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地球撐把「太陽傘」對抗全球變暖?可行嗎?【生命健康】

2020-12-08 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

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


據《環境研究快報》雜誌11月1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研究,他們試圖通過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陽光到達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續氣候變化而面臨的乾旱危機。


持續的氣候變化緣何會造成毀滅性乾旱威脅?選擇反射粒子有何標準?如何噴射到合適的位置?通過噴射反射粒子為地球打上「太陽傘」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受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啟發


2015年開始,被藍色海洋環繞的南非第二大城市開普敦連續幾個冬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乾旱。按照預估,開普敦需要在2018年4月12日關閉供水系統、限制居民用水,這一時間節點當時被叫作「零日」,人們也把這次事件稱作「零日」危機。雖然通過削減市政用水,同時緊急調配農業用水,開普敦這次「零日」危機得以避免。但相關專家認為,當地的乾旱現象與地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要徹底消滅「零日」危機,還需要從整個地球的氣候系統入手。


「乾旱、洪澇災害,是地球系統氣候變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地球氣候變化歷史上都是存在的。」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00多年,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效應,全球變暖現象愈演愈烈,地球表面的蒸發量增加,整個地球系統原有的水循環被改變,目前大氣系統裡的水熱資源更豐富,但這些水可能會集中在某段時間降落在某個區域。相應的,其他地區或該地區的其他時段降水會大幅減少,乾旱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也就隨之上升。


為了抗擊氣候變化影響,科學家們開展了相應的地球工程研究。太陽輻射管理就是地球工程之一。據了解,太陽輻射管理的想法是受到了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的啟發。


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硫和硫化氫氣體,形成硫酸鹽氣溶膠。這些氣溶膠在一定程度上反射了太陽的短波輻射,減少了大氣中的熱量,給地錶帶來了降溫效應,數據顯示,1992至1993年間地球溫度下降了約0.4℃。由此,有科學家開始建議用配有特殊裝置的飛機在平流層噴灑氣溶膠,來複製這種火山效應。


高超超告訴記者,2006年前後,兩位美國科學家開展過一項地球工程項目研究,提出在距離地面大約20公裡的平流層處高度部署材料,有望將人類活動增加的輻射熱量減少一半。此次開普敦大學科學家發布的研究成果,是在考察過這個工程後,認為可以利用該工程項目模型,將一種特定類型的粒子釋放到大氣中阻擋陽光,一旦成功的話,有望將「零日」危機發生的機率降低90%。



為什麼反射粒子一定要噴射到平流層中呢?高超超告訴記者,哈佛大學的科研團隊曾對此做了專門研究。他們發現,如果粒子噴射到距離地面更近的對流層,它可能很快會隨天氣過程比如降水降落到地面,起不到長期反射太陽輻射的作用。而平流層相對乾燥,空氣不易產生對流,且大氣運動多是水平方向,有利於反射粒子穩定發揮作用。大氣中平流層再往上的部分是中間層,這裡的空氣對流運動強盛,如果將反射粒子發射到這個區域,粒子很有可能隨著氣體流動進行無規律擴散,並且發射到這裡的成本也會相對較高。



對反射粒子的選擇有講究


事實上,「調暗」陽光的設想並非空中樓閣,此前已經有科學家開展過相關試驗。如2009年,俄羅斯科學家曾以直升機拋灑等方式拋灑硫酸鹽顆粒;2011年,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曾在聖地牙哥沿海進行過類似實驗。


據了解,噴射粒子也有一定的選取標準,如粒子的反射性能要達到一定規格,由它們拼成的小顆粒在懸浮於大氣平流層時,形成的粒徑大小要正好能夠「對抗」太陽的短波輻射,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反射效果。


更重要的一點是,從環境角度來看,反射粒子一定不能對大氣化學系統產生不良影響。最初,有科學家設想在平流層中噴射硫酸鹽顆粒,很快遭到其他科學家的反對,因為這將導致平流層中臭氧層的嚴重破壞。目前全球臭氧損耗正處於恢復時期,臭氧損耗物質在逐漸減少,如果噴射大量硫酸鹽顆粒進入平流層,很有可能中斷臭氧的恢復。


此外,空氣是垂直上升運動的,隨著空氣的上升,地面的水汽被夾帶著一起上升,在這個過程中,水汽是否成雲,與供水汽凝結的凝結核多少有很大關係。即便水汽含量特別大,若沒有或僅有少量的凝結核,水汽也不會充分凝結增長。因此,科學家心目中理想的反射粒子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能起到凝結核的作用,使得大量的噴射粒子到達平流層後,不僅其自身能夠阻擋陽光,還能凝結成雲,對太陽光起到很好的阻擋效果。


