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2020-12-02 中國社會科學網

  今年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緬懷歷史偉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銘記其歷史功績,薪火相傳,接續奮鬥,把其光輝思想、歷史偉業和崇高風範發揚光大。下面主要從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的角度談一下恩格斯的不朽功績。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首倡者

  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恩格斯早於馬克思開展了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恩格斯中學未畢業時,就被父親送到營業所當學徒和辦事員,之後又到英國經商。親身感受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現象,深深捲入社會經濟活動實踐,加之對大量經濟學著作的閱讀,促使恩格斯開始思考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1839年,恩格斯發表了第一篇政論性文章《烏培河谷來信》,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揭示了工人在資本主義工廠勞動中的非人生活,標誌著恩格斯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的萌發。

  寫於1843年10月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首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先河。這是恩格斯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和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初步成果。在書中,恩格斯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研究經濟關係和社會物質關係,通過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一些理論觀點和方法的批判性分析,揭示其實質是被資產階級壟斷的、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非科學性的「私經濟學」,也顯示了用無產階級立場和觀點研究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方法,顯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鮮明的理論品格。

  恩格斯在1843年至1844年撰寫了一組三篇研究英國狀況的文章,這些文章不是從抽象的概念和人性出發,而是從社會經濟發展的事實出發,評析英國社會狀況,分析18世紀英國革命的起因、過程和結果,指出科學是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的動力。

  寫於1844年9月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是恩格斯費時21個月深入調研的結果,是「對工人階級狀況的詳細入微的描寫」。該書指出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揭露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對產業革命和工人運動的關係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揭示了普通勞動者生活資料匱乏的原因,這些都顯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一些寶貴萌芽。恩格斯早期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馬克思的經濟學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少觀點都被馬克思採納和借鑑,成為後來《資本論》中一些觀點的雛形。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奠基者

  列寧指出,「同恩格斯的交往顯然使馬克思下決心去研究政治經濟學,而馬克思的著作使這門科學發生了真正的革命」。《資本論》是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剩餘價值理論是奠定馬克思主義的兩大基石之一,標誌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建,其中恩格斯對馬克思創作《資本論》以及對馬克思進行經濟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是恩格斯對《資本論》創作有直接貢獻。其一,協助馬克思解決了《資本論》創作中的一些實際經濟問題。馬克思曾向恩格斯請教過工業企業中的實際操作,詢問過工廠中的不少情況,同時恩格斯還提供了關於義大利和英國的一些相關材料。其二,與馬克思探討了一些重要理論問題。例如,固定資本折舊、社會資本再生產、級差地租等。其三,協助馬克思完成《資本論》第一卷的結構。恩格斯對《資本論》一書的結構和闡述的方式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被馬克思採納。

  二是恩格斯對《資本論》第二、三、四卷有重要貢獻。《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由於馬克思領導第一國際工作繁忙,加之身體狀況不好,《資本論》續篇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還處於筆記評述和札記形式的階段,未上升到完整的理論概括和表述階段。因此,馬克思生前沒有來得及修訂出版《資本論》的續篇或續卷。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認真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二卷、第三卷。他不顧年邁的身體,經過辨認謄寫、結構調整、編輯補寫等創造性的勞動,對馬克思手稿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彌補了手稿的不連貫性,在敘述上更加條理化,在邏輯結構上更為嚴謹。經過多次整理和校對後,第二卷、第三卷德文版終於得以面世。雖然恩格斯沒有來得及編輯和出版《資本論》第四卷就去世了,可他在生前就已預作了安排,考茨基和伯恩施坦遵照恩格斯的要求,編輯整理了剩餘價值理論手稿,《資本論》第四卷得以出版。

  三是恩格斯給予了馬克思及其一家無私的幫助和援助,解決了馬克思理論研究上的經濟困難。1845年,恩格斯把出版《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的稿費全都給了馬克思。1849年下半年,為了幫助馬克思一家克服生計上的困難,恩格斯毅然去他父親的公司做職員,一直做了21年,得以經常資助馬克思。

  總之,恩格斯對《資本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前後,馬克思多次表示,如果沒有恩格斯,他永遠不能完成這部著作。列寧指出,恩格斯出版《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就是替他的天才朋友建立了一座莊嚴宏偉的紀念碑,無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滅地銘刻在上面了。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卓越發展者

  恩格斯最早對狹義政治經濟學和廣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區分和比較研究。他認為,狹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只限於資本主義社會,而廣義政治經濟學則包括前資本主義社會以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學,是關於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規律的科學。他在《反杜林論》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對廣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詳細論述,填補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空白。

  《反杜林論》豐富了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內涵。例如,恩格斯突出強調了政治經濟學的歷史性,得出了「政治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的科學」的重要結論;深刻闡明了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精闢論述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

  《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1876年)、《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年)實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有機統一,對前資本主義的經濟形態做了正面的系統論述。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恩格斯和馬克思提出了兩種生產理論,即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恩格斯進一步深化了兩種生產理論,將兩種生產理論看作是制約人類發展的核心要素,由此闡明了人類社會從血緣關係向階級關係演進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基礎。

