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凡學」火了!話題#凡爾賽文學#、#蒙淇淇77#、#凡爾賽文學研究與實踐#紛紛登上微博熱搜。
「凡學」全稱凡爾賽文學,是當下最流行的炫富方式。
具體來說,是指「在社交平臺活日常交流中,通過一些反向描述,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等方式,假裝不經意間炫耀自己生活的方法」。
比如:
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凡爾賽學,可不僅僅炫富才用得上。
比如上學的時候,有些學霸低調炫成績:
「我居然只考了99分」、「昨晚沒複習,最後一道大題丟了兩分」。
再比如上班的時候,有些同事低調炫業績:
「這個單子居然只有X百萬,真是煩,根本不算大單,浪費我1天的時間」、「領導又安排我,唉~真是煩,每次頭等大事都要找我」。
有人追的時候,低調炫魅力:
「和我說說怎麼拒絕那個男生吧,明明就是和他聊個天,笑一個,他就喜歡上我了」、「哎呀,那個男生怎麼也想跟我表白,上周剛收到他室友的情書,這讓我以後還怎麼做人」......
可見,凡學早就有了,如今的爆火不過是流行的回歸。
從心理的角度看,「炫耀」自己的優越,是很多人都喜歡做的事,從外界的肯定中以及別人羨慕的目光裡,獲取心理的滿足,感受到成就感。
但如果表達的太明顯,就會呈現出攻擊性。這種攻擊性會讓別人和自己疏遠,不利於維繫長久的關係。
所以,在表達時注意措辭,隱約地表達出來削弱攻擊性,但還能把信息傳達出來,確實是一種比較中和的選擇。
凡爾賽文學和「霸道總裁愛上我」式的瑪麗蘇小說在本質上,是差不多的。
言情小說的套路,男一喜歡你、男二喜歡你、男三甚至男四都喜歡你。小說中的霸道總裁即便事業繁忙,整天飛來飛去,只要女主一個電話,總裁必定「拋下手頭一切事」。
童話故事之所以是童話,就因為它不是現實。而凡爾賽很美、很豪華,就因為它是一種主觀的想像力,主觀的快樂。
生活遠比文學殘酷得多,大家都是打工人,雖然有看似有體面的工作、不錯的收入,但面對職場35歲危機、健康、養老、教育、醫療問題時......無力感油然而生。
凡爾賽文學其實是把主觀想像力轉換成文字,下班路上發到社交平臺就可以,成本極低。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中,小公務員的妻子為了炫耀自己的美麗,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項鍊卻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項鍊》中的人物想要炫耀,需向朋友借項鍊,而沉浸在凡爾賽文學中的人,連「借」都不需要。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