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裡的不著相是什麼意思?

2020-12-03 行野小五

《金剛經》裡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如果有一定的章程、規矩可循,那麼這個法必定不是佛法。禪宗就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禪師叫丹霞禪師,他是馬祖道一的大弟子,修行非常高。有一年,在寒冷的冬天,丹霞禪師雲遊到了洛陽龍門,掛單在慧林寺裡。那一年的冬天非常寒冷,歲暮天寒、雪虐風饕,整個冬天冷起來就像沒完沒了了一樣,寺院裡連日已經無柴可燒。於是,有一日丹霞禪師就把大殿上木刻的佛像搬下來劈了,用以烤火取暖。寺廟裡的院主當家師出來看到,嚇得大驚失色,阻攔說道:「罪過,罪過,大罪過!你這樣是要遭報應的!」可是,話音未落,這位院主當家師的鬍子、眉毛就全都掉落了,而旁邊的丹霞禪師卻好好的,毫髮無損。木佛是丹霞燒的,因果卻落到了院主當家師的身上。這就是禪宗裡頭的奇怪公案,有名的「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

這個小故事寓意深刻的告訴我們研習佛法的人,真正佛法是不著相的道理。一切無相,不著相才是佛。如果落在鬼神相裡,一天到晚鬧那些境界,自己走入著相的路線,其實就是已經落入了魔道。

什麼叫做佛法?悟道,悟道沒有一個具體東西。這裡說的沒有東西,不是斷見,沒有就是沒有。通俗一點講,成了佛的人告訴你,他是現在的佛,你盡可以打他罵他,因為這個是妖怪,不是佛。佛是無法可得,住在無相中。因為,真有大成就的人,絕對的謙和,謙和到非常平實,真正的佛不認為自己是佛,就像真正的聖人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聖人一樣,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

延伸一點題外話,就像真正善良的人,也從來不打著善良的旗子到處去誇自己善良一樣,大愛無言,大善無聲,真正善良的人做善事都是沉默無聲的,用靜默守護著接受善良的對方的尊嚴,細緻周到,默默無聲,卻在行動上好事做盡。那些但凡做了一點善事就到處大張旗鼓宣揚的,或者其實善事還未做多少,就到處吶喊自己善良的人,感動的不知道是別人還是自己?

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道理都是相通共融的,不僅僅是佛法和善良,除此之外的任何事物和道理莫不如是,所以才有大道至簡、返璞歸真,越是沉默的越是有力量,越是簡單的才越是真理。

作者簡介:行野小五,來源於:行野小五原創首發,熱愛生活、用力生活、對生活有興趣並且佛系的人都在這裡!歡迎關注作者公眾號!

(本文為行野小五原創首發文章,文中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涉版權請聯繫原作者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原文連結,多謝!)

