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者在書中埋下很多梗,作者特別擅長作詩,昨晚給大家解密了「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作一番人。」的意思,今晚給大家解讀曹雪芹在全書開篇處題的一個絕句的意思——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這個絕句,只看字面意思就為曹雪芹感覺心酸不已,我讀完此書,覺得能解其中味的人確實不多,不過還好,曹公的這把辛酸淚,我解其中味。最近我發布的《紅樓夢》解密系列文章,就是為了把曹雪芹這一把辛酸淚,說與世人知!因為世人解讀《紅樓夢》普遍都解讀的亂其八糟,根本不是原作者曹雪芹的意思,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紅學家也是如此,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遂才決定出手,只為告慰曹公的在天之靈!
關於這一絕句,曹雪芹為什麼會做此感嘆呢?
答:曹雪芹做此感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因為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要講的主旨內涵是佛法,為了把難聞難懂的佛法的核心要義,講給市井俗人聽,度化世間的凡夫大眾,引導他們開悟,曹雪芹可謂是煞費苦心,他知道佛法太嚴肅了,直接講給人聽,是沒人喜歡的,他在書中是這樣說的——
曹雪芹的這番苦心,世間又有幾人能懂呢?就是現在這個時代的市井俗人也依舊是像曹雪芹描述的那樣。曹雪芹為了讓更多人都喜歡上這部書,故意以男女情愛作為主要線索展開故事劇情,又把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描寫到極致,世間人若真能迷了進去,也就能對書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解一二,總比看其它那些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的無聊之書要強上很多。所以說,他為了度化這世間俗人所煞費的那番苦心,真是曠世難有啊!
2、佛法義理比較難懂,它區別於世間其它法的核心要義在於兩方面:一是佛法既講世間法也講出世間法,講世間法是基礎,講出世間法是目的,世間法修不好,出世間法難入;二是佛法又分為世俗諦和勝義諦,世俗諦講三世因果,因緣果報真實不虛,而勝義諦講緣起性空,不住空有,無住生心,真如法性。世俗諦也同樣是講勝義諦的前提,世俗諦修得不好,勝義諦更難進入。如果說世俗諦還好理解一點,那勝義諦就特別難理解了,悟性差的人根本是無法進入的。
3、對於講佛法,雖然在《紅樓夢》故事情節安排上主要是借賈寶玉的人物設計,講的是小乘佛法的自我解脫,但是曹雪芹能夠發心,寧願晚年窮困潦倒,歷盡艱辛也要寫這部書,全是因為他意在度化世人,他的這個發心,乃是大乘菩提心!書中借警幻仙子提醒賈寶玉的那句話「今後萬萬解釋,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也點出了曹雪芹這個濟世度人的大乘菩提心。
為了寫《紅樓夢》,曹雪芹後半生窮困潦倒,仍堅持寫作,「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最後終於寫成此書。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時年曹雪芹四十八歲,因幼子夭亡,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大約於這一年的除夕病逝於北京。曹雪芹的悲涼辛酸的一生實在是讓人嘆息不已!
在世間人都在為貪執私利你爭我奪和執迷於男歡女愛時,曹雪芹卻完全放下私利和個人情感發心去度化世人,有這樣的殊勝發心,曹雪芹可能會覺得這在世間凡夫大眾看來未免太痴傻了吧!
正是因為以上這三方面原因,曹雪芹才在全書開篇處說出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的辛酸語!
歡迎大家關注,明日發文提醒:
《紅樓夢》作者為啥在全書結尾處說:「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作者結尾說這段話是什麼意思?謎底即將揭開,敬請明日欣賞!
版權聲明:本文的文字內容由百家號慧海菩提原創並在全網首發,歡迎轉載分享,但僅限於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並註明來源,凡是未經本平臺原作者同意,擅自抄襲謀利者,本平臺將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