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物科技酵素生產基地在寧夏投產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酵素生產基地舉行竣工儀式現場。 額麗其格 攝

中新網銀川9月21日電 (於翔額麗其格)21日,寧夏靈武市2018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酵素生產基地舉行竣工儀式。該酵素生產基地項目由臺商企業晶葉(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2億元。項目一期已完成車間裝修及產品展示館、水果清洗區車間、發酵車間、熟成車間建設,發酵罐設備安裝已完成,包裝生產線安裝正在進行中。

竣工儀式現場,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安邦動情地說,不到寧夏不知何為塞上江南。靈武有長棗、枸杞、沙棘等特色農業產品,可以作為生產酵素產品的天然原料。酵素是一種健康食品,營養價值豐富,可以取代我們市面上含糖的水果、果汁等,預計年生產500萬瓶,約6500噸酵素飲料,實現產值5億元。並且這裡的營商環境也非常好,酵素生產基地建成投產,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寧夏臺灣事務辦公室、臺商協會的幫助,希望越來越多來自臺灣的生物科技技術、臺商、臺資能夠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

寧夏臺辦副主任王義等一行參觀酵素生產基地車間。 額麗其格 攝

近年來,惠臺政策相繼出臺,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縱深發展。據了解,去年9月國臺辦批准成立了銀川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吸引了眾多臺資企業,越來越多的臺商企業選擇來到寧夏投資建廠。截至目前,寧夏有臺資企業48家,銀川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現有會員68名,其中單位會員48名、個人會員20名,經營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新能源項目、科教文創、飲料及食品加工、農業、苗木及花卉培育批發、保健美容、國際貿易、冷鏈物流、節能環保、零售批發、商業策劃、旅遊開發等行業,總投資額45億元人民幣。(完)

