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種「鐵石相通」木牌,究竟是什麼意思,至今也沒有揭秘

2020-12-05 歷史店

在清朝時期,書生參加科舉考試,是一件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可是在考試的時候,考生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塊寫有「鐵石相通」的木牌,就是考生們出恭時,所用的寶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科舉制度發展到清代,已經十分完善和成熟,書生要博取功名,須經過三個階段的考試,即生員(秀才)、舉人和進士,想要考上生員,就要經歷縣試、府試、院試三層選拔,考上舉人則是指通過鄉試的考核,最後,如果還想要得到進士或是更高的頭銜,還有會試、複試和殿試等著你。層層篩選的過程中,留下的自然都是胸懷韜略,又有自己獨特看法的高等人才,所以科舉制度雖然存在不少弊病,但依舊是古代選拔人才最好的途徑。

在參加科舉考試時,作為一個考生,最重要的還不是答出多少問題,而是一定要遵循考場的紀律,如果在考場中作弊被抓,那可就不是取消成績這麼簡單的事情了,《大清律例》中明文規定:「如果發現考生作弊,第一步取消成績,以後都別想再考試,然後先杖一百,再戴枷三個月示眾,最後還要發往邊疆充軍。」

就算考生不作弊,想要完整地結束科舉考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是一件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暫且不說考試的題目千奇百怪,考試的時長,就不是誰都能堅持的下來的,秋闈(鄉試)共三場大試,一場為三個晝夜的考試,這麼漫長的開始,堪稱是人體極限的挑戰,所以每次考試過程中,都會有崩潰到大喊大叫的人。

可是「人有三急」,在考試期間,上廁所這種需求該怎麼解決呢?據古籍記載,在元朝之前,考生需要自己準備便溺桶,放在自己的隔間中,也就是說一旦考試,就不允許學生走出隔間,到了明清兩代,隨著考試時長的加長,逐漸出現了一種木牌,上寫道:「鐵石相通」大字,此外還有四個小字「出恭入敬」。想要去上衛生間的考生,一定要領證才行。

出恭即上廁所的文言說法,所以出恭入敬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在說去上廁所往返路上一定要保持安靜,禁止大聲喧譁。那麼「鐵石相通」究竟是啥意思呢?在古文化研究專家那裡,看法分為了三大類,第一種看法認為:這是皇帝御賜的字,在擔任「如廁令牌」身份的同時,也在勸導監考人員,儘管監考需要鐵石心腸,不可心慈手軟,但是也要注意要人性化一點,在「上廁所」這種事情上需要網開一面。

第二種看法則比較現實,他們認為,這四個字根本就不是什麼皇帝親賜的詞語,而是監考部門自製的「如廁許可證」,它當然不是誰都能配發一個,因為鐵的紀律標明了:「考生考試期間不允許上廁所」。但為了避免出現尷尬的現象,監考部還是特意製作了這個木牌,特殊情況下,給予相關考生一定的通融,不過也許上過廁所之後的考生,成績就不好說了,畢竟不管怎麼說,這也是違反了紀律要求的做法。

第三種觀點認為,這就是隨便刻上去的四字詞語,也許不同地區的字樣都不一樣,根本沒有任何特殊意義,畢竟上面「出恭入敬」四個小字樣,早已說明了這塊木牌的作用,所以這四個字只起到裝飾作用。沒有任何其他實際的意義。

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是出自哪裡?目前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只是一個小木牌上的四個字,但卻可以展示出古代科舉考試的殘酷性,書生要博取功名,不僅需要經歷幾天幾夜的考試,還要忍受身體帶來的痛苦,真是太不容易了,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科舉的場景,我們還是希望古文化研究專家們,可以早日探明這四個字的出處,給我們最真實的解答。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