  東方社會尤其中國和俄國是恩格斯關注的重點。19世紀50年代關於東方社會的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是恩格斯在通信裡先提出的。19世紀70年代俄國革命家查蘇裡奇請教關於俄國社會發展問題,是恩格斯在1875年正式提出基本思路,隨後馬克思在1877年和1881年提出了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思想。1894年,恩格斯撰寫《<論俄國的社會問題>跋》,批判了那種不顧客觀社會歷史條件,把農村公社當作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手段的錯誤言論,指出每一種特定的經濟形態,都應當解決它自己的、從它本身產生的問題。

  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農民問題》中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農業集體所有制的性質和作用,以及如何改造小農的問題,在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學說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對資本主義新變化特別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研究,恩格斯十分重視。19世紀後幾十年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特別是電的廣泛應用,對生產力有巨大推動作用,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這引起了恩格斯的高度重視。他十分關注股份制等社會化生產組織的發展,加強了對新出現的壟斷組織,如辛迪加、康採恩、託拉斯以及國家資本主義等的研究,從而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列寧高度評價恩格斯的遠見,認為恩格斯「抓住了對現代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的論述評價中最主要的東西即資本主義轉化為壟斷資本主義」。

  針對資本主義出現的新現象,恩格斯指出,同早期相比,資本主義生產正在變得「文明」和「講道德」,那些小的哄騙和欺詐手段,那些偷偷摸摸的相互競爭辦法,那些低劣的謀取金錢的方式等越來越不合時宜,而且工廠主們學會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默認工聯、罷工的力量和價值,呼籲勞資和平協調,這些成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規律」。

  在《論歷史唯物主義的書信》中,恩格斯闡明歷史發展的合力論。恩格斯闡明了社會發展中客觀規律與主體動能作用之間的辯證關係,是對唯物史觀特別是歷史辯證法理論的重要貢獻。同時,恩格斯闡明生產技術和科學發展的辯證關係。他明確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比10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一論述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的需要推動著生產的發展,生產的發展又推動了技術和科學的進步。

  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出色宣傳者

  恩格斯十分注意大量出版馬克思主義著作,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在恩格斯的推動下,《資本論》第一卷、《反杜林論》、《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僱傭勞動與資本》等都重新出版或者多次再版,有些著作還被譯為多國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恩格斯親自校訂一些著作的譯文,為這些著作的再版撰寫序言或導言。1867年10月《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一個月後,恩格斯就寫了兩篇書評。他指出,馬克思的書有極大的科學確切性,有極妙的辯證的結構,揭示了「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體現了馬克思無可爭辯的罕見的博學。

  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堅定捍衛者

  馬克思主義在形成發展和傳播過程中,始終面臨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作鬥爭的艱巨任務。正如恩格斯所說,他和馬克思一生中對冒牌社會主義者所做的鬥爭比對其他任何人所做的鬥爭都多。恩格斯在同教條主義、無政府主義、右傾機會主義等作鬥爭中,堅決捍衛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恩格斯特別強調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他指出,我們應當容許討論,但是共同的原則應當始終不渝地遵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循;研究馬克思主義不要根據第二手的材料,而要根據原著,儘管前者的確要容易得多;要反對把馬克思經濟理論絕對化的傾向,因為馬克思主義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必須結合具體歷史條件加以運用,而不能當作剪裁歷史事實的公式;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的學說,絕對不能像機會主義者那樣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而忘記根本大計,只圖一時的成就而不顧後果,為了運動的現在而犧牲運動的將來。

  19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後期,庸俗政治經濟學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攻擊,恩格斯深刻批判了杜林宣揚庸俗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指出必須堅持經濟因素在社會發展中歸根到底的決定作用。經濟關係包括全部技術在內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是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是理解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同時,恩格斯強調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明確反對「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的因素」的片面觀點,揭示了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和辯證性,體現了唯物史觀的歷史辯證法觀點。恩格斯還指出分配關係的歷史性,分配方式取決於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

  恩格斯在《哲學的貧困》德文序言中批判了洛貝爾圖斯對馬克思的誹謗。1891年初,恩格斯撰文批駁了布倫坦諾對《資本論》科學性的攻擊。1895年,恩格斯在一生最後時刻撰寫了《價值規律和利潤率》一文,對洛裡亞攻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進行了徹底的批駁,深刻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完備性、真理性、創新性和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總之,馬克思主義是在回答實踐之問、時代之問、科技之問、歷史之問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繼承、豐富、發展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集中體現,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

 

