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龍恭博博士在非常規油氣開發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1-02-15 武漢工程大學

5月15日,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PetroleumEngineers,簡稱SPE)子刊SPE Production & Operations (石油生產與操作,以下簡稱SPE PO)在線發表了機電工程學院的最新科研成果:《射孔衝蝕模型在水力壓裂中的應用》(A Perforation- Erosion Model for Hydraulic-FracturingApplications)。我校機電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龍恭博博士為第一作者;美國德州農機大學石油工程系助教劉松霞博士為通訊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機械工程系及FrackOptima石油服務公司創始人徐冠水教授、美國殼牌公司首席技術專家(Principal Technology Expert at Shell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andProduction Inc.) Sau-Wai Wong博士、我校機電工程學院陳漢新教授和肖波齊教授四位專家學者為共同作者。美國康菲公司(ConocoPhillips Inc.)以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亦提供了相關的油田現場數據,參與研究。

美國殼牌及康菲公司在美國德克薩斯州Eagle Ford頁巖氣田開發頁巖氣時發現,以傳統模型計算所得射孔參數為基礎設計的實際水力壓裂方案無法在地應力非均質性較大條件下獲得較為均勻的多簇水力裂縫,影響了油氣生產效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在國內進行緻密油等非常規油氣開發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實際生產問題,機電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龍恭博博士將自己研發的新型射孔衝蝕理論方程和美國FrackOptima壓裂軟體耦合,對上述現象進行了理論解釋,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此為基礎進行的壓裂方案優化設計在上述石油公司及科研院所的實際生產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從而指導了緻密油等非常規油氣水平井的壓裂現場試驗,解決了實際生產問題

SPE PO是較為偏重將理論應用於實際的SCI學術期刊,每年發表論文不到40篇,其中平均每年僅有3~4篇論文由中國的科研單位作為第一作者科研單位發表。龍恭博博士發表的這篇論文使武漢工程大學目前成為湖北省地區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第一所以第一作者科研單位在SPEPO發表論文的高校。

這篇論文的發表,標誌著我校機電工程學院在「非常規油氣開發」學科領域上已經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和一定的產學研一體化能力;還標誌著我校與美國高水平高校及大型石油公司之間學術國際化的進一步展開。

龍恭博持有華中科技大學材料成型與控制、計算機科學雙學士學位,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機械工程系博士學位。在2016年7月入職武漢工程大學之前,他在美國的FrackOptima Inc.石油服務公司工作。2017年,龍恭博以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在SPE會刊SPE Journal上發表論文,提出了新型射孔衝蝕理論方程(https://news.wit.edu.cn/info/1039/27779.htm)。今年剛發表這篇的SPE PO論文是其後續研究。

這篇論文的DOI連結:

