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究竟是什麼意思?

2020-12-04 文明有歷史

「大一統」是一個整體性的詞彙。

大多數人對於這個詞彙,都是單純地認為是地域上的統一,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理解較深的人們,則會想到歷史上,古代中國在國家政治上的整齊劃一,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高度統一。

「大一統」的人文思想,早在黃帝時代就開始形成,即:應該以怎樣的形式組建國家政權。這是古代中國,國家觀念的濫觴。具體的表現形式:炎黃兩族通婚,伏羲畫卦,倉頡造字等。血脈以及文字的傳承,很容易可以看出端倪。

到了夏朝,國家統治觀念逐漸成型,形成了由氏族血緣關係凝聚而成的王朝世系。黃帝時代定都有熊,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新鄭附近。夏商周三代,控制河南並定都於此,是一個國家政權是否合法的標誌。這個特定的區域被稱為「中國」,即佔據了中原,才具有正統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國家觀念進一步發展。「大一統」的標誌就是海內為郡縣,這個政治理想在秦始皇手裡得以實現。同時,秦始皇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政治措施,使得大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

漢武帝時期,「大一統」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司馬遷著《史記》完成了血緣譜系的締造,為祖先崇拜夯實了人文基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完成了國家統治的法理性構建;而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則用鐵騎刀馬詮釋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的真理。

其後,三國兩晉南北朝,連綿近四個世紀的戰火,政權更迭頻繁,人口遷徙同樣非常頻繁。

隋朝定鼎之後,關於大一統的討論,演變為「華夷之辯」,這個討論一直持續到清朝。

隋煬帝希望構建一個超越秦漢的恢弘王朝,認為天下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不再以「華」、「夷」加以區分。隋煬帝發出了「日月所照,風雨所沾,孰非我臣」「兼三才而建極,一六合而為家」的聲音,並系統地構建了中華朝貢體系。

商朝所形成的畿服制度,內服是王畿之地,由天子直接統治,外服是邊緣地區,則由天子冊封的藩王進行統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天下共主概念,被系統化為朝貢體系,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唐太宗有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元世祖忽必烈,以「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建立元朝。為了消除傳統儒家思想的華夷之辯,唐朝是從君主入手,元朝則是從政體入手。

而明清兩朝,則是從祭祀上確立政權的合法性,即明清兩朝建立帝王廟,祭祀歷代王朝的君主。從法理上,表明其政權是建立在前者之上的。而祭祀的合法性,則與儒家的五德始終說相結合。即前代的德運衰弱,現在的朝廷秉承德運而生。

從隋朝開始,自黃帝時代所形成的血緣論、地域論逐漸被推翻,或者乾脆棄之不談。逐漸被文化論所取代,即:夷狄入中華則中華之,中華入夷狄則夷狄之。這句話出自儒家經典《春秋》。其原本的意思是什麼,很難說明。然而,自元朝起,則句話就成為了評判華夷的一個標準,即以儒家的「禮」來評判是不是中國人。

元朝,對外都是自稱「中國」。例如,忽必烈發給日本的詔書中,便自稱中國:日本自開國以來,亦世通中國,及朕繼位,卻無一乘之使者。

在「大一統」的概念上,國家版圖、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高度統一,並不能詮釋「大一統」的真正內涵。

自隋朝開始,政治上的整齊劃一,其要求的僅僅是漢地,而對其他地區並沒有明確的要求,而是因俗而治,以羈縻的形式進行統治。

秦漢兩朝,每徵服一地,除了移民置郡縣之外,當地百姓也會被收納到縣治之下,與移民進行同樣的農業生產,進行編戶齊民。例如,三國時期,東吳統治東南揚州、荊州、交州三州之地,百越各族便被遷徙而出,納入編戶。

隋唐兩朝對當地百姓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唐朝在西域設州縣,縣治僅僅施加於移民。當地百姓,則由其舊首領自行管理,而且不用繳納賦稅。除了必要的兵員徵發,當地百姓無須承擔任何的國家義務,當地特產也是通過商業的方式進行交換流動。

在唐朝之後,無論是割據時代的宋遼夏金,還是大一統的元明清三朝,對於邊地的治理都基本上延續了唐朝的統治模式。改土歸流,入編戶,其進程非常緩慢。一直到清朝末年,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才逐步改變對邊疆地區的統治方式。

