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給大家解密了「太虛幻境」和「真如福地」兩個石牌坊上的兩組對聯是什麼意思?通過之前的解密文章,大家知道了,《紅樓夢》一書主要講的就是佛法,意在度化世間人不要執迷在對這個塵世間的貪心欲望中,人間的榮華富貴和男女情愛都是因緣生滅、暫時顯現的假象。如果我們過於追求它們,得不到會感覺心中生苦,而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失去了又心有不甘,但是它們終會失去的,不值得我們沉迷其中,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生命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那麼,什麼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呢?
一是修好世間法,行持好孔孟之道,以利他菩提心濟世度人,努力讓我們自己乃至身邊所有人的世間福報和智慧資糧都能夠圓滿。因為這是修好出世間法的基礎,世間法修得不好,出世間法難入。
二是修好出世間法,看破世間萬物無常變幻、因緣生滅的本性,放下萬緣,正行無緣,撥雲見日,照見自己的本性初心,出離三界,不入輪迴,證得真如佛果,獲得永久的解脫自在。
以上內容作一簡單回顧,下面開始解說今晚的主題內容。
《紅樓夢》最後一回中,講到那僧把頑石神瑛侍者送回青埂峰下後,說:從此後「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作一番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下面,進行分別細說:
一、天外書傳天外事
「天外書」,指的《紅樓夢》一書,「天外事」指《紅樓夢》書中所講的故事。為啥要這麼說呢?該怎麼來解釋呢?
1、從字面上理解
《紅樓夢》是從上古神話女媧補天開始說起的,同時是以青埂峰下女媧補天未用之頑石(即常到三界之外的太虛幻境中遊玩的神瑛侍者,此處讀者若有不解請查看本平臺之前的解密文章對此有詳解)的人間經歷為主要線索展開故事劇情的。這個故事劇情,也是由空空道人從那青埂峰下女媧補天未用之頑石上抄錄後,再通過曹雪芹傳到人間的。所以說這就使得《紅樓夢》一書成了天外之書,講的故事也就不只是人間之事了,同時也是天外事。
註:賈寶玉初到太虛幻境,見到警幻仙姑,警幻仙姑自我介紹,說她居住在離恨天之上。這個離恨天,通過其它書中可查到指的是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之外的地方。
2、從主旨內涵上的隱喻理解
《紅樓夢》一書,雖然用了大部分篇幅講的是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和男女情愛,但是這並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內涵,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內涵恰恰相反,而是先創造出一個繁華盛景讓人們執迷其中,然後再讓繁華落盡,目的是要引導世人反省和開悟,讓人們看破這人間世界的一切不過是無常變幻、因緣生滅的假象,我們最終都會失去它們的,這一切都是不值得我們去迷戀的。我們應該放下對人間世界的執迷心,去發心修行,通過看破萬緣、明心見性,找到自己的本性初心,照見我們自心中本就具有的佛性(此處若不懂請參看《六祖壇經》),證得真如佛果,獲得永久的解脫自在。
這樣的主旨內涵,講的其實是出世間法,何謂出世間,就是出離人間,出離三界,不入輪迴。《紅樓夢》一書作為主講出世間法的書,自然該稱得上是天外書;其主講的度化世人出離三界之事,也自然該稱得上是天外事。
二、兩番人作一番人
「兩番人」指的是《紅樓夢》書中講的那一番人和現實世界中讀者(即人間世界的凡夫大眾)這一番人,此兩番人也。「作一番人」意思是點化讀者,千萬不要只把此書當作普通的世俗小說只看了個熱鬧就完了,而應該深入思考書中講的那些道理,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身上,好好修身,好好做人,才是在世為人的本分。既要修好世間法,也要修好出世間法,等全都修得好了,若能證悟出離三界,我們的修行才算是取得了最終成果。但是出離三界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個人解脫,我們還要去濟世度人才是一個修行人最應該做的事。
總結一下:「天外書傳天外事,兩番人作一番人。」這句話就是引導讀者要結合現實世界、現實生活去理解書中的道理,同時再把書中的道理應用到自己的身上,既能參透書中講到的所有道理,也能參透人世間的苦樂悲歡,安安穩穩地做好今生的事,無論是對於我們自己還是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能令一切事情圓滿,這才不惘讀過此書。
歡迎大家關注,明日發文提醒:
曹雪芹在故事開篇為啥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明晚就來給大家深入扒扒這其中作者的難言之隱!謎底即將揭開,敬請明日欣賞!
版權聲明:本文的文字內容由百家號慧海菩提原創並在全網首發,歡迎轉載分享,但僅限於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並註明來源,凡是未經本平臺原作者同意,擅自抄襲謀利者,本平臺將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