  (作者單位分別為:經濟日報社、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相關焦點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及其科學意義
    作者: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胡大平  恩格斯為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與馬克思一樣,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之一。不過,在全部馬克思主義解釋、傳播和發展史中,這個事實也非始終都能夠被人們正確理解。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原標題: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與馬克思一起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恩格斯一直資助和支持馬克思進行理論研究,並與馬克思一起戰鬥,為馬克思的理論研究注入了強大動力。
  • 何毅亭: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列寧在評價恩格斯的理論貢獻時曾這樣說:「不研讀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可能理解馬克思主義,也不可能完整地闡述馬克思主義。」恩格斯的理論貢獻,首先表現在他和馬克思共同創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其體系化的過程中,另外也凸顯於馬克思逝世後為整理馬克思著作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過程中作出的許多開創性理論貢獻上。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
    綜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歷程,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恩格斯從形式及內容兩方面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為此,恩格斯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通過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第二、三卷,撰寫與發表《反杜林論》《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自然辯證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一系列著作,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首次完整建構。
  • 建設適應當代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
    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意義,並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等六個主要方面,對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作出了深刻闡述、提出了明確要求。
  •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與理論貢獻
    、方法論原則和一系列重大思想觀點等方面系統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經驗研究的基礎上,以歷史唯物主義名義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在俄國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中得到了繼承與傳播,並在西方社會學特別是當代西方社會學研究中產生了廣泛影響。明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本質特點、學術地位、歷史發展和廣泛影響,是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推進和創新中國社會學研究應當認真面對的重大課題。
  • 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對於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作出了自己獨有的卓越貢獻。馬克思主義的所有重大理論成果和思想突破,無一不是對時代課題予以理性回應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多次說過,隨著每一次社會制度的巨大歷史變動,人們的觀點和觀念也會發生變革。也就是說,人們的觀念、觀點,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生活條件、社會關係、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人們的意識如此,知識形態與意識形態也是如此。
  • 專家談丨如何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在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中,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強大生命力和時代意義馬克思主義儘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我們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危機和實際問題,用鮮活生動的當代中國實踐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 周嘉昕:從唯物辯證法到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批判——政治經濟學...
    摘要: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早期代表理論家之一,卡爾·柯爾施以其對哲學的批判和辯證法的闡釋而蜚聲中外。立足《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的研究,將視野拓展到《卡爾·馬克思》一書,可以發現:柯爾施有關唯物辯證法的闡發、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批判和無產階級革命可能性的探索三者內在關聯,並且都以其對資產階級社會和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為基礎和依據。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日 重溫總書記引用過的偉人論述
    圖為恩格斯像。 新華社發  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鬥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恩格斯曾被「千年思想家」馬克思視為「第二個我」,卻始終自謙為「第二小提琴手」。列寧在評價恩格斯的理論貢獻時曾這樣說:「不研讀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可能理解馬克思主義,也不可能完整地闡述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名詞解釋(1)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發展和研究對象  名詞解釋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即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它是研究社會生產關係體系及其發展規律性的科學。
  • 恩格斯重要思想以前可能忽略了
    2005年是恩格斯逝世110周年,武漢大學和中央編譯局聯合召開主題為「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世界」的國際研討會,顧海良作為主辦方作閉幕詞,就是以「永遠的恩格斯」為題的。  「一晃15年過去,整個世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的傳播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真正地進入了21世紀。從這個節點上來紀念恩格斯,意義非常重大。」
  • 2010年10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筆記緒論
    馬克思、恩格斯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為指導,以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剖析為基礎,全面分析了資本主義的階級狀況,科學地闡明了工人階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使命。因此,馬克思主義作為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是包括  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在內的統一整體。
  • 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
    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對於我們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意義。開放性特徵是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真理性的重要前提。
  •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時代和實踐的要求,圍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戰略思想和重要理論觀點,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力地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 人民日報學苑論衡:完整準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恩格斯也說過:「一個人如果想研究科學問題,首先要學會按照作者寫作的原樣去閱讀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並且首先不要讀出原著中沒有的東西。」我們應堅持這些論述所體現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原原本本地研讀和闡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此基礎上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今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球化時代更為複雜難解的困境和難題,我們更需要深切緬懷恩格斯,充分認識恩格斯為創立和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作出的獨特貢獻,傳承他的革命遺志、光大他的偉大思想,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 【深度報導】「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自然辯證法》與現代科學...
    中國人民大學郝立新教授從紀念和緬懷恩格斯的角度出發,從宏觀上闡述了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性,並對於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誤解進行了剖析和正確解讀。郝教授敘述了恩格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過程中的貢獻,闡釋了恩格斯思想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的重要性,以及馬克思逝世之後,恩格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補充和完善、拓展和修正的重大意義。
  • 「學思平治」顧海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徵的升華
    恩格斯認為,在馬克思以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儘管提出了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價值的源泉這個原理,但是,對於在資本主義經濟現實中,僱傭勞動必須把它創造的一部分價值交給資本家的事實卻無法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即使是一些尖銳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主義者,對此也得不到有科學根據的答案。
  • 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科學評價及其現實啟示
    恩格斯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過馬克思,對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卓越才華、崇高精神和巨大影響給以最高評價。恩格斯高度評價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和世界影響,指出:「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應當歸功於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他的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發表講話,稱馬克思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