相關焦點

  • 清朝人怎麼學英語?曾國藩兒子發明一種「土辦法」,一直沿用至今
    對於一個和漢語沒有任何共通點的外語,國人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可謂費了不少力。相信很多讀者剛開始學習英語時,都用過這樣一種方法,即將英語的發音用同樣發音的漢字表示出來,再反覆誦讀,直到記住為止。這種方法相當笨拙,而且由於漢字和英文發音的差異,標註出來的中文讀音也不一定準確。但對於英語初學者而言,不失為一種妙招。
  • 《夜天子》葉小天為什麼被叫夜天子 名字有什麼代表意思
    《夜天子》葉小天為什麼被叫夜天子 名字有什麼代表意思  在網劇《夜天子》中葉小天一開始只是個普通的小牢頭,而且痞裡痞氣的,非常不穩重。但是最後卻成了人們敬重的土司,負責守護人民安寧。還被稱為夜天子。那麼這個夜天子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大一統究竟是什麼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天下共主概念,被系統化為朝貢體系,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唐太宗有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元世祖忽必烈,以「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建立元朝。為了消除傳統儒家思想的華夷之辯,唐朝是從君主入手,元朝則是從政體入手。
  • 朱連魁是清朝御用魔術師,他擅長大碗飛水魔術,至今無人能夠表演
    「魔術」是一種製造奇妙的藝術,清代有魔術大師嗎?朱連魁便是一位。他不僅在慈禧太后面前表演,還走向了國際,用他擅長的「大碗飛水魔術」,成為了國際魔術師,而且此魔術至今無人能夠表演 。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 農村俗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這個「彪」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們看看農村俗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這個「彪」字,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一種說法:「彪」字的本義是指老虎身上的花紋,後來也指老虎崽兒。「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其真實的原因是很殘酷的。所以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的子女裡,必定會有一個與眾不同、出類拔萃的孩子。第二種說法:據古書記載:「虎字添三撇為彪,其為似虎非虎之物也。」
  • 清朝官員的天問,科學能幹什麼有什麼用,你們有統治國家的科學嗎
    歷史學家們一直都有一個觀點,即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專制歷史中,只存在著「技藝」和「經驗」,而從來沒有「科學」可言。那麼歷史在進入18世紀末19世紀初時,英國人所帶來的工業革命中的科學成果時,作為社會精英的清朝各級官員,乃至於乾隆本身,對於「科學」又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呢?
  • 520究竟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呢?送什麼禮物好?
    520究竟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呢?送什麼禮物好?時間:2019-05-20 19: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520究竟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呢?送什麼禮物好? 年輕的人都知道這三個數字代表的含義,但是對很多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說,520是什麼意思?
  • 一個人困擾了清朝三代皇帝,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實力?
    在清朝初期的電視劇中,經常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在民間的說法,朱慈炯是明朝崇禎皇帝第三個兒子,因此被稱為朱三太子。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朱三太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反倒是各股勢力都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那麼,清朝建立以後,明朝皇室的殘餘勢力究竟有多少實力?有沒有能力對付清朝?
  • 揭秘!消防「藍朋友」的職場穿搭究竟有什麼奧秘?丨《精彩火焰藍...
    揭秘!消防「藍朋友」的職場穿搭究竟有什麼奧秘?: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套衣服