各個民族,其自身的文化傳統,並沒有被歷代王朝所扼殺,「大一統」對於多元文化的發展不僅沒有任何限制,反而具有極大的推動性。在清朝末年,清朝周邊的藩屬國,雖然大多數已經淪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但是在西方的歷史記載上,清朝各藩屬國的歷史並沒有被西方列強寫入世界史,也沒有專門的國別史,而是被寫入了中國歷史。

也就是說,在19世紀,從西方列強的視角來看,清朝周邊的藩屬國,並不是作為國家而存在的,他們只是中國的一個地區,一個被稱為「國」的行政單位。各「國」具有很大的獨立性,文化各不相同,清朝對其藩屬各國也並沒有軍事上的壓迫。「大一統」的概念,不僅僅是指古代中國的歷代王朝,各藩屬國也是組成部分。

從上述介紹,可以看出,「大一統」概念是不斷發展的,其發展的推動力便是現實政治的需要,現實政治便是為新王朝的建立以及統治更為龐大的版圖提供合法性。西方古代歷史,是王朝徵服,即新王朝徵服並覆滅舊王朝。而古代中國,王朝徵服戰爭,在法理上並不存在。所以,古代中國的歷史更像是一部內戰史。

從這一點來說,「大一統」既是一種國家觀念,也是一種世界觀。「大一統」並沒有準確而具體的內容,其目的就是將已知世界歸入到一個正統王朝的統治之下,以減少不同地域,不同生產方式之間的衝突,以實現共贏共存。無論是名義上歸於一個王朝的統治之下,還是實際上歸於其統治之下,儘可能減少戰爭爆發的可能,才是目的所在。