至於如何選取反射粒子的噴射位置,在高超超看來,隨著地球自轉,一般兩周內大氣環流就會繞赤道一周,所以噴射地點不用考慮360°環繞。



只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後備方案


粒子噴灑上去後,真正的效果如何,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有美國科學家曾經提出,可以將碳酸鈣作為反射粒子噴射到平流層來完成該項任務,因為碳酸鈣的顆粒除了能夠反射陽光外,還能中和平流層中因火山爆發而出現的大量硫化物,減少酸雨的生成,因此平流層中的臭氧層將不會被反射粒子破壞,同時還能幫助修復臭氧空洞。


這個看似一舉兩得的設想卻招致了其他科學家的批評,甚至通過噴射粒子阻擋陽光的整個設想也有人提出反對的聲音。有科學家利用數值模型模擬在南北緯15°和30°上空的平流層注入氣溶膠,結果顯示,這種做法雖然可以降低地球表面溫度,但同時也會破壞海洋循環系統平衡,進而導致海洋持續變暖。



「原本海洋和陸地之間是有溫差的,海陸溫差是整個地球系統季風氣候的強有力的驅動源。如果海洋變暖,海陸溫差出現波動,季風環流和降水就會削弱,會對整個全球的季風區氣候、降水造成很大影響。」高超超告訴記者。


此外,還有科學家提出,利用反射粒子減少太陽光對地表輻射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手段,因為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並沒有減少,而氣溶膠的生命周期又很短,對流層氣溶膠的壽命一般只有幾天到幾周,平流層中雖然氣溶膠壽命較長,但總會消失,當反射粒子形成的氣溶膠作用結束後,氣溫可能會出現「反彈」,進而引發更加極端的天氣,這是難以估計的風險。