相關焦點

  • 佛法僧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經常講的佛法僧三寶,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佛。「佛」這個字,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翻譯過來是「智慧、覺悟」的意思。那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智慧、覺悟」,而採用音譯呢?什麼時候把妄想、執著斷得乾乾淨淨了,我們的佛性就重新恢復了。釋迦牟尼佛已經覺悟成佛,是過來人,講的是他親證的事實真相,所以稱佛為「佛寶」。二,法。法就是佛法,狹義上講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法,廣義上講就是覺了宇宙人生一切的萬事萬法。佛教中經常講佛法無邊,所覺的對象沒有邊際,能覺的智慧也沒有邊際,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本能,也就是佛性。
  • 佛法小知識48:苦集滅道是什麼意思?
    苦集滅道是一個經常用到的佛教用語,佛經中也經常出現,比如《心經》中就有「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的經文,那麼苦集滅道是什麼意思呢?苦集滅道又叫做四聖諦,佛陀因證悟「緣起」成佛,但因「緣起」概念複雜,為使信眾易於理解而將緣起拆解為苦集滅道,它們是釋迦牟尼佛證悟後宣說的四條真諦,也是佛法的基本內容。
  • 佛法是什麼?淨空法師還原你一個真實的佛法
    所以佛法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這一點一定要認識清楚。可是佛法變成宗教,被人誤以為是宗教,而且以為是低級宗教,給我們的印象很深。我在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之前,我也認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從來不接觸宗教,不願意接觸。自己以為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不願意跟宗教為伍,你說這個毛病犯得多大!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我佛不渡窮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我佛不渡窮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09-07 17:1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我佛不渡窮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意思:萬物向錢看齊,人窮是沒救的。
  • 功德無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寺廟中經常出現功德無量這個詞,那功德無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這是佛教當中一個專業的詞彙,佛教當中除了功德還有一個福德福報。福德是什麼呢?我們知道這個福德是你的思想通過佛法的認識,對自身的認識,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你產生的思想的改變,這種現象叫福德。有福德了就會有福報,福報是什麼呢?相應的一些環境就會改變,你比如說我們認識到自己最近身體可能不太舒適,比如說身體有點胖,胖了你就需要有些方法去改變,比如節食減肥,你改變過來了福報不就來了,好的現象就會出現,這就叫福報。你認為福報從哪兒來?
  • 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
    千二百五十人俱......那麼,這個「如是我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每篇經文的開頭都是這四個字?「如是我聞」,是一切經典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入佛門的關口。「如是我聞」中的這個「如」指的就是「阿」,「是」指的是彌陀,「我」指的是佛,「如是我」,即「阿彌陀佛」,「聞」就是聞法見道。「如是我聞」則萬法皆成。
  • 吉祥「三寶」棕胸佛法僧、藍胸佛法僧、三寶鳥
    佛法僧,即佛教三寶。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那麼,主要以食肉為主的這3 種鳥,為何得了一個這麼重量級的佛教名稱。經過查閱發現此名來源於日語, 這種鳥的鳴叫聲極像日語裡「佛法僧」 的發音,其實「佛法僧」鳴聲為另一種鳥——角鴞的聲音。
  • 學了大乘佛法就能看不起小乘嘛?佛陀的回答讓人深思!
    大家都知道佛法傳到中國以來分化成了不同的宗派,按照不同的區分方法可以分成以下幾種,比如八大宗派,顯密二宗,大小乘佛法。今天要講的大小乘的問題,許多人自從學佛以來都會產生一些傲慢心,他們認為自己學習的是大乘佛法,是究竟圓滿的,所以就會輕視小乘佛法,認為小乘佛法得不到什麼利益是沒有追求的,甚至會在一些公共場合對小乘佛法進行誹謗。首先,佛教一般是不說大小乘的,因為這個詞是從部派時期傳下來的,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佛法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
  • 出家當和尚,皈依佛門,為什麼要「香花供養佛法僧寶」?
    在黃道十二宮圖案之間,有「皇帝萬歲,重臣千秋」「香花供養,佛法僧寶」兩方文字。「皇帝萬歲,重臣千秋」八個字容易理解,那「香花供養,佛法僧寶」是什麼意思呢?原來,佛、法、僧即「佛教三寶」。皈依佛門,信奉佛法,意味著願將佛門三寶作為自己的終身依止。佛,即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續佛慧命的使者。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
  • 佛教裡說的「有緣人」是指什麼類型的人?