http://dx.doi.org/10.2118/174959-PA

 ----IWITER----

編輯:黃崇宇
通訊員:馬飛燕
素材來源:武漢工程大學新聞網
校審:朱辰 黃崇宇 徐銳 萬茜柔

歡迎投稿&加入我們
witjizhetuan@qq.com

相關焦點

  • 西安交通大學科研人員在地震波油氣探測的智能化表徵領域取得新進展
    非常規油氣資源,尤其是緻密油氣,是我國近年來能源保障戰略中最重要、最現實的接替化石能源。中石油長慶油田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油田。長慶油田所在探區鄂爾多斯盆地(陝甘寧盆地)是我國第二大沉積盆地,以緻密油氣資源為主,南部中生界富含緻密油,北部古生界富含緻密氣。
  • 國家能源局:完善油氣勘探開發政策 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油氣勘探獲多點突破、成熟探區不斷解鎖新潛力……「十三五」以來,我國著力推動油氣勘探開發向高質量發展,油氣增儲上產穩步推進,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十三五」時期,我國油氣勘探圍繞重點盆地、重點區塊、重點領域,加大風險勘探力度,加強非常規油氣勘探,獲得了多個重要發現——  中石油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生油層內勘探獲得重大發現,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發現了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
  • 我校一青年教師在催化領域取得一項重要科研成果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青年教師李星運博士與中南大學周永華教授及西湖大學肖建平教授合作,在非金屬催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Carbon doped hexagonal BN as a highly efficient metal-free base
  •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電催化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5日電 近日,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湖北80後男神副教授:在腫瘤相關領域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
    近日,武漢紡織大學在陽光校區舉行2020年第1期"陽光論壇",首場為陽光青年論壇(理工分論壇)。論壇旨在促進青年教師的跨學科學術交流,加強科研協作,助推青年教師成長和發展。在理工分論壇上,電子電氣學院張南剛匯報了團隊近五年來在循環腫瘤細胞(CTC)分離與檢測領域的研究進展。
  • 「金鑰匙」讓納米和油氣聯姻
    尤其以納米技術為基礎設計、製造的納米材料,因尺度效應具有獨特的光、電、熱、磁性能,已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熱點,並逐漸被傳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領域重視。面對油氣資源劣質化、油氣勘探開發成本不斷攀升,非常規油氣受限於現有技術,勘探開發效率較低,納米技術持續創新和深化應用將不斷突破傳統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瓶頸,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的高效勘探和效益開發。
  • 黑龍江省「非常規油氣成藏與開發」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
    12月19日,受國家科技部基礎司委託,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東北石油大學「非常規油氣成藏與開發」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進行了驗收。省科技廳副巡視員王雙妹出席會議並講話,東北石油大學黨委書記李海紅、實驗室主任呂延防,東北石油大學副校長、實驗室副主任付曉飛以及實驗室主要成員等參加了驗收會。
  • 近期,鄭大在多個科研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楊明電氣工程學院在高能量密度固態電解質熔融鋰金屬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鄭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網儲能與電池應用研究中心聯合清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在固態電解質熔融鋰金屬電池領域研究取得進展。
  • 低場核磁技術:油氣專家手中的「聽診器」與「手術刀」——訪西南...
    地殼中的油氣藏可分為常規和非常規兩大類型,近年來隨著非常規油氣的不斷發現和研究探索的不斷深入,建立在常規油氣藏研究基礎上的傳統石油地質學理論和方法越來越難以適應油氣勘探開發新形勢的需要,眾多學者將興趣點放到緻密油氣、頁巖油氣等非常規油氣儲層的研究中,而這也是唐洪明教授的研究方向之一。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
    其製備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日前,北航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給塊體材料結構降維,讓熱傳導慢下來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成果被中外兩大高水平期刊報導既是我國材料領域首屈一指的期刊《中國科學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基金委聯合主辦的材料領域權威期刊《中國科學:材料》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在低熱導材料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Extremely Low
  • 鄭州大學在多個科研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鄭大多個科研團隊在各自研究領域取得突破,鄭大考研網育博書店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鄭州大學化學學院在發光銀團簇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近日,鄭州大學化學學院晶態分子功能材料創新團隊在發光銀團簇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 這裡是機械工程學院
    本專業教學團隊是河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現有專任教師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1人,碩士學位教師11人,雙師型教師16人。有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省科技創新傑出青年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
  • 十四五: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更加突出
    『十四五』時期的能源規劃,建議把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在提高國內能源保障能力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建議說。最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源自給率已不足80%,比「十二五」末下降約5個百分點,特別是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2.6%,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攀升至43%。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譚業強榮獲中國流變學青年獎
    新聞網訊 近日,經專家推薦、初評和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化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評審,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譚業強博士和另一位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優秀青年學者榮獲「中國流變學青年獎」。譚業強,工學博士,1985年11月生,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13年8月到我校入職以來,一直致力於海洋高分子等天然聚電解質的流變學理論研究,並以此為理論依據,指導海藻纖維紡絲工藝的優化,有效提高了紡絲效率,在聚合物加工流變學領域取得了優異的成果。
  • 華東師大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曹炳陽教授應邀為機電工程學院師生做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0月21日上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曹炳陽教授應邀為機電工程學院師生做了題為「智能熱管理——從原理到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王德昌主持,機電工程學院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本次學術報告會。
  • 力學所等在頁巖氣藏氣水流動機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世界經濟對油氣資源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非常規頁巖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備受關注。頁巖氣藏具有獨特的存儲和低滲特徵,水平井完井和水力壓裂技術是開發頁巖氣藏的關鍵技術。但在水力壓裂過程中,只有少部分的壓裂液在清洗階段被回收,大部分壓裂液滯留在頁巖地層中,水鎖問題嚴重影響著頁巖氣藏的有效開發。
  • 青島科大李龍博士、錢翌教授團隊在環境傳感器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1-01-03 09:38:46 來源: 新材料科訊 舉報
  • 他21歲保研,22歲讀博,1年又達博士畢業要求,發表11篇SCI/EI論文
    讀博一年,他就已經達到了博士畢業要求……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他組織學院博士生黨支部開展「獻禮70周年,我為祖國點讚」主題活動,被人民網和新華網報導。他是: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2018級博士生,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導學助理,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黨支部書記許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