相關焦點

  • 西晉的大一統和秦朝的大一統,有什麼不一樣?
    中國的歷史雖然綿延了五千多年,但是真正的大一統時間卻不多!比如結束了長期的分裂的秦朝,被史書大寫特寫,而結束了三國時期的分裂狀態的西晉,為何卻經常被遺忘呢?同樣是結束長期分裂的大一統朝代,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 春秋大一統:中國獨有「天」的認識
    春秋公羊傳大一統的主張是春秋時期的多家主張,現在有人認為它屬於法家,根據「道法同源」,那麼是不是認為道家也有這種思想?荀子也是主張大一統的,孔子也有說法「禮樂徵伐自天子出」,可見儒家也是堅持大一統的。而縱橫家的各種道術,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大一統。
  • 董仲舒與大一統 - 河南日報
    漢初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公羊學家推崇「大一統」,實際上是對實現一統王權的理論證明。漢初劉邦鑑於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訓,在繼承秦王朝郡縣制的基礎上,也實行了分封制。但這同時也導致了權力的分散,不符合秦以來的歷史趨勢,與王權的「大一統」是相悖的。在此背景下,崇尚「大一統」的公羊學派在西漢崛起就是一種必然。
  • 520究竟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呢?送什麼禮物好?
    520究竟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呢?送什麼禮物好?時間:2019-05-20 19: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520究竟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呢?送什麼禮物好? 年輕的人都知道這三個數字代表的含義,但是對很多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說,520是什麼意思?
  • 大一統理論真的存在嗎?
    大一統理論,有可能明天就被發現,也可能永遠不會出現。我們先來看看大一統理論的基礎是什麼。大一統理論,事實上就是將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完全統一的理論。宇宙中的所有力,都可以分為——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 「大一統」思想發微
    (《論語·憲問》)孔子對管仲的肯定實質就是對「一匡天下」的肯定,孔子之後孟子的「定於一」、荀子的「一天下」同樣都體現了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大一統」一詞的正式提出是《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孔子的「大一統」思想在《春秋》中得到了比較集中的體現。
  • 光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光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17-06-21 13:03   來源:怪羅天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光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雖然宇宙的大部分仍然保持神秘且未探索過,但我們知道這是真的:空間廣袤無垠。
  • 英語My car/phone is a lemon究竟是什麼意思?
    英語My car/phone is a lemon究竟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樣的car or phone呢?lemon是一個我們在高中就「認識」了的英語單詞:a yellowish fruit with a very sour taste那麼,英語裡如果有人說:My car/My phone is a lemon,他想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樣的car or phone呢?
  • PPM單位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麼究竟什麼是PPM單位呢?PPM詞是part per million的簡稱,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百萬分之分數,有點類似於我們的百分數,但要比百分數更加精準。百萬分之一的精確度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大致可以這樣理解,假如有毒氣體和空氣分子大小差不多,那麼100萬個空氣分子中假如有一個有毒氣體分子,氣體檢測儀就能顯示出來。據悉現在優秀的氣體檢測儀器檢測精確度已經達到0.1PPM,相當於是1000萬個空氣分子中假如有一個有毒氣體分子,氣體檢測儀就能顯示出來。
  • 查水錶究竟是什麼意思 查水錶這個梗出自哪裡
    究竟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相信大家不止一次看見過「查水錶」這個詞語了,但這並不是生活中的「查水錶」,那麼網絡上的「查水錶」究竟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查水錶究竟是什麼意思:  該詞字面上的意思本來為形容自來水公司檢查用戶家的水錶是否正常運轉或是查看用戶家中水錶讀數並進行收費的一種行為。
  • 「大一統」:概念、範圍及其歷史影響
    與中國歷史發展相伴相隨的「大一統」理念,無論是人文範圍還是地理範圍都是不斷擴展的。「大一統」的人文範圍包括以漢族為主體的眾多兄弟民族,在今天統稱為「中華民族」,其地理範圍在歷史上是指秦漢唐元明清歷代「大一統」王朝的本土疆界,在今天是指按通行的國際法中國所管轄的所有主權領土。
  • 中國人強烈的大一統思想來自於何處?
    強烈的大一統思想,仿佛就紮根在他們心靈深處,紮根在歷朝歷代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那麼,中國人如此強烈的大一統思想究竟來源於何處? 周朝以前:中原大地的人們因為超大型工程走到一起 周朝以前的原始社會和夏、商兩個時代,生活在後來長城以南這塊地區的人們,並沒有統一成為一個整體的概念。
  • 論源遠流長的「大一統」思想觀念
    「大一統」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它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認同密不可分。歷史地看,中國的大一統思想觀念源遠流長,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歷史上真正「大一統」國家始於秦朝,這是史學界的共識。司馬遷《史記》中的大一統史學觀、董仲舒所闡述的春秋大一統思想,都有當時現實社會的基礎。
  •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說說清代「大一統」的理念和實踐 2019年05月13日 07: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雲田 字號 內容摘要:「大一統」的理念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大一統
  • 理想ONE的「增程式電動」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理想ONE是一臺「增程式電動汽車」,那麼這個增程式電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理想ONE的增程式電動究竟是什麼意思從字面意思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增程式電動車依舊是一臺「電動車」,這一點是有別於各種混動車型的。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其餘國家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是什麼?
    今天小編來聊聊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大一統朝代。對於中國歷史,大一統朝代的概念深入人心,中國歷史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是秦王朝,開國君主秦始皇帝嬴政,這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常識,此後中國歷史陸續出現西漢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隋王朝、唐王朝等大一統朝代。
  • 「質子之死」——尋求大一統理論的可能,探尋宇宙的本質
    我們一定是忽略了什麼東西。有一些東西就在我們面前,只是我們沒有看到。標準模型標準模型中有6個夸克和6個輕子。這些代表了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現在還不清楚以後是否會發現更多的基本粒子。很難知道其他9個基本粒子在宇宙的運行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社會達爾文主義」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麼,「社會達爾文主義」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社會達爾文主義,不是達爾文提出首先必須明確一件事:「社會達爾文主義」,不是達爾文提出來的。它只是把達爾文自然選擇理論的一部分理論提取出來,應用於人類社會而已。
  • 飯圈媚粉是什麼意思 王一博肖戰媚粉翻車事件究竟怎麼回事
    媚粉是什麼意思,飯圈媚粉與寵粉的區別是什麼?日前,王一博媚粉翻車引起了不少網友熱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悉這跟肖戰在線跟粉絲說晚安有關,兩人憑藉這陳情令可謂是大火了一把,但被頻頻被扒出粉絲開撕,肖戰媚粉是什麼意思,肖戰被叫媚粉事件始末曝光,究竟是怎麼回事?
  • 「質子之死」——尋求大一統理論的可能,探尋宇宙的本質
    我們一定是忽略了什麼東西。有一些東西就在我們面前,只是我們沒有看到。由於我們的標準模型無法預測質子衰變,這迫使我們引入新的物理學理論(大一統理論)來描述宇宙。在這個理論中,科學家希望把我們世界中所有的力——電磁,弱核力,強核力,和重力,通過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