相關焦點

  • 海口兩個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示範基地將投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日,記者從海口市科工信局獲悉,為加快推進海口市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試點工作,該局協調和推動海南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海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示範基地。
  • 長沙蔬菜基地請環保達人上門制酵素 用於農業生產
    (環保人士向蔬菜基地負責人講解環保酵素的製作方法)  紅網長沙11月3日訊(記者 肖懿)10月20日,紅網一篇《環保達人教您做酵素可以替代家中洗衣液洗滌劑》的文章,(http://news.rednet.cn/c/2013/10/20/3174292.htm)引起了不少酵素製作愛好者、環保人士以及蔬菜基地老闆的關注。
  • 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發展邁出第一步
    「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情況。各類產品在過去的五年內在全國20多個省份應用效果顯著:「生物酵素」產品在養殖業中完全替代「抗生素」,提高了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種植業中增產、提質、降成本,並且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環保領域中對農村廢棄物利用及重金屬鈍化方面效果顯著;食品生產中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防腐劑,為農產品生產和食品安全的全程把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 渭南經開區中國酵素城產業發展辦公室
    7月18-19日,渭南經開區中國酵素城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張科偉、工商分局局長徐關民等赴山東青島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安邦、財務總監羅美煌以及公司董事許文理陪同。考察組一行先後參觀了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酵素生產車間、設施設備、菌種研發基地、產品檢測實驗室等。詳細了解了晶葉生物酵素生產流程、工藝水平、研發團隊建設及市場銷售情況,對晶葉生物26年來專注酵素研發、生產的匠心精神所感動。
  • 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研討會今日在京召開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雅萍)8月13日上午,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生產力創新品牌產業聯盟和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召開。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文彬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當前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情況,對生物酵素技術的發展前景和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
  • 曼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什麼樣子的?
    企業簡介蘇州曼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純種發酵、酵素食品、酵素日化用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全品類酵素企業。2019年9月,蘇州曼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擁有40年酵素研發實力的、臺灣首家酵素合法生產企業強強合作,傾力打造一款老少皆宜的酵素產品——曼靈德藍莓綜合酵素液,該產品材料全部來自亞洲30000㎡綠色生產車間,製作過程全程數位化發酵監控。
  • 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
    7月31日下午,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儀式舉行
  • 渭南伊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駐中國酵素城
    本場發布會由渭南經開區管委會中國酵素城主辦,渭南伊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齊魯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渭南伊品雲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陝西渭南墨寶軒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計然(廈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陝西西安雲雅之堂傳世珠寶藝術公館、今日號外(西安)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
  • 我國生物酵素技術取得新突破
    生物酵素,是指一類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質和生物催化劑,它存在於所有的生命體內,維持著生命機體的正常功能,參與機體的全部生命過程。酵素技術自發現至今已逾百年,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酵素及其自然療法也在民間盛行。
  •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投產
    近日,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在匯川區正式投產。 「超臨界流體萃取是近代化工分離中的高新技術,利用超臨界CO2優良的溶劑力,將基質與萃取物有效分離、提取和純化。」據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萃取事業部技術員楊再文介紹,超臨界流體萃取具有高效、不易氧化、純天然、無化學汙染等特點,可應用於化妝品、食品、醫藥等領域,附加值和經濟價值高。
  • 渭南經開區:酵素產業引領現代農業新發展
    其中,種植示範園區實行特色農業種植,著力建設集綜合現代農業、立體農業和休閒農業為一體的產業式種植園;工業園區主要實現酵素生產企業的聚集,生產以渭南優勢農業為基礎的蘋果酵素、金銀花酵素等相關產品;產業核心區以「一館一平臺六中心」為主體,包括酵素館、網上商城、應用研究中心、中試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產業培訓中心、雙創中心、孵化中心等,引領、調度、展示酵素產業的前沿發展。
  • 烏當智匯雲錦孵化基地第一家實體醫藥企業正式投產運營
    10月26日,貴州立知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體外診斷項目舉行投產運營儀式,成為烏當智匯雲錦孵化基地正式投產運營的第一家實體醫藥企業。據了解,2017年10月,格致(北京)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貴陽市烏當區人民政府籤訂投資協議,確定開展「體外診斷的生產、銷售、抗體基地和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項目建設,立知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該項目的主體承擔單位。2018年,該公司啟動了「生產組裝檢驗類醫療器械及體外診斷項目」的建設工作。
  • 10月29日,利晶Micro LED量產基地正式投產
    10月29日,利晶Micro LED量產基地正式投產    慧聰LED屏網報導       2020年10月29日 利晶全球首個Micro LED大規模量產基地 將正式投產  2020年10月29日  利晶全球首個Micro LED大規模量產基地  將正式投產  利晶量產基地從籌建之初就引起業界高度關注
  • 生物酵素農產品 優質優價好味道
    從 2011 年,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與廈門大學生命科學院連玉武教授就開始合作研究可應用於多個領域的生物酵素技術。之後 6 年時間裡,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累計投資 4.5 億元,突破了生物學領域複合菌難以共生的難題,成功地將多種有益微生物進行復配,最終研發出植物酵素、動物酵素、環保酵素和人體酵素四大類 95 種「生物酵素」產品,其應用領域業已覆蓋了「農業」「牧業」「環境保護」「人體健康」和「健康食品開發」五大領域,在推動「生產安全」「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意義。
  • 生物酵素技術助力綠色發展
    在日前召開的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論證會」上,專家組認為,該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有關部門重視並支持該項目儘早、儘快在全國實施示範推廣。    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汝為、趙玉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馬建章、侯立安,中國農科院章力建研究員,科技部原發展計劃司申茂向研究員,中央黨校張虎林教授,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劉玉蘭作為評審專家出席會議。
  • 國內最大特種玻纖研發生產基地在重慶投產
    3月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長壽經開區獲悉,重慶國際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長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日前在長壽經開區點火投產,成為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生產研發基地。據了解,國際複合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共規劃建設7條特種玻璃纖維生產線,涵蓋市場上主要的高端特種玻纖產品,其中先期投產的是新一代超高模量玻璃纖維生產線和高強細紗生產線,其餘生產線將於2022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四億元。
  • 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在廣東陽江投產開建
    摘要:8月28日,全球最大食品和飲料公司之一的卡夫亨氏在中國舉辦線上新聞發布會,表示將持續看好中國發展前景,並宣布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在廣東陽江正式投產。
  • 浙江大美與臺灣全麗共同成立安徽玳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原標題:浙江大美與臺灣全麗共同成立安徽玳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9
  • 沃森生物新冠疫苗生產基地落戶北京大興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12月27日,沃森生物(300142.SZ)的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在北京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園動工。經濟觀察網在現場了解到,該生產基地的建設是為一款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的投產做準備。這款疫苗由清華大學醫學院和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教授張林琦團隊和天津醫科大學教授周東明團隊共同負責技術開發,沃森生物負責臨床試驗、產品註冊、生產以及其他商業化工作。
  • 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研發生產基地在渝投產
    在9月22日召開的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高性能特種玻璃纖維及綠色製造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我們開發了一系列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可規模化生產的特種玻璃纖維。」項目牽頭單位負責人介紹,比如介電常數低於4.6和介電損耗小於0.001的低介電玻璃纖維,已經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