    那麼什麼才是有緣人?佛教中常說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是佛又說不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人何為無緣人?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萬物眾生都是有緣人。無論是人或是動物,一切眾生皆是有緣人。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相。其實說的意思就是每個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每個眾生之間與佛有緣的程度是不同的。眾生有迷有悟,悟性高的自然就是與佛有緣。悟性低的自然就是與佛無緣了。
  • 佛教「三皈依」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佛法僧」?
    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三皈」就像我們在臺灣,那個時候從臺北到高雄坐火車,這「三皈」是什麼?就是火車票,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而且時時保留著,路上要查票,不能丟掉,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他說「三皈依」就像這一張票一樣,時時刻刻不能離開,離開你就不是佛弟子了。  「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意思要懂,佛就保佑你了,你覺悟就不迷惑了。
  • 學佛才知道人生與宇宙的真相在佛法裡講得清清楚楚,無人可以推翻
    學佛後才知道,人生與宇宙的真相在佛法裡已經講的清清楚楚,而且世界上任何人都無法推翻佛的理論【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開示】稽首三界尊,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佛,菩薩及聲聞,唯願大慈悲,共垂哀攝受。宇宙的真相是什麼?生而為人,這些人生與宇宙的真相都不知道,稀裡糊塗的就走完人生太可惜了。學佛後才知道,人生與宇宙的真相在佛法裡已經講的清清楚楚,而且世界上任何人都無法推翻佛的理論。玄奘大師當年在印度開無遮大會,全印度就已經無人能駁倒他的佛法理論了。簡單而言,佛法揭示的人生與宇宙真相就是因果律、六道輪迴、解脫輪迴、成菩薩成佛。
  • 經典:佛法的精髓
    我們能夠有今天這個機會,聽聞佛法的精髓,然後在自己的內心樹立起正見,這就是法要。六祖的法要是超出大乘之上的最上乘法要,就是「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講到這十六個字,讓我們來看一看整部的《六祖壇經》。儘管六祖說他「字即不識」,可是我們看《壇經》中的記載,六祖回答問題引用最多的是最了義、最根本的經典《大般若涅槃經》,它是佛陀涅槃前的一天一夜講述的。
  • 佛法不是你想聽就能聽懂的,成為大乘法器的條件先了解一下?
    皆仁法師我們在閱讀佛法的典籍時,常常會遇到「法器」一詞。那什麼是法器呢?法器的含義有兩種,一種指的是指寺院舉行法會之際所使用之器具,也就是佛事器具的簡稱,另一種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法器——能修習大乘佛法的眾生。那麼要成為修行大乘佛法的法器,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 佛法基礎|定慧師兄和你分享:佛法的世界觀
    佛法又是怎麼描述我們所處世界之情形的呢?在佛法中,世為遷流之義,謂過去、現在未來之遷行;界是界畔分齊之義,謂具東西南北之界畔。世界也叫世間,名異而義同。《楞嚴經》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佛法中對我們所居的世界,又叫作三千大千世界。
  • 經常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經常聽到影視節目中的出家人常常念誦這一句佛號,這句佛號又是什麼意思呢?「南無」和「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屬於一個組合詞,是由「南無」和「阿彌陀佛」共同組成。「南無」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在佛教的世界觀中,這個世界是立體的,在宇宙中不只有我們一個地方存在生命。在整個宇宙虛空中的四面八方再加上上下兩方的十方世界裡,擁有著很多佛國淨土,而阿彌陀佛便是位於西方淨土中的一尊佛。
  •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是有了依靠的意思,皈依三寶就是用三寶做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靠。佛教大能曾經這麼解釋過皈依的意思。皈依就是對法,法,僧三寶的認可,接受和依靠,用佛教的修行方法來幫助我們。走出來一條光明正大的前程的菩薩道來,這個叫做皈依。
  • 是什麼意思?
    的意思,今晚給大家解讀曹雪芹在全書開篇處題的一個絕句的意思——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個絕句,只看字面意思就為曹雪芹感覺心酸不已,我讀完此書,覺得能解其中味的人確實不多,不過還好,曹公的這把辛酸淚,我解其中味。最近我發布的《紅樓夢》解密系列文章,就是為了把曹雪芹這一把辛酸淚,說與世人知!
  • 《妙法蓮華經》裡講的「開權顯實」是什麼意思?
    顯的又是什麼實呢?首先,我們看看什麼是權?《法華玄義》說:「暫用還廢」,名之為權。暫時利用一下,將來一定要廢除的就是權,這就是指有生有滅的東西就是權,那麼,什麼東西是有生有滅的呢?《八大人覺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其實,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所謂:世界有成住壞空,人生有生老病死,萬物有生住異滅。
  • 佛法和哲學有什麼區別?別再說佛法是哲學了!佛弟子一定要知道!
    佛法和哲學的不同,其中有一點就是 佛法可以實踐,可以證知,不光是理論指導。所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集,汝應修。三作證轉。恐即其不信。佛引自身而終作證明。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