移,科學家們終於知道那是為什麼了。和塑料地球儀不同,真正的地球沒有圓得那麼規整,自轉也沒有那麼滑溜。
  • 地球自轉旋轉軸每天移動幾釐米?這鍋人類得背一大半
    自1899年以來,地球的旋轉軸已經移動了約34英尺(10.5米)。現在,研究對原因進行了量化,並發現三分之一是由於冰層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尤其是在格陵蘭島——這把原因歸咎於人為氣候變化。另外三分之一的晃動是由於冰川的退縮和減輕它們的重量,導致陸地上的物質向上膨脹。最後一部分是由於地幔的緩慢攪動造成的,地幔是地球上粘性的中層。
  • 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大於24度,導致北方及鄭州的夏季逾來逾熱。
    最近兩年,天氣明顯反常,很多地方沒有春天,過了冬天直接入夏,又或者相距不遠的兩個地方,一個酷熱,一個下雪……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4度,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夾的角度。這種傾斜會導致季節、日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在夏天,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地面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夏天的溫度較高。反之,冬天的溫度較低。
  • 假如「地球自轉軸」沒有傾斜,你可能還是一隻大猩猩!
    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繞著太陽轉一周是一年。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面」,地球自轉的軌道平面稱為「赤道面」,赤道面和黃道面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為什麼說地球自轉軸沒有傾斜,人類可能還處於原始狀態呢?如果地球沒有傾斜,赤道面和黃道面重合,太陽的輻射一直在地球的赤道上,然後陽光到南北極的兩點,逐漸減少。
  • 地球自轉並不是準確的24小時,為什麼沒有出現晝夜顛倒的情況?
    ;遙遠恆星在天空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準確地說,恆星日才是地球自轉一周的真實周期;(3)太陽年:365日5時49分22秒±11分54秒,以太陽為中心,地球相繼兩次通過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也稱回歸年如下圖: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每一個恆星日,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都會滯後於太陽日,可以計算出,太陽日比恆星日少θ(單位「天」):θ≈3分56秒;於是,一個恆星日就是23時56分4秒,這也是地球自轉的真實周期。
  • 用陀螺儀能夠證明地球自轉的一種現象——表觀運動
    在赤道的假似運動如果陀螺放在赤道上,自轉軸與地平面平行,如圖所示,在起始位置,自轉軸A端正對地平面,地球自轉經過24小時,我們在地球上看來,自轉軸A端在一個與赤道平面重合的平面內轉動一周,回到了原位,實際上呢,陀螺相對慣性空間的方向保持不變而是地球在自傳。如果陀螺的自轉軸與地球自轉軸平行,如圖所示,則陀螺自轉軸與地平面之間沒有相對運動。
  • 如果地球自轉軸沒傾斜會怎樣?科學家:沒有四季,人類面臨滅絕!
    如果地球自轉軸沒傾斜會怎樣?科學家:沒有四季,人類面臨滅絕!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有四個季節來回更替,有白天和晚上交替進行。也就是大約在45億年前吧,有一顆天體與最原始的地球發生了強烈的碰撞。由於碰撞飛濺產生的殘骸,倒是非常意外的成就了我們今天的月球。在這期間,這場星體之間的大碰撞也導致了地球的自轉軸開始傾斜。也正是由於地球本身自轉軸的開始傾斜,在這短短的一年中,太陽的直射點位在南半球北半球之間來回波動,同時,這個周期也使我們地球產生了四季。
  • 四、木衛二近期發生的「極軸偏移」80多度
    前面談論了目前可以查證的三次地球翻轉運動,和被其間隔開的四個文明期。許多還樂意被漸變論捆綁住思維的讀者朋友,還不信服地球確實發生過自轉軸的調適性翻轉運動。為了幫助這些「堅持者」,筆者繼續敘述太空中的證據。
  • NASA揭開兩個有關地球搖擺的謎題
    NASA的科學家利用地球水體遷移的衛星數據已經解開了兩條關於地球自轉擺動的謎題 — 一條是新的,而另一條距今已有一個多世紀。這項研究也許能幫助我們增進對過去和未來氣候的了解。雖然地球儀永遠在繞著它的南北極點連成的自轉軸穩穩地轉 著,但真實的地球自轉是會擺動的。地球的自轉軸緩慢地在極點周圍遊移;自觀測以來,最遠的一次偏移距離極點37英尺(12米)。
  • 地球自轉軸傾角不斷變化影響南極冰蓋融化速度
    新研究發現,3000萬年來,南極冰蓋延伸入海時,對地球自轉軸傾角的反應最為強烈,因為延伸入海的冰蓋會與溫度較高的洋流接觸,從而加速融化進程。假如人類對二氧化碳排放不加以控制,到了下個世紀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便會接近歷史上自轉軸傾角對冰蓋融化速度達到最高峰時的二氧化碳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