  • 通哈膨脹是什麼意思 新年出來的一個網絡新詞
    通哈膨脹是什麼意思 新年出來的一個網絡新詞時間:2020-01-16 12:29   來源:99遊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通哈膨脹是什麼意思 新年出來的一個網絡新詞 抖音通哈膨脹梗是什麼意思?
  • 清朝沒有「南京」,為何有《南京條約》?老外叫順口了
    1842年8月29日,鴉片戰爭結束,清朝戰敗,英國派出使者和清政府籤訂了《南京條約》,是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標誌著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是考試的重要考點,所以是要求背誦的。那問大家一個問題,《南京條約》為什麼要叫《南京條約》呢?
  • 全球最大的老鷹,把獅子當作食物,至今沒有發現它的天敵
    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生物卻被稱為是全球最大的老鷹,把獅子當作食物,至今沒有發現它的天敵。這種生物究竟是什麼呢?這種老鷹叫什麼名字呢?接下來讓我們快點來揭秘吧。 根據我們的了解,這種老鷹的名字叫做阿根廷巨鷹,它的體型非常龐大,兩隻雙翼展開之後的長度能達到7米,相當於一架大飛機,在天空中沒有任何鳥類膽敢招惹這種老鷹。
  • 清朝龍袍、蟒袍之間有什麼區別?什麼情況下必須穿蟒袍?
    在清朝,只有皇帝、皇后、太后可以穿。跟其他服飾相比,龍袍有幾個比較鮮明的特點。首先,它的黃色的。 最早的中國龍袍,並不是只有黃色。只是到隋唐開始,才把黃色確立為皇家的專屬。清朝時,繼承了這種文化,在龍袍上使用黃色,同樣規定為皇家專屬。不過,稍顯不同的是,清朝在龍袍上選用的是明黃色。這是一種比較明快的顏色,很像太陽照在大地的顏色。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三眼烏鴉代表什麼 血鴉是什麼意思真實身份揭秘
    布蘭史塔克成為三眼烏鴉後,整個人完全變了個樣,雖然對史塔克家人依舊有親情,但更像是個置身事外的老人,永遠是一副看透一切的樣子,那麼三眼烏鴉代表什麼,布蘭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血鴉是什麼意思?
  • 光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光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17-06-21 13:03   來源:怪羅天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光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雖然宇宙的大部分仍然保持神秘且未探索過,但我們知道這是真的:空間廣袤無垠。
  • 揭秘:袁世凱的臨終遺言暗含幾層意思
    原標題:揭秘:袁世凱的臨終遺言暗含幾層意思   原標題:揭秘:袁世凱的臨終遺言暗含幾層意思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袁世凱稱帝 他的臨終遺言到底是什麼?楊度組織籌安會時,曾派人到天津徵求梁啓超的意見,梁啓超不僅沒有支持,還寫出《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對其進行了駁斥。   此後,全國各地倒袁活動此起彼伏,袁世凱隨後被迫取消帝制,至此一病不起,遺言「他害了我」。這個「他」指的是誰,至今沒有定論。但也有人說,袁世凱臨死前大呼的四個字不是「他害了我」而是「楊度誤我!」
  • 清朝官服上那些花花綠綠的配飾是什麼?每個物件都有特殊含義
    對於官服的選用,清朝皇帝曾傷透了腦筋。對於一個王朝而言,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服飾。這種服飾又不能簡單地照搬。清朝又是起源關外,他們希望能保留自己的服飾特點。而且,從帝王、官員,最好連同百姓的服飾,都要擁有這些特點。但他們又不能只使用關外的服飾。
  • 揭秘七十二變真正含義
    揭秘七十二變真正含義時間:2015-06-27 14:24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究竟是指什麼?來源:網易-趣歷史 導讀:【孫悟空七十二變是變啥?
  • 清朝鐵帽子王有哪些特權?好使嗎?
    這物件也就是清朝的時候有,初期八個,靠的累累戰功戴上去的,中後期加了四個,說是對清朝的鞏固有助力的,這叫恩封。所以滿打滿算一共十二個。那麼他們有嘛特權呢?這最主要的一個按照官方的話說,叫世襲罔替。啥意思呢?
  • 清朝的全稱是什麼?起源居然與外國人有關,讓人尷尬
    清朝的全稱是什麼?可是事以願違也沒有誰有這個能力能將它改變。歷史就是一定時期下政治經濟下的時代的產物 。清朝享鍋歷史悠久,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代稱,為了方便後人更好的去記憶。更好地去理解清朝的歷史。並熱愛歷史。那麼大清國號的由來大家知道?不知道的人跟小編一起來了解吧。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每個朝國都有每個朝國由來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