在高超超看來,這些地球工程設想只是作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後備方案。她特別強調說,做氣候工程相關研究得出某些結論後,並不意味著科學家必須去鼓勵開展或者試點這樣的氣候工程,而是希望通過科學研究,利用氣候模型把可能產生影響的方方面面因素梳理出來,為討論不同的應對氣候變化方案提供參考。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給地球撐把「太陽傘」對抗全球變暖?可行嗎?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通過噴射反射粒子為地球打上「太陽傘」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 給地球撐把「太陽傘」對抗全球變暖可行嗎?
    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通過噴射反射粒子為地球打上「太陽傘」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受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啟發2015年開始,被藍色海洋環繞的南非第二大城市開普敦連續幾個冬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乾旱。按照預估,開普敦需要在2018年4月12日關閉供水系統、限制居民用水,這一時間節點當時被叫作「零日」,人們也把這次事件稱作「零日」危機。
  • 全球變暖威脅人類生存,給地球撐一把"太陽傘"有用嗎?
    全球變暖嚴重影響到全球的生態,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後,科學家一直致力於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我們也在努力。那麼,如果像人類夏天出行撐傘一樣,給地球撐一把"太陽傘"會有用嗎?
  • 應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太陽傘」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記者 陳 瑜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據《環境研究快報》雜誌11月1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研究,他們試圖通過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陽光到達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續氣候變化而面臨的乾旱危機。持續的氣候變化緣何會造成毀滅性乾旱威脅?選擇反射粒子有何標準?如何噴射到合適的位置?通過噴射反射粒子為地球打上「太陽傘」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 宇宙太陽傘?人造火山?這些異想天開的地球工程是在胡說八道嗎?
    宇宙太陽傘計劃有美國科學家提出「地球太陽傘」計劃,此計劃是利用巨型電磁炮將16個特製的垃圾桶蓋發射到太空中,形成一個覆蓋約60萬平方公裡的「遮陽傘」,反射約1%的太陽光線,為地球降溫。這個概念簡單、直接、有效,不需要改變人類現有的習慣。唯一的問題是,這需要讓世界破產幾百年才能實施。
  • 健康:全球變暖的原因
    【健康:全球變暖的原因】導語:科學家們正在提出一種巧妙但尚未經過驗證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將太陽調光化學品噴射到地球大氣層中。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上的研究提出了使用一種稱為平流層氣溶膠注入的技術,他們說這種技術可以將全球變暖的速度降低一半。該技術將涉及在高達12英裡的高度向地球下部平流層噴射大量硫酸鹽顆粒。科學家們建議用專門設計的高空飛機,氣球或大型海軍炮提供硫酸鹽。
  • 應對全球變暖,科學家要用碳酸鈣給地球撐起「太陽傘」?
    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    據《環境研究快報》雜誌11月1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研究,他們試圖通過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陽光到達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續氣候變化而面臨的乾旱危機。
  • 給地球加個罩子,就能緩解氣候變暖?
    給地球加個罩子,就能緩解氣候變暖?  第二看臺  今年入夏以來,極端高溫天氣席捲全球,北極圈也陷入「癱瘓」,「32℃北極圈,無家可歸的北極熊面臨滅頂之災」一度刷屏,全球變暖問題再一次向人類發出挑戰。其實,為應對氣候變化,科學家們早已提出各種「改造」地球的工程,其中就包括「平流層紗罩」概念。
  • 美媒:植樹是對抗全球變暖最好方法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美媒稱,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抗全球變暖的最有效方法是大量植樹。種1萬億棵,或許更多。據美聯社7月4日報導,瑞士科學家說,世上也有足夠的植樹空間。克勞瑟強調,世界仍需擺脫對燃燒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依賴,它們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植樹並不是其替代措施。他說:「沒有減排,這一切都行不通。」克勞瑟說,儘管許多組織已經開始行動,但難以相信全球會突然出現植樹造林的熱潮,這種想法也是不現實的。
  • 地球工程 應對全球變暖最後的猛藥
    在此背景下,「地球工程」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一種最直接的人為治理氣候的手段,在國際氣候談判中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和關注。  那麼,「地球工程」到底是什麼?有何作用?為何逐漸成為國際談判中的寵兒?  1.什麼是地球工程?
  • 鯨魚是對抗全球變暖的小能手?科學家:一鯨相當於20億棵樹!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人類對地球上的資源需求越來越大,從而也導致了地球變得傷痕累累,例如海洋汙染、白色汙染、全球氣候變暖等等嚴重問題,而最嚴重的就是全球變暖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各國都在努力挽救
  • 全球變暖是真的嗎?
    的論文,「全球變暖」這個詞首次在科學文獻中出現(Broecker等,1975)。44年過去了,全球變暖的事實逐漸被發現,原因慢慢被揭露,其對人類、生態系統、地球各圈層的以負面為主的影響也不斷顯現。科學家們逐漸建立起了以 「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了百餘年來的全球變暖」 為核心的全球變暖理論。
  • 地球上的人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而滅亡嗎?
    很多人對地球溫室效應的提升,全球變暖認知不足,總以為變暖就變暖唄,不就是冬天變得更暖和一點,夏天變得更熱一點嘛,這樣冬天省了暖氣費,夏天多開點空調冷氣費,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種理解完全沒有觸及全球變暖的本質。全球變暖完全不是暖一點或者熱一點的問題,而是溫度總水平升高,從而引起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出現反常,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導致生態毀滅的大災害問題。
  • 受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啟發 應對全球變暖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
    為了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減緩,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能否通過減少進入地球的太陽光來消除溫室效應的影響,成了一些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據《環境研究快報》雜誌11月1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開普敦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開展一項新的研究,他們試圖通過向地球大氣中噴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陽光到達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續氣候變化而面臨的乾旱危機。持續的氣候變化緣何會造成毀滅性乾旱威脅?選擇反射粒子有何標準?如何噴射到合適的位置?通過噴射反射粒子為地球打上「太陽傘」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會有不利影響,這在許多人眼中或許是個笑話。然而,事實卻證明,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威脅著人類的生命。  今年1月以來,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的強降雨令多處道路和房屋遭到洪水或泥石流衝擊,842人死亡,逾2萬人流離失所。
  • 全球變暖產生健康危害
    本報訊 日前,在美國費城召開的美國地質學會年會上,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醫學博士辛迪·帕克就全球變暖產生的健康危害問題作了主題發言,她表示:「大多數人在考慮氣溫變化時,想到的只是熱浪帶來的壓力,因為2003年席捲西歐的熱浪曾奪去了3萬多人的生命。
  • 科學網—推遲全球變暖,你還能撐多久
  • 地球「著火了」!破紀錄高溫席捲北半球,全球變暖發威了?
    那你知道,究竟什麼是全球變暖嗎?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簡單來說,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密切相關,溫室效應我們都知道,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導致的,正因為二氧化碳太多了,所以地球難以使多餘的熱量儘快釋放
  • 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 地球全球變暖的影響
    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 地球全球變暖的影響時間:2018-04-10 11:37   來源:博科園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地球全球變暖的影響 人們喜歡把地球看作是最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因為它滿足了目前我們所知適合生命生存、繁衍和繁榮數十億年的所有條件。畢竟地球大氣層厚薄適中,表面又有液態水存在。海平面上壓力和溫度的結合讓水存在成為可   原標題:為什麼全球變暖會讓地球滅亡?
  • 如何對抗全球變暖?聯合國專家:多吃菜、少吃肉
    如何對抗全球變暖? 中新網8月10日電 氣候變暖幾乎成了老生常談的話題。許多人很關心地球以及子孫後代的生存環境和未來,但又不知道作為個人能做點什麼。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目前,聯合國專家給人們提出的建議是,要想延緩全球氣候變暖,最好能改變飲食習慣,改吃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換句話說,就是呼籲大家要想保護環境,一定要多吃菜、少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