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太空艙重力過大 俄羅斯差點害死首名太空遊客

2021-01-15 搜狐網
由於太空艙重力過大 俄羅斯差點害死首名太空遊客 2002年4月27日10:09  南方網

  南方網訊 正當全球第二名自費太空遊客展開太空旅遊之際,俄羅斯被揭發去年五月的首次太空旅遊出現重大問題。據報導,當時正返回地球的聯合號宇宙飛船導航系統出錯,包括加州富商蒂託在內的三名航天員於宇宙飛船接觸大氣層時,遭到比預期高近50%的重力,對航天員健康構成威脅。專家指出,如不設法矯正導航系統錯誤,未來的太空任務可能會更危險。艙內壓力驟然急升50

  蒂託等三人去年五月搭乘新的聯合號前往國際太空站,並在一周後乘舊宇宙飛船返航。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有線新聞網站(MSNBC)取得的內部資料顯示,三人重返大氣層時預計太空艙內壓力預計是4.8G,即地表重力的4.8倍,但實際上他們卻承受了近7G的壓力,情況雖仍屬誤差值內,但顯然對蒂託60歲的身體造成「嚴重的額外風險」。

  據報導,這次事件雖然最終未釀成慘劇,但由於疑點重重,加上各種報導自相矛盾,難免叫人懷疑官方是否蓄意掩飾真相。有專家指,若不儘快解決問題,「不但不能在預定地點著陸,甚至可能沒命回家。」

  據MSNBC獲得的文件,問題應是莫斯科「太空任務管制中心」的俄籍監控人員出錯所致,但該結論未獲官方證實。航天員太興奮可能是肇因

  有美國太空總署人員私下認為,那趟航程可能是被航天員「搞砸」的。他們一定在回程時興奮過頭,沒聽到火箭啟動時發出兩聲聲控信號的第一聲,聽到第二聲時以為是第一聲,因此沒有及時按下該按的按鈕。

  聯合號的計算機自動駕駛系統後來偵測到宇宙飛船將進入大氣層時距離不對,遂以更尖銳的角度下降,才使宇宙飛船在原定地點降落,但同時也讓艙內壓力大幅升高。

  俄方高級官員曾在去年底解釋時否認航天員出錯。他說,聯合號升空一周前,俄方專家為了修復別的設備故障而調離,所以莫斯科管控中心人員來不及準備一整套操控指令供宇宙飛船回程使用。

  因此,聯合號導航系統的指向有點偏離預定方向,推動宇宙飛船返回地球的火箭準時啟動但稍微離心,聯合號自動駕駛系統遂以更銳角俯衝來補救。俄宇宙飛船同類事件有前科

  據報導,前蘇聯宇宙飛船於1979年曾發生同類事故。當時載有兩人的聯合號宇宙飛船「回歸」時出現問題,航天員須承受逾10G的壓力。由於該次問題嚴重,當局急急展開補救措施,並對聯合號進行無人駕駛飛行測試以確定措施有效。第3名太空遊客下周揭盅

  據悉,俄羅斯將於下周公布第三名太空遊客人選。而南非年輕富商沙特爾沃思乘坐的聯合號宇宙飛船預定於周六下午抵達國際太空站,逗留八天後,便會乘坐舊的聯合號大空船返回地球。

