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一青年教師在催化領域取得一項重要科研成果

2020-12-06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青年教師李星運博士與中南大學周永華教授及西湖大學肖建平教授合作,在非金屬催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Carbon doped hexagonal BN as a highly efficient metal-free base catalyst for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為題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8,239, 254-259)上,該期刊為催化領域頂級期刊,影響因子為11.698。李星運為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山東省博士基金、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經費支持的資助。

Knoevenagel縮合反應是生產醫藥中間體及精細化工品的重要化學反應,現階段該反應通常使用均相鹼(有機胺、尿素等)作為催化劑。但是均相催化劑存在分離困難的問題,限制了其循環利用並會造成產品汙染。所以,開發高效、綠色的固體催化劑具有重要的意義。李星運及其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碳摻雜的二維BN材料(BCN)在該反應中的非金屬催化特性,其催化活性高於現階段文獻報導的非金屬固體催化劑,並且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通過DFT理論計算及譜學研究,揭示了BCN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中心為其armchair邊緣的N-O官能團,碳摻雜能夠促進催化劑表面對反應產物的脫附從而提高其催化性能。該研究為李星運前期碳基催化(Nat. Commun. 2014, 5: 3688-3693; App. Catal. B-Environ, 2017, 210: 116-120;J. Mater. Chem. A, 2018, 6: 7897-7902; Carbon, 2018, 447: 636-642)的基礎上又一重要成果,將為Knoevenagel縮合反應提供一條嶄新的非金屬催化路徑,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

相關焦點

  • 我校在可見光不對稱催化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Induced by Visible Light」的最新研究成果。光學純α-羥基酮作為一類重要的手性骨架廣泛存在於眾多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及非天然產物中,並可作為合成子用於複雜手性化合物的製備。然而,不對稱催化還原1,2-二酮作為其最為直接簡便的製備方法,其高立體選擇性是迄今尚未得到解決的科學難題。可見光催化還原1,2-二酮於1990年即被報導。
  • 成果!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Nature Materials》刊發我校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
    新聞網訊 近日,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 我校研究生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近日,我校輪機工程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趙洪發在徐敏義教授與喬治亞理工學院王中林院士的指導下,在聲波能量收集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了一種基於摩擦納米發電機的聲能高效收集新方法
  • 我校在木質素功能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1-01-10 07:02:53 來源: 紫金 舉報   近日,我校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在木質素功能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機電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龍恭博博士在非常規油氣開發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5月15日,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PetroleumEngineers,簡稱SPE)子刊SPE Production & Operations (石油生產與操作,以下簡稱SPE PO)在線發表了機電工程學院的最新科研成果
  •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電催化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5日電 近日,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五年來,我校科研工作取得喜人成績
    對焦國家重大計劃,著眼提升科研質量,改革措施緊鑼密鼓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面對國內外激烈的科技競爭形勢,我校審時度勢,從協同創新、提升科研質量、深化科研管理體制諸方面入手,狠抓科研工作的提質增效。
  • 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研究團隊兩項成果取得新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王德松教授研究團隊在構建負載型銀納米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1, 283, 119592, IF="16.68)。
  • 我校一課題組在ACS Catalysis上發表電解水催化劑重要成果
    日期:2018-03-14      來源:化學化工學院      作者:薛希洪     編輯:李鵬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立學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與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孫旭平教授合作在高效電解水催化劑研發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入駐化學加,推廣快人一步 導讀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在全解水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化學學科頂級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德國應用化學,2018年影響因子
  • 武漢理工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實驗室陳麗華研究員所在科研團隊聯合納微結構研究中心,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Hierarchical Zeolite Single-Crystal Reactor for Excellent Catalytic Efficiency 」(具有優異催化效率的多級沸石單晶反應器)為題,在國際著名期刊Cell姊妹刊材料類旗艦期刊《Matter》上在線發表,
  • 我校教師在SCI中科院一區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近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耿紀超博士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科院一區TOP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RCR)上發表題為《Drivers』 intentions toward green transport in China
  • 華理科研成果又雙叒叕「上新」了!快來康康吧~
    這些發現不僅在新穎的陽離子價態和奇異電磁學性質的二維晶體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還在材料、生物(包括生物磁性起源)、化學和物理等方面都具有開創性的應用潛力。本項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上海和廣東超級計算中心等資助。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譚業強榮獲中國流變學青年獎
    新聞網訊 近日,經專家推薦、初評和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化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評審,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譚業強博士和另一位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優秀青年學者榮獲「中國流變學青年獎」。自2013年8月到我校入職以來,一直致力於海洋高分子等天然聚電解質的流變學理論研究,並以此為理論依據,指導海藻纖維紡絲工藝的優化,有效提高了紡絲效率,在聚合物加工流變學領域取得了優異的成果。
  • 這五位交大青年教師,好樣的!
    這五位交大青年教師,好樣的!展示著交大青年的智慧與擔當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視頻,來認識這群可愛的交大教師!積極探索智慧交通領域新理論與新方法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0餘項累計經費突破1億元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30餘篇4次獲省部級科技獎勵
  • 華東師範大學電催化制氫研究獲重要成果—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前沿| 東南大學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東南大學近期科研成果掃描我校與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量子信息與通信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舉行3月21日上午,我校與中國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量子信息與通信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九龍湖校區舉行。
  • 樹立科研意識,促進教師成長——我校首個教改科研活動周圓滿落幕
    2020年科研教改工作總結屈剛副校長就我校2020年教改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進行總結,並對2021年如何深入搞好科研工作,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議和意見。我校2020年在課程立項、論文評選、教案評比、教材編寫、課題研究以及科研製度推進等方面均有所建樹,正朝著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的教改科研之路邁進。
  • 青島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光催化、電催化劑、環境傳感器等領域取得...
    導讀近日,青島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光催化烯烴雙官能團化、酸性介質水氧化電催化劑、環境傳感器、自修復有機矽應變傳感器等領域取得新進展。跳轉閱讀→1、化學院郭維斯副教授在光催化烯烴雙官能團化領域取得新進展1,3-二烯的選擇性雙官能化是一個有挑戰性的研究領域,該類反應可以從易得的原料出發轉化成高度官能團化的有用分子。含氮化合物廣泛存在於生物活性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中,引入氨基或其等效基團的1,3-二烯雙官能團化最近得到了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