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名詞解釋(1)

2020-11-29 自考365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發展和研究對象

  名詞解釋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即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它是研究社會生產關係體系及其發展規律性的科學。

  2、勞動:是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在生產過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動。

  3、勞動對象: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於其上的一切東西,也就是勞動加工的對象。

  4、勞動資料:又稱勞動手段,是人們用來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

  5、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任何社會進行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

  6、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結合起來,創造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產品的過程。

  7、生產力:是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關係。

  8、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又稱經濟關係。生產關係是各種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

  9、生產關係體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建立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方面的經濟關係的總和。

  10、社會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有機結合與統一。

  11、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它體現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

  12、生產資料所有制:即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它是人們在佔有生產資料方面所形成的關係,體現著生產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

  13、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形態中佔主導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14、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並與它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名詞解釋(10)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名詞解釋  1、生產力標準:是指一定的社會制度、生產關係和經濟體制的存在與更替的合理性,要以是否適應於生產力狀況和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為標準。
  • 專家談丨如何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寫於1843年10月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首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先河。這是恩格斯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和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初步成果。在書中,恩格斯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研究經濟關係和社會物質關係,通過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一些理論觀點和方法的批判性分析,揭示其實質是被資產階級壟斷的、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非科學性的「私經濟學」,也顯示了用無產階級立場和觀點研究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方法,顯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鮮明的理論品格。
  • 建設適應當代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
    同時,講話還提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這就要求廣大經濟理論工作者要不斷建設和發展「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
  • 08年1月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複習資料2
    第二章 物質資料生產和社會生產方式    第一節  物質資料生產    一、物質資料生產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發展規律
  • 政治經濟學的情境:經典、現實和路徑
    直到1615年,法國重商主義學者蒙克萊田第一次使用了「政治經濟學」之名,首次把"經濟"一詞的含義從家計擴展到國家層面。其後「政治經濟學」普遍為古典學者所接受和青睞,大衛·李嘉圖撰寫了《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馬爾薩斯和穆勒都著有 《政治經濟學原理》。1776年,亞當·斯密的巨作《國富論》的出版,標誌著政治經濟學成為獨立學科,這正是經濟學興起的基石。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產物,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承擔著指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學科體系建構的光榮使命。筆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一般性的理論經濟學,而是整個經濟科學的指導思想,既與蘇聯政治經濟學有很大不同,又與以新古典經濟學為代表的西方主流經濟學有著質的差異,綜合起來,其基本特徵集中體現為七個方面。
  • 人民日報學苑論衡:完整準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這種課程設置的弊端,在於把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分為不同課程。這樣導致講授哲學原理的老師,往往不太重視對哲學史和哲學經典著作的研究;講授某一本或幾本哲學經典著作的老師,又不太重視對哲學原理、哲學史和其他哲學經典著作的研究。這種肢解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做法,很難全面系統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甚至會造成各種誤讀或曲解。
  • .| 周嘉昕:從唯物辯證法到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批判——政治經濟學...
    對於這一情況的解釋,或許可以挪用索恩—雷特爾的自嘲來解釋:對於資產階級學者來說,柯爾施的理論太過馬克思主義,而對於蘇聯東歐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來說,柯爾施的理論又太過唯心主義。即便如此,回顧20世紀20年代的思想史發展,柯爾施有關理論和實踐的辯證法的探討,與盧卡奇的歷史辯證法一道,構成了西方馬克思主義興起的方法論奠基。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理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包括哪些內容?一般來理解,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狹義的來說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具體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廣義的來說既包含創始人的理論奠基,又包含了繼任者的繼承和發展,具體有蘇聯理論體系、中國理論體系、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
  • 讀創讀書|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標誌性成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國經濟學界積極探討,掀起了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新高潮,發表和出版了大量論著。中國人民大學劉偉教授的新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探索》(以下簡稱《探索》)就是其中一部高水平、高質量的標誌性成果。
  • 「四史」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提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那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經濟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觀點,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2010年10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筆記緒論
    從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內容來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內在矛盾的尖銳化,工人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不僅提出了在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學說方面實行變革的必要性,而且提供了把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理論結合為一個完整而嚴密的科學體系的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可能性。
  • 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流變與新動向
    西方左翼學者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具有以下三個新特徵:對馬克思主義文本和經典理論的再關注與再解釋;在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中融入新自由主義批判和帝國主義批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注與研究不斷加強。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化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既要牢固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具有全球視野,加強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還要注意避免「西化」現象。
  • 中國政法大學1996年研究生入學試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中國政法大學1996年研究生入學試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http://kaoyan.eol.cn      2001-09-11  大 中 小  一、名詞解釋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及其科學意義
    作者: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胡大平  恩格斯為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與馬克思一樣,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之一。不過,在全部馬克思主義解釋、傳播和發展史中,這個事實也非始終都能夠被人們正確理解。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世界...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為人類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馬克思是思想家,也是革命家。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年輕的馬克思就提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正是對「實踐」這種具體歷史情境下人的自由自覺活動的發現,使馬克思主義超越了以往任何學說,實現了人類認識史上的革命性變革。
  •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方面獲悉: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理論名師、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0日14時4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8歲。公開資料顯示,高峰1933年9月18日出生於武漢,少年時就投身革命,很早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是一位信仰堅定的學者。1946年至1955年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學習。1960年9月畢業後分配到南開大學經濟學系任教直至退休。
  • 全國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試題
    全國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000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