  下一次太空旅遊已定於今年10月底至11月初出發,有機會成為第三名太空遊客的包括美國樂隊'NSync歌手蘭斯.巴斯,以及前美國太空總署官員加弗,俄羅斯將於短期內公布人選。另外,導演佔士金馬倫、影星湯姆克魯斯和湯姆漢斯等名人均說有興趣當太空遊客。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未來的太空之旅,人造重力也許是必不可少的!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設想一種巨型旋轉空間站,能夠產生人造重力。不過,這一夢想一直未能實現。由於零重力狀態會對太空人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且未來將要實施的探索火星、小行星的任務需要持續時間更長的深空作業,打造可產生人造重力的太空飛行器成為一種必然。此外,隨著商業太空旅行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可能出現的巨大充氣式輪形空間站能夠產生人造重力,讓遊客享受更為舒適的太空之旅。
  • 太空酒店或2025年入軌;太空電梯技術可行;充氣式月球太空艙
    這座世界上首家太空酒店將擁有重力、酒吧、怡人的室內環境和功能齊全的廚房,計劃到2025年每周接待約100名遊客。  這座太空站將利用國際空間站的現有技術,但在一個關鍵方面會有所不同——該酒店將擁有人造重力,使長期停留更容易做到。約為地球引力六分之一的人造重力將增加國際空間站所不具備的方向感和定向感。你還可以像以前一樣上廁所、洗澡或吃飯。
  •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世界首名太空行走太空人病逝
    據俄羅斯媒體10月11日報導,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列昂諾夫太空行走這一壯舉開啟了人類航天史的新篇章。 1965年3月18日,這一天註定要被記入人類太空探索的歷冊。
  • 帶著重力上太空
    由於缺乏重力,航天員最先感覺到的就是身體飄浮,有一種無休止的「下落感」。人身上所有與重力有關的感受器都發生了變化,四肢感覺不到重量,人體感覺不到頭部的活動。這種異常的感覺使航天員產生定向錯覺,比如用手推拉艙壁時,航天員感覺不到是自己在前後運動,而會認為是太空飛行器在前後運動,自己則是靜止不動的。
  • 法設計師設計蜜月太空艙:體驗無重力性愛(組圖)
    艙內的特殊機械裝置帶你的新娘去太空蜜月吧,在那裡,你們將享受到世界上無法體驗的「無重力性愛」。法國鬼才設計師耶爾肯·奧克圖利,最近為人們幻想已久的太空性愛畫出藍圖:他設計了一款蜜月太空艙,當中的機械裝置能讓愛侶的身體克服無重力障礙,盡享魚水之歡。蜜月太空艙由航天飛船搭載升空,然後從船體彈出,變成一個個可鳥瞰地球美景的獨立「房間」。
  • 維珍銀河太空船內部設計曝光,為太空遊客度身打造座椅
    英國億萬富豪布蘭森的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公開」周二(28日)公開太空船二號(SpaceShipTwo)級太空船「團結號」(VSS Unity)的內部設計。在艙內,設有6個靠背座椅,每個都有獨立的尺寸,為每名太空遊客和空間度身打造。這些座椅都是針對重力管理和浮動區容積進行調整的,各人可以在無重狀態下欣賞太空壯麗景觀。
  • 太空遊客將可能在2023年進行首次太空行走90分鐘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4日消息,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俄羅斯代表處對衛星通訊社表示,有望進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位太空遊客,將可能在國際空間站艙外停留90-100分鐘。他說:「這將是出艙90-100分鐘,相當於圍繞地球約一圈。太空遊客不是專業太空人,這種行走與6、7小時(取決於訓練情況)行走具有原則性區別。」
  • 零重力太空艙按摩椅代表作,給您宛若雲間的愜意享受
    說到按摩,腦海裡浮現的當然是太空艙按摩椅。在眾多的按摩器具當中,效果最好、按摩最全面、舒適度最棒的就是太空艙按摩椅了。它是按摩器的王者,很多白領一族夢寐以求的居家按摩大師。作為按摩器具當中的頂級產品,太空艙按摩椅有無可比擬的優越之處。憑藉這些優勢,擊敗了普通按摩椅、共享按摩椅、按摩坐墊、按摩披肩、足部按摩器等按摩家族裡的一眾產品。
  • 第四次:國際空間站遭遇太空垃圾 太空人進逃生艙避險
    在美國宇航局的聲明中提到,空間站由於太空碎片的緣故而暫停活動,待一切正常後太空人才離開逃生艙進入空間站  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實版的《地心引力》差點上演,國際空間站在近日遭遇到一次危險事故,一顆俄羅斯氣象衛星碎片存在撞擊空間站的風險,太空人全部進入逃生艙躲避。
  • 太空遊客史上首次出艙漫步將在2023年實現
    25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公司(RSC Energi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籤署了有史以來第一份太空遊客出艙漫步的合同。該項目定於2023年進行。聲明指出,「能源火箭公司與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籤署了一份關於2023年2名太空遊客乘坐聯盟MS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進行短期考察的合同」。預計,考察期間「一名太空遊的成員將與俄羅斯專業太空人一同進行太空行走」。自2001年人類第一位太空遊客丹尼斯·蒂託進入軌道以來,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和太空探險公司一直在空間旅遊方面進行合作。
  •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在這次學習中,苗圃除了學穿「機關重重」的太空衣解開眾多之謎外,還親身體驗了狹小的模擬太空艙,過了一回「太空漫步」的隱。
  • 太空人在太空艙中是否不能走動?
    太空人在太空艙中是否不能走動?時間: 2012-04-09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海嶼     準確地說太空人在太空艙是無法走動的,因為沒有重力,人就處於漂浮狀態,無法貼在地板上,所以走動是不行的。
  • 太空裡能無重力啪啪啪嗎?別YY了-太空,航天,啪啪啪,性愛,無重力...
    地面上還有重力幫助我們固定位置、保持姿勢。NASA的生物倫理學家保羅·烏爾普(Paul Wolpe)認為,失去了重力這「第三隻手」,無重力啪啪啪的「過程比絕大多數人想像中要困難得多,也不爽的多」。簡單地說,我們的身體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遵守牛頓第三定理,即每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 除了超霸,看看你還知道哪些太空遨遊過的手錶
    頂端一個大的洋蔥錶冠能輕鬆上鏈,單個計時按鈕控制所有計時功能。TAG Heuer(泰格豪雅)現在引以為豪,但嚴格描述自己是太空中第一位瑞士制表商-請注意,他們不敢說是第一枚瑞士手錶! 3.在執行此任務之前,Carpenter在服兵役期間曾佩戴過百年靈Navitimer腕錶。但是,由於在太空旅行中白天和黑夜的缺乏,他向百年靈(Breitling)提出了將24小時錶盤取代正常的12小時錶盤的想法。百年靈(Breitling)同意並生產了Carpenter在他的Aurora 7太空飛行器中佩戴的24小時Navitimer。
  • 降低太空探索成本:除回收火箭還有充氣式太空艙
    編者按:本文作者來自科普中國節約探索成本的兩大招式人類早已登陸過月球,也一直有志登陸火星,但重返月球喊了多年卻仍未出現,更別提踏上火星了。這背後的原因很多,不過高昂的成本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走到了最前臺——BEAM充氣式太空艙經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運到太空,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並完成充氣。
  • 太空艙按摩椅特點詳解,看完豁然開朗
    太空艙按摩椅呵護您的健康,每天用細膩的手法給身體一次深度的放鬆按摩。太空艙按摩椅是所有按摩器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按摩效果可以媲美專業的人工按摩。太空艙按摩椅是模擬外太空零重力狀態,零重力狀態能讓人的生理和心理處於放鬆、自然、舒適。人體在這種狀態下進行按摩,能達到最好的按摩效果。
  • 俄羅斯曝光21世紀初期4大太空目標 向火星進軍
    這一計劃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原因在於:在俄羅斯的月球應用計劃中,月球已被視為火星探索計劃中的一個工作平臺。  2. 繼續空間等離子物理學研究  另外,在俄羅斯21世紀的太空計劃中,空間等離子物理學研究仍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早在90年代,俄羅斯的「Interball」計劃在此領域便已經獲得了一些獨一無二的實驗成果。
  • SpaceX太空人帶小恐龍上太空!盤點那些去過太空的玩具,萌翻天
    「零重力判斷器」的玩偶們俄羅斯太空人費奧多爾·尤爾奇欣(Fyodor Yurchikhin)帶的小狗,以及NASA太空人帶的傑克·費舍爾 (Jack Fischer)帶的彩色小花。俄羅斯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Anton Shkaplerov)帶過萌萌的雪寶。安東還帶過一隻憤怒的小鳥,正對著艙門口漂浮在半空,簡直像天外來客。
  • 廉價氦氣球太空遊,聽起來很美
    太空旅遊主要能給遊客帶來兩大新奇體驗:一是居高臨下欣賞美不勝收的地球美景,以及在真空條件下瞭望璀璨的宇宙星空;二是體驗神奇的失重生活,在艙內自由地飄來飄去,舉重若輕。  雖然世界觀公司此次打出的是太空遊的招牌,但是多少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國際太空》雜誌執行主編龐之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太空指距地面100千米以上的空間區域。
  • 看膩了好萊塢太空片 俄羅斯電影再現真實航天傳奇
    給你4000萬元人民幣,要求拍成一部太空大片———這個命題大概許多人會拒絕。但俄羅斯電影做到了。日前,《太空救援》 在國內公映,為看膩了好萊塢太空片的中國觀眾,展示了人類宇航史上另一脈真傳。觀眾很容易將 《太空救援》 與《地心引力》 作比,因為兩部不約而同講述了「太空